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品读

品读

  • 李绅的诗词20首赏析(李绅最著名的古诗作品值得品读)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9 20:28:18阅读:3310

    "悯农诗人"李绅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唐朝宰相、诗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谥号“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

  • 感悟人渺小的经典诗句(袁枚这首诗值得反复品读)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6 0:24:36阅读:2806

    袁枚这首诗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也能活得精彩!一个人生活在世人总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所以面对这些挫折和困难时,一定要勇敢地去面对,只要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才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毕竟我们是凡夫俗子,生活中的那些挫折和困难那也是在所难免,这就要看自己的毅力和勇

  • 宿府杜甫古诗文鉴赏(宿府原文及诗意翻译品读)

    文史百科时间:2024/2/3 20:27:14阅读:4811

    杜甫秋夜无眠写下一首诗,最后两句被质疑烂尾,我看他是故意如此!“安史之乱”结束的第二年,这一年是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曾经的盛世大唐已经陷入了繁镇割据、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的狼藉境地。这一年,杜甫经过了沉浮飘零后,入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府中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即参谋。在节度使幕府的日子,一个清寒寂寥

  • 邢岫烟人物品读

    文史百科时间:2024/1/8 18:13:52阅读:1481

    有脂砚斋批语“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伴客也,《白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后进园那四个女女之中,宝琴着朱至多,仿佛副十二钗中的佼佼者。对于于岫烟的笔墨其实不多,仿佛那个女女是游离正在年夜寡眼帘以外的,但我读《白楼梦》每一波及她的笔墨却皆是粗彩歉富。岫烟是邢妇人的内侄女,邢妇人给读者的印象其实不好

  • 玉钏的人物品读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2 14:50:16阅读:1258

    《白楼梦》中人物,玉钏,姓黑,取姐姐金钏同为王妇人房中丫头,她取姐姐情感很深,金钏***跳井他杀,王妇人便把金钏女的每一月月钱减给玉钏女。玉钏明白取贾宝玉无关,心中甚恨宝玉。贾宝玉为金钏之去世等事挨挨,伤势很重,王妇性命玉钏收往莲叶羹。睹到宝玉,玉钏谦脸喜色,宝玉只患上把人收进来,实心下气,温存磨转

  • 《九辩》原作品读

    文史百科时间:2024/1/3 0:03:39阅读:895

    《九辩》是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散《楚辞》中的一尾情感深厚的少篇抒怀诗,共有250多句,东汉王劳定为战国时代楚国的宋玉所做。悲哉春之为气也!冷落兮草木摇降而变衰。憭栗兮若近止;爬山临火兮收将回。泬寥兮天下而气浑;寂漻兮支潦而火浑。憯凄删欷兮,薄冷当中人。怆怳懭悢兮,往故而便新。坎廪兮,贫士得职而志没有仄

  • 那些年你读过的屈原名句,满满的全是感动!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1 16:45:10阅读:4530

    一、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出自《楚辞》,大意是:我愿意与你同生共死相与长做知音挚友。[var1][var1][var1]二、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出自战国屈原的《九歌·礼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三、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 欧阳修诗作踏莎行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0:40:35阅读:948

    欧阳修诗作踏莎行品读“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这句词引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写的《踏莎行》,主要意思就是表达行人们离开家后的离愁。欧阳修《踏莎行》图片但是整首词可以分为两段来看,前五句是上半段,主要说的是行人在路上对家乡的思念,作者想要表现出的是游人们离开家乡之后,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家,所以游人

  • 王安石作品读史介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12:37:13阅读:4494

    王安石作品读史介绍读史是一首七言律诗,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读史》作品收藏在《全宋诗》中。《读史》这部作品与王安石的咏史作品一样,是对于现实问题有感而发而创作的一首即兴作品。全文共65个字,内容深刻达到了很高的思想境界。王安石画像引原文: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黯犹承误

