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后梁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是如何灭亡的?-趣历史网

后梁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是如何灭亡的?-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87 更新时间:2023/12/26 21:39:51

后梁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唐天祐四年梁王朱晃称帝建国,国号大梁。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后梁占据中原地区,实力强大。后梁存在时期始终面临前晋的巨大威胁,一直与前晋争霸,最终被前晋消灭。那么后梁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

一,朱温崛起

乾符二年(875年),黄巢起兵反唐,黄巢军转战各地,沉重打击唐朝统治。乾符四年(877年),朱温投靠黄巢,随他反唐。中和元年(881年),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镇守同州。唐僖宗急忙各地藩镇勤王,讨伐黄巢,各地唐军发动反攻,围攻黄巢。朱温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屡次击败,又得不到黄巢的救援,于是投降唐军,唐僖宗大喜,封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讨伐黄巢。

中和三年(883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击败黄巢,收复长安。朱温则受封宣武军节度使,联合李克用等人,追击黄巢。中和四年(884年),黄巢兵败自杀,朱温与李克用在汴梁庆祝胜利。李克用在席间辱骂朱温,朱温大怒,放火想要烧死李克用,结果李克用成功逃脱。自此二人不和,互相攻杀,为以后的晋梁争霸埋下了祸根。黄巢死后部下秦宗权继续反唐,割据蔡州称帝。光三年(887年),秦宗权进攻汴梁,朱温联合各镇,消灭秦宗权,提升了自身的实力。此后朱温东征西讨,兼并各地藩镇,逐渐成为唐末最强的军阀。

二,朱温篡唐

乾宁四年(897年),幽州节度使刘仁恭背叛李克用,向朱温求救。最后刘仁恭击败李克用,巩固了对幽州的控制,李克用则因此损失惨重,短期内无力与朱温抗衡。天复元年(901年),朱温派大将张存敬讨伐河中节度使王珂(李克用女婿),王珂急忙向岳父李克用求援。李克用因为讨伐刘仁恭实力受损,无法支援王珂,使得张存敬占领河中。自此朱温切断了李克用与唐昭宗的联系,使其无法再救援长安,为朱温以后篡唐埋下了祸根。

宰相崔胤与朱温联络,想要消灭宦官,宦官韩全诲等人于是挟持唐昭宗逃往凤翔,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朱温趁机起兵讨伐李茂贞,围攻凤翔。天复三年(903年),李茂贞势穷力孤,于是杀韩全诲,交出唐昭宗,向朱温求和。朱温迎唐昭宗回长安,自此控制了唐朝大权,使唐昭宗沦为朱温的傀儡。天祐元年(904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不久杀害唐昭宗,立其子李柷为帝。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听信李振之言,于白马驿屠杀唐朝高官显贵,为以后篡唐扫清了障碍。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强迫唐哀帝李柷禅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三,晋梁争霸

朱温篡唐后,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岭南节度使刘隐等多数藩镇对后梁表示臣服,承认后梁为正统。李克用与西川节度使王建等藩镇拒绝向后梁臣服,同后梁对抗。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等藩镇则在后梁与前晋之间左摇右摆,以求生存。开平二年(908年),李克用病死,其子李存勖成为晋王、河东节度使,继续对抗后梁。李存勖骁勇善战,实力较强,成为后梁最大的威胁。

开平四年(910年),朱温派兵讨伐王镕,想要吞并成德军。王镕急忙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率军在柏乡之战大败梁军,使得后梁损失惨重,对前晋由进攻转为防守,在晋梁争霸中逐渐处于不利地位。

乾化二年(912年),朱温病重,想要改立义子朱友文为储君。朱友珪得知其父朱温要另立储君,于是杀父夺位。朱友珪即位后,重赏群臣,以收买人心。朱友贞得知其兄朱友珪弑君夺位,于是秘密联络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禁军将领袁象先等人,共同反对朱友珪。凤历元年(913年),袁象先发动兵变,杀朱友珪,联合杨师厚等人拥立朱友贞为帝。李存勖趁机吞并幽州,消灭刘守光,实力更加强大。

