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强大的朝代,一个是延续了400多年的汉朝,一个是延续了300年左右的唐朝。汉朝以后,中国在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荡之后,迎来了隋唐的繁荣。而唐朝以后,则是因为五代十国与金、辽、西夏等民族的经略对抗,直到草原崛起的蒙
元统一全国,元朝以后就是保守僵化的明清。
那为什么唐朝以后汉唐盛世就从我们的历史上消失了呢?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理由,我只从军事和制度优势的丧失两个方面简要论述,以飨读者。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对外敌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朝代。"一汉变五胡"不是汉人的痴人说梦,而是当时汉军战斗力的真实写照。
具体来说,汉军的军事优势主要包括:
1.设备优势。当时,铁在汉朝被广泛使用。同时,发达的农耕和手工业经济可以为汉军提供所有的军事装备,包括战斗武器、盔甲和弩,与"天顶星科技"。
2.组织优势:秦汉帝国是在战国之前激烈的争霸战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kloc-0。是典型的早期封建国家,汉朝设立亭台作为基层官员,指导农民进行军事训练。同时,在战国和楚汉战争空前的激烈血战中崛起的中原王朝军队,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对早期奴隶社会周围的一些部落和部落联盟几乎是一种打击。
所以,以劫掠为主要作战目标和模式的游牧部落,在纪律严明、装备先进、学会骑马的汉军面前,确实不堪一击。
到了唐朝,首先由于铁器在整个东亚大陆的普及,中原的装备优势至少变得大大削弱。汉唐之间数百年的民族融合与交流,是中原手工业技术优势的第一次大传播,周边民族也学会了制作精良的武器和坚固的盔甲。重要的一点是,马镫的出现,使得游牧民族的骑射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战术。中原军队即使苦练骑射,也不如以骑射为生产生活方式的北方人民。
军事上,从北魏开始,周边部落开始模仿中原,组建组织性强、纪律性强的重步兵部队,以适应中原的战术需要。所以,这个时候,军事组织的优势也被邻近的部落所学习。
制度优势的丧失。汉唐之间,关于中原制度优势丧失的讨论,离不开北魏。北魏是第一个完全汉化的鲜卑国家,其汉制涵盖了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北魏在中原实现了相对稳定的长期统治。
此后进入中原的周边民族纷纷效仿,都在相当程度上学习了北魏的汉化策略。到了唐朝之后的宋朝,已经面临着一个"农耕+游牧"强大的双轨制辽国,在国家机器上毫无优势。
与此同时,中原传统的政治制度,尤其是文官制度,在唐以后逐渐暴露出弊端。在文官+科举制度下,社会风气日益儒雅、保守、内卷化,进一步导致了中原王朝的衰弱。有学者认为,唐朝以后的中原政权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扩张的能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