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穆宗为什么英年早逝(唐穆宗怎么死的)

唐穆宗为什么英年早逝(唐穆宗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4 更新时间:2023/12/23 23:28:04

唐穆宗·恒力死时不到29岁。古代皇帝基本都是衣食无忧,各方面条件和待遇都是最好的。为什么唐穆宗英年早逝?这与唐穆宗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在他执政的四年中,唐穆宗没有做出什么伟大的贡献,相反,他整天享受盛宴,浪费时间。因此,纵观唐代历史,唐穆宗的

存在感并不是很高。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唐穆宗的生平和他最终的死因。想了解的朋友可以过来看看。

1.唐穆宗继承了王位。

唐穆宗·恒力(795-824),原名宓,是唐宪宗的第三个儿子。他不被父亲喜欢,没有机会当皇帝。但是,他有一个强大的母亲,母亲是的孙女,而郭氏家族在政府和公众中有着广泛的党羽网络,即使是宪宗也没有办法。

起初,唐宪宗倾向于长子李宁,但他作为王子去世了两年。次子李云除了太上皇之外,没有其他家庭背景。朝廷内外几乎一致建议立李咏为太子。宪宗对次子有意,但得不到支持,只好在812年立李佑为太子。

事后,程翠猜到皇帝对新太子不满,积极为李云管理。因此,恒力很紧张,所以他问郭昭,我的叔叔司农卿,谁告诉他要尽力"孝顺"心,不要想其他的事情。这说明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正在等待宪宗的死。820年正月,宪宗"猝死",梁守谦等人立即拥太子即位,这就是唐穆宗。

2、盘游过度

唐穆宗在储君期间总是提心吊胆,一旦登上王位,他就再也没有任何顾忌了。他刚满26岁,如果他想展示什么,他绝对精力充沛。但他喜欢的是放纵,自然无与伦比。

当穆宗还在朝廷为宪宗服丧时,他就对娱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五月葬父后,他越来越无拘无束,经常和亲信去打猎。

六月,郭太后迁至南内兴庆宫,率六宫侍从在兴庆宫大摆宴席。宴会结束后,他回到右军,表扬了信任的中将和将军。之后每隔三天就会去晨晖门、酒仙门,为的是看角抵、杂剧等表演。

7月6日生日那天,他有一个异想天开的庆祝仪式,但这次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说自古以来没有这种惯例,唐穆宗只好作罢。

庆典仪式破产后,穆宗决定在宫内修建大规模建筑,先后修建了永安殿、宝卿殿等宫殿。在施工过程中,一座假山倒塌,一次造成7名工人死亡。但当永安厅建成后,他喜欢在那里观看数百场戏剧。还设置了与中公主"秘密宴会"为了好玩,连他的嫔妃都要参加。此外,他还花了很多钱修缮和装饰首都的寺庙,如安国、慈恩、乾福、常凯和张静,甚至专门邀请西藏使节观看。

八月,穆宗到宫中鱼藻池,招募神策军二千人,疏浚宪宗时期早已淤塞的水面。游泳池开放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他立即在鱼藻宫举行盛大宴会,观看宫人划船比赛。当时刚好临近重阳节,他想大摆筵席。拾禾人李珏等急到府中谏曰:“公曰:陛下刚刚登上大宝,爵位没变。况且,唐宪宗的陵墓还是新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在皇宫里举办大规模的宴会恐怕是不合适的。"

唐穆宗当面接受了,但他根本不听。重阳节那天,他特意召集了所有的亲戚,包括郭昭的兄弟、皇室贵族、驸马公主等等,到宣和厅饮酒高会。

11月,穆宗突然写了一封信:"明天临时去华清宫,日落才回来。"

当时西北少数民族带兵入关,神策军副将梁守谦觉得事情很严重,劝他不要去。但是穆宗不听,所以梁守谦不得不带领四千厕神军队和八个镇士兵保护他们,这使得局势非常紧张。

古代御医姜立和常侍崔元略见梁守谦未能说服皇帝,反而让皇帝为所欲为,急忙跪在晏婴寺门外求教。穆宗说:"我已经决定了,所以别管我!"