  • 王昌龄诗作出塞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4:15:59阅读:2489

    出塞王昌龄虽然说开国的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但随着统治者的更替,大唐王朝也渐渐走向了没落。在唐朝后期,边境经常发生战乱,一些周边的少数民族经常挑衅,发动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便写了《出塞》这首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同时也表明自己捍卫祖国领土,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

  • 谢灵运岁暮全诗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3/9 16:44:31阅读:2382

    岁暮谢灵运谢灵运一生创作颇丰,有着很多经典作品,《岁暮》就是其中一首杰出的诗作,在这首五言诗里面,谢灵运巧妙的将自身的情感、外界的景物和深奥的玄理相结合,完美的再现了当时的心境和悲凉的环境。谢灵运岁暮书法谢灵运的一生算是比较艰难的,虽然出身不错,但是当时已经是东晋后期,之后没多久就被刘宋取代了,而谢

  • 李世民百字箴言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3/6 18:30:08阅读:3081

    李世民百字箴言李世民百字箴言的内容是:耕夫碌碌,少有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识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李世民剧照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劝告朝中大臣为官之道

  • 张说蜀道后期全诗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23:06:08阅读:4109

    蜀道后期张说《蜀道后期》是张说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作者在出使四川之时所作。当时的四川西部被叫做西川,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连年战争不断,张说在四川的时候,主要就是待在西川,处理边境事务。蜀道后期诗的第一句是“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前半部分是借客居的游子急于归家的心情,来表达自己急于回到家乡的心意。

  • 陶渊明时运原文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4/12 0:59:58阅读:3529

    时运陶渊明《时运》是陶渊明在晋安帝元兴年著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一共分为四个章节,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及万物复苏的大自然,诗人陶醉于大自然中,不仅净化了心灵、开阔了心胸,还在大自然的陶冶中提升了人格。陶渊明《时运》诗的大意讲述的是,在暮春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一个人外出郊游,孤单形影。惬意的欣赏着自然中的

  • 卢照邻诗作长安古意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20:27:48阅读:2322

    卢照邻长安古意卢照邻,初唐著名诗人,也是初唐四杰之一,尤其擅长诗歌和四言六言古诗。卢照邻诗歌风格多变,主张以生活为蓝本进行自由的抒情。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被世人所称赞,也被誉为中国诗坛的一次全面的革新。也对中国诗歌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意义。长安古意的问世,激起了千层浪花,意味着这首诗歌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

  • 贾岛寻隐者不遇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2/9 23:12:35阅读:358

    寻隐者不遇贾岛《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出的一首著名的诗,这首诗流传非常广泛,从小学课本到儿童启蒙读物以及唐诗读本中都有收录,这些书中还配有相应的绘图,绘图上有松,有指着手的童子,还有一个问者,形象地展示了诗的内容。寻隐者不遇古诗配画《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短短只有四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

  • 王维名篇鸟鸣涧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3/20 11:05:41阅读:1007

    鸟鸣涧王维?王维的名篇《鸟鸣涧》是千古传颂的佳作,胡应麟评价道:“太白五言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下面,就让我们来赏析一下,王维的这首诗吧。《鸟鸣涧》诗意画《鸟鸣涧》描绘的是春夜中,山间的优美而清幽的景色。这整首诗虽然侧重于描述山中景色的静谧,但却是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4/11 1:31:01阅读:36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是初唐诗人王勃的代表作,王勃一个姓杜的好友要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写下这首诗,并在为他送别时赠给他的,借以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

  • 韩愈杂文马说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1 10:35:51阅读:1337

    韩愈马说《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韩愈书法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

  • 韦庄花间词全诗品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6:46:21阅读:4463

    花间词韦庄“花间词”乃是活跃在晚唐和五代时期的汉族派,它的出名是要来源于《花间集》。一般来说,词可分为:长调、中调、小令。而在这本《花间集》中却意外的没有长调慢词,其实这并不是作者故意的,而是当时北宋初年,慢词确实还没有出现。《花间集》图这本《花间集》是由赵崇祚所编辑,可以说是一本词总集,其中包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