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为什么结局差别那么大?(李陵投降时李广死了没有)

李陵和李广利都投降匈奴为什么结局差别那么大?(李陵投降时李广死了没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85 更新时间:2023/12/21 4:14:17

李陵李广利都是西汉著名的将领,他们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他们都是汉族将领,都与匈奴作战,最后投降了匈奴,他们的家人都被杀了。但即便如此,两个人的命运却大相径庭。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相似却不同的命运?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是名门望族,一个是外戚

;一个和他父亲的祖先一样优秀,但也有很多缺点。他虽然政绩不多,但也是靠着亲戚才获得了将军的位置。他们都是因为无法战胜敌人而选择投降,但最后的结局却大相径庭。是什么决定了李陵和李广利的结局,选择和机遇?

李陵(2世纪前?——74年前),字邵青,陇西季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如果没有后来的事件,估计他只会作为李广的孙子留在历史中,但事实恰恰不是这样。

李陵的父亲李当虎是李广的长子,曾担任镇守朝廷的郎官,但早逝。十几岁的李玲,生活并不幸福。好在在父亲和祖上的庇护下,李陵很早就在朝廷担任武官。

精通骑射,爱护士卒,汉武帝认为李陵有祖父的遗志,派他带领八百骑兵渡过居延海,深入敌境两千多里,察看地形。虽然没有遇到匈奴,但李陵的良好表现赢得了武帝的信任,武帝后来提拔他为骑都尉,并带领从丹阳郡招募的五千楚兵驻扎在酒泉和张掖。李陵的职业生涯是从戍边开始的。

匈奴在大漠北大学战后损失惨重。十余年后,侯山一改敌视态度,主动伸出橄榄枝与汉朝讲和,并放回了此前被扣留的汉朝使节。为了表示善意,汉朝以李陵中郎将的好友苏武为使,向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送礼物,以示和谈诚意。但由于副使与匈奴勾结,整个使团被扣留。

虽然过错在汉使团内部,但天汉二年(前99年)秋,汉武帝以匈奴干涉汉朝攻打车驾为由,命令二司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前往酒泉。汉武帝想安排李陵为李广礼运送辎重,李陵求情,希望带领他在张掖培养的五千荆楚勇士作为独立队伍,去面对单于在山南的军队。

汉武帝认为李陵不愿意担任李广利的将军,认为兵力太多,不能给李陵配骑兵。李陵向汉武帝保证不需要骑兵,只用五千步兵扫单于王庭。汉武帝欣赏李陵的野心,答应了他出兵的请求。

这是李凌的第一次独立探险,他甚至不会想到这次漠北“出道”竟然改变了他的人生。得到同意的李陵,带着五千步兵,离开居延一千多里,向北行军三十天,驻扎在荀稷山下。他画了一张沿途的山川地图,派部下送陈步乐回长安。汉武帝认为李陵干得不错,就先提拔陈步乐为郎官。

李陵到达荀矶山后,遇到可汗,被三万骑兵包围在两座山之间。匈奴见汉兵少,直接攻营。没想到汉军同时出手,杀了几千匈奴人。单于大惊,召集约八万骑一起进攻李玲君。

李陵只好边打边退,沿龙城旧路向东南行进,李陵南下到山脚,单于派儿子带领骑兵攻南山上的李陵。李陵利用地形与他们在树林中厮杀,杀死敌军数千人,用弩射回可汗。

已经被吓到的可汗认为这支军队是汉朝的精锐部队。他们一边抵抗,一边天天逼近南疆,为的是把匈奴军队诱入伏击陷阱,不应该继续深入追击。但其他贵族认为,如果可汗亲自率领数万骑兵,也无法消灭汉军数千人,会给周边小国的匈奴抹黑,让汉朝更加看不起匈奴。

其实这个时候匈奴已经接近退兵了,但是老天并没有帮助李陵。一个叫关干的军官因为受到一个校尉的羞辱而向匈奴投降,同时出卖了李玲君的情报。李陵没有后援的消息被动摇的匈奴得知,使单于决心对汉军进行总攻。

