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七擒孟获让他臣服 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孟获来救-趣历史网

诸葛亮七擒孟获让他臣服 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孟获来救-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08 更新时间:2023/12/28 22:17:14

诸葛亮当初七擒孟获,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他来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可谓是书中十分精彩的一段。不过令很多人疑惑的是,孟获武艺高强,作为南方蛮族的首领诸葛亮当初七擒孟获收服此人,蜀汉灭亡时为何不见他来救呢?

《三国演义》中,不止后来的剧情中没有他,就是在蜀汉最为危机,将要灭亡的时候也不见他的身影。

一、诸葛亮收服孟获是为了稳住后方

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为了能够匡扶汉室,诸葛亮经过整备,准备出征北伐。诸葛亮北伐出祁山,被后世认为是错误的,其实是没看明白诸葛亮与刘禅的想法。

诸葛亮北伐是要干什么呢?最明显的目的肯定是要打败曹魏势力,一统天下。不过在刘备夷陵之战失败之后,在蜀川的刘备嫡系势力已经大大地被损耗了。而此消彼长,蜀川本地势力却在增长。

如果诸葛亮不北伐,那么本地势力与诸葛亮和刘禅代表的外地势力的矛盾就会爆发。如果诸葛亮北伐一次失败,那么诸葛亮还可以继续北伐,蜀川内部势力当然会憎恨他。

但是这就给了刘禅一定的腾挪空间,一方面刘禅支持诸葛亮北伐,在私下里,刘禅就可以拉拢反对诸葛亮的势力,这样蜀川内部朝局就可以相对平稳。

不过在诸葛亮准备开始北伐之际,蜀川的中南发生了一次叛乱,叛乱的代表就是孟获与雍闿。在《三国演义》中,孟获是诸葛亮在南征中遇到的一个对手。孟获在南方少数民族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是益州南部多民族部落的一个强盛势力的首领。

在当时中原的开发程度还不高,所以还有很多的部落氏族生活在中原周围,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在中原稳固、强盛的时候活动受到中原地区节制,但是一旦中原混乱,他们先是对中原地区进行劫掠,然后逐步占据中原形成自己的势力。

孟获在刘备去世前后,就觉得自己有机会占据更有利的环境,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侵扰蜀川。所以诸葛亮才会定下先稳住南方的战略。

总之诸葛亮往北北伐,最重要的还是先平稳住后方。因为后方不稳,诸葛亮深入北方,刘禅所在地很可能有被偷袭的危险,到时候,诸葛亮腹背受敌,就会十分危险。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也是考虑到要真正打服孟获才会使得南方安定,不会再度叛乱。很多人后来疑问,为何孟获被收服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呢?其实诸葛亮在一开始南方进兵的时候,就已经想好此行的战略目的,那就是要求南方稳定。

只要把孟获打的不敢出来叛乱,诸葛亮的目的就达到了以至于孟获在今后能够帮助蜀川,成为蜀川势力,诸葛亮根本没有那种想法,因为诸葛亮最需要的并不是南方的部落氏的部队。即使孟获愿意带领部族归顺于他,也很难解决根本问题。

因为当时诸葛亮最需要的军种是骑兵。为何诸葛亮一直想要拿下并且稳住街亭,因为街亭的西边就是西域,西域有着很多良马,有了良马,再训练好骑兵,那么诸葛亮就可以从陈仓快速突击到长安围住长安之后继而拿下陈仓,最后占据关中。

而后可以控制西域与蜀川。控制住两大地方之后,他可以直逼洛阳,洛阳拿下也就距离拿下天下不远了。

只不过诸葛亮并没有真正稳定住街亭,对方的战略也很清楚,一旦诸葛亮占据街亭,马上就在街亭与关中发动突袭,为了后方粮草不被中断,很快诸葛亮就会撤兵。

所以孟获对于诸葛亮来说意义并不大,不能改变关键地缘的问题。所以,诸葛亮费大力气征服孟获仅仅是为了后方的安定,事实上,诸葛亮也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直到诸葛亮去世时,南方都很稳定,没有什么叛乱的事情发生。

二、孟获与他部队只适合丛林战斗

孟获是在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他们长久以来生存在蛮荒之地和树林中。少数民族的战斗方法与内地军队的战斗方法不同。我们很难说战斗的方法的先进与落后,只能说战斗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

如果让孟获用内地军队的士兵那样去战斗,那么我相信那他肯定是不适应的。而诸葛亮的军队在刚刚进入孟获所在的地方时,也是十分不适应。诸葛亮之所以能打败孟获,不过是克服了种种困难,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做战方法。

才让自己军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才打败了孟获。而如果让孟获带领自己的部队去打仗,那么还需要适应内地战争的打发,甚至还需要专门的训练。

而如果孟获带领蜀川的部队打仗,孟获可能还需要学习如何带兵打仗,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学习与训练,而且,他们本身可能还不愿意学习。

这些都还是表面上的困难,更不用说还有文化与真正融合上的冲突。要想让孟获安定的在部族里不造反,比较容易,还想让他在蜀汉危机的时候出来救,就很难了,出来他们的领地,无异于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上成为敌人的练兵靶子。

三、蜀汉大势已去,很难挽救

蜀汉的危机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蜀汉不够强大。在三国后期,北魏能打进蜀汉,而蜀汉打不出去。况且蜀汉的刘禅最后还有三万兵马住成都,而且前方还有姜维钟会鏖战的情况下,他就投降了。

如果刘禅坚持不投降,那么很有可能刘禅政权还能坚持几年。不过刘禅已经看得很明白了,等到过几年,自己的能力再下滑,到时候万一被打败了,还不如趁现在北魏还给自己不错的承诺,赶紧投降了,最后还能善终。

到时候万一被打开城门,想要善终都不行。在后来历史上,刘禅被人说是一个“愚蠢”、“无能”的君主,其实还是很偏颇的评价,一个“愚蠢”、“无能”的君主,怎么肯能在刘备与诸葛亮去世之后,维持蜀川政权四十多年。

只不过后来刘禅投降了,还说“此间乐,不思蜀。”人们就诟病他是“愚蠢的”。那么刘禅如果不投降,会有善终吗?如果刘禅不说“此间乐,不思蜀”能活到明天吗?

