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始皇为什么修筑长城,而不是组织大军扫平匈奴?-趣历史网

秦始皇为什么修筑长城,而不是组织大军扫平匈奴?-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59 更新时间:2023/12/13 21:36:05

嬴政,即秦始皇,秦昭襄王与赵姬之子,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始皇之所以选择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当时的匈奴太过分散,找起来太麻烦。而且秦始皇并非没有派军队打过匈奴,就在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后不久,秦始皇就曾让蒙恬率领最精锐的秦朝军队,进攻匈奴,并且打败了匈奴。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匈奴的历史说起。

对于匈奴的来历,史学家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皇室的后人。夏朝灭亡后,夏朝皇室被流放到了北方草原,后来和当地人相互通婚,最后形成了匈奴人。

所以,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匈奴人就一直生活在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这种生活,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或许会觉得很浪漫。但对于古人来说,可就截然不同了。古代的游牧民族,是真正的靠天吃饭,而且对天时的依赖程度,甚至比农耕文明更加严重。农耕文明如果偶尔遭遇一年大旱或者洪涝,凭着往年积攒下来的粮食,再加上一些野外的食物,还可能活下来。但是游牧民族,一旦遭遇了天灾,草原上颗粒无收,牲畜没粮食会很快饿死,人自然也就活不长。

所以,一旦遭遇天灾,遇到活不下去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唯一的选择,就是南下抢劫。

后来,随着文明的逐渐发展,中原这边进入到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到了战国时期以后,中原地区几乎完全被几个强大的诸侯国掌控。北方的几个诸侯国,更是一个比一个能打。这些游牧民族,再想南下抢劫,难度就越来越大了。所以从战国末期开始,一直到汉朝初期,原本分散的匈奴,开始逐渐被统一起来。

而对于中原文明来说,随着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国家越来越富庶。如何防范游牧民族南下抢劫,也成了一个难题。

战国时期,北方的几大强国。比如燕国、赵国、秦国等诸侯国,几乎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同样的方法。

修边境墙。

用修墙这种方法来阻拦敌人,看起来似乎有些愚蠢。尤其是在现代人看来,再高的墙,总是有翻越过去的方法。与其花费大力气修造边境墙,还不如直接灭了敌人更简单。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古人的智慧其实还真没那么低。

首先,战国时期的长城,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无比雄伟的八达岭长城,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两个概念。战国时期的长城,其实只是用泥土堆积起来的矮墙。绝大多数地方,可能也就只有半人高而已,勉强可以保证马匹无法轻松越过。而且因为是泥土堆积起来的原因,这种城墙的质量特别差。稍微用点力气,就能砸开。

但就是这种低矮的城墙,却成了游牧民族的噩梦。

因为,这些城墙从修造开始,目的就不是为了单纯以城墙挡住敌人。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传递信息,以及一个稍加阻拦的作用。

要知道,战国时代可不像现在,没有手机、电报之类的东西。想要传递消息,只能靠人力。所以,在没有城墙的情况下,游牧民族可以悄无声息地南下,然后迅速抢劫一个地方,再迅速逃跑。因为消息传递过慢,等到诸侯国得知这个消息,然后再派兵前去围剿的时候,人家早就已经跑回草原了。

但有了这些矮墙之后,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想要突破矮墙,就不可能无声无息。而在这些游牧民族破墙的时候,周围的哨所便会发现,然后迅速点亮烽火台示警。在消息传递缓慢的古代,点燃烽火台的方法,传递消息那是相当快的,很快就可以传回国内。在得知消息后,边境上的驻军便会出动,向游牧民族突破的地方进攻。等到游牧民族好不容易破坏了城墙,进入了中原,前方等待他们的,已经是一支随时准备出击的精锐大军了。

其次,想要主动出击,其实同样不太现实。

从兵力上来看,中原文明其实一直都处在优势状态。但是,如果想要进入草原,去清理掉那些游牧民族,那难度就截然不同了。春秋战国时代,可没有现在的高科技,没有北斗卫星在天上指路。进入草原之后,想要在草原上找到游牧民族的主力,那是千难万难。而且,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住得相当分散。想要清理掉草原上的所有游牧部落,这个难度恐怕比统一中原还要更大。

而且,就算能够清理掉草原上的所有部落,只要那块地方还在,用不了多少年,还会有其他民族来到这块地方,成为新的游牧民族。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造城墙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看似是最愚蠢最耗费人力物力的办法,但其实也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办法。

所以,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才会将原本分散的各国城墙,先后连接起来,最后形成了一道绵延万里的长城。

随着这道长城的出现,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子,也开始彻底难过了起来。原本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虽然都有城墙,但好歹彼此之间还留下了一些缝隙。这些游牧民族,可以通过这些缝隙进入中原。但万里长城建造完成以后,边境上便成了铜墙铁壁一般,根本无法再南下抢劫。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匈奴人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统一起来,一起去抢劫。

