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刘备为关羽报仇

刘备为关羽报仇

  • 诸葛亮掌权后,没有向害死关羽坑惨刘备的糜芳报仇是为何?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9 10:05:52阅读:1130

    公元220年,关羽的逝世造成了重大影响,堪称三国转折点。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无论你喜欢关羽,还是讨厌关羽,谁都没法否认关羽的影响。尤其对蜀汉来言,关羽之死,是公认的蜀汉由盛转衰的临界点。而关羽之死,除了他自己性格原因外,还有一个公认——其实是决定性的原因,那就是糜芳投

  • 关羽突然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7 10:27:16阅读:4466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襄樊之战”之战爆发,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一时威震华夏。然而,“襄樊之战”作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至于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他的目的又是什么,目前却仍有争议,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襄樊之战”乃是关羽主动挑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关羽是防守反击,而此战爆发原因不同

  • 刘备为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孙权为了自保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3 11:50:52阅读:2641

    每当一提起孙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夷陵之战,刘备晚节不保,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所瓜分,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致关重要的战略基地,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进可

  • 刘备急于攻吴,究竟是为何?给关羽报仇只不过是幌子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2 1:03:34阅读:4356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里有个桃园三结义的小故事,讲的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个有共同志向的人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在桃园结拜为异姓兄弟的故事。后来关羽在孙权突袭荆州时战死沙场,身首异处,虽然三人里他排行老二,但是确是离世最早的一个,后来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向东吴发兵讨伐,在历史上留下了重兄弟不重江山的美名

  • 刘备倾全国之力伐吴,真的仅仅是为关羽报仇?原来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时间:2024/2/9 19:21:38阅读:3848

    其实,为了关羽报仇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刘备是一个政治家,当然为了能够逃命,那可是能够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顾的人,所以这个为了关羽报仇的背后, 一定是有着他的深层次的考虑的,这个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动战争都是需要一个借口的,而且两个国家之前还是盟友的关系,这样的一个借口说出来,

  • 刘备举国75万精兵亲征东吴为关羽复仇,为何惨败梦碎白帝城?

    历史解密时间:2024/1/6 23:05:17阅读:2207

    再者骄兵必败,刘备利用军队上的优势取得战争的初步胜利就有些沾沾自喜,自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不可战胜,小瞧了对手,尤其是小瞧了会用兵且懂谋略的陆逊。再者刘备虽多次行军打仗但赢少败多,而且每次败都是惨败大败,而且惨到几乎每次妻离子散的,这也从侧面说明刘备本人根本不擅长打仗的,自己不善于打仗,而且还不带着会

  • 他是吴国名将,击败刘备麾下名将关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17:39:36阅读:110

    吕蒙(179-220),东汉末年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由于曾为虎威将军,故亦称吕虎威。历任别部司马、平北都尉(广德长)、横野中郎将、偏将军、寻阳令、庐江太守、汉昌太守、南郡太守等职,封孱陵侯。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刘备麾下名将关羽,使东吴割据面积大增,拜南郡

  •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罗贯中说70万,实际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23:41:48阅读:1608

    就像官渡之战,罗贯中说是7万打70万一样,实际上官渡之战的兵力对比是曹操2万人,袁绍11万人。罗贯中进行了太大的夸张描述。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究竟带了多少兵力呢?据《三国志》记载,孙权曾给曹丕上书求救,说刘备领了4万大军前来,再加上沙摩柯等蛮族的兵力,应该在5万人左右。当时刘

  • 如果当时东吴没有偷袭关羽,那他不会死,整个三国会有不同的变化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26:14阅读:4122

    为什么说最后一次失败?因为这次失败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随后东吴和蜀汉之间的联盟关系瞬间破裂,而曹操坐在一旁看到如此的局面自然十分高兴。关羽死后整个三国的局面也算是彻底的稳定了下来,但是将近五十年的分裂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所以我就要问,如果当时关羽没有死那么会出现什么状况?关羽死的那一年,同时对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