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隆政变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还要杀上官婉儿-趣历史网

唐隆政变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还要杀上官婉儿-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32 更新时间:2023/12/11 8:54:25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唐隆政变中,李隆基为何执意要杀死上官婉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前言

唐隆政变中,李隆基铲除弄权的韦后一党,同时也终结了一代才女上官婉儿。一千三百多年后,陕西咸阳洪渎塬挖出上官婉儿墓,历史与现实直接产生关联。而细细品读墓志之后,我们会发现有诸多令人震惊的秘密藏于其中。

始遇贵人

婉儿,系唐高宗时的宰相上官仪之孙女,公元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了废武皇后的诏书,与婉儿之父上官庭芝一起被武则天所杀。

当时,婉儿刚出生不久,只得随母亲发配至掖庭为婢。其间,凭借天性的聪慧,婉儿熟读四书五经,不仅能吟诗著文,而且眀达吏事。

公元677年,受到武则天的召见与赏识。之后武则天免去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诰命,实为武则天之女秘,自此进入政治权力的核心。

华美绽放

公元705年,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五王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并还位太子李显,是为唐中宗。而武则天也于同年的十一月病逝。

继位后的李显昏庸无能,极需借重婉儿的政治才干,遂封婉儿为九嫔之一的昭容,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其权势日盛,实不为过。

因此前,婉儿在武则天手下入职,受武则天强权之束缚。而如今女皇时代已经烟消云散,婉儿可以大施拳脚,政治地位显然达到了巅峰。

曲意逢迎

公元710年,中宗李显暴亡,韦皇后意欲独揽大权。但是,上官婉儿并不认为韦后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全局,因为李唐皇族之势依然相当强大,此前李重俊的政变已给了她足够的警示。

于是为稳定局面,婉儿与太平公主共同起草了一份遗诏。其一: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其二:韦后为太后摄政;其三:相王李旦辅政。

前两条是韦后的授意,而关键的第三条实际上是让李唐宗室牵制韦后的力量。然而韦后野心膨胀准备效法武则天当皇帝,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及皇宫禁军等安排了自己的党羽。

这无疑令李唐皇室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太平公主遂与临淄王李隆基合谋决定先下手为强。

凄艳凋零

公元710年六月二十日的深夜,长安城内正上演一场惊天巨变:李隆基引兵杀入皇宫,声称韦后毒死先帝危及社稷,遂诛杀了韦后一党。

而在喊杀声中,婉儿临危不乱,拿出之前拟定的遗诏给大将刘幽求,表明自己的立场,希望刘幽求替自己向李隆基辩解求情,网开一面。

这份遗诏,便是她和太平公主共同起草的,说明她们二人是盟友,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又是这次政变的主要发起者,更何况诏书上还写有让李隆基之父李旦参政的内容。

这足以说明婉儿依附李唐宗室的态度,然而李隆基还是将婉儿斩于旗下,其原因值得深思。

墓志之谜

2013年,上官婉儿墓被发现,但墓葬损毁严重。由于没有发现盗洞,似乎并不是盗墓贼所为而是官方有意毁坏,此人是谁?什么目的?

究其根源,或许可以从墓志文中找到答案。

墓志正文共982字,简要叙述了婉儿的籍贯世系、生平功绩等。而对于她的死因,只一言以概之:遽冒括锋,亡身于仓卒之际。

且志文还说了,婉儿墓是唐睿宗李旦下旨修建的。但是接下来,撰文者毫不掩饰太平公主痛惜婉儿之死的情感,显然是特意交代: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据此,历史学家们认为婉儿的礼葬完全是出于太平公主游说唐睿宗的结果,而事实上葬礼的资助者也正是这位当时说一不二的大唐公主。那么,太平公主为何要这么做?有什么深意?

杀人动机

婉儿十三岁被武则天擢为才人,之后一直在女皇身边做秘书。而太平公主又是武则天最心爱的女儿,因此婉儿与太平公主频繁接触且关系甚密,很可能具有相同的政见并相互利用。

对此,李隆基也知悉。虽然唐隆政变中,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一起对付了韦后,但二人实则各怀鬼胎。自中宗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便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事,野心步步外露。

故而,在李隆基看来,解决了韦后,太平公主便是他最大的政敌。因此破解太平公主与婉儿的联手,使其无法威胁到自己今后的地位,这或许才是李隆基杀婉儿不足为外人道的动机。

毁墓真相

婉儿死后,当时太平公主势力尚弱,暂不能公开批判李隆基的行为,于是她通过哥哥李旦为婉儿正名并礼葬,以此表达对李隆基的不满。

事实上婉儿当年大兴文学,提拔了大批有识文人。太平公主借拉拢死去的婉儿表明态度,也能让这些人为她效力,其如意算盘不言而喻。

后来的事情,史书便记载得很明确:公元712年唐睿宗传位于太子李隆基。次年太平公主因谋逆被赐死,且李隆基还下令损毁驸马武攸暨的墓。可见李隆基对太平公主有多厌有多恨!

