位置:首页>搜索>24位

24位

  • 唐朝凌烟阁功臣,尉迟恭的排名为何那么高?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3 12:19:17阅读:4256

    好不容易重建大一统盛世的大隋王朝崩溃之后,华夏世界乱作一团,仿佛又要回到魏晋南北朝时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不过李渊父子乘势而起:先以河东为起点,再顺利收取关中,坐观群雄逐鹿、默默积蓄实力,最后在一帮杰出文臣武将的辅佐下、削平群雄、恢复了汉地秩序,缔造了一个更加辉煌的强盛王朝。能够创建这样的伟业,除了李

  • 大唐功臣仆固怀恩战功卓著 为何却最终走向反叛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5:33:10阅读:217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正月,虽然冬天的气息尚未散去,凛冽的寒风依然刺人肌骨,但大唐帝国的心脏—长安城里已经洋溢起了春天的气息。历经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长安城再也没有了以往摩肩接踵、洒汗成雨的国际大都市的恢宏气象。又一个新年的到来,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特别庆祝的,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立时让长

  • 为何秦琼排在凌烟阁最后一名?死得比较早且后期再无战功

    历史人物时间:2024/2/4 10:56:46阅读:1693

    唐初的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了怀念当初一同打下天下的功臣,命人建起了凌烟阁,里面放置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些画像又被称作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上和真人差不多大小,画像皆是向北站立。在二十四功臣中最高的是宰辅,这是内一层,在中间一层是功高王侯,外面的一层则是其他的功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在唐朝初年没有战功的张公谨,为何能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8 14:56:22阅读:407

    在唐朝初年没有战功的张公谨,为何能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八位的张公谨为什么能排在程咬金、李勣、秦琼等人前面?张公谨,字弘慎,唐朝初年著名的将领,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起初,张公谨在王世充的帐下任洧州长史,后随刺史一起降唐,并出任邹州别驾以及右武侯

  • 李孝恭在凌烟阁是什么排名?他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4/2/6 12:18:59阅读:1607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凌烟阁功臣李孝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孝恭,生于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出身贵族世家,曾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祖父李蔚曾任北周朔州总管,父亲李安是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孝恭辅佐堂伯父李渊、堂弟李世民建立大唐帝国,战功卓著,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位

  • 徐盖:唐朝名将李勣之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6 13:34:00阅读:3175

    徐盖(?~633年),字广济,原先为高平望族,曹州离狐人,隋唐大臣,唐朝名将英国公李勣之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德二年,李勣归顺唐朝,赐姓李氏,册封徐盖为济阴郡王,固辞。乃封上柱国、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贞观七年(633年),徐盖病逝,追赠潭州都

  • 南京大屠杀中的24位国际友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3:39:36阅读:2838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下北京,并真施了少达四十多天的有构造、有企图、有预谋的年夜屠戮等血腥暴止。正在那场惨绝人寰、灭亡人道的年夜屠戮中,竟有30多万中国同胞惨遭屠戮,很多家庭收离破裂。那,便是震动中中的北京年夜屠戮惨案。咱们铭刻汗青,没有仅是为了吊唁北京年夜屠戮中的去世易者同胞,借是为了

  • 按照线索猜三国十大名将,也许只有资深三国迷才能全部猜对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17:11:11阅读:4031

    第一位名将:线索一:正史和演义中都是死于不知名的小兵箭下;线索二:和刘备曹操都有亲戚关系;线索三:祖先名气很大,是那种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不能再做提示了)。第二位名将:线索一:死在曹魏立国之前,曹魏太庙26功臣之一;线索二:生前张辽的地位和爵位都不如他;线索三:正史中曾击败过关羽。第三位名将:线索一

  • 清朝开国五大臣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2:08:16阅读:377

    努尔哈赤起兵时,只有“13副遗甲”,四五十人。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领导群体作用很大。说到领导群体,首先要提到是“开国五大臣”。因为1583年5月努尔哈赤率众进攻图伦城时,长子楮英才4岁,次子代善只有2个月。皇太极、多尔衮等子侄还都未出生。这一时期,努尔哈赤主要依靠的是志同道合、勇猛善战的老伙计。军功

  • 唐朝凌烟阁功臣,上蹿下跳撺掇别人离婚,因此被皇后整死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2:12:23阅读:918

    李世民钦定凌烟阁功臣,有奖掖后进的意思。李世民通过褒奖二十四位功臣,来告诉大唐子民:“只要你们为社稷做出巨大贡献,就可以像朕的二十四功臣一样,绘图凌烟阁成为万世颂扬的英雄。”历朝历代的大唐天子,先后增补了一百多位功臣进入凌烟阁,史称“后凌烟阁功臣”。唐朝宰相、楚国公上官仪,就是增补的凌烟阁功臣之一。

