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考中

考中

  • 李白杜甫一肚子学问为啥考不上进士?看看唐朝“高考题”,太难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5:36:28阅读:3336

    科举考试不仅是国家选拔贤才的手段,也是保持社会公平的“减压阀”。科举制诞生以来,朝廷官吏任命一直以门阀传承为主,科举制的诞生,使得底层平民百姓也有了一条非常现实的上升通道,很多寒门士子通过十年寒窗,也能谋一个锦绣前程,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升华。古代很多名人,都是以科举考试为进身之阶,

  • 秦桧后人考上状元,乾隆故意问其祖宗是谁,他一句话回答流传百世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15:27:37阅读:1200

    这个人叫做秦大士,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士;其父亲秦有伦生了七个儿子,秦大士在家排行老二,自幼聪慧,10岁便能写诗作文,23岁时在江南贡院考中举人;名声大噪,在乾隆十七年,38岁的他进京赶考,后一举夺魁,成为清朝第43位状元。在被乾隆皇帝御笔钦点为状元前,乾隆发现秦大士姓秦而且籍贯正好是秦桧的老家,乾

  • 曾国藩为何能获得成功?他入阁拜相后告诉弟弟们:记住这4个字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4 8:01:25阅读:1487

    曾国藩为何能获得成功?这和他一贯坚持的成功方法有关。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52岁的曾国藩迎来了他在官场上的新辉煌,这一年,他被朝廷命以两江总督领协办大学士,正式入阁拜相。踌躇满志的曾国藩,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总结,并告诉弟弟们:任何人的成功都没有巧合,一定要记住这4个字,即“自立自强”。曾国藩总

  • 洪秀全半辈子考不上个秀才,一首“天王诗”反应出了他的真实水平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7 21:31:50阅读:1143

    洪秀不是权贵出身,父亲是一位管着几个村子的保正,家境十分殷实。所以,洪秀全从小能进私塾读书。但就是学文化把洪秀全毁了,他这个人书没读多好,却自命不凡,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典型的眼高手低。于是,洪秀全参加了四次科举,监视了二十来年,结果连个秀才都中不了。期间,他不止一次坐馆当私塾先生,想来也没少坑害良家

  • 清朝有位状元是秦桧后人,乾隆问他祖宗是谁,结果他只回答七个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16:04:40阅读:779

    在南京夫子庙的长乐桥的桥头有一座历史超过300多年的老宅子,这座宅院曾经的主人是南京历史上最出名的状元秦大士。每到提到这位秦大立这位状元,他的身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标签,此人是南宋奸臣秦桧的后人。秦大士,字涧泉,晚号秋田老人。明朝末年,各地起义不断民不聊生,秦大士的曾祖父秦应瑚举家逃到了南京。秦大士是

  • 秦桧后人秦大力考中状元,乾隆问及祖先,他答:一朝天子一朝臣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9:41:38阅读:4847

    科举制,曾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足见其影响力有多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一条途径,对于整个家族都有不可言说的影响。虽然后期的八股取士又极大扼杀了人们的积极性,使得中国很少出现科技方面的人才。 但是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科举制促进社会的向学风气,培养国家人才,以及促进文化的繁荣

  • 考中进士才有官做 古代考生落榜后如何生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1:13:38阅读:3815

    自唐开科取士以来,考中进士才有官做,而进士的录用率很低。据统计,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共录用10万余名进士,均匀每年录用进士76人。杜佑在《通典·选举六》说:“开元时每年录用的进士,在一百人上下。”据《文献通考》:“玄宗时期每年录用的进士均匀不到二十七人。”能考中进士的,大抵相当于此刻各省斑考

  • 张孝祥怎么考中状元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0 12:20:36阅读:1619

    张孝祥怎么考中状元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自从隋朝创建了科举制度以来,无数学子的理想就变成了有朝一日能够榜上有名,甚至是高中状元。状元是科举制度的最高头衔,要获得状元这个名号,必须要先后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才行。可见要考取状元有多么艰难,但是总有一些人,天赋异禀,而且读书刻苦努力,状元对他们来说并不

  • 揭:古代考中状元为何叫“独占鳌头”?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2:12:55阅读:1459

    在古代,人们想要当官唯一的途径是考科举,依靠科举来排名,名头最高的是第一甲的状元。而在那个时候考中状元又叫独占鳌头,为什么古代考中状元要叫独占鳌头呢?其由来是什么?请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科举时代,经殿试由皇帝钦点为进士中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谓之“独占鳌头”。 考中状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