谏官一再规劝,但穆宗最终未能说服所有人,表示他不会去。谁知第二天早上,他从大明宫大院路出城到华清宫。神策军左右副将、六军使、诸王、徐等随后行礼,至夜深方回宫。

3.接受表面上的建议

大臣们看到穆宗真的"太多的宴会,太多的旅行",他们不停地去上书进谏,进谏大夫秦征等人甚至进谏说:"目前边境紧张,局势多变。如果前线有紧急军情报告,我们得请陛下做出决定。但是不知道陛下在哪里怎么办?而且你经常和崇尚优秀的演员在一起,毫无节制的奖励他们。这钱是老百姓的血汗。没有信用,他们如何获得这些奖励?"

穆宗突然对这样一个章节产生了兴趣,并问宰相:“什么?提出这种建议的人是谁?"

首相说:"他们是劝谏者,他们的职责是给陛下提建议。"

穆宗安慰秦征和其他人说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会听从你的建议,希望以后能提出更多的建议。"

穆宗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所有的大臣都非常高兴。谁知道穆宗没有改变的意思?他觉得只有高兴的时候才会办酒席。另一方面,举行宴会意味着有值得高兴的事情。他在这件事上对丁公柱说:"听说官宦经常在外宴饮,说明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我很欣慰。"

丁公严肃地说:"凡事都有个限度,过了就不是好事了。前代名人遇美景,或买酒设宴,或谈诗词,都是风雅之事。自天宝以来,本朝风俗奢靡,宴饮以纵情喧哗为乐。身居高位,大权在握的人,连同衙门的杂役,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上下效果逐渐普遍,造成了很多弊端。"

穆宗觉得丁公的说法也有道理,于是虚心接受了。

4.一意孤行

直到822年,他在禁地与宦官、大臣等人打马球。这时,一个官员突然从马上摔了下来,好像被外物击中了一样。由于事件的紧迫性,穆宗也感到非常恐慌,所以他在大厅里停下来休息。谁知穆宗在脚不能着地时突然感到头晕,于是他去请医生,被诊断为中风。从那以后,穆宗一直卧病在床。

穆宗中风后一直没有康复。这个时候他还不满三十,还不能过早的享受生活。按照他的性格,他自然觉得不甘心,于是请术士为他炼丹,以求长生不老。

处士·章昊连忙说道:长生不老的事实不可信,历代都没有人能长生不老。而且丹药有毒,可能对身体有害。"

穆宗也觉得章昊说的是实话,并表示愿意接受。但他想到自己可能一辈子都在床上,吃了丹药也许还能下床,于是继续点炼丹。正是因为他对生活的贪婪"太难了"穆宗死于824年正月,时年30岁。与唐朝以前的皇帝相比,穆宗的寿命最短。

想当初,如果他愿意虚心接受辅导,绝对不会高兴到中风。正是因为他不听劝告,才过早地死去。现在有些人如果只是认错不改正,仕途就短了。

【作者简介】李鹏,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在近60家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00多万字。

标签: 穆宗唐穆宪宗

更多文章

  • 贾诩和郭嘉谁更厉害?曹操为什么更看重郭嘉?(三国志贾诩曹操郭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嘉,曹操,谋士

    我们都知道郭嘉是曹操早期最看重的军事家,但是郭嘉和贾诩的差距有多大呢?也许从不同的角度看,贾诩的能力更胜一筹,但他就是得不到曹操的重用。其实曹操是三国里最好的用人之一。基本上他可以对不同的人软硬兼施,不怕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反正也逃不过他的眼睛。至少在曹操眼里,郭嘉确实更胜一筹。汉末三国是一部非常精彩

  • 李广利为什么投降匈奴李广利怎么死的(李广利为什么会叛变)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广利,汉武帝,匈奴

