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为何能获得成功?他入阁拜相后告诉弟弟们:记住这4个字

曾国藩为何能获得成功?他入阁拜相后告诉弟弟们:记住这4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87 更新时间:2024/2/14 8:01:25

曾国藩为何能获得成功?这和他一贯坚持的成功方法有关。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52岁的曾国藩迎来了他在官场上的新辉煌,这一年,他被朝廷命以两江总督领协办大学士,正式入阁拜相。

踌躇满志的曾国藩,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总结,并告诉弟弟们:任何人的成功都没有巧合,一定要记住这4个字,即“自立自强”。

曾国藩总结出的这4个字,字字在理的,但是,没有社会经历的人,却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寓意。曾国藩是如何践行这4个字的呢?

我们先来看曾国藩的原话: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

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古代的帝王将相,没有一个人不是由自立自强做出来的。即使是圣人、贤者,也各有自立自强的道路。所以能够独立而不惧怕,确定而坚韧不拔。我以前在京城,喜欢与有大名大位的人结仇,也并不是没有傲然自立、不畏强暴的意思。

如果对曾国藩的为官路径不熟悉,并不能深刻理解这段话的内涵。曾国藩能在自己入阁拜相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后的经验总结。

从曾国藩在京城为官的过程来看,他无不是通过自立自强获得了立足之地。

曾国藩在官场上能获得升迁,是他自立自强的结果。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30岁的曾国藩正式进入官场,成为翰林院一名从七品检讨。清朝官场腐败,让曾国藩大失所望,由于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银子来打点关系,曾国藩在翰林院受到上司的压制,工作3年后,被上司诬陷他“办事糊涂、办差敷衍”而被革去职位,成为一名不拿薪水的候补检讨。

这段时间,是曾国藩日子非常艰难的岁月,由于没有银子,他不得不借高利贷过日子。

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就自己去寻找背景,积累人脉,曾国藩从王阳明的《传习录》中受到发,也决定做一个圣人。

这是曾国藩自立自强的开始,他知道,要想做一个好官,就必须靠强大的内心。“境随心转”,才能适应环境,才能强大自己。

怀着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的梦想,曾国藩通过拜师的方式,不仅使自己的人脉得到扩展,也让自己有了深厚的背景。曾国藩勤奋、上进的精神,引起了军机首席大臣穆彰阿的关注。由于曾国藩在会试时,穆彰阿是主考官,两人有一层师生关系。获得穆彰阿的赏识后,曾国藩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升迁快速。

可以想象,如果曾国藩受到上司打击后变得颓废,整天消极、埋怨,他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吗?“境随心转”,心学思想中的这个方法,让曾国藩完全适应官场。曾国藩的这些方法,在《曾国藩心学》中有完整讲解,是了解曾国藩为官思想的必读书籍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链接订阅和购买。

曾国藩在官场上能站稳脚跟,同样是靠“自立自强”这4个字。

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登基后,曾国藩在官场上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是曾国藩是穆彰阿提拔起来的人,被披上了“穆党”外衣。穆彰阿在朝中结党营私,让咸丰皇帝很不满,因此,才坐上龙椅十个月时间,就对穆彰阿下手,将他革职查办,永不叙用。

正是如此,曾国藩在咸丰皇帝面前的印象,也被大打折扣。

二是咸丰皇帝是一个刚愎自用的皇帝,他刚刚登基,就将一个望风而奏的御史革职。望风而奏是御史的职责,曾国藩觉得咸丰皇帝的行为有失礼仪,因此,在朝堂上替御史求情,让咸丰皇帝大怒,将他打入刑部大牢。

幸好在肃顺恭亲王等人的求情下,曾国藩才得以官复原职。

为了向咸丰皇帝表达忠心,曾国藩毅然得罪了侯爵琦善。

琦善在任陕甘总督期间,滥杀无辜,被咸丰皇帝命人押解回京。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在审理琦善时,忌惮其地位,都不敢出头。曾国藩不畏强权,以刑部侍郎的身份,让琦善认罪伏法,获得了咸丰皇帝的认可,在朝中站稳脚跟。

曾国藩入阁拜相后,回顾自己成功的历程时,深有感触,他能从一个农家子弟,成为大清重臣,无不是他“自立自强”的结果。因此,他获得一定地位后,才毫不保留地将方法告诉弟弟们,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当然,自立自强,并不是蛮干,而是要适应官场规律。从曾国藩的为官过程来看,他能顺风顺水获得升迁,除了自己的学识和自信外,也与他善于顺应官场上的升迁规律有极大关系。

为官之道,就是要善于利用官场上的规律。这些规律,在《曾国藩为官绝学:升迁有道》中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尤其是官场中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自古以来,官场文化都没有变化。了解官场文化,才能有的放矢地为自己的升迁铺桥搭路。订阅方法简单,只需要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即可订阅和购买。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曾国藩年谱》、《清史稿》。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

更多文章

  •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官”的传奇,他一生幸运,离不开这四位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外交官顾维钧照片,顾维钧的历史影响,顾维钧外交生涯多少年

    这是1919年顾维钧为夺回山东主权在巴黎和会上与西方据理力争的一番驳论,他在此次会议上掷地有声的演讲,在当时西方国家垄断的弱肉强食的时代里,无疑为积贫积弱的中国挽回了民族尊严。虽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早已随着中国是弱国的国际地位而定论,但不可否定的是,顾维钧在此次会议中,还是用自己出色的外交才能