李陵不得不向南撤退。还没到庐山,一天就射了五十万箭,军车全部弃守,继续撤退。军队虽然有3000多人,但武器已经告急。普通士卒手持从车轮上切下的辐条,甚至官员也用刮竹简用的尺子和刀作为武器。汉军背靠大山退入峡谷。

无奈之下,下令军队解散,每人发了两升大米和一片冰片。半夜里,鼓声用来发号施令,大家逃命去了。大家同意在突破后在切伦见面。李陵和副将韩延年分头上马。十余壮士愿随,匈奴派数千骑兵追赶。最后韩延年死了,李陵说:“我没脸回去见陛下!"向匈奴投降。他的部队四散而逃,最后只有400人突围成功回到杨魏玲花。

李陵兵败之地,边塞不过百余里,消息很快传回长安。当初李陵生死不明,武帝希望李陵能战斗到最后一刻,而不是被活捉。然而,事实并没有如武帝所愿。事实上,李陵此时只是被俘,并没有投降。然而盛怒之下的武帝灭了李陵全家,李陵伤心欲绝。从此彻底断绝了回汉的念头。他不仅接受了匈奴人的官职和婚姻,也接受了他们的文化,彻底融入了匈奴人的生活。也是在这件事上,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说话而锒铛入狱。

此后,李陵一直生活在匈奴,她也为匈奴降服了好朋友苏武,但没有成功。昭帝即位后,汉匈重新沟通,汉朝派李陵的老朋友、同乡任出使匈奴,借机劝说李陵回汉。李陵明确回答“君子不可辱第二次”,拒绝了邀请。汉元平元年,在匈奴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李陵终于死在了草原,再也没有回到汉朝。

李广利(2世纪前?-89年前),生于钟山(今河北定州),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武帝宠妃李延年的兄弟。

李广利之所以成为将军,虽然和他喜欢的兄弟姐妹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完全说他是个失败者。当时武帝希望得到大宛马,留下使臣购买。特使被杀,钱被抢。愤怒的汉武帝封李广利为“二司将军”,率领数万将士攻下两座石城取血马。

进攻的过程异常艰难,李广利的无能难辞其咎。真的是汉朝“人缘"不好,我们经过的城市都是闭关锁国,不能攻。士卒逃窜,死者十之八九是六七。面对这种情况,李广利选择了退兵返回敦煌,但这一次却拖了近两年。武帝大怒,下令把退入玉门关的人斩首。

这让李光礼别无选择,只能停在敦煌不敢后退一步,然后在这里等待武帝的命令。大宛是小国,攻不下。到了夏天,这些国家会逐渐鄙视汉朝,大宛的宝马就没有了。乌孙和轮台会鄙视困辱汉室的使臣,会被外国耻笑。于是到了太三年,武帝再次征召精兵六万,牛十万,马三万,驴骆驼一万多,运送粮草,又加兵十八万作为后援,命令李光礼再攻大元。

李广利的军队围困大源城四十多天,死伤无数。大宛的贵族们害怕了。以韩退兵为条件,斩王投降,赐宝马三千余匹。事实上,这次汉军伤亡惨重,退回玉门关的只有一万多人,只剩下一千匹马。但毕竟达到了武帝的目的,李广利获得了侯海西的称号,同时也为汉朝在西域得到了一匹好马。

众所周知,汉武帝晚年的巫灾,逼死了之和他的多情皇后卫子夫,使汉武帝长期没有立皇后和太子。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是此后最受宠爱的妃子,而李夫人是汉武帝陵中唯一与他合葬的妃子,可见她是受宠爱的。这让包括李广利在内的李家动了心思。李夫人有一个儿子,名叫王凤昌仪,是和汉武帝的独生子,很受宠爱。

第三年(前90年),李广利奉命出兵婺源讨伐匈奴,并与其女婿之父丞相刘曲利合谋,立昌邑王刘波为太子。这个刘波不出名,但是他的儿子出名了,就是刘贺,他将来当了皇帝但是被拉倒了。也许上帝认为刘波注定当不了皇帝,所以李广利和刘曲利的阴谋很快就被揭穿了。这种事情自然让武帝大怒,于是刘曲礼被斩首,李光礼的妻子被下狱。

