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隆基为什么杀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生有多少男人)

李隆基为什么杀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生有多少男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12 更新时间:2024/1/16 10:03:40

说到上官婉儿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吧,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很有才华,也是一位大美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人,最却被李隆基所杀害,那么有人要问了,你李隆基是一国之君,而上官婉儿就是非常一介女流,用得着杀掉吗?但是最后李隆基还是杀了上官

婉儿,那么有人要问了,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上官婉儿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才女,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号称“巾帼宰相”。一位如烟花般灿烂的美女才女,也曾在大唐的红粉年代上留下过她的美丽与风流。

上官婉儿经常劝说唐中宗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对唐朝的文学发展有很大贡献。

但上官婉儿作为政治家的所作所为就不那么光彩了。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因为唐高宗李治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武则天冤杀,从而导致上官一族遭到了满门抄斩的下场。

不过,武则天还是对不满周岁的上官婉儿和其母亲郑夫人网开一面,只是让她们进入掖庭宫为奴。

上官婉儿的母亲郑夫人,是个聪慧的女子,面对身份和地位的一落千丈之时,她也没有一刻放松过对女儿的培养。只因为她相信当初怀上官婉儿时做的那个梦,当时,梦里有个巨人,给了她一秤,并对她的肚子说道:“只要持此秤,必称量天下士。”

郑夫人很是欣喜,觉得腹中的孩子将来一定能飞黄腾达,成为大人物。谁知,后来生下来的却是一个女儿,郑夫人心里不免有些失落,觉得她自己做的那个梦只是个梦罢了,不一定会成真。

母亲强忍失望,对着襁褓中的上官婉儿问道:“孩儿啊,你真的有经世之才吗?”失望过后,母亲还是期盼着这个孩子将来能作出一番作为。

“同时代的武则天不也是女子吗,不也照样高坐明堂、权倾朝野吗!”母亲心想。

尽管身处掖廷宫,低贱的处境也没有动摇母亲的决心,她每天都会严格督导女儿研习诗词,广涉文史,明习吏事,为的就是女儿有朝一日能大放异彩,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大概是上天赋予了上官婉儿一副好头脑,再加上,上官家族强大的基因,小小的年纪就已经精通了诗词歌赋,到了十四岁的时候,已出落成一个美貌如花且才华出众的才女。在在掖廷乃至整个后宫,都没有人不知道她的。

直到武则天听说有上官婉儿这号人物之后,便命人把她招进宫里,并出了考题让她作诗。这一年她被武则天召见,让她试作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除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上官婉儿不但聪慧过人,而且,善于察言观色,做事也很有分寸,不出一段时间,她就成了武则天身边最得力的助手。

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可以说是非常信任了,信任到朝廷大小军政要务的诏书,几乎都是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大家私下都称她“内舍人”。

在那之后,上官婉儿可谓是平步青云,权倾一时,大家都称她为“巾帼宰相”。

在此期间,即使是宫廷诗的最为普通的形式,即日常的奉和应制之作,上官婉儿也以或清新隽永,或气势壮大等格调气度倾洒其绝代才华。

如其《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上官婉儿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却在奉和应制诗中,表现出了壮大恢宏的气度。如其《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一: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此诗为绝句体,她以遥看、回瞩之“龙为马”、“玉作田”的昂扬生气与壮观之景,衬托出圣驾出行的恢宏气势。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聪明的上官婉儿,也会有失误的时候,甚至她差点连性命都没有保住。

