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告御

告御

  • 古代百姓们怎么告御状?丢了猪也可以向皇帝诉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13:30:07阅读:1165

    咱们看电影或电视剧里百姓们有了冤屈马上就跑到衙门的大鼓前用力的敲击,让大鼓发出“咚咚”的响声,一面嘴里喊着:“请青天大老爷为小民做主啊!”这个鼓叫衙鼓(也叫鸣冤鼓,朝廷制度百姓如果有冤屈则可敲击大鼓请官员主持正义),而官员听见了鼓声不管在做啥都必须赶快

  • 让辽军惧怕的杨六郎为何得不到升迁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4 19:32:42阅读:3069

    历代杨家将传说中,以为杨延昭是杨业第六子,故称杨六郎。但是据史所载,杨延昭应为长子。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朗外,还有延玉、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杨六郎是不是郡马爷杨延昭生于958年,死于1014年,是杨家将中唯一生卒年月都有记载的人物。杨延昭起初叫延朗,后来因避道士赵玄朗之讳而改为延昭。

  • 告御状对于古代百姓而言,为何是一种艰难而痛苦的经历?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18 3:47:14阅读:2418

    对于告御状我们大家也不陌生,现在很多古代的影视剧都会出现专门描写平民告御状的煽情镜头。明太祖朱元璋则规定,庶民的冤情,可直接向皇帝反映,官员不得阻拦。清初,勤政的康熙多次深入民间,探访民间,民众告御状的机会自然不少,但这样体察民情的皇帝毕竟不多,因此,告御状对民众而言,大多是一种艰难而痛苦的经历。下

  • 清朝告御状真相:中央不信地方 百姓只信皇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8:44:35阅读:1266

    中国人对“青天老爷”总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而“老爷”常有,“青天”却不易见。在千百年来官民对立的紧张下,遥远的“皇帝”往往成为一般人心中最后可信赖的仲裁,最后的“青天”。清朝嘉庆帝对待民间词讼,常用“覆盆之冤”这句成语。所谓覆盆之冤,是借阳光照不进倒放的盆子里头的形象,来譬喻真情被遮蔽、冤枉无处申述,

  • 古代老百姓告御状的难度有多大?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13:00:28阅读:524

    其实关于在古代告御状这个事情,一般都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电视剧中,看起来是比较简单,那时因为剧情需要,但是放在古代的话,告御状是比较复杂的,而且不到万不得已是肯定不会选择这条路的。那么古人都是怎么告御状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古人为何要会选择告御状呢?其实这与古代的制度有关,古代虽然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