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中秦胜赵败,不仅因为领兵将军不同,背后的君王差距更大

长平之战中秦胜赵败,不仅因为领兵将军不同,背后的君王差距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2 更新时间:2024/2/5 2:09:55

战国风云,纷争四起。

在那个年代,诸侯相互功伐极为正常,今日的友好同盟,明天就可能会变成刀剑相向的敌人,只是因为同盟是暂时的,而利益却是永恒的。

一个人自身强大到一定程度时,野心就会膨胀,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也是如此,但是和人不同的是,这些诸侯国的野心都是同一个,那就是统一华夏。

[var1]

当时光的老人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战国末期的上空,有能力统一华夏的国家只剩下了两个,秦国和赵国。

但是赵国统一华夏的希望却随着一场战争烟消云散了。

这场战争就是秦赵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中秦胜赵败,不仅因为领兵将军不同,背后的君王差距更大。

如果白起赵括调换位置,赵国也不会胜,因为打胜仗不只是靠将军。

白起是战国中最耀眼的将星,生平无一败绩,夺城七十余座,为秦国开疆扩土千余里,杀敌百余万,可以说没有他,秦国的统一大业,还会推迟很多年。

赵括被人们熟知是因为纸上谈兵的典故,也不能否认,赵括带兵打仗的经验真不足,可能你会说赵括还参与过阏与之战,但是他的角色充其量只是一个参谋,在长平之战前,赵括还真没有统帅士兵打过仗。

[var1]

长平之战是白起生平的最后一战,也是最为荣耀的一战,而对于赵括来说,当然也是最后一战,但同时也是第一战,就打仗的经验而言,赵括这个生在将军之家的军二代,已经和白起差了一大截。

白起是从低级士兵,一步一个脚印升为将军的,而赵括却是含着将军的钥匙出生的,这也就导致了白起和赵括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时刻努力和自视甚高,相比较长平之战中老练的白起,赵括也只能算一个新兵蛋子。

赵括和白起的差距,我们暂且不表,我们在说说赵王和秦王的差距,这时候的赵王是刚上位没几年的毛头小伙子,而秦昭襄王已经是赵括的爷爷辈了,所以秦昭襄王在治国上的能力要远远大于赵孝成王

当然年龄并不能说明一切,秦昭襄王还有赵孝成王根本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对领兵将军的信任,当白起兵力不足时,秦昭襄王立即倾全国之师增援白起,什么将军尾大不掉等等,在秦昭襄王面前从来就没有这层顾虑。

[var1]

而赵孝成王呢,当听说秦国散布关于廉颇的流言时,赵孝成王就立即怀疑廉颇,从而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亲小人远贤臣就是对赵孝成王最恰当的评价。

赵孝成王最信任的宠臣被封了建信君,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呢,只是一个长得很帅的人(史料记载:君之所以侍王者,色也),再看看秦昭襄王宠信的人是谁,是范雎和白起,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当时大秦的支柱。

赵国的中兴得益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把战略重心从对南转成了对北,但是这时的赵国其实仅仅军事实力和秦国相当而已,政治、经济等因素和秦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对手。

赵武灵王可以说是赵国历史上最为出色的君王,但是正值壮年的他,却被赵国臣子活活给饿死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赵国的政治其实并不清明,旧贵族依然牢牢把持着国家的权力。

[var1]

和匈奴打交道,虽极大地提高了赵军的作战能力,但是战争,打的不仅仅是军事,而是综合国力,一代君主或者一个厉害的将军,根本无法挽救即将倾倒的大厦。

如果赵武灵王不死的那么早,如果继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再出现一两代明君,那么赵国也是有能力统一华夏的,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当然秦国能统一华夏也不是一世之功,连续出了好几代明君,这就是其强大的源泉所在。