在《控鹤府秘史》上,对上官婉儿犯错的记载是这样的:武则天一向都很信任上官婉儿,而且,让她自由的出入内宫。

那么,武则天到底信任到什么程度呢?武则天在上官婉儿面前直接和男宠张昌宗做爱,丝毫没有避讳之嫌。

美丽风流的上官婉儿三番两次见到这些活灵活现的“春宫图”在她面前上演,说不动春心才怪,再加上张昌宗长得十分俊美,让上官婉儿有些开始想入非非。

正好那张昌宗原本也对年轻美丽的上官婉儿有意,随着二人眉来眼去的时间一长,两人很快就勾搭成奸了。

有一次,上官婉儿和张昌宗正耳鬓厮磨,却不小心被武则天给撞见了。怒发冲冠的武则天当场大怒道:“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碰我的男宠,罪当处死!”并拔出金刀直直得刺向了上官婉儿,但是,最后只是在她的额头割伤了一道浅浅的印子。

上官婉儿被吓得魂儿都掉了,慌忙跪在地上连声求饶,张昌宗也替她百般求情。武则天进行痛斥一番后,就放了她一马。

上官婉儿虽然免于一死,但是,武皇给她额头上割下的疤痕始终消除不掉。

于是,爱美的上官婉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伤疤处刺一朵红色的梅花。结果,却把她显得更加娇媚艳丽了。宫女们觉得上官婉儿的额头红梅很美,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红梅妆流传开来了,成了唐朝女性特有的一种美妆。

上官婉儿曾写作过这样的一首诗:叶下洞庭秋,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帐久离居。《彩书怨》

这首是上官婉儿留存诗作中最出彩的一首。据说她是写给废太子李贤的,因为上官婉儿曾经是李贤的陪读侍女,那时的他们都还年少,一个青春,一个娇美,相处的时间长了会产生情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囚禁唐睿宗李旦主政后,派酷吏丘神勣杀害29岁的亲生儿子李贤。后来,上官婉儿去巴州看望李贤,行至此地,闻李贤被害,就在“晒经石”上修建亭子,题写《由巴南赴静州》一诗于亭上,怀念李贤: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

在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的时候,上官婉儿早早就给自己找好了靠山,这个靠山就是当时的皇太子李显。在神龙政变中,上官婉儿与皇太子李显等人里应外合,杀害了对她有救命之恩的张昌宗兄弟,推翻武则天,恢复唐朝。

唐中宗李显将上官婉儿纳入后宫,封她为婕妤,再后来,封她为昭容,她依然掌管诏命,成为唐中宗李显的宠妃。

上官婉儿发现,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香儿不仅有着极大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而且,她还发现李显在这美若天仙的皇后韦香儿面前都不敢说半个不字,只能唯命是从。

于是,上官婉儿决定向皇后韦香儿靠拢,因为,能和这个权倾天下的后宫之主搞好关系,对她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皇后韦香儿终究还是缺乏政治经验,所以,她非常需要上官婉儿的辅助。只因为上官婉儿在武则天那边积累了多年的政治经验,而且熟悉朝中事务,以及巧妙的协调各官员之间关系,所以,能为她所用的人,她自然是要拉拢过来的。

于是上官婉儿不仅自己与武则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通奸,而且拉皮条帮助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香儿与武三思通奸。

从那之后,武三思经常出入宫闱,很快勾搭上了皇后韦香儿,两人经常玩一种叫做“双陆”的游戏,还让中宗帮他们计算筹码,把中宗耍得团团转。

唐中宗李显与皇后韦香儿是通过武三思来钳制张柬之等五大臣的,如此才能巩固皇权,然后,慢慢抽空他们的权利,最后,一鼓作气杀了他们。

武三思依仗皇后韦香儿与上官婉儿的支持独揽大权,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甚至要废皇太子李重俊,立儿媳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李重俊对此很是不满,便在公元707年七月发动兵变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等十余人除掉,随后,直奔内宫,扬言要杀死上官婉儿。

这时的上官婉儿听见外面充斥着一片杀声,吓得花容失色,慌忙逃到了唐中宗李显和皇后韦香儿面前。她一口咬定皇太子要造反,皇太子想先杀自己,然后,再抓皇上和皇后。

唐中宗李显连忙带着韦香儿和上官婉儿等后宫佳丽,一起逃向了玄武门,并命令大将军刘景仁率众抵抗。皇太子李重俊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在逃跑的路上却被部下杀害。