如果匈奴人统一起来,组成一支大军的话。如此一来,就算在攻破长城的时候,被边境守军发现。在边境守军赶来的时候,数量较少的守军,仍是打不过他们。等到打败了边境守军之后,则可以继续南下,继续抢劫。而且因为人数较多的原因,如今便可以直接攻击一些较大的城池,收获更多了。

几乎在秦朝统一天下的同时,匈奴内部,也在迅速统一。一个强大的游牧文明,开始逐渐孕育而出。

这些事情,秦始皇都知道。

不过,秦始皇却一点都不害怕。

相反,这其实是秦始皇希望看到的。

因为对于强大的秦朝军队来说,想要消灭匈奴,最难的不在于战斗,而在于如何找到敌人。以前匈奴人分散各地的时候,想要找起来太过麻烦。但如今匈奴人已经统一了起来,反倒更容易找到他们了。

于是,公元前215年,就在秦始皇统一天下数年之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精锐边军北上,进攻匈奴。最后,蒙恬在草原上大败匈奴,将匈奴人彻底赶出了河套地区。于此同时,在击败匈奴主力后,秦始皇也开始令人抓紧时间,将北方的长城,彻底连接起来,建造出了万里长城。

秦始皇的这个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替后世绝大多数中原王朝做出了选择。后世大多数中原王朝,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一般也都会采取依托长城抵抗的办法。但同时,长城的出现,也彻底改变了两大文明的历史走向。就在蒙恬将匈奴人赶出河套草原后不久,匈奴内部出现了一位叫做冒顿的首领,将整个匈奴彻底统一了起来。后来秦朝灭亡、汉朝建立后,冒顿更是一度率领匈奴大军,将汉高祖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上,由此拉开了汉朝和匈奴长达数百年的残酷战争。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北魏雄踞北方一百余年,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北魏(386年~534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魏之所以没能统一天下,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北魏是由游牧民族建立,不擅长江南水战,到了南方战斗力锐减。二是因为北魏的统治者拓跋氏,出身游牧民族,在南方

  • 安禄山为什么认杨贵妃做干娘?他为何造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人,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安禄山之所以要认比他小16岁的杨贵妃做干妈,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不过是为了攀附权势,借杨贵妃这条线得到唐玄宗的欢心,然后可以拥有更高的

  • 科举为什么能令人发疯?科举到底有何魅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科举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其实就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古人可以得到更高的地位,拥有更大的权力,做所谓的人上人。尤其是在相对和平的年代里,科举几乎是底层百姓唯一的向上通道。今天

  • 后唐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是如何灭亡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灭后梁、前蜀威震天下。但后唐庄宗与后梁血战十五年,历尽艰辛,急于享受奢侈生活,使得后唐内乱不断,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机会。那么后唐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后唐建立同光元年(923年),晋王李存勖称

  • 魏忠贤专权时明朝都没有灭亡 崇祯亲政明朝为何灭亡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对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明朝没亡,为何到崇祯年间,皇帝勤政反而灭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实亡于内政腐败,至崇祯帝时,朝政官员个个明哲保身,崇祯即便多么勤政,也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谈不上什么“励精图治”。崇祯十七年(1644年),也就是大明灭亡的那一年,他频繁地召见群

  • 南宋和南明都是在南方 两国享国时间为何差距那么大-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对南宋与南明有哪些共同点?为何享国时间差距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翻开历史书,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是经济富庶、文化昌盛的汉民族王朝,同样是划江而治,为何南宋能享国152年,立国条件较好的南明国祚仅仅38年呢?要想更好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下王朝和明王朝

  • 红楼梦中伺候宝玉的有多少丫鬟?她们的工作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贾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地位在贾家非同一般。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红楼梦》中贾家人多,多的不是主人而是奴才。丫头的数量最多。贾宝玉被详细描写有名有姓的丫头十几个,还有好多没有名姓的。怡红院莺歌燕舞,红颜翠袖。那么,给贾宝玉配置那么多丫头,只是因为得宠么?还真不全是

  • 红楼梦中宝玉头冠上的珍珠掉了之后,湘云和黛玉是什么表现?-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红楼梦》第二十一回,湘云来贾府串门,晚上和黛玉住在一起。第二天一早,宝玉没洗脸就来找黛玉和湘云。黛玉和湘云洗漱完毕,宝玉用湘云的洗脸水,洗一把脸。然后让湘云替他梳头。宝玉自发顶到辫子末梢,一路

  • 红楼梦中薛姨妈是如何对待香菱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香菱红楼梦中的人物,起初是薛姨妈丫鬟,后为薛蟠之妾,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薛姨妈一贯以慈爱的形象示人,作者对她的形容是“慈姨妈”。宝玉去看宝钗,薛姨妈留他吃饭,好酒好菜地招待,一口一个“我的儿”,听得人心里暖暖的。就是对黛玉,薛姨妈也表现得慈爱怜悯,比王夫人这个正经舅妈还放得下身段,和

  • 红楼梦到底是告诉世人放弃功名,还是劝谏世人考取功名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