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这个祁山到底是什么地方-趣历史网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这个祁山到底是什么地方-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41 更新时间:2023/12/9 22:12:28

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如今的祁山在哪里?为何必须从这里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绝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地朝历代都有无数文人对诸葛亮表达自己的哀思,可见诸葛亮在世人心中地位之高。

乱世出英雄,混乱的三国时期,涌现了无数的豪杰,但像诸葛亮一样,过了千百年仍为后人所追忆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诸葛亮是一个智力超群的将领,在他的辅佐下,蜀汉得以凭借微弱的优势在曹魏和孙吴的夹缝间生存下来。

打动诸葛亮的是刘备当年三顾茅庐的诚意,刘备以礼贤下士换来了诸葛亮的一生忠诚,这份忠诚在刘备死后也依然存在,只是被诸葛亮转嫁到了刘禅身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刘备的死十分突然,给当时一片凄风惨雨的蜀国又一沉重打击。诸葛亮力挽狂澜,继承刘备遗志,势要完成刘备所未能完成的北伐,也因此达成了一生六出祁山的事迹。

这个典故为大家所熟知,也勾起了很多疑问,祁山是在今天的哪个地方?为什么诸葛亮对它青睐有加,屡次从这里走?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讨伐曹魏,刘备已经故去,无法完成这一伟业,所以诸葛亮自觉接过担子。

与一出祁山相关联的事件都十分著名,其一发生在出军之前,诸葛亮写下《出师表》,以此向刘禅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其二发生在出军之后,诸葛亮收复了姜维,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接班人;其三也就是这次北伐的结局,马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最终导致街亭失守,葬送了蜀国的优势和自己的性命。

虽然出师未捷,但诸葛亮并没有就此灰心丧气,而是厉兵秣马,等待时机,其后又接连四次出军,可惜次次铩羽而归。

也有人认为,这接连北伐其实不是明智之举,连年征战之下,百姓难以休养生息,造成了蜀国的国力衰弱,为其后来与曹魏的对峙埋下隐患。

除此之外,这一次次的出征也耗尽了诸葛亮的心血,他为蜀国燃尽了自己的生命,最终在五丈原油尽灯枯。

同时我们需要知道一个事实,六出祁山这个说法出自三国演义,历史上诸葛亮以北伐曹魏为目的出了五次祁山,第六次是被动出军,抵抗曹魏侵袭。不过,还是六出祁山这个说法流传更广。

为何选择从祁山出兵

诸葛亮六出祁山,意图取得长安的控制权,进而掌握关中,真正实现兴复汉室。虽然诸葛亮六次出军都取道祁山,但是事实上,可选择的道路其实不是一条,而是三条。

第一条路径就是穿过斜谷道,进攻郿县。斜谷道又名褒斜道,得名于此地的两条河流,一条是向南流淌的褒水,一条是向北流淌的斜水,两河之间的谷底被开辟出了一条南北向的道路,可达关中。

但是蜀国知道此地重要的战略,曹魏也心知肚明,自然要派重兵把守,如果大军由此地而出,要面对的不只是敌人的严防死守,还有作为屏障遮蔽关中的秦岭,行军难度很大,因此此条路径被弃用。

第二条路径就是走子午谷进攻长安。子午谷连接其关中和汉中,全长六百六十里,沿途都是些高山深谷,因此行军不易,却是条捷径,由此道只需十天就能到达长安。

长安曾经是西汉的首都,掌握了长安,所谓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完成了一半,同时,长安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可以说是曹魏的咽喉。

第三条也是最终被采用的一条道路,就是出祁山,攻陇右了。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我们看一看祁山的位置就知道了。

祁山位于今天的甘肃省礼县东,其附近有一条古道,有着出川入蜀的作用,这一条道路比较平坦,取道于此更符合诸葛亮的谨慎个性。

背后深意

祁山的优势不止于此,蜀军如果从祁山出发的话,还可以壮大自身兵力,方式就是在沿途向当地少数民族示好,吸引他们加入队伍,当时少数民族的特点就是骁勇善战,他们的加入会给蜀军带来优势,同时使蜀军和曹魏兵力之间的差距缩小。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正是相对弱小的蜀汉所应该采用的方略。

更妙的是,在汉水与岐山相连之处,有着一处山谷,地形平坦,而且地势较高,可以远远监视曹魏方面的动向,随机应变。

如果在此地修建一处军事堡垒,既可以分散敌人的兵力,更可以窥探消息,必要时可以凭借易守难攻的特点作为最后一道屏障,诸葛亮正是心中存有这一想法,才会坚持从祁山出兵。

出了祁山就是陇右,少有高山峻岭的阻碍,利于军队行军,不会延误战机,但是这条道路并非没有缺点,事实上,很多人认为正是这一缺点导致了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失败,那就是路途遥远,战线拉得太长,粮草难以运往前线。