公元707年八月十三日,韦香儿及王公们已经下表,向李显进上应天神龙皇帝的尊号,请求将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将玄武楼改名为制胜楼。宗楚客又率领文武百官上表请求加封韦香儿的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唐中宗李显全部同意。

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及皇后韦香儿的妹妹国夫人、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人,全都仗势专擅朝政,大肆收受贿赂,为行贿者请托授官。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还是为他人当奴婢的人,只要向这些人行贿三十万钱,就能够直接得到由唐中宗李显的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

上官婉儿建议唐中宗李显扩充文学馆,还广招学士,多次组织活动供他们玩乐。史书上有一段记载:

“婉儿常劝广置昭文学士,盛引当朝词学之臣,数赐游宴,赋诗唱和。婉儿每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数首并作,辞甚绮丽,时人咸讽诵之。”

上官婉儿为何如此热衷于组织赛诗会、皇家宴游之类的宫廷活动?因为,在这种活动上,也就是上官婉儿大放异彩的时候,要知道她可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才女。

因为她的一身才气,唐中宗李显很是宠爱上官婉儿,还安排她做赛诗会的评委,所有选手所作的诗词都得由她来评定,夺冠的人都会被赏赐金爵,吸引大量文人来参赛。

于是,一百多首诗文便握在了婉儿的手中。她不慌不忙地登上彩楼,一篇一篇地阅读。当读到不中意的,她就把诗文往楼下扔。

正是因为上官婉儿组织的这些活动,推动了大唐文坛的发展,也带动了皇帝皇后公主等皇室成员对于文学的喜爱。她能领袖诗坛的原因,除了她自己创作的大量诗作,也组织不少次次文学活动,并制定优秀诗作的标准,所以,大家都说她是一名好“称量”即优秀的裁判。

上官婉儿因才貌双全得到了唐中宗李显的宠爱,但是,她总觉得中宗是个性子软弱的人,因为,她看到中宗对皇后韦香儿公然在后宫和情夫武三思调情的事情,都是睁只眼闭只眼,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于是,上官婉儿开始有些肆无忌惮起来。在唐中宗李显给她修建了一个宅第后,她就经常组织活动,喊大臣们来喝酒找乐子。

后来,上官婉儿不满足于此,觉得在皇帝眼皮下和别人调情总归不太好,于是,就又在宫外购买了新的宅第,装潢很是华丽,甚至,和一些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们风流快活,有的人还因此获得高官要职。

经常出入上官婉儿在宫外的宅第的那些帅哥才子,其中,就有一位帅哥诗人崔湜,担任中书侍郎要职,而且,深受上官婉儿的喜爱,很快,两个人就这样勾搭上了。

但是,上官婉儿的野心不止于此,还把崔湜举荐给皇帝,让其做宰相。但是,崔湜好像不太合适做官,前不久,在主持铨选时,屡屡违法失职,还遭到史李尚隐的控告,被贬到了外州做司马。

上官婉儿得知这件事后,找来了安乐公主联手为崔湜申辩,唐中宗李显很爱上官婉儿,也就不再追究了,并让其恢复原职。

崔湜看着上官婉儿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很是感恩涕零,把自己的亲兄弟崔莅、崔液、崔涤等帅哥全部引荐给了上官婉儿,供她淫乐。而且,这四个兄弟都长得仪表堂堂,同样,也很风流好色,十分符合上官婉儿的胃口。就这样,四个兄弟把她伺候得心花怒放,她的日子过得比神仙还要快活。