此时李光利在追56分进攻。他被这个消息吓坏了,决定继续追击匈奴人。他想通过大获全胜来饶过汉武帝。但这一仗超出了李广利的能力,最终的愿望没有实现。失败后,李广利选择投降匈奴。

和李陵一样,得知投降消息的梁武帝灭了李广利全家,李广利也是一心想留在匈奴。起初可汗把女儿嫁给他,等级在魏律之上。后来李广利与魏律发生了权力斗争。魏律在可汗母亲生病的时候贿赂了巫师,让巫师谎称起因是因为死去的老可汗因为李光礼一个人在匈奴却没有杀他而生气。

可汗相信了巫师的话,于是杀了李光礼祭祀神。第二师的将军,能力平庸,却因为野心而被迫留在大漠,最后死在了这里。

李陵的投降充满了无奈,但他本人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李陵虽然带兵打仗很有谋略,但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很有祖父自负的影子。正因为如此,李陵向武帝保证,仅凭自己的五千士卒就能对抗匈奴。

李陵在与匈奴的战斗中真是足智多谋,打死了很多敌军。但实力悬殊太大,他应该明白自己得不到增援。而且匈奴因为突发事件弄了个汉奸,最终导致醴陵被匈奴军队包围,无法逃脱。

"若不死,当妥为赏赐汉”这是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因为李陵被俘初期没有投降,司马迁的话不能说是对朋友的美化和维护。李陵炫耀自己的勇气,依靠自己的能力,只带领5000步兵参战,这是他失败的原因。而汉武帝听信谗言,无理取闹,刻薄忘恩负义,是加深他个人和家庭不幸的重要原因。

北宋的何曲飞指出,李陵之败是其冒进所致,但汉武帝作为决策者,同样负有责任。将军的才能能否发挥出来,取决于君主是否用得其所。李陵有勇武善战的优点,但性格上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这让他很适合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以他的军事才能,如果在更合适的位置上,应该能做出更大的成绩。当李陵提出以少人攻众时,武帝不但不阻止,反而鼓励。听到战败的消息后,他急切地等待李陵殉国。在这种情况下,真的不是一个合格雇主的应有行为,最终造成了这场悲剧。

虽然他们都被迫投降,但李光利本人“死”的意义更大。因为他在李俶的牵连,即使回到李光里,他也是去生不如死,贸然出击,为自己谋求更大的筹码。可惜他的走红并没有成功。李广利投降更是必然,因为他犯了大忌,战败了。只不过匈奴“二司将军”还愿意争权夺利,偏偏遇到的对手是魏律,一个早已在匈奴扎根已久的降兵,也难怪别人最终会死。

"杀人偿命,为义而死”如果不是为了面子,这就是武帝希望李陵去死的原因。据统计,仅历史记载自杀的就有622人。李陵所谓的“苟且偷生”,注定要受到当时和后世人们的指责。

不同的时代对李陵的行为有着与那个时代密切相关的特征性评价。王夫之认为李陵的失败是他过于自信造成的,而所谓的忍辱负重,试图报恩汉朝,不过是为了掩盖他懦弱的谎言。这是坚持战斗不投降的王夫之的正常看法和观点。

如何评价生与死的价值,关键是在什么条件下,为了什么目的,决定一个艰难的选择。无论如何,这是可悲的。

标签: 李陵匈奴李广利

更多文章

  • 模仿背影写亲情的作文字(模仿背影作文600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妈妈,怎么,作文

    如果让我们模仿朱自清老师的背影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朋友们怎么知道怎么模仿好?我很开心。平时我和我妈形影不离。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会照顾我,关心我。当我成绩优秀的时候,妈妈会露出洁白的牙齿对我微笑。每当我做错事的时候,我妈总会坐在我身边长谈。似乎妈妈的微笑总能带走我心中的乌云...但是有一次妈妈的背影

  • 年羹尧和雍正的关系是什么为何会失宠(年羹尧是雍正的家臣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官员,总督

    年羹尧与雍正关系密切,也很有能力。所以在雍正上台之前,他就做了川陕总督。那是掌管今天四川、陕西、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的政府官员,是所有外国官员中最大的。雍正上台的时候,没有隆科多,外面有年羹尧。两人抬起雍正的政治轿子。为了塑造年羹尧的名臣形象,雍正给予了很多恩惠。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年羹尧的骨