  • 刘备手下两员大将,一个赛吕布一个胜关羽,为啥都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16:15:32阅读:2651

    刘备手下两员大将,能抗衡吕布的自然是张飞了,而能胜过关羽的也是马超了。张飞说起张飞,那可是演义中巅峰武力的代表,虽然很多人都分析谁谁谁的武力不在吕布之下,然而真正让他去和吕布单挑却又不敢了。在整个演义中,真正能和吕布单挑一百回合不落下风的人就只有张飞一人,其他人再怎么说,也没有实际行动。说张飞能抗衡

  • 汉朝最低调的皇帝,一辈子没干大事,后世却称他为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2 6:11:20阅读:2855

    这个问题我们有请汉文帝刘恒来回答!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上面有哥哥,在汉高祖去世的时候,这些哥哥一个个都生龙活虎的。所以刘恒注定了只能成王不能成帝!俗话说的好,不想当皇帝的皇子不是一个好皇子,刘恒有没有想过坐上皇位,在心里肯定是想过的!但奈何哥哥们都在,这个想法也成为了幻想!但是,一个女人让刘恒

  • 她13岁被道光纳入后宫,六年五次怀上龙胎,成为清朝最特殊的皇后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7 4:11:32阅读:4316

    孝静成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从民族构成来看,属于蒙古族无疑,但孝静成皇后的祖先在清初被编入满洲正蓝旗,因此,孝静成皇后属于满洲八旗。虽然孝静成皇后一家在清朝前中期并不显赫,但这个女人的来历却非同小可,她系出元昭宗,远祖是明朝著名的达延汗。清朝道光五年,13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孝静成皇后)以满洲正蓝旗旗女

  • 唐朝十大名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9:21:21阅读:2896

    一是李靖,这个当之无愧,他著有多部兵书,灭萧铣政权、东突厥、吐谷浑,战功赫赫。二是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入侵。力挽狂澜,保住大唐江山。三是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攻灭高句丽。四是苏定方,北伐东突厥,夜袭阴山大胜利,西征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五是王忠嗣,几乎将盛唐所有敌人都挫

  • 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效仿的谁?看东汉云台二十八将锋芒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8 19:38:50阅读:4583

    汉光武帝刘秀,以一介布衣之身,最后打下诺大江山,几乎完全收复西汉故土,而且国力之强盛,还胜过西汉。那么是谁陪刘秀打下的江山呢?这就是所谓的“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

  • 唐朝死的最冤枉的名将,仅仅是因为有个女性的名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16:59:38阅读:4872

    李君羡生于隋朝,在隋朝末期天下大乱的时候,这哥们也开始起义了。先是跟着李密,后来跟着王世充,觉得这两个人都不行,最后跟着李渊混了。当然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最后李渊成功了。李君羡投降李渊之后一直跟着李世民的,是李世民的心腹。李世民即位的时候这哥们可以说也开始辉煌腾达了。不过人家也是有本事的,突厥差点打到

  • 三国24名将,有勇有谋的有5人,他们都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0 16:54:24阅读:3195

    第一个:赵云赵云,一生未尝一败,是三国时期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战绩,主要是由于他有勇有谋。例如,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仅仅带着数十骑,便返回长坂坡,在无数曹军之中左突右杀,斩杀五十多个敌将,救出孙乾、甘夫人和小阿斗。在乱军之中,单纯靠勇猛,是不可能完好无损地冲出来的,赵云正是靠着其智

  • 他本是唐朝功臣, 皇帝赐予免死金券, 功臣 正好我要造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8:31:00阅读:2896

    自从李隆基从长安逃难成都,天下人对唐朝皇帝的敬畏感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既然君王管不了天下,那肯定有诸侯出手替他接管,于是晚唐出现了极为混乱的节度使割据场面。尤其是到了公元783年,朱泚眼看着自己兵力渐强,直接把手中刀指向了皇帝唐德宗。当唐德宗从长安开始逃窜,朱泚的人马就在后面紧追不散,这时候多亏大将

  • 被父亲与老婆的风采掩盖的一代明主唐高宗李治,被遗忘的永徽之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0:22:41阅读:138

    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李治,虚心纳谏、勤于政事、乾纲独断。登基之初,李治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即位之后,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颇有贞观之治之遗风。 唐高宗李治 在政事方面,李治鼓励大臣多进谏,特别是关于国计民生方面的问题。永徽五年

  • 唐朝24位功臣的画像的是如何创作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16:14:27阅读:317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毕竟对他来说,皇帝的宝座来得太不容易了。公元643年3月23日,为了褒彰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还常去观赏,以表对功臣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