反正本来刘禅就不是四川人,只不过刘禅是拿一个空有的地位换了一个最后的安全,难道不是聪明的表现吗?

以至于说在危机之时孟获为什么不出来救。因为在三国后期距离刘备时期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了,很可能孟获已经去世,就是不去世孟获也成为一个老人,还有什么价值呢?

总结

喜欢蜀汉的人可能很可惜蜀汉为什么没能成功,其实,蜀川的失败是在刘备时期几乎就已经注定了。刘备自己称王,就已经得罪了天下的贵族,贵族们不会认同刘备自己封自己的汉中王,更不会承认他蜀汉政权的合法性。

蜀汉的失败在刘备没有忍住自己权力诱惑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只是在这之后如何维持一个政权。刘禅很聪明,没有迈上一位蜀川之主刘璋的后尘,在差不多的时候,出卖了姜维,自己获得了善终。

由于是刘禅自己决定投降的,那么无论是谁再去救都没有意义,因为天下的大势,早就已经不在蜀汉了,而在北方的魏那里。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蒯通鼓动韩信自立为王,刘邦是如何对他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蒯通,秦末汉初辩士,辩才无双。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96年秋,吕后接到淮阴侯韩信企图与代王陈豨里应外合谋反的密报,急忙“与萧相国谋”,将韩信骗入皇宫,“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韩信临刑前仰天长叹:“我痛悔当初不听蒯通之计,最终被妇人与小人欺诈自投罗

  • 刘整本是宋朝名将,为何却成了灭宋的帮凶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刘整,字武仲,宋末元初著名将领,元朝水军的创建人。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于南宋名臣赵方麾下。刘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赵方临死之前,对儿子赵葵说:刘整才气横溢,汝辈不能用,宜杀之,勿留为异日患。赵葵不听。刘整又跟随南宋名将孟珙攻打金朝的信阳,刘整任前锋,夜率骁勇十二人,渡堑登城,袭擒其守。孟珙得知大惊,

  • 贾鲁治理水灾期间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贾鲁是元朝的著名的大臣,在治理水患上面有很高的成就。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儒家的教授,后来又被选作成为了户部的主事。在后来又奉旨为编辑辽国,金国和宋国的历史。在贾鲁担任了中书省的检察官后,就根据当时社会上面发生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后来元惠宗就派贾鲁为行都水监。贾鲁在接受任务了之后,就根

  • 杨勇身为嫡长子,为何不受杨坚待见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两个短命的大统一王朝秦朝和隋朝,有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就连两个王朝的开国皇帝确立太子的问题,也如出一辙。扶苏因为不受秦始皇待见,被秦始皇贬到边关修长城。临死前,秦始皇想把他召回来继位,却被大臣撺掇另一个儿子胡亥矫诏夺位,并赐死扶苏。杨勇也因为不受隋文帝待见,被隋文帝贬为庶人。隋文帝临死前,想把

  • 要是李宪没有把皇位让给李隆基,那么会发生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要是李宪没有把皇位让给李隆基,那么会发生什么?事实上,很多人都被“让皇帝”这个名号给骗了,不管是当时的太子位置、还是后来的皇位,都只属于李隆基,李宪根本没有一丝可能上位,何谈“让”?要说李宪“让”皇位,前提是皇位本应属于李宪,这个说法的唯一根据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在古代封建王朝,这并不是继承皇位的唯

  • 古代娶老婆成本那么大 古人为什么还要被自己纳妾增加开支-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男子为何要纳妾,这不是在增加自己经济负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妾室是可以随意转赠、买卖的,连她们的孩子也是归属于正妻名下,有些生不出男孩子的正妻,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甚至会主动给老公纳一些妾室……对于古代人来说,纳妾是不犯法的,也

  • 古代男子都是三妻四妾的 古人为何没有那么多单身光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制,但是为何感觉没有那么多的光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棍和一夫多妻制没有关系一、逻辑上有些问题这里有一个逻辑性的问题,古今中外是不可能做到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匹配的,只能做到大部分匹配的状态。经济发达也好,经济落后也好,光棍的数量并不会出现大量的

  • 古代成亲作为人生头等大事 婚姻流程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中国古代婚姻的流程是怎么样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结婚是人生第一大事,我们中国的婚姻仪式传说来自轩辕黄帝,婚姻原来的“婚姻”不是这个字而是“昏因”字。因为过去结婚多数是在黄昏时分这是昏,因是要把女方接过到男方家里完婚,女方来了是能够在黄昏办完仪式的原因。在

  • 朱元璋登基后杀了大量功臣,汤和为何能善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凤阳县东湖里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跟随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臣之中,汤和的结局算是较为不错的,同时汤和也是功臣之中,名气相对较低的。那么汤和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让朱元璋杀了大部分的功臣,却没有去杀

  • 历史上真实的萧绰,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萧绰,小字燕燕,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辽国的萧太后,那可是辽国历史上十分传奇的女性,影视剧中萧太后的形象都是十分强悍的,影视剧大多数是为了夸大形象,所以并不能太当真,这样使得对于历史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