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介是什么人?他与唐仁宗之间有何故事?-趣历史网

唐介是什么人?他与唐仁宗之间有何故事?-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43 更新时间:2023/12/26 6:03:40

唐介,历史上胆子最大不怕杀头的御史,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北宋仁宗年间,因为比较特殊且良好的政治氛围,加上宋仁宗这位有史以来最仁厚皇帝的宽容,名臣辈出,数不胜数。

每一位名臣都能写出一大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出来,大多在史书上都被写成了如圣人般的闪耀(熬到王安石变法时,并成为变法派的除外)。

选择很多,本文要写的故事,是当时号称“铁面御史”之一的唐介和宋仁宗之间发生的一次冲突。

其实,以宋仁宗的好脾气,在他执政期间,干过御史这个活计的臣子,想要混个“铁面御史”的名头出来,并不难。

除了唐介,还有包拯、吕诲、吴奎、赵等人,个个都当过“铁面御史”。

至少在宋朝因“王安石变法”产生的党争导致的大规模政治迫害(主要是从宋哲宗时期开始出现)出现之前,宋朝的御史们都还是比较杠的,唐介只是其中之一。

宋仁宗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宋仁宗想给自己最喜爱的女人张贵妃的伯父张佐加升官爵了。

宋仁宗一口气给了张尧佐四个职务的任命:“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

除此之外,还赐予张尧佐的两个儿子进士出身。

对于宋仁宗来说,这是爱屋及乌的表现,他宠爱张贵妃(张贵妃死后,在现任曹皇后还活着时,宋仁宗就追赠张为皇后),所以想让自己心爱女人的家人也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但这个行为却让文官集团集体跳脚,宋朝的士大夫们是自诩为和皇帝共治天下的国家主人翁,他们一向警惕武将和外戚这两种官场生物。

宋仁宗这么一股脑的给身为外戚的张尧佐批发官职,是文官士大夫们绝对不能允许的。

其实,张尧佐是进士出身的官员,按理说,也是士大夫集团的一员,可谁让他的侄女成了皇帝宠妃?他的成分也就被划到了外戚那一边去了。

以包拯为首(当时他的职务中包括“知谏院”,是谏官们的头头),纠集了包括唐介在内的一堆御史们,轮番上前弹劾张尧佐,想逼迫宋仁宗取消对其的任命。

宋仁宗还想硬顶,但张尧佐扛不住了,主动把四个职务辞掉两个,其中包括宣徽南院使。

但转头,宋仁宗又换个名义给张尧佐把官加上去了:“复以宣徽使判河阳”。

于是,唐介等御史们又来捣乱了,特别是唐介,在别的御史看出宋仁宗是一心想要给张尧佐加官,不准备出声了时,唐介一人扛起了进攻的大旗。

《宋史·唐介传》中记载:

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

宋仁宗被唐介搞得没办法,只好甩锅,说张尧佐的任命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宰相们也都同意的。

唐介马上弹劾当时的宰相文彦博,要求将文彦博罢相。

不但弹劾文彦博,唐介还弹劾跟他一起弹劾张尧佐,但半道准备收手的“同列”吴奎,弹劾他“表里观望”,不是个好同志。

唐介无差别的攻击,终于激怒了老实人宋仁宗,当场表示要贬斥唐介去偏远地区吃灰,唐介很干脆地表示,死都不怕,还怕贬官?《宋史·唐介传》中记载: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好吧,宋仁宗也是有脾气的,准备严惩冥顽不灵的唐介。

好在唐介也有志同道合的同僚,帮他说了不少好话,才消除了宋仁宗的部分怒气,同时,还真把文彦博给罢了相位。《宋史·唐介传》中记载:

帝怒益甚。枢密副使梁适叱介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春州和英州都在今广东境内,春州偏南,英州偏北,距离近一些),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

宋仁宗贬斥了唐介,但又怕他被人害死(估计是害怕张尧佐报复),也或许担心耿直的唐介自己想不开自杀,终究还是仁心发作,干脆派人护送他上任,《宋史·唐介传》中记载:

