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总兵
总兵
明朝李如松简介-明朝李如松(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9 11:13:56阅读:1442
李如松简介: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小编今天讲一位明朝历史人物:明朝李如松,历史上评为明朝太子太保、辽东总兵李如松,明朝历史李如松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李如松,别名:李子茂,李仰城,国籍:(明朝)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
明朝杜松简介-明朝杜松(明朝神宗朝总兵)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8 6:41:18阅读:3010
杜松简介:明朝神宗朝总兵小编今天讲一位明朝历史人物:明朝杜松,历史上评为明朝神宗朝总兵杜松,明朝历史杜松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杜松,别称:杜太师、杜黑子,字号:来清杜松(?-1619年),字来清,陕西榆林人,杜桐之弟,明朝大将,官至总兵,历镇延绥、蓟州、辽东、山海关,威名远扬,被塞外民族皆称其
明朝李成梁简介-明朝李成梁(虎踞辽东三十载的明末辽东总兵)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8 10:48:39阅读:3811
李成梁简介:虎踞辽东三十载的明末辽东总兵小编今天讲一位明朝历史人物:明朝李成梁,历史上评为虎踞辽东三十载的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明朝历史李成梁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李成梁,别称:李汝契,李引城,字号:字汝契,号引城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
清朝总兵是几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清朝的镇江总兵几品)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7 6:28:27阅读:1767
看一些清朝的电视剧,大家应该都刷过清朝连长的官职,而且是经常刷。所以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清军连长是个什么样的官员?而这个清军连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一起揭示这些问题。1.清朝的将领有哪些?乾隆年间,连长是二品官。初二是什么概念?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官如巡抚是二等,巡抚则低一级,所以
明朝军官的等级和职位是怎样的(明朝军官的等级和职位是怎样的区别)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4 19:07:39阅读:3736
经常看到影视剧里的将军带着众多士兵驰骋杀出四方,让人热血沸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建功立业。在古代,你得有一定的成就才能在军营甚至朝廷立足。比如明朝前后三百多年的历史,从第一代武将徐达、常遇春等人到后来的袁崇焕,你觉得谁是最厉害的武将?那么从一个军人到成为一代名将需要什么条件呢?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1.
吴三桂的故事:明朝总兵,献关降清;诛杀故主,叛清自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23:48:05阅读:2462
第一节明朝总兵在清朝建立对全中国统治的过程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就是先以献关降清而声名狼籍,后又以叛清自立而兵败身亡的吴三桂。吴三桂一家上至祖父一代时由于经商原因迁徙到辽东。父亲吴襄于1621年中武进士,续娶明朝名将祖大寿的妹妹为妻,后来官至都指挥使总兵等职,受命镇守关外重镇宁远,是辽东军事集
陈圆圆超尘脱俗迷倒总兵
野史秘闻时间:2024/1/1 10:03:13阅读:264
伴着明廷内忧中患的局势愈来愈宽峻。李自成的权力已经超出宁武闭、居庸闭,曲逼都门;谦浑戎行也从西南里收起打击。危机闭头,明代廷下诏吴三桂以总兵身份管辖年夜军镇守山海闭。吴三桂是本锦州总兵吴襄的女子,能骑擅射,智怯过人,曾经中过武举。崇祯初年,吴襄果贻误战机而被免职,同时吴三桂则降为宁近总兵。浑兵打击宁
俞大猷也是明朝将领吗?为何他没戚继光有名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7 2:56:45阅读:1965
俞大猷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这个男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倭寇作斗争。在当时他带领的“俞家军”立下赫赫战功,闯下威名,让敌人一听见“俞家军”的名字,便望风而逃。岁月是世界上最锋利的武器,再坚硬而强的东西在他的摧残下,都会逐渐被岁月磨平。尽管俞大猷这样一个军功卓著的将领也抵不住岁月的摧残,到了今天已经
孟古青有着怎样的经历?她为何成为清朝唯一一位废后?