  • 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为何一定要除掉肃顺?两人的矛盾由来已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咸丰皇帝与慈禧关系,肃顺与咸丰的关系,咸丰皇帝为啥不杀死慈禧

    但是,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为何一定要除掉肃顺呢?两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就连咸丰皇帝健在的时候,也无法调和。这也导致肃顺后来无路可退。慈禧身处后宫,而肃顺是朝中大臣,两人何来的矛盾?事情还真有一些复杂。肃顺是郑亲王端华的弟弟,是皇室成员,在道光时期,肃顺就混得非常不错。从肃顺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

  • 宴会上朱元璋给开国功臣夹菜,结束后功臣回家,马上杀了2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杀功臣名单,朱元璋烧死开国功臣,明朝皇帝朱元璋杀功臣

    令当时满朝上下皆心惊胆战。而这些人之中就有一位曾经的开国功臣傅有德,当时明朝另一位大将军名为蓝玉,也是开国功臣,但最终被诛九族。且为了杀一儆百,落了个死无全尸的下场。这一惨案可谓是给傅有德敲响了警钟。而随后他被召回京城更是心惊胆战,心想这一次恐怕要轮到自己了。进京之后他谨小慎微,生怕皇帝找到杀他的理

  • 锦衣卫实力强大,在明朝危机之时,崇祯为何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锦衣卫为什么不救崇祯,崇祯为何裁撤锦衣卫,崇祯对锦衣卫的影响

    锦衣卫是朱元璋时期就已经设立的一个组织,那个时期尽管朱元璋已经当上了皇帝,可他毕竟是从硝烟中走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他对谁都没有绝对的信任,因此,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锦衣卫的权力很大,不仅能够巡查缉捕,甚至还能够先斩后奏,这样一来,朱元璋就能够更加的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强自身的统治。只不过在朱元璋时期的锦

  • 宋真宗和万历是昏君吗?白白挥霍一千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太宗和宋真宗究竟算不算昏君,万历算不算昏君,万历皇帝与宋仁宗的关系

    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皇帝,按理说每个朝代的初期,一般都不会有昏君的,秦二世和杨广例外,朝代初期的皇帝和大臣,一般都会守成。客观上说,真宗和萧太后订下了澶渊之盟,的确给辽宋两国带来了几十上百年的和平发展,避免了生灵涂炭,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但是澶渊之盟真不值得宋朝拿出来大张旗鼓地吹嘘夸耀,因为毕竟是

  • 龙袍是帝王的专属象征,为什么到了宋朝,皇帝不穿龙纹袍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皇帝龙袍是红色还是黄色,宋朝龙袍的颜色,韩国人眼中的宋朝皇帝龙袍

    众所周知,古代的皇帝是权力的集大成者,是天下的掌舵人,是尊贵的皇室贵族,是万人敬仰的天子。我们时常翻开史书,也总能观到历史中许多皇帝的雄姿,他们高高在上,一呼百应、指点江山的气概从史书中扑面而来。不少皇帝的赞美之词溢于史中,尤其是开国皇帝,他们贵为天子,是神派来掌管人间的贵人,他们总与天之异象挂钩,

  • 宋朝连北京和大同都没统治过,为什么认为是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算是大一统王朝吗,宋朝真的没有大一统吗,宋朝统治的时间轴

    大家对于北宋时期的这个国家有着诸多的意见,首先就认为它连北京和大同这两个地方都没有统治过,怎么敢对外宣称自己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有着现实因素,还是说它自己的一种自黑或者自吹的方式呢?相信提起这些大一统王朝,大家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秦朝。秦朝的确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一统,它不仅使得整个中

  • 龙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为什么宋朝的龙袍,没有龙纹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龙袍与明朝龙袍的区别,宋朝皇帝龙袍是红色还是黄色,宋代皇帝的龙袍

    宋朝龙纹的“消失”的原因,要从龙袍的起源开始。龙可谓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由各个动物的一部分拼凑而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是九五之尊,是万物之首,是天地之间最高贵的存在。 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标榜自己是真龙天子,将这龙绣在自己的衣服上,以此来表明自己是这万民之首,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最早龙袍的出现

  • 赵丽蓉老师说的司马光砸缸是真是假?马未都老师说:那可能是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丽蓉司马光视频,赵丽蓉司马光砸缸段子,司马光砸缸马未都是在变相认错吗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刚正不阿,做事刻苦努力,一直被视为莘莘学子的楷模,我们对司马光的了解,大都不是源于《资治通鉴》,而是来源于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多数还要拜赵丽蓉老师所赐),大家都很佩服司马光沉着冷静、果断、聪明的品格。"司马光砸缸

  • 俺巴孩汗曾被金朝处决,金灭亡时,受到了来自蒙古军队的残忍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蒙宋联军灭金有多残忍,蒙古和南宋联手灭金之战,金朝与蒙古的对抗

    狼就是蒙古人的图腾,蒙古人就是草原狼的化身,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更以嗜血如命、杀人如麻而著称。老子英雄儿好汉,有其爷必有其孙,铁木真的种子忽必烈、这位元朝的开国皇帝最擅长的也是四个字:屠城、灭族。蒙元统治者的血性和残忍,人类历史上无人能望其项背。公元1274年夏天,忽必烈大举伐宋。蒙古大军继续其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