白起如果统领赵军和赵括统领的秦军作战,其实赵国还是会输,因为打仗从来都不是靠一个厉害的将军就可以取胜的,白起能够生平无败绩与他所在的国家是秦国脱不开关系。

就拿长平之战来说,白起统领的赵军可能并不会上了秦军诱敌深入的当,但是长期的僵持对于赵国并不利,白起也会陷入廉颇一样的困境,被赵王怀疑,然后被换下去。

[var1]

可能你会说,白起可能会把赵括统领的秦军打的落花流水,但也只是假设,如果白起生在赵国,那么白起可能就不会成为战神,最直接的可能是白起从了军也只会一直混迹在赵国士兵的底层,并不会得到重用,即使得到了重用,白起少了带兵打仗的经验,又怎能有足够的能力统帅几十万大军呢?

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在当时的形势下,赵军的持久战并没有优势,国内粮草都是一个大问题,长期拖下去,赵军也会败的一塌糊涂,这也是为什么赵王会把廉颇撤掉,换上有勇无谋赵括的原因了。

长平之战中秦胜赵败,不仅因为领兵将军不同,背后的君王差距更大,秦昭襄王有一颗统一华夏的心,而赵孝成王却没有,秦昭襄王用人不疑,而赵孝成王却亲小人远贤臣。

如果白起和赵括调换位置,赵国也不会胜,因为打胜仗不只是靠将军,一个厉害的将军可能会打几场胜仗,却却不能挽救一个国家,当一个诸侯国的政治不能清明时,早晚都会走向覆灭,这也是朝代更替的原因。

[var1]

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虽然仅仅只是秦赵之间的决战,但是却是整个战国的转折点,自此之后,秦国东出再无障碍,强大的赵国也只能苟延残喘的数着所剩不多的日子过活了。

长平之战虽然秦国也损失不小,可以说是敌损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但是秦国的底子厚,秦国虽伤了元气,但并未伤筋,所以在短短几十年里就可以具备统一华夏的实力,而赵国在这场战争中不仅伤了筋而且动了骨,想要在复兴已经不可能了。

对此,您怎么看?

更多文章

  • 唐朝凌烟阁功臣,上蹿下跳撺掇别人离婚,因此被皇后整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凌烟阁视频,唐朝凌烟阁24位功臣图,凌烟阁第一位功臣是谁

    李世民钦定凌烟阁功臣,有奖掖后进的意思。李世民通过褒奖二十四位功臣,来告诉大唐子民:“只要你们为社稷做出巨大贡献,就可以像朕的二十四功臣一样,绘图凌烟阁成为万世颂扬的英雄。”历朝历代的大唐天子,先后增补了一百多位功臣进入凌烟阁,史称“后凌烟阁功臣”。唐朝宰相、楚国公上官仪,就是增补的凌烟阁功臣之一。

  • 唐朝官员凭兴趣爱好平步青云,褚遂良教你如何过好“斜杠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褚遂良评价唐朝,唐朝褚遂良担任过什么官,褚遂良对唐朝的看法

    褚遂良是在遇见李世民后才开始飞黄腾达的。此前他做过隋朝的小官,后来追随叛臣薛举;薛举被剿灭后,他又投降唐朝。一个降臣能混下去就算不错了,凭什么步步上位呢?这就跟他的斜杠技能—书法有关了。褚遂良家学渊源,从小多才多艺,书法更是出色。但他一直以处理政务为主要工作,书法只是业余爱好。褚遂良起初在秦王府任铠

  • 大唐最美皇后, 惨被武则天砍掉手脚, 还放进酒缸里浸泡几天几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剧中的王皇后王皇后的名字没有记载下来,她出身山西太原王氏,这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非常显赫的家族,出过很多的贤臣名将。王皇后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西魏名将,后入隋朝为官。隋末,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祐投奔李唐,为大唐统一天下立下过战功。可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原因,王皇后天生丽质,美艳动人,德才兼备,唐太宗李世

  • 武则天读完《讨武曌檄》后拍案叫绝,做出此举动前,她想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曌的黑历史,武则天皇后武曌,武则天临终前的十句话

