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孟浩然有何才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孟浩然有何才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19 更新时间:2023/12/29 13:58:47

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孟浩然,与王维齐名,史称"王孟",著有《孟浩然集》。其中有名的五言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还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可谓家喻户晓,广为人知。

孟浩然待人又很热情仗义,不仅是李白崇拜的偶像,与杜甫、王维、王昌龄等等都是私交很好的朋友,还深得张说张九龄、韩朝宗等朝廷大员欣赏,多次"干谒"他入仕谋职。

然,就是这样一位才学高、名气大且得到贵人提携的大佬级名诗人,却怀才不遇终身未能入仕。这是何故?

真的是他得罪了玄宗皇帝?还是像《红楼梦》中的贾敬那样不屑俗务不愿为官,抑或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运气差,累试不中?

且让在下陪你一起说道说道。

一、"官谜"孟山人

孟浩然,字襄阳,公元689年出生于湖北襄阳,世称"孟山人",也就是没有功名的人,即草民,世称布衣诗人。

故孟浩然一生没有当过官。是孟浩然不愿入仕,还是读不起书或者学习成绩差入不了仕途?

其实,孟浩然并不是读不起书,他的家庭条件不算差,乃襄阳城中较为殷实的书香门第家庭。小时候的孟浩然读书也还可以,他本身又是一个"官谜",渴望着将来可以"货卖帝王家",能施展平生抱负可以建功立业。

然,年轻时候的孟浩然,太贪玩,没把科举考试当回事,一心想着趁青春,先惬意地过一把隐士生活再说。便拉着同乡好友张子容隐居于鹿门山,过着悠然的山居生活,还写下《题鹿门山》一诗。

不觉到了公元712年,24岁的张子容先着急了,便单独下山参加了科举考试,很幸运地一举高中进士。可不慌不忙的孟浩然只作了《送张子容进士举》表示祝贺后,仍沉浸于自得其乐的山水生活,对参加科举考试没作打算。

二、"干谒"未果

就这样,孟浩然又心情愉悦地过了几年幸福无忧的青春时光。

一晃,就到了公元717年,孟浩然已29岁,正好游历于洞庭湖,时逢宰相张说贬任荆州长史,听说孟浩然才气过人,很是看好,有心举荐他入仕。

原本是"官谜"的孟浩然也觉得"玩"得差不多了,亦想着通过"干谒"方式入仕。

一拍即合之下,孟浩然还写下有名的求职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这首诗也得到张说的欣赏,可推荐上去后,并没有得到玄宗皇帝的召见。

不觉又过了7年,到了公元724年,36岁的孟浩然得知玄宗皇帝巡访于洛阳,便只身前往洛阳求仕。又得襄州刺史韩思复、襄阳令卢馔(二人都是他的"忘形之交")的举荐,可还是没有音讯。

孟浩然滞留洛阳三年,一直没收到入仕的消息,只好又辗转于维扬一带,继续过着游侠般的隐居生活。

所幸的是,就在公元726年,他与25岁的李白相遇。李白非常崇拜他,当即写下有名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多年以后,两人在黄鹤楼重逢。李白又为孟浩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望,也算是惺惺相惜之下对他"干谒"未果的补偿吧。

三、累试不中

不过,孟浩然渴望入仕的想法并没有中断,便期盼通过科考之路获取成功。

于是,公元727年,39岁的孟浩然与李白作别后,便奔赴京都长安首次参加会试。据云,这次考试他的状态也还可以,据他自己分析,是可以中举的。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放榜下来,就是没他的名字。孟浩然第一次科举考试便"意外"地名落孙山。

不甘心失败的孟浩然决心复读,次年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公元728年,孟浩然写下《长安早春》后,又意气风发地迈入二次科考之路。还曾在太学赋诗,传下"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佳句,一时名动公卿,一座倾服。

只可惜,他第二次考试还是失败,仍旧不明就里地落选。

公元734年,46岁的孟浩然第三次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次仍然遗憾,他还是没有科考成功,入仕之门依旧对他紧紧关闭。

四、得罪了玄宗皇帝

不过,孟浩然在孜孜不倦的求仕期间,又收获了一份难得的友谊,小12岁的大诗人王维与他交好,甚而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之交"。

那时,王维不过二十来岁,早已高中状元,还被授予管理皇家图书馆的显要职务。

据说也是王维心血来潮,一心想着邀请他的兄长还是草民的孟浩然参观他的办公室,意在鼓励他不要气馁,再接再厉总有成功的时候。

哪知,就在王维热情接待孟浩然之际,玄宗皇帝突然驾临御书苑,想看看朝廷的藏书情况。

王维和孟浩然一下都慌了,毕竟孟浩然还是平头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去皇家图书馆的。王维赶忙要求孟浩然躲到床底下迴避。

谁料,心慌之下的孟浩然却将自己衣袍的一角露在了外面。

玄宗皇帝一眼发现床下有人。王维只得告知实情,忙喊孟浩然出来接驾。玄宗皇帝见是孟浩然,对他的名气也有耳闻,便赦免二人违禁之罪,又令孟浩然背一首所写的大作听听,以便量才录用。

可慌里慌张的孟浩然,在头脑一片空白之下,念了一首很不合适宜的《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玄宗皇帝一听,不高兴了。这个"才高八斗"的家伙,竟然愤世嫉俗,说朕抛弃他,是你自己不求上进,也没有找朕,反诬于朕,是何居心?看来此人不堪任用!

