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长平之战前赵国实力
长平之战前赵国实力
长平之战中秦胜赵败,不仅因为领兵将军不同,背后的君王差距更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2:09:55阅读:362
战国风云,纷争四起。在那个年代,诸侯相互功伐极为正常,今日的友好同盟,明天就可能会变成刀剑相向的敌人,只是因为同盟是暂时的,而利益却是永恒的。一个人自身强大到一定程度时,野心就会膨胀,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也是如此,但是和人不同的是,这些诸侯国的野心都是同一个,那就是统一华夏。[var1]当时光的老人拖着
原创长平之战惨败后,赵国是如何反败为胜,一举灭掉秦国20万精锐?
历史解密时间:2024/2/8 22:21:40阅读:3937
[var1]背景年轻的赵孝成王缺乏统筹全局的经验,目光短浅,既不采纳虞卿的谏言,也没领悟廉颇的战术。在他的一通胡乱操作下,长平一役最终以45万赵军全军覆没的惨败而告终。深陷于连横国的包围之中此时,秦国虽然已经向世人露出了侵吞天下的獠牙,但是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使得燕国、齐国仍然浑然不觉或乐得置身事外。
长平之战前,冯亭送来上党郡17邑,赵国不接受才是明智的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23:09:32阅读:3615
细究长平之战,有人认为是韩上党太守冯亭引燃的,他为转移秦国对韩国的进攻压力,把上党十七邑送给赵国。赵国君臣目光短浅,贪图领土,却不料引来惊天巨祸。“冯亭献地豹言非,秦间廉颇又不疑。四十万兵降死后,浑输括母一先知。”历代学者对赵国收纳上党十七邑多持否定态度。那么,假如赵国没有收纳就真能避免长平之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