可惜好景不长,公元710年6月,55岁的唐中宗李显突然去世,据说是被皇后韦香儿与安乐公主等人毒死的。因为韦香儿想做女皇帝,安乐公主想做皇太女。

韦香儿秘不发丧,将诸位宰相召进宫中,又调集各府兵共五万人驻扎在长安城中,指派驸马都尉韦捷、韦灌、卫尉卿韦璿、左千牛中郎将韦锜、长安令韦播、郎将高嵩分头统领这些兵马,又命令中书舍人韦元负责巡察城中六街,还命令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人带领五百名士兵迅速前往均州戍守,以防范唐中宗李显的庶长子均州刺史谯王李重福。

韦香儿任命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为宰相,让他们仍然担任东都留守。韦香儿又任命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为同平章事,朝政大权尽落韦香儿之手。

上官婉儿意识到皇后韦香儿可能靠不住,虽然,韦香儿像武则天一样有足够的野心,但是,她还是缺乏谋略而且心慈手软,没有武则天那样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铁血手腕,她没有像武则天那样大肆屠杀李唐皇族,韦香儿的政治才能和那个像极了母亲武则天的太平公主一比,也稍逊一筹。

从成为昭容以来,上官婉儿一直积极投靠皇后韦香儿与安乐公主母女,和闺蜜太平公主的关系就浅了很多,直到发觉韦香儿可能靠不住后,她又开始和太平公主联络起来。

韦香儿还是坚决让闺蜜上官婉儿拟写遗诏。上官婉儿因为对韦香儿做女皇帝的能力不放心,上官婉儿想脚踩两只船,两边通吃。

上官婉儿连夜去太平公主府邸,和太平公主一起伪造了一份所谓的“天子遗诏”,内容是这样写的:““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临朝听政,相王李旦参谋政事。”前两句是韦后的意思,而最后一句,则是太平公主的授意。

然而,这份遗诏还是遭到了韦香儿集团的核心成员安乐公主与宰相宗楚客等人的强烈反对,所有宰相纷纷联名上表,以叔嫂不便共事为缘由,剥夺了相王李旦的辅政之权,由韦皇后一个人临朝听政。虽然,这份“遗诏”没能立成,但是,上官婉儿并没有气馁,因为,她已经把自己对李唐宗室的忠心表达出来了,只是留了条后路而已,无论韦香儿做女皇帝还是李唐皇族取胜,她上官婉儿都是胜利者。

韦香儿为了做女皇帝,她调集军队进长安城,掌握军队的将领都是韦家子弟,宰相也都是她的亲信,可以说军权政权都掌握她手里。

宰相宗楚客与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韦家诸人一同劝说皇太后韦香儿沿用武则天的惯例登基称帝,当时守卫宫城的南北禁卫军以及地位重要的尚书省诸司,都已经被韦氏子弟所控制。

宗楚客又秘密地上书皇太后韦香儿,引用图谶来说明韦香儿理当取代大唐朝而君临天下。宗楚客还打算害死唐殇帝李重茂,只是十分担心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会从中作梗,于是与韦温和安乐公主密谋除掉他们。李唐王朝面临再次灭亡的危险。

可韦香儿虽然手握重兵,安乐公主韦温宗楚客等人也劝她尽快除掉李旦与太平公主,但韦香儿却心慈手软,一直不忍心对小叔子李旦一家与小姑子太平公主一家痛下杀手,最终导致灭亡的命运。

得到消息的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万骑左营统帅葛福顺拔剑直闯羽林营,将韦璿、韦播、高嵩三人斩首示众,高声喝道:“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齐心协力,铲除韦家人及其死党”。

李隆基便与刘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门,钟绍京率领着工匠二百余人,手持斧子锯子跟在后面。李隆基派葛福顺率领左万骑攻打玄德门,派李仙凫率领右万骑攻打白兽门,双方约定在凌烟阁前会师后,即大声鼓噪。葛福顺等人分别杀掉守门的兵将,攻入宫中。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门外,三更时分,听到宫中鼓噪声之后,即率领总监及羽林兵进入宫中,在太极殿负责守卫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兵们听到鼓噪之后,全都披挂整齐响应李隆基等人。