    李广利是西汉中期将军李夫人的哥哥,汉武帝的妃子,所以李广利是外戚之一。当时李广利多次带兵攻打大宛,战绩平平。后来李广利参加了征伐匈奴的战役,但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失败了。最后李广利因战败投降匈奴,被魏法所杀。可能很多朋友对李广利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看看李广利的人生是什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刘邦要杀樊哙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周波,樊哙

    说起刘邦和樊哙,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两个人其实有着一生的交情。其实是樊哙救了刘邦一命,但谁都知道刘邦临死前其实想杀了樊哙。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内涵?让我们跟随边肖来揭开这个秘密吧!刘邦想杀樊哙,是因为樊哙侵犯了刘邦的利益。樊哙能逃过这一劫,一方面有樊哙的人在,另一方面刘邦的运气也耗尽了。楚汉争霸的时

  • 孙膑到底是被砍掉了双脚还是挖掉了膝盖骨?(庞涓砍孙膑膝盖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膝盖骨,砍掉,奴隶主

    很多人都知道,孙膑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他的故事也可以说是广为流传。孙膑和庞涓两个徒弟,师从鬼谷子,孙膑被庞涓灭了。幸好逃到了齐国,侥幸捡回一条命的孙膑与庞涓的弟子成了仇人。最终,庞涓死在孙膑手里。其实孙膑的本名并不是孙膑,只是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真实姓名,而是因为被鞭笞,才被称为孙膑。

  • 模仿背影写亲情的作文字怎么写(模仿背影和秋天的怀念写一篇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妈妈,背影,作文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如果允许我们描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写亲情,应该怎么写才能写好?妈妈的背影映在心里,映在脑海里。多少次我默默地回头看她的背影,它久久回荡在我的心里,久久无法抹去。也许是所谓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在作祟,让我最近几天很容易发脾气。发完脾气,我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皎洁的月光

  • 北宋灭亡后北方百姓在金人统治下生活如何?(北宋被金灭亡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金人,大金,南宋

    在宋代历史上,靖康之耻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耻辱的历史事件。金人俘虏了皇帝和的官员,朝廷不得不南迁,建立南宋朝廷。而且原来住在北方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搬到了南方,但是很多人还是留在了北方。那么北方的这些宋人在金人的统治下是如何生活的呢?晋人是怎么对待他们的,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

  • 欧阳修真有给他外甥女写情诗吗?(欧阳修情诗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欧阳修,首诗,江南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那就是"偷侄子"核心内容是欧阳修给侄女写了一首情诗,很多人也问过,这是真的吗?这个说法是真的吗?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看看是怎么回事。首先,历史上欧阳修的"偷侄子"事件确实发生了,但欧阳修是否对侄女有其他想法,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当时的皇帝并没有说欧阳修是因为这首诗被定罪

  • 东汉开国功臣马援为什么不是云台二十八将(东汉开国功臣马援为什么不是云台二十八将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援,刘秀,汉明帝

    公元60年,汉明帝在洛阳南宫的云台阁为28位将军画像。这28位将军都和一起为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刘得以兴国。这28位将军功不可没。但在这28个人中,没有马援。马援是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一生功绩卓著。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1.东汉开国功臣王莽建立新王朝后,马援逐渐崛起。他先是投靠陇右

  • 唐朝名将高仙芝为何被唐玄宗处死(唐朝 高仙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仙芝,潼关,唐玄宗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处决了两个名将,其中一个就是高仙芝。当时发生的事情是因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动乱爆发后,唐玄宗直接处决了高仙芝,所以他最后死得很冤。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在唐朝,高仙芝是一位著名的武士。他曾经带领士兵在国外作战,他的勇敢受到

  •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拿着一把羽毛扇(诸葛亮为什么拿一把羽毛扇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羽扇,可以

    说到三国诸葛亮,他是众所周知的军事家,谋略多,聪明。但如果你经常看诸葛亮,你就会知道,他无论在哪里,总是拿着一把羽扇,时不时地扇扇。这是怎么回事?这把羽毛扇有什么特殊功能吗?诸葛亮从哪里弄来的这把羽扇?诸葛亮爱不释手!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1.诸葛亮为什么总拿着羽扇?首先,羽扇是当时文人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