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

唐介和宋仁宗的这次争执,到此就结束了,唐介出外没过几个月,宋仁宗就开始一点点给他恢复官职。

几年后,宋仁宗还给了唐介“知谏院”的职务,把他升为了谏官们的头头,让他继续在弹劾官员的工作中发挥最强项。

唐介因孤身弹劾外戚张尧佐、宰相文彦博、谏官吴奎(当时其官职中包含右司谏、同知谏院),还逼得宋仁宗服软,一战成名,成为北宋最牛御史之一,《宋史·唐介传》中记载:

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这是唐介御史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战,成就了他自己“真御史”名声,短时间内看似被贬斥,但长时间的声望延伸,是他换取的最重要政治筹码。

不过,他的这种行为,不管是有意或无意,大概也只有在宋仁宗面前可以取得成功。

换成宋仁宗前后的任何一位皇帝,如宋真宗、宋英宗(继位后让唐介当御史中丞,第二年就让他外出了,等到宋神宗继位,才又回京),估计都不会短时间再起用他,或者,就干脆一生闲置了。

唐介能成为名臣,离不开宋仁宗这位明君的忍让和配合,他能成就自己的名望,也应该感谢宋仁宗。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褚英身为嫡长子的同时还战功赫赫,为何却结局惨淡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的王朝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制度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更加利于王朝的稳定,虽然一部分皇帝会因为自己的喜好来决定继承皇位的人选,但一般情况下,只要嫡长子不是很差,一般情况下嫡长子还是第一人选。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例如清朝的开国人物努尔哈赤的长子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战功赫赫,可惜最后却没能成为努尔

  • 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什么会铤而走险谋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说在唐朝的时候,李渊去世之前,曾对李世民说了这样一句话: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李渊这话的意思,便是指当初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李世

  • 长平之战时楚国在做什么 楚国为何没有趁机攻打秦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长平之战,秦国倾全国之力攻打赵国,为何楚国不趁机攻打秦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但凡是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选择在长平之战这个过程中动手。长平之战作为秦国和赵国的“争霸战”,两国互相残杀,楚国最好的选择就是,坐山观虎斗,等待鹬蚌相争,坐

  • 还是个学生的夏原吉是如何吸引朱元璋注意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夏原吉和朱元璋的故事。那一年,为了躲避战乱,夏父携妻母流徙到湘阴,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境,如今又雪上加霜,无依无靠的。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向来刻苦学习的夏原吉选择在乡间私塾做教谕。后来,又考入了县学,充邑

  • 永乐朝财政紧张,夏原吉是如何应对水患灾难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因为朱棣一直打仗,永乐朝的财政是很紧张的,那么作为明朝知名官员的夏原吉是如何应对水患灾难的?没有钱如何救灾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夏原吉在洪武朝的时候,以户部主事的身份,协助户部尚书将大小事务处理井井有条;在建文朝的时候,他作为钦差巡访福建一带,任内政治清明,百姓为之感到心悦

  • 长孙皇后为何被称为最贤德的皇后?贞观之治有她一半的功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文德皇后长孙氏,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高宗之母。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唐朝的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奇女子:生于隋末的顶级世家

  • 房玄龄作为被李世民智囊团中的一员,他到底有多厉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语言当中,‘醋坛子’这个词,往往指代在男女关系当中,嫉妒心较强的人。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醋坛子这个词,其实是有典故的。相

  • 蜀汉在要灭亡之际 身为盟友的东吴为何见死不救-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成都被围之时,东吴为何见死不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死后蜀国就陷入了一个低谷期,皇帝刘禅宠信奸臣,导致在内没有一个人能够好好的辅佐刘禅来治理国家,在外蜀汉也只有一个姜维能够依靠。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姜维没有三头六臂,他只能为蜀国防守一座城

  •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胡服骑射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对为什么赵武灵王要推行“胡服骑射”?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是赵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直接让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仅次于秦国的超级大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胡服骑射的历史大背景。春秋无义战,各诸侯国在各种名义下进行着兼并

  • 张顺在梁山仅排名第30位,为何死后被追封为金华将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战胜方腊后,宋江也只是被封为大夫,为何张顺却被封为将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梁山好汉这次征方腊,和以往对抗官府的战役很不一样,这是好汉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