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带来了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带来了哪些影响?-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70 更新时间:2024/1/7 2:30:50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背景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时年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问计于宰相范质。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托言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经过

公元960年2月2日(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当时,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起了一阵谣传说,“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但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已慌作一团。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东京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计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

赵匡胤统军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兵变计划就开始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遂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却显示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促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

结果

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降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建立了赵宋王朝。

影响

在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因赵匡胤注意严肃军纪,一回开封就下令军队各归兵营,开封城中没有发生以往五代改朝换代时出现的那种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因而得到原后周大小官吏的支持。北宋建立伊始,后周一些带重兵在外执行巡边使命的将领,如慕容延钊韩令坤,都表示拥护宋太祖[6]登皇帝位,只有盘踞潞州(今山西上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及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反抗,于是宋太祖亲率大军平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击败李筠和李重进。他们的失败,使得一些势力较小,又对赵匡胤代周不满的地方藩镇更感到无力与中央抗衡,也只得表示屈服。这样,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已基本上稳定了局势。

评价

这场兵变,没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更没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几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换代的成功,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一般以为,这不过是兵权与实力威慑的结果,事实上,兵权、实力等等这些绝对的优势,只能保证兵变的最终成功,至于以什么方式成功,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决策者的谋划水平和政治见识,能够将大事化于无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本身就充分地体现了赵匡胤的政治手段。其中较为明显直观,兵变之际,赵匡胤曾数次“严敕军士,勿令剽劫”,从而保证了兵变入城时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由此赢得了民心,“都城人心不摇,四方自然宁谧”。这与五代某些“纵兵大掠”的兵变相比,赵匡胤的“严敕军士”无疑表现出一种政治见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薛丁山征西第30回:樊梨花移山倒海,三擒三放薛丁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29回:神鞭打走陈金定,梨花仙法捉丁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28回:寒江关樊洪水战,樊梨花仙丹救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27回:皇后火鹊烧八将,薛元帅子媳团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薛丁山征西第26回:监中放出小英雄,山大破铁板道-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薛家将》,清代如莲居士所著小说,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薛家将》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本书包括几个部分,分别叙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故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红楼梦抄检大观园行动,蘅芜苑为何没有被抄查?-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抄检大观园,是荣国府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抄检大观园是在绣春囊出现后,邢夫人派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施压并提议抄检,王夫人顺水推舟做的一次“反击战”。王夫人安排王熙凤带队抄检,王善保家的协同,周瑞家的一干人辅助。期间王熙凤提议抄自己家的可以,客人薛宝

  • 红楼梦中贾母将凫靥裘送给宝琴的真实用意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宝琴是皇商的女儿,是薛姨妈的侄女儿,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贾母是是保龄侯女儿,荣国公夫人,贾府的老祖宗,她一辈子积攒了许多好东西。贾母的箱子比刘姥姥家的房子都高大,里面装满了珍珠宝贝。宝琴进贾府后,贾母见外面飘雪花,怕宝琴冷,就给了宝琴一件金翠辉

  • 《红楼梦》北静王是忠臣还是奸臣?他的结局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红楼梦》里贾府最后被抄家,贾宝玉出家为僧,这其中和北静王的瞎搅合脱不了关系,那么》北静王是忠臣还是奸臣?他的结局是什么?一、太上皇削弱四王八公的权利,北静王韬光养晦。北静王是四王八公集团的首脑。他们的祖辈都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功臣。天下初定,这些人有的被封王,有的被封为国公。太上皇继位后,开

  • 《红楼梦》秦可卿、元春、贾母、王夫人说的娘儿们分别指的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红楼梦》秦可卿、元春、贾母、王夫人说的娘儿们分别指的是什么?其实娘儿们不是贬义词,而是表示亲热的意思,是骨肉至亲的意思,也是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合称。秦可卿口中的娘们,是指婶子和侄媳妇。第十一回。秦可卿病了,王熙前去探望,临走的时候,秦可卿说道:“婶子,恕我不能跟过去了,闲了的时候还求婶子常

  • 《红楼梦》林黛玉是真的矫情难相处吗?其实个性并不软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一提起《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觉得她作,矫情,不好相处,脾气差,那么她是真的矫情难相处吗?其实非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来详细解读一下林黛玉这个角色。第一、林黛玉不是真矫情,而是时代造成的。许多人认为,林黛玉有点矫情,很难相处。林黛玉和贾宝玉读西厢,读得好好的,突然之间就生气了。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