历史人物时间:2024/3/3 1:06:28阅读:2862
你知道孟古青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如果说“清朝有一位废后”,大家会想到谁?可能很多人会提到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即如懿传中的如懿,延禧攻略里佘诗曼的角色)。正如我们所了解,继后的结局被囚禁到死、葬礼草草了事、未能与皇帝合葬,而是进入纯惠皇贵妃地宫。但是等等…万事俱备,只欠了一
李成梁镇守辽东二十二年,他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时间:2024/2/4 0:43:40阅读:4373
初镇辽东的二十二年间,李成梁同土蛮、女真交战多达五十余次,未尝败绩,以至于《明史·李成梁传》中都说他是师出必捷。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李成梁为何能做到师出必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出师作战要想取得大捷,优秀的将领、勇猛的士卒、精准的情报、正确的战法缺一不可,能否同时拥有这些,就
隋太祖杨忠的一生有哪些功绩?他为西魏和北周立下了哪些战功?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8 18:20:25阅读:3344
隋太祖杨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隋太祖杨忠这个人其实真的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他的历史功绩非常的大,话说他不仅仅是实力超凡,最为重要的是他竟然是一位大帅哥啊,也就是集合了外表和内心都非常优秀于一体的人了,所以很多人对隋太祖杨忠都非常的好奇,也有的人要问了,这个
李自成入潼关克西安, 明朝秦王被封权将军, 孙传庭等数十大臣殉难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6 5:17:21阅读:103
[var1] 关中 1643年十月二日,李自成手下大将李过攻陷河南阌乡(wen,第二声,今属灵宝),阌乡东边是函谷关,西边是潼关,南边是秦岭,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后来李自成大军直驱潼关,孙传庭则调遣了十六万人马抵御李自成。最初几天,李自成麾下大将刘宗敏将一些农民作为大军的先导,几阵下来,孙传庭
宣府投降李自成始末, 总兵投降, 巡抚一人守城, 城破后还亲自开炮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0:20:44阅读:3733
宁武关 但是,就在宁武关被攻克的当天,李自成收到了大同总兵姜瓖和宣府总兵王通的降书,李自成大喜过望,决定继续向北京进军。当李自成的大军到达宣府时,宣府总兵王通已经和李自成接上头了,不战而降。但是王通投降了不代表所有人都投降了,还有一个人不愿意投降,他就是宣府巡抚朱之冯。 宣府的地理位置 朱之冯,天
戚继光16岁承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官职级别多高?说出来很难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6:54:20阅读:2237
但是等到局势稳定天下太平以后,就难免会有“兔死狗烹”之类的事情发生,原本作为功臣的武将们,渐渐就成为了很容易威胁王朝稳定的因素,所以历朝历代到后期都会崇文抑武,武将们在王朝的中后期很难出头,并不仅仅在明朝是这样,不过明朝却有这么一个武将,尽管生在王朝中期,却也青史留名成为一代名将,他就是戚继光。
清军进攻潼关, 李自成部下投降, 次日却被多尔衮弟弟杀死在宴会上
历史解密时间:2024/2/6 22:06:23阅读:1591
山海关战役 随后清军进入北京城,当年九月,多尔衮将顺治皇帝从关外接到了北京,于十月初一在北京举行即位典礼,此举表明清朝将以统一全国为目标,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以抢掠为目标。在顺治皇帝举行完即位典礼后,多尔衮便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以摧毁李自成的大顺朝为目标,另一路则向南准备消灭明朝的残余政权(此时,明
平三藩时吴三桂到底有多生猛,击断八旗军脊梁,斩杀41位八旗将佐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8 21:58:37阅读:3280
在清朝建立初期,康熙皇帝年幼登基,各方势力虎视眈眈,若是没有吴三桂,那康熙的路可以说是十分难走。虽然吴三桂此人在历史上的争议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吴三桂的勇猛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在平三藩时期的他,直接击断了八旗军的脊梁,接连斩杀了41位八旗将佐,可谓是创造了奇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
松锦决战,清军胜得有多偶然?此人若没被乱箭误伤,皇太极恐被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7 15:51:15阅读:3319
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七月二十六日,在兵部尚书陈新甲、郎中张若麒催促下,洪承畴誓师宁远,次日抵达松山,结营城北、乳峰山岗,于乳峰山、松山城之间,立步兵七营,骑兵驻松山东、西、北三面,“合骑步兵共号十三万”。清军兵力当少于明军,已是竭尽全力吸收蒙古、朝鲜等外援的结果,也包括不久前降清的汉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30万大军为何挡不住1万湘军?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1 14:09:58阅读:1611
太平天国的诞生和兴起从大的背景来说,是因为当时洋人对于中国人层层压迫,以及国内豪强的掠夺,使得很多百姓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当时因为清廷需要还款,便加强了税款的征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加重了百姓对于政府不满的怨言。而在那个时候,洪秀全因为科举不顺而回了老家,但是就在回家的途中,接触到了西方
袁崇焕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好,他做了一件错事,对明朝“破坏”极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2:46:35阅读:3486
然明朝此刻大敌环伺,崇祯接手的是一副帝国迟暮的烂摊子,他有心励精图治,甫一即位,就恢复袁崇焕的职位,并亲自召见听他谈平辽方略。袁崇焕文官出身,但喜阅读兵书,好指挥打仗,他这一生最精彩的两场战役“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也已经完毕。时年四十五岁的袁崇焕,正豪情满怀,许诺皇帝五年平辽。崇祯听后大喜过望,
李成梁威震明朝边境数十载,为何没杀了努尔哈赤?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4:06:15阅读:346
*李成梁家族是唐时避乱于朝鲜,明时回归,居辽宁铁岭,是老赵的乡亲。后世对其评价甚高,清末章太炎曾语:“愿吾辽人,勿忘李成梁。”,明万历朝,边关严密,全赖东南有戚继光,东北有李成梁,而李成梁当时威名远胜戚继光。*当时的明朝东北边事,女真尚还弱小,以对付蒙古各部袭扰为主,李成梁是隆庆四年(1570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