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长平之战中真正的赵括
长平之战中真正的赵括
长平之战赵括真带了45万人?纸上谈兵丝毫不假?白起以逸待劳罢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6:04:26阅读:1460
赵国换将之前,秦赵两国虽然发生过小摩擦,但是损失并不大。由此可见,当时赵括所带领的人马,足有45万人之多。结果是这45万人,没有几个能够回家的。因为赵括指挥失当,使得赵国40万大军投降秦国,结果全部被白起坑杀。很多人说赵军有40万有生力量,就算是朝着一个方向冲,也不可能全部被坑杀吧?那么问题来了,你
长平之战中赵括表现并不差, 秦军伤亡30万人, 他真是无能之辈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2:39:06阅读:4346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白起因为此战名垂青史,杀神之名威慑百年。而赵括却被冠上了“纸上谈兵”之名,赵括被后世称为“纸上谈兵”,大多数人认为他只懂理论,不会实际操作,战场上只会生搬硬套。那历史上的赵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真是一个无能之辈吗?[var1]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因为出身将门,所以他自幼便熟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让赵括背锅?赵国输得并不冤,换10个战将也没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9:05:44阅读:1851
如今上千年的时间过去了,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赵括的存在,或者赵国没有临时换将,结局会不同吗?历史会改写吗?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了解双方为什么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展开大战,这场战争对秦赵两国到底意味着什么?根据资料显示,长平之战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影响战国未来走向的决定性战役,当时已经进入战国后期,赵
赵括为长平之战的失败背了千年黑锅,其实只因赵王做了三件错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22:20:57阅读:2596
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词吧,它讲的就是赵括的故事。秦国赵国相战,秦国放出流言,说比起廉颇,他们更加害怕赵括。赵王信以为真,真的将廉颇换下,派赵括去往前线。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奢的儿子,他从小就熟读兵书,史记上提到,赵括对自己的学识很自信,认为天下就没有能够阻挡住他的人。[var1]对这个人选最不
如果“长平之战”赵国不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来更换廉颇就不会……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2 3:51:57阅读:1236
《史记·秦本纪》记录“长平之战”: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史记·秦本纪》记录的简洁,只是说四十七年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最终秦大将武安君百起在长平打败了赵国,杀了赵军40多万人。《史记·白起王翦
长平之战,赵国战败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难道真的是赵括无能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2 10:11:59阅读:1888
[var1]提起战败的原因,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那就是一个废物,就是他轻敌冒进,反被白起所围致使赵军断粮,所以他才是罪魁祸首。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长平之战的失败的原因也不全在赵括身上,他只是赵国各种失误后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攻韩。占领了韩国野王之后,截断了
长平之战:悲剧是定局,纸上谈兵的赵括,难道被错笑了两千多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10:28:44阅读:4365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公元前262年左右,战国七雄,实际上已演变成秦国一家独大。秦国要开始统一天下的步伐了,而赵国就是秦国最大的障碍。所以,秦赵双方必须要爆发一场大战,如果不是长平之战,肯定也还会有其他什么之战。但为什么历史选择了长平?话说秦国第一次进攻赵国,没能有大的突破后,开始进行迂回,先打韩国的上党
长平之战有什么猫腻?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3:27:12阅读:4928
说起这场战争,最初是因为韩国的一块领地上党郡而打起来的。当时,秦国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国都之间的联系,上党岌岌可危。可是上党的韩军因恨透了秦军,不但没有向他们投降,反而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var1]赵王当然是欣然接受了,可是秦王火了,于是就命人去攻打。结果,驻守上党的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