军队由士兵组成,而要维持士兵的战斗力,粮草是必不可缺的,如果粮草供应不足,士气低落是一方面,士兵战斗力的直接下降更是不可想象的。

正是因此,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始终失败,都是吃了粮草不足的亏。

小结:

诸葛亮的这一战略决定没有太大的瑕疵,如果一切按照他计划好的发展,那么“兴复汉室”可能会从一句空泛的口号变成现实。

但是,命运是之翻云覆雨手,惯于使人的理想破灭,天不假年,死亡来得猝不及防,诸葛亮在五丈原溘然长逝,姜维接替了他,继续推进北伐大业。

之后,变故丛生,在姜维此生最后一次北伐后,司马昭派出邓艾钟会两员大将攻打蜀国,之后邓艾偷渡阴平,连拔数城,造成局势危急,刘禅不堪重压,选择了投降,蜀国最终不复存在。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都说有卧龙凤雏可安天下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对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任何一个时代,想要成就一番霸业,除了要有高瞻远瞩的预想、计划之外,还离不开人才的辅佐。三国时期,无论是曹操、刘备是孙权,都十分注重对于人才的招揽以及培养。尤其是刘备,麾下更是有卧龙凤雏两大人才。水镜先生司马微更曾说过

  • 陈宫要是没有背叛曹操 陈宫又会是什么样的地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对在白门楼上陈宫慷慨赴死,如果他不背叛曹操,将会是曹营第一大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陈宫原本是曹操的将领,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他却背叛了曹操,加入到吕布的阵营。吕布兵败被擒后,他也成为曹操的阶下囚。在白门楼上,他拒绝曹操的劝降,慷慨赴死。如果他不背叛曹操,在曹营中

  •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打仗从没有赢过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对为什么刘备一死,诸葛亮打仗就从没赢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不但谋略过人,更是极具胆识,最为重要的是他还有诸多发明,影响了时局的走向。在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刘备的势力改变巨大,从一支居无定所的流浪部队,发展成了一方不可小视的诸侯,甚至在巅峰之时,锋芒胜过

  • 上方谷大火被一场雨浇灭 诸葛亮为何阻止手下人放箭-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诸葛亮于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何大雨灭火后,阻止部下用箭射杀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决定一场战争胜败有很多因素,人们多会认为战术、战士、将领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实未必,很多时候战争真的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若少了运气的成分,很可能会惨遭败北。在《三国演义》

  •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因为一场大雨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没成功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暴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让大家最惋惜的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火烧上方谷降雨,一件事是诸葛亮祈禳延命的主命灯被魏延扑灭。前一件事让司马懿逃脱了性命,后一件事

  •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曹操后面有没有后悔-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曹操当年为什么要杀了华佗?杀了之后,曹操有没有后悔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切都是误会,曹操刚杀了华佗,就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于是他编出了所谓多疑杀华佗的说法,实际上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一日,华佗正在家中与妻儿一起吃饭。突然家中来了一伙人,自称是曹操的

  • 都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历史上马谡死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马谡死亡之谜,是被诸葛亮处死,还是死在狱中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经典的桥段,然而马谡真的是被诸葛亮捆起来杀了吗?《三国志》中关于马谡的死,有几处自相矛盾的记载,让人很难抓住真相,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三国志》中马谡之

  • 晋朝灭三国统一天下 最后三位国君又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对晋朝灭亡三国,一统天下,它分别给三国最后的君主们何等的待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平定东吴,三国割据的局面被晋朝结束,中国归于一统。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先后归于晋朝,三国的君主也都落入了晋朝手中。那么晋朝是如何对待这三国的君主的?马炎平定

  • 红楼梦中袭人没改名之前叫什么?有何含义?-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袭人《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宝玉房里大丫鬟之首。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袭人之前叫珍珠,是贾母房中丫头的排行,但“珍珠”这个名字,对袭人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乎她为什么不能给贾宝玉做妾,反而嫁给了蒋玉菡。(第三回)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

  • 红楼梦中平儿、宝钗和袭人三人的评价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红楼梦》是一部为闺阁女儿作传的奇书。里面的女孩儿各个美丽绝伦,聪明透顶。若论“八面玲珑”,平儿、宝钗、袭人是代表人物。她们在贾府里,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是人人称赞的人物。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