半夜三更皇宫中火光冲天杀声四起,睡梦中的皇太后韦香儿惊醒,她吓得花容失色,惶惑中她披头散发衣衫不整逃入飞骑营,有一个飞骑兵将想做女皇帝的绝色美女韦香儿斩首,并把她的首级献给李隆基。号称唐朝最美公主的绝代佳人安乐公主正对着镜子画眉,也被士兵斩首示众。

李隆基的亲信刘幽求,率领叛军包围上官婉儿住处之时,上官婉儿反而命人把大门一开,带着一众宫女不慌不忙的出来了。这时的上官婉儿穿着一身艳丽衣裳,镇定自若,妩媚动人,她不紧不慢的拿出了一份遗诏副本递给刘幽求,说道:“我一直对李唐王朝是忠心耿耿的,这份遗诏就是我起草的,相信它能证明我的忠心,请将军过目。”

刘幽求一看美若天仙的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就心软了,何况遗诏里确实有写让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参谋政事的诏令。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便拿着遗诏副本去向李隆基报告。

没成想,李隆基一看到诏书,二话不说就下令把上官婉儿斩首示众,理由是,此女有三大罪行:品行不端、迷惑皇帝、秽乱后宫,绝不能留她一命,要立刻清除掉。就这样,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终成了刀下亡魂,死的时候年仅46岁。可能,她到死都没有明白,遗诏副本明明是保命符,怎么反而成了催命符呢?

至于李隆基杀死上官婉儿的原因至少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是李隆基要彻底结束唐朝自武则天做皇后以来长达55年女人当政的局面。李隆基亲生母亲就是被武则天杀死而尸骨无存,而上官婉儿是武则天与韦香儿的亲信,是女人当政的主要成员。

其次,这份遗诏是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共同制定的,李隆基担心留下多次参与宫廷政变足智多谋的上官婉儿,会让她与姑母太平公主勾结,让太平公主如虎添翼,以后对自己与太平公主争夺最高权力是一大威胁。

第三,李隆基担心上官婉儿迷惑父亲李旦。美若天仙文采风流的上官婉儿是唐中宗李显的宠妃,相当于是唐睿宗李旦的嫂子,李隆基担心她会像迷惑伯父唐中宗李显那样迷惑父亲李旦惑乱朝政。李隆基应该知道父亲李旦对上官婉儿有好感。

上官婉儿被杀以后,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追赠上官婉儿昭容,谥号惠文。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杀死权倾天下的姑母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彻底结束了唐朝自武则天做皇后以来长达58年的女人当政的红粉年代。

标签: 上官武则天隆基

更多文章

  • 秦桧已经是总理了,他为什么要投降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桧,金国,宋高宗

    秦桧在历史上的名声一直很差,但秦桧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事实上,在北宋,秦桧是一个鹰派人物,而秦桧面对前敌入侵也毫不含糊。但是到了南宋,秦桧成了投降派,而这个时候秦桧已经是宰相了,可以说是大权在握。如果他真的投降了徐金国,他还能有更高的职位吗?那么,为什么秦桧主张投降呢?让边肖给你介绍一下。1.对

  • 为什么像赵、廉颇、李牧这样的名人最后都死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李牧,赵国

    战国时期,赵国的军事实力也很强。战国末期,赵国还有廉颇、李牧等名将。这两位也被后人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就连经历过长平之战的赵,也依然不能输给秦国。但既然中有这样的名将,为什么赵最终还是被灭掉了呢?赵亡国的根本原因不是军事实力吗?让边肖给你介绍一下。1.赵国到底有多厉害?战国时期,秦国一直很强大。当