    朋友说,他当时想左边车是什么牌子?值多少钱?右边的车是什么牌子?值多少钱?我的车如果撞上墙会怎么样?总之,短暂的数秒之间,却有着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这让我想起了女皇武则天,当年武则天在读《代李敬业讨武曌檄》即《讨武曌檄》时,肯定也进行了一番复杂的心理活动。武则天读《讨武曌檄》 我们先看《资治通鉴·卷

  • 李建成要是做了皇帝,会不会以同样的手段对待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建成真的不如李世民吗,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好吗,李世民和李建成谁的能力更好

    李世民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的圣君典范,然而李世民的身上却有洗涤不去的政治污点。这便是李世民本身并不是正式的皇位继承人,而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的。李世民虽即位不正,但由于政绩斐然而拥有的“圣君”光环,以致很多人会认为李世民是至圣、至仁,乃至其发动玄武门之变也纯粹是迫于无奈的自保之举。那么,李世民

  • 李世民登基之初的一场“王霸之辩”,拉开了贞观之治的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为啥能治贞观盛世,李世民是如何开启贞观之治,简述李世民的贞观之制

    此时此刻,在隋王朝废墟上崛起的唐帝国,能否吸取隋王朝灭亡的教训,以“王道”治国,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偃武修文、励精图治、居安思危,在大一统的基础上再建一条坚实的上升通道,将唐王朝推向辉煌的顶峰,再造一个强大繁荣的帝国?亦或是仍旧实行强有力的统治,以“霸道”治国,像隋炀帝那样,穷兵黩武,骄奢淫逸,

  • 唐朝为什么废除租庸调制度,实行两税法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租庸调制是什么,唐代租庸调两税法演变,唐朝两税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吗

    这是因为此时的唐王朝,刚刚平定安史之乱,内政外交极为困顿,国库空虚。唐德宗想要恢复唐朝的国力,就需要在制度上进行改革,而当务之急,就是增加国库收入。没有钱,就算是皇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宰相杨炎提议的新税法,也就是两税法,对租庸调制在实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弥补,能够增加国库收入,帮助唐王朝稳定

  • 唐朝官员申请陪产假和丧假被拒,李世民得知这样说,官员感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皇帝微服私访见女子被欺负,唐朝后宫妃嫔等级表,唐朝皇帝列表李世民

    然而,少府监批复限假三天,理由是:阎立德负责仪仗相关工作,责任重大,不能长时间脱岗。然后,少府监将该决议上奏皇帝。其实这只是走个过场,一个芝麻小官的私事,日理万机的皇帝不可能过问。谁知李世民注意到了这份奏表,认真审阅后做出批示:兄妹同气连枝,妹妹去世,做哥哥的该有多悲痛?不能因为工作伤害员工的感情。

  • 李世民:我死后把他贬官,如果他没意见,就被封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宰相一览表,李世民最后悔的两件事,用八个字评价李世民

    李世民在死前,看着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感慨万分,他还考虑了自己去世以后的很多事情。为了能让儿子更好的坐稳江山,为他清除了很多的隐患。并且给儿子留下一个遗言,让他在自己死后将一个大将贬成一个小官,他要是对此有所行动的话,就将他除掉。能让李世民死后还惦记的是何方神圣?徐懋功,是唐朝的一员大将,他一生为了

  • 她是一代女宰相,武则天为她费尽心思,历经两朝遭遇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揭秘武则天的一生,历史人物武则天深度解析,武则天晚年事迹

    在早年的时候,13岁的上官婉儿就因为祖父获罪被发配到了内廷,成为最低阶的婢女,由于从小被母亲培养,那时候上官婉儿成为了有名气的才女,后来在一次意外当中,上官婉儿被当时的武则天赏识,在14岁的时候,上官婉儿破例免除了自己的罪女身份,成为了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后来上官婉儿因为忤逆之意犯了死刑,但当时的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