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告御状对于古代百姓而言,为何是一种艰难而痛苦的经历?

告御状对于古代百姓而言,为何是一种艰难而痛苦的经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18 更新时间:2023/12/18 3:47:14

对于告御状我们大家也不陌生,现在很多古代的影视剧都会出现专门描写平民告御状的煽情镜头。明太祖朱元璋则规定,庶民的冤情,可直接皇帝反映,官员不得阻拦。清初,勤政的康熙多次深入民间,探访民间,民众告御状的机会自然不少,但这样体察民情的皇帝毕竟不多,因此,告御状对民众而言,大多是一种艰难而痛苦的经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顺治康熙年间,由于清廷还保留着强烈的游牧民生活气息,每年都要到木兰园北部打猎,史称“木兰秋狩”。有百姓来告御状,便到门前敲鼓,或在皇帝往来的路上拦车告御状。由于臣民的告密,大多是土地分配不均的小事,令皇帝感到厌烦。

乾隆皇帝曾经说过:“民人果有冤,地方巡抚等官员尽其所能伸冤。今天因朕出游,纷纷控告,但希图幸准,速告其冤”。而那时守卫的态度逐渐严厉,守卫不肯接受鼓声,靠敲门告状的处罚也越来越严厉。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是一个“人治”的社会,不同于今天的法治社会,它有着非常完善的司法程序。普通人可以通过适当的司法程序提出申诉。实际上,古代告示的费用还是很高的,不像现在的交通通讯技术那么发达,自己步行或骑马去京城,没有一定的毅力和金钱也办不到。

据说,这是对含冤之人下地狱的一个考验。据许多野史记载,如果百姓有重大冤情,可以上高官或者直接向皇上申诉,但是在申诉之前,必须经过严厉的惩罚,这是对自己是否冤情的检验。一般而言,到刑部申冤或当众拦轿都是先掌嘴五十,若要敲前鼓,则是滚钉子,而且要把诉状的内容写在滚动板上,一个字也不能弄错才可以受理。有一项附加条款规定,如果民事诉讼不成功,将被判有罪。

但是对这种制度其实是对平民的一种折磨,平民要想告赢御状是很困难的,不但费力不少,还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根据统计,清朝末期,告御状纠错的效率越来越低。一件御状案件,少则三年二年,多则十年二十年才可结案。到光绪年间,关于“近几年各省御状,未见平反之例”,极为普遍。想想看,普通百姓告御状,几乎都是拿自己的性命去赌。

标签: 历史告御状古代

更多文章

  • 金朝著名大将郭虾蟆有什么法宝?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金朝

    金朝著名大将郭虾蟆有什么法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金朝有一个著名的大将军,名字比较奇怪,叫做郭虾蟆(hámà),他们的家族世代都是都是保家卫国的射手将军。早年他的哥哥在宣宗在位时立下了军功,成了刺史,他跟着哥哥一起当了兵,也立下了许许多多的战绩,后来哀宗即位,他便得到了重用。一生为金

  • 古代王朝强盛时能养多少兵马?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古代王朝强盛时能养多少兵马?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春秋时期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支军队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强盛与衰弱。当你强大时,如果你没有相应的军事实力,那么你在周围人眼中就是一只良好的肥猪,只要别人动动刀子,就可以把你辛苦积攒的东西全部偷走。而

  • 历史上的朱国治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真的有电视剧那么大义凛然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清朝,朱国治

    还不了解:清代朱国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王朝中的朱国治,真实的他被火箭提拔,但并非剧中视死如归!朱国治,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673年12月28日)。他世居抚顺,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军袭破抚顺时被掳入包衣籍。一、江宁巡抚的朱国

  • 南宋第一预言家是谁?竟说出金朝灭亡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南宋

    南宋第一预言家是谁?竟说出金朝灭亡时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古代有许多厉害的预言家,他们能够准确说是朝代的更迭,让后人觉得非常惊讶,比如说唐朝人李淳风、袁天罡所写的《推背图》,就充满了神秘感。南宋时期也出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预言家,他居然说出了金朝的灭亡时间,更是指出了南宋将来面临

  • 在古代有假死药存在吗?那么“假死”又是一种什么状态?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假死药

    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一些假死片段,人服下一种特制的药后,就脉息全无像死了一样,但过几天从坟墓里挖出来,却可以死而复生,今天趣历史就来揭秘世上到底有没有假死药!先来看几个影视剧里经典的场景:1、估计大家最早知道“假死药”一词的可能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当时朱丽叶为了逃婚而喝了神父给的“假死药”,罗

  • 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那祭酒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荀子,祭酒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古礼,祭祀宴飨时,由最年长者举酒以祭于地,故祭酒为尊称。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官尊长亦称祭酒。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在做什么 吴三桂为何没有拉拢孔有德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三藩之乱,吴三桂,孔有德

    对三藩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藩之乱时,吴三桂没有拉拢定南王孔有德是为什么呢?三藩之乱是康熙年间的一场叛乱,三藩指的是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但是以吴三桂为主的,那么为何吴三桂没有拉拢定南王孔有德呢?是因为当时的孔有德早就已经死了,而且他没有儿子,

  • 一代英主完颜雍有什么爱情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代,金朝

    一代英主完颜雍有什么爱情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后宫词》,真实地描述了封建王朝后宫妃嫔的孤寂生活和心中的哀怨之情——对绝大多数封建君主来说,后宫佳丽,不过是繁衍皇室后

  • 皇帝向来都是心思缜密,为何不将太医列入宫刑的范围内?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太医,皇帝

    “阉割”又被成为“宫刑”,这是古老的封建社会产物,当时的帝王为了保证后宫血统的纯正,就立下了经常进出后宫的人必须接受宫刑的规矩,其中尤其是负责贴身伺候嫔妃的太监,帝王为了防止他们产生私情,便只好切断“根源”。但众所周知,经常进出宫中的不仅有太监,还有御用的太医,为什么太医就可以避免宫刑,而太监不行呢

  • 周朝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怎样的机构管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周朝,夏天

    夏天到了,气温高了。现代人有空调、冰箱,过去没有这些制冷设备,古代中国人是怎么过夏天?夏天与冬天一样,颇不适宜的气候条件降低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为此,古代中国古人想出来了不少过夏天的办法,有不少发明。如在先秦时代,时人便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给食物保鲜、做冷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