  • 英语元宵节手抄报怎么做(英语元宵节手抄报六年级)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灯笼,元宵节,抄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这是一个家庭祭奠祖先和祖先的日子,也是一个欣赏灯笼,品尝元宵和解决灯笼上的谜语的日子。英语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语言。许多学生应该想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一些中国文化。下面是一些制作英文元宵手抄报的方法。首先,准备好必要的材料,比如颜料,纸,刷子,笔,

  • 英语作文介绍自己(英语作文介绍自己的大学)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英语,学习,一名

    你好,我叫约翰。我是一名学生,住在纽约市。我目前就读于纽约大学,主修工商管理。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介绍我自己和我的英语经验。我出生在中国,7岁时移居美国。那时,我根本不会说英语。对我来说,从说我的母语普通话转变为学习英语并试图与周围的人有效沟通是一个挑战。然而,我决心学习这门语言。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和

  •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退至白帝城至死不回成都?(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失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白帝城,刘备,荆州

    夷陵之战,刘备作为战败方,战败后自然退兵,但刘备最终退守白帝城,战死沙场。临死前任命李延、诸葛亮为臣,托付孤儿,交代一切。但对刘备来说,蜀汉的大本营在成都。成都作为蜀汉的首都,为什么不是刘备首选的退路?为什么刘备战败后只去了白帝城,没有回成都?原因是什么?刘备是不愿意回去,还是回不去了?让边肖给你介

  • 项伯是不是吃里扒外(项伯是个吃里扒外的小人随笔)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亮,项羽,刘邦

    因为项伯是项羽的叔叔,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让很多人不解。项伯是不是那个吃了个里挑了个外的鼹鼠?首先我们要知道项伯在鸿门宴上救刘邦的动机是什么。其实,项伯主要是想救张亮,因为张亮对他很好。而且当时项羽最大的对手不是刘邦,项羽也不会把项伯当汉奸。他顶多觉得项伯做了个迁就的姿态。从此,刘邦的崛起就再也没人

  • 窗外写,初二写风景,秋天记毕业。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淞,光下,一个

    窗外的风景和窗内的不一样,那么透过窗户你会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呢?我的书桌前有一个巨大的窗户,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画框,以不同的姿势把它所包含的一切呈现给我。每天,当你坐在办公桌前,抬头仰望时,你会将远方尽收眼底,享受世间万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跳入室内,书桌、瓷砖、餐桌上都有它可爱的身影。房间染成金色,

  • 诸葛亮为何不占领西藏?当时两方有交流吗?(诸葛亮为什么不攻进西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西藏,山脊

    虽然三国时期是魏蜀吴之间的斗争,但不仅仅是这三个国家,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许多力量。在当时,舒的地位是特殊的。虽然诸葛亮一直向北,向魏国方向进军,但很多人发现,蜀国的西边,就是现在的西藏,一个藏区。为什么诸葛亮一心北伐,一直不想向西藏方向发展?当时双方有沟通吗?1.地形因素蜀国的飞军虽然擅长山地作战,

  • 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是什么?(孙权骂死陆逊)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权,鲁迅,逼死

    鲁迅作为三国时期吴栋的大都督,很受孙权的器重,尤其是夷陵之战,大败刘备,孙权任命鲁迅为上将军,请他辅佐太子孙登,可见孙权对鲁迅的重视。然而最后鲁迅还是被孙权逼死了。为什么?孙权既然那么信任鲁迅,为什么还要逼死他?据说晚年的孙权和年轻时完全不一样了。鲁迅被杀是因为孙权的偏执吗?鲁迅的死因是什么?今天就

  • 李道宗跟李世民什么关系?李道宗历史评价(唐朝李道宗的妻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李道,遂良

    李道宗是唐初著名的宗室,唐高祖唐立元的侄子,李世民的堂兄。早年跟随李渊打败刘武周、王,灭东突、吐谷浑。他还在高句丽作战,为唐朝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李道宗和李世民都是初唐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然而李道宗的结局并不好。后来被孙昌无极、褚遂良陷害,导致入狱,流放香洲,最后死于途中。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