既然太平公主对死于李隆基之手的婉儿,高调示好,那么在太平公主谋逆之后,已死去的婉儿仍然逃不脱叛党的命运。李隆基在毁武攸暨墓之时,顺带摧毁婉儿墓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结语

纵观上官婉儿的人生轨迹,可谓跌宕起伏。她一次又一次地在政治斗争中左右逢源,固然说明她聪慧敏捷、心机过人,但也暴露了她政治生涯的致命软肋:没有政治节操与政治立场。

当然,这是她在险恶的宫廷斗争中学会的生存哲学,属无奈之举。如其诗作: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婉儿向往平静祥和的生活,然权势争锋的波诡云谲却让她无从脱身。

尽管她也曾一度享尽荣华富贵与无上权力,但身处宫斗险境,朝不保夕,这背后的甘苦辛酸恐怕只有自己清楚。她的死并非个人原因,而是政治权势的祭品,想来不禁让人唏嘘叹息。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自从武则天当上女皇之后 中国为何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女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为何再无女皇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结束了她的统治。在武则天之后,仍然有些女性想要成为女皇,但她们都没有成功,有人甚至已经穿上龙袍,但仍然没有称帝。

  • 同为封疆大吏,清朝末期的提督为何如此不堪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提及“封疆大吏”,大家也许都会将其和“土皇帝”一次挂上钩,想象一下,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军政大权都握在自己手里,即使皇帝权利再高,想管到自己这里也很难,因此自己管辖的区域和独裁没什么区别。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首先,所谓的“封疆大吏”并非具体的官职,从权利上来

  • 长平之战的战况如何?燕国为何会斗不过赵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战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著名战役之一,也是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歼灭战,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45万主力大军。燕国看到这种情况后,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可是遗憾的是,他们连续发动了两次对赵国的进攻,最后都失败了。既然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燕国为什么还打不赢

  • 古代奴隶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要想摆脱奴隶很容易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摆脱奴隶身份容易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很多影视剧甚至很多小说当中,都有奴隶摆脱身份感恩戴德的情节,但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奴隶真的能够摆脱自己的身份吗?一、奴隶也有分别首先奴隶和奴隶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有些奴隶可以摆脱自己的身份,但有些奴隶却不能够摆脱自己

  • 朱棣病重的时候,宦官黄俨选择投靠朱高燧杀害朱高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朱棣病重的时候,宦官黄俨选择投靠朱高燧杀害朱高炽,结果被总旗王瑜告密,导致失败,幸亏朱高炽为了赵王朱高燧求情了,不然赵王也得一命呜呼。永乐二十一年五月,朱棣突然身感不适,连续几天病倒在床,一副快要归西的样子。隐忍多年的赵王朱高燧认为夺位时机已经来了,便联合位高权重的司礼监太监黄俨、指挥孟贤等亲信一起

  • 历史上的梁惠王是如何得罪亚圣孟子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孟子被称为亚圣,推崇仁义之道,但是对一国之君来说,这种道理实在是过于空洞了,那么历史上的梁惠王是如何不给孟子面子的?孟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有一次,亚圣孟子跑去面见梁惠王姬,对方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赶过来,是不是要来给我的国家带来某些利益啊?”对此,孟子表示:“大王你为什么刚见面就要谈论利益

  • 古代百姓穿合裆裤 皇帝和贵族们为何一直穿开裆裤-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普通百姓穿合裆裤,而帝王等贵族却为何一直穿开裆裤?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内裤的故事,历史上有两个传闻。一个故事说,汉灵帝是开裆裤的发明人,另一个故事说,霍光发明了“死裆裤”。汉灵帝是东汉倒数第二位皇帝,汉献帝的父亲,大名鼎鼎的昏君。昏君的标配当

  • 明朝财税名臣周忱是如何整顿江南税粮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明朝财税名臣周忱整顿江南税粮的故事。周忱是明朝前中期的一个财税名臣,出生在江西吉水,在永乐二年的时候成功通过科举考试当上了进士,第二年的时候,永乐皇帝朱棣挑选二十八位进士进入文渊阁读书。而周忱虽然科举考

  • 要是建文帝没有选择自焚的话,朱棣会留他一命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要是建文帝没有选择自焚的话,朱棣会留他一命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反向来推理一下,朱棣如果不杀建文帝,会怎么样?他该怎么做?第一,争取一些权益,比如说“永不削藩”的承诺,割让部分领土,然后退兵回北京。从此以后,明朝事实上分裂成南北

  • 韩世忠在“风波亭”之后继续当官,他是抛弃了岳飞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同样是武将,岳飞的死令人悲伤,那么韩世忠在“风波亭”之后继续当官,他是抛弃了岳飞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政治军事,不是武侠小说。韩世忠是大将,岳飞也是大将,这不假。韩世忠抗金,岳飞也抗金,这也是真的。韩世忠坚决主战、反对议和,岳飞也坚决主战、反对议和,这更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