四,后梁灭亡

贞明元年(915年),杨师厚病死,朱友贞为了防止魏博镇实力过大,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想把魏博镇一分为二。魏博镇将领反对分镇,于是投降前晋,使得李存勖趁机占领了魏博。魏博的丢失使后梁丧失了抗衡前晋的重要军镇,使得后梁更加衰弱。朱友贞才能平庸,宠信奸佞,疏远大臣,使得后梁无力对抗前晋入侵,进一步走向衰弱。

李存勖多次进攻后梁,使得后梁地盘日益缩小。龙德元年(921年),成德军发生内乱,张文礼杀王镕投靠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李存勖吞并成德军。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俘后梁大将王彦章,使得后梁丧失了抵抗前晋的最后支柱。不久李存勖攻克开封,朱友贞自杀身亡,后梁灭亡。

总的来说后梁与前晋争霸十余年,始终面临前晋的巨大威胁,双方为了争夺河朔三镇(成德、魏博、幽州)斗争激烈,最终后梁因为失去对河朔三镇的控制而被前晋灭亡。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隋唐先后四位皇帝征战高句丽 这个弹丸小国到底怎么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句丽只是个弹丸小国,为何隋唐两朝,四位帝王倾尽国力也要灭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高句丽虽然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但它在我国历史上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特别是在隋唐史中更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甚至隋朝都是因为隋炀帝三征高丽失败而引起天下大乱,使得李唐夺

  • 古代打更为什么在深夜 古人要是不打更又会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对为何古人深夜要打更?若没人打更后果很严重,古人智慧让人叹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封建礼制是我国古代的的一大特点,可以说是利弊共存的。部分优势条件能够促成我们现在优秀的传统,也有一定的弊端让我们觉得古人循规蹈矩,不懂变通,这些礼制中典型的一条就是古人非常注重时间观念

  • 孙权熬死了刘备曹操,为何却没能统一三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现下说到三国归晋,大家都调侃是司马懿这个老不死的,熬死了同期所有对手,笑到最后。其实不然,还有个孙权,他竟然比司马懿还晚死一年。那为什么,统一三国的不是孙权呢?孙权也算是个牛人,曹操曾带着歧义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是孙权的字,意思是生下的儿子得像孙权。只是不知道,曹操的这个‘像’,是指智慧上的

  • 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是因为好大喜功吗 只有隋炀帝一个人想打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对隋炀帝伐高句丽真的是好大喜功吗,其实是朝廷上下都想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场帝三伐高句丽,竟至国破家亡,身死人手,其祸惨烈。究其原因,则莫衷一是。隋炀帝讨伐高句丽公开的原因是说高句丽无事君之心,不守藩臣之礼。但唐初,魏征等人在总结隋亡的教训时则认为隋丽战争的土要

  • 晋国如此强大,为何最后会被瓜分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虽然在战国的时候,曾经强大的晋国早已经四分五裂,但是春秋时期的晋国是毋庸置疑的超级大国,它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就像现在的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一样。自从周王室衰败之后,各个诸侯国就相继崛起,在接下来的将近300年时间里晋国始终处于领先的地

  • 乾隆皇帝举行“千叟宴”的地方是皇极殿吗?有哪些特色?-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乾隆皇帝举行“千叟宴”的地方是皇极殿吗?有哪些特色?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概况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

  • 中和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出自于哪里?-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中和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出自于哪里?其实“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三大殿中唯有这间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静静的思考。历史起源中和殿匾额“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典出《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 朱允炆当初的优势那么大 朱允炆为何打不过朱棣-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你真的了解明建文帝朱允炆,掌控朝政大权拥有强大优势,为何打不过燕王朱棣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1402年6月,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南京金川门,迎接朱棣入城,建文帝引火烧了皇宫,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作为掌控中央集权,拥有绝对优势的建文帝,为什么会被一个连北京城都没有完全

  •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76岁的李善长,已辞官回乡种地了,朱元璋为何还要灭他全家70余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371年,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向朱元璋辞官回乡,开始在老家天天忙着刨土种地,不再过问朝堂之事,过起了采菊东篱下的日子。到了1390年,76岁的李善长,突然

  • 和珅一共有四个子女 和珅的后代又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对和珅有后代吗?和珅的后代结局是怎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膝下共有四个儿女,但两个儿子当中的次子早早就夭折了,只剩下长子丰绅殷德。说起这个丰绅殷德,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他是乾隆皇帝的女婿,他的妻子就是乾隆帝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固伦公主,也就是十公主。和孝固伦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