  • 人皇伏羲是哪里人(人皇伏羲百度百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纪,rdquo,ldquo

    说到伏羲其实我们还是知道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人黄伏羲这个称号呢?其实这就是一部电影了,但是这些也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问题是这个人皇伏羲好像故事还是挺多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人皇伏羲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呢?人皇伏羲是哪里人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首先看看人皇伏羲还是挺厉害的,伏羲是在&l

  • 懿安皇后一生经历几位皇帝?七朝五尊最后被迫和“宫女”平起平坐(懿安皇后小说)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家,唐玄宗,皇太后

    易安皇后郭是升平公主的二女儿,后来嫁给了。正式登基后,郭册封为贵妃。郭贵妃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因为她经历了唐朝的七位皇帝,从贵妃到皇太后,再到皇太后,这样的经历并不多见。可能大部分朋友都是通过影视剧或者小说了解易安皇后的。你知道她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如果是别人做到了易安皇后的位置,必然会把权力

  • 历史上的文姜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江,鲁国,鲁桓公

    文姜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虽然文姜的名气不如《史》和《丢番图》那么大,但她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她是齐桓公Xi的女儿,表姐齐襄公,后来嫁给了鲁桓公。文江一生坎坷。她生性浪漫,做出了震惊世界的事情。《诗经》中记载了很多关于文姜的故事,有褒有贬。文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有让人无法接受的一

  • 千牛卫大将军相当现在什么军衔?千牛卫大将军官职揭秘(千牛卫大将军与千牛卫中郎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李元,唐朝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钱牛伟是什么级别的官职。其实千牛卫始于唐朝,负责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唐代有两种官职,即虚职和实职。实际上,千牛卫将军并没有实际的权利,更多的是一个荣誉职位。常规"只是个军衔,就像现代陆军上将一样。真要领兵打仗,还是得由其他将领指挥。随着唐朝政府军事体系的瓦解,千牛卫逐渐成为只是一个空

  • 宋太宗真的自幼喜欢赵恒吗(宋太宗真的自幼喜欢赵恒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真宗,宋太宗,元佐

    宋真宗·赵恒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皇帝。他虽然开创了咸平之治,但晚年沉迷禅定,逐渐加深了社会矛盾。还有袁谭联盟这一历史事件,关于它的争议在后世更大。袁谭的联盟似乎带来了和平的局面,但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隐患。事实上,宋真宗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件事。今天,我借此机会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宋真宗的故事。感兴趣的网

  • 霍梅尼年的流放生涯都做了些什么事?(霍梅尼为什么被流放)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梅尼,巴列维,伊朗

    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建立了非常独特的国家治理机制。现在伊朗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史,国家大局依然很稳定,这还得归功于霍梅尼。那么我们来看看霍梅尼在被巴列维王朝流放的14年里都做了些什么。背景霍梅尼是一所宗教学校的伊斯兰传教士。巴列维王朝建立之前,伊朗宗教氛围浓厚,伊朗人信奉什叶派。

  • 吕端大事不糊涂什么意思?吕端是一个怎样的人?(吕端大事不糊涂是什么生肖)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太宗,唐太宗,兖州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知道吕端是谁。吕端是北宋的一名官员,出生在一个宦官家庭。但是,他从小就勤奋好学。他做官后,从《左郎》这本书一步步当上了宰相,可以说是很励志的。宋太宗称吕端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之后,还有"吕端不糊涂大事"这样的典故。这一次,我将向你介绍吕端这个人物,并告诉你他一生中的成就和他与人

  • 刘邦的厉害之处在哪(刘邦有哪些厉害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项羽,大家

    说起刘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汉高祖,汉朝第一个皇帝,是秦末汉初著名的政治家。刘邦能在蜀汉争霸中击败项羽,夺得天下,必定有过人之处。那么刘邦的力量是什么呢?刘邦到底有多厉害?那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大事之一:刘邦有担当。作为沛县的恶霸,刘基为人处事勇敢,在砍头的问题上敢于帮兄弟们一把,尤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