玄宗皇帝当即岔气不满拂手而去。孟浩然最后一次宝贵入仕的机会就这样白白丟失,意味着他今生只能望洋兴叹,就此止步于朝堂。

后来的情况果然如此。

虽说也有御史韩朝宗、长史张九龄人等人欣赏其才华,帮他说好话,提携他入仕。

但决心归隐的孟浩然,已失去了入仕的信心,不愿再去争取,便游历于在江浙一带以诗会友,忘我地过着简单的草民生活。

公元740年,好友王昌龄来访。52岁的孟浩然十分高兴,热情地用汉水的特产"查头鳊"接待,一点不顾自己患有背疽不得食用海鲜的禁忌。

就在孟浩然送别王昌龄之后,当夜即病发身亡,只留下让人感慨万千的千古遗憾。

孟浩然短暂而悲怆的人生经历,亦警示世人:

求职需趁早,莫贪玩,莫误大好青春。该打拼的年龄,确要积极上进努力争取,真到人生的暮年,即便渴望功名也不那么现实了。

何况求职之路原本不易?其实一次次失败算不了什么,只要不被自己打败。面对求职之中那些稍纵即逝的宝贵机会,既要高度重视,更要紧紧抓住,切勿机会来了,却毫无准备,显得慌不择路,口不择言,以愤世嫉俗的心态堵塞自己原本美好的前行之路。

事实上,遇上好的机缘,得罪了得罪不起之人,远大的理想抱负必然会戛然而止。

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孟浩然正是因为终身未能入仕,成了古代"学而优则仕"少数没有当上官员的读书人,才有峰回路转成为大唐诗坛有名的"孟襄阳"、"孟山人",才留下那么多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诗作。

由此而言,草民孟浩然,鲜活的一生仍可歌可泣,亦可"笑傲江湖",足也。

不过,不是每个有才华的人在关闭一扇门后,也能打开另一扇窗。像方仲永那样"泯然众人矣"比比皆是,还是不误韶华为好。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庞勋是什么人?他发动叛变对唐朝造成了什么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在黄巢起义军前,曾发生过一起著名的兵变——庞勋兵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晚唐时期唐懿宗昏庸无道,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地方,胡作非为,使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咸通九年(868年),军官庞勋率军反唐,沉重打击唐朝统治,成为比黄巢更早的唐朝掘墓人。那么庞勋之变是如何打击唐朝的一,驻守桂林咸通

  • 郭解是什么人?汉武帝为何会忌惮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郭解,字翁伯,西汉时期游侠。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前127年,朝廷要将各个郡国的富豪人家迁往茂陵居住。汉武帝趁机将游侠郭解的名字加到迁徙人口的名单里。郭解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就四处托人为自己求情,于是拜托大将军卫青为他讲话:“郭解家境贫寒,不应该是迁徙的对象。”汉武

  • 姜氏齐国为何没能坚持到战国时期?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齐国的历史,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西周到春秋时代的齐国;第二个阶段,是战国时期的齐国。这两个阶段的齐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国君一脉换人了。西周和春秋时代的齐国,国君是姜子牙一脉的后

  • 唐朝时期皇帝都豢养过哪些鸟兽动物?-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的帝王在后宫生活中,除了美人、乐伎、奇珍、异宝,还有不少的动物玩偶。这些动物玩偶有的很温驯,如猫、狗、奇鸟,带在身边,供随时观玩。有的则很凶猛,豢养在广大的皇宫苑囿之中,供狩猎之用,平常则作为奇禽异兽予以

  • 薛丁山征西第55回:二郎神大战野熊,圣母收伏二牛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54回:铁笼火烧窦一虎,野熊摄去二多姣-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53回:一虎盗剑囚铁笼,梨花放金丸夫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52回:丁山神箭射妖龙,应龙芦花为水神-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51回:梨花大破金光阵,产麒麟冲破飞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红楼梦中鸳鸯为何不愿嫁给贾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金鸳鸯是红楼人物之一,四大烈婢之一,她在《红楼梦》一书中,是贾母的大丫头。“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因为服侍的是贾母,所以即便在王夫人、王熙凤等主子跟前,她也是极有体面的。但丫鬟终归是丫鬟,在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的古代,即便像鸳鸯这样,做了很有体面的丫鬟,但依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