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灭亡是因为小冰河时代吗?(明朝灭亡是因为小冰河时代吗)

明朝灭亡是因为小冰河时代吗?(明朝灭亡是因为小冰河时代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44 更新时间:2024/1/4 0:17:59

如果你了解历史,你会发现,任一个朝的灭亡,都不是由一个简单的人或事造成的,原因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如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小冰期的到来,寒的天气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个王朝的灭亡和天气有关?那么小冰期对明朝的影响到

底有多大呢?天气寒冷和明朝灭亡有什么关系?是否应该把明朝的灭亡归咎于小冰期?

1.小冰期对明朝的影响有多大?

在我们的印象中,《冰河世纪》应该是像电影《冰河世纪》中所表现的那样,整个地球的大部分都被冰雪覆盖着。而且这个时期会极其漫长,长到足以让生物进化成另一种形态来适应寒冷的气候。

而明末清初的人们所经历的冰期,规模却没有这么大。冰河期只持续了不到百年,气温也没有下降到几乎整个地球都披上银装的地步。所以我们把明末清初的这个冰河期叫做小冰河期。但是,冰河时期虽然小,但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事实上,这个小冰河期并不是在一个冬天突然到来的。在明代历史上,人们对极寒天气的记录自洪武以来从未被打破。只是到了万历年间,“江苏、宋濂下雨,冷如冬日”,"在陕西的大雨雪中,骆驼死了两千只蹄子”。贵州暴雪,形状像土坯,没有留下任何住宅瓦片。会宁霜打死庄稼。鄢陵霜杀麦的记载更为频繁。

翻看明朝历史上极寒天气的记载,其实可以发现很多在明末小冰期正式到来之前,上天赐予我们的东西。预览”。洪武十四年(1381年)的五六月,本该只存在于《悼》中的“六月雪”它出现在了杭,六月阳光明媚,白雪皑皑。

景泰四年(1453年)三月,凤阳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雪,大部分麦苗被冻死。同年十一月至次年初春,华北平原至黄淮平原普降数尺大雪,东海海冰四十里。江南地区在这期间也下了近一个半月的雪。所以,仅今年冬春两季,全国冻死的人和牲畜就有上万只。

当小冰期正式到来的时候,清人干脆把《清史》第十五卷草案的开篇,留给了这个看似无尽的冬天和低温。"“冻饿”和“冻死”成了这场灾难的关键词。明初大雪的偶然甚至成为清初的常态。顺治年间,保安、西宁、武强、昌黎、滦州等地有四五十天大雪的记录。那时候,即使人们在平地上行走,也有掉进深雪而丧命的危险。

这样的极寒天气不仅会影响中原乃至南方的农业生产,进一步增加农民暴动的可能性,还会影响明末士兵的战斗力。与生活纬度较高的满族、蒙古族少数民族士兵相比,大部分明朝士兵在适应寒冷天气时显得更加力不从心。所以在明末清军不断南侵的时候,缺衣少食又不耐冻的明军更加不堪一击。

有学者认为,明朝最终崩溃的原因之一是明末的小冰期。因为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而减产又引起农民暴动,影响了人口和军队的战斗力。所有这些,最终归结到明朝末年国力的衰落,国家的衰落。这样的阿明王朝,在清军的铁蹄下,出现了节节败退的局面。所以,认为寒冷终于造就了时代的变迁,也不无道理。

2.明朝灭亡是因为小冰期吗?

小冰期,顾名思义,指的是气温比正常年份冷的时期。由于异常天气导致粮食大幅减产,进而引发社会动荡,这些因果关系似乎相当合理。但是,明史爱好者经常声称的明代小冰期的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因为这个小冰期的时间跨度是从元初开始,一直到清朝康熙时期才结束,持续了400多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冰川的碳同位素测试,科学家发现冰川大约从1270年(元朝建立于1271年)开始推进,也就是说小冰期开始于这个时间点。第一次降温阶段的最低点出现在1370年左右(明朝建立于1368年),接下来的一个世纪气温略有回升。1470年左右,全球气温再次变冷,一些很少下雪的地方开始不断下雪。极寒天气一直持续到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这期间最冷的阶段出现在1650年到1700年之间,也就是明朝灭亡后的半个世纪。

从上述时间节点来看,元明的兴衰和明清的兴衰,基本都处于小冰期的相对寒冷阶段,两者之间似乎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但是,当我们详细了解了现阶段的天气情况后,答案就不一样了。

根据明朝正史和地方志中的一些记载。景泰四年(1453年)冬天下大雪,次年四月,财政部报长江下游"冻死的算"其中,仅长江南岸的常熟县就冻死1000多人。成化十三年(1477年)冬,大寒使运河结冰,厚达数尺,江南交通中断数月。万历六年(1578年),长江三角洲多处湖泊结冰,寒风卷起湖面上的冰屑,送上10米高的山头。

熟悉明朝历史的读者可能知道,无论是景泰年间还是成化年间,尤其是万历六年"万里中兴"黄金时代。既然极寒天气没有对景泰朝、成化朝、万历朝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崇祯朝的覆灭是不是应该让小冰河期遭殃?这显然说不通。

其实明末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失去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对抗朝廷;二是两线作战,耗尽了国家财力。朝廷没钱打仗只好多征税,税负增加导致农民起义军越来越多。第三,统治阶级的无能导致局势的彻底恶化。到了最后阶段,这么大的一个帝国完全脱节了,它能活到1644年其实是个奇迹。与这三个原因相比,小冰期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因此为明朝灭亡背黑锅显然过于牵强。

3.下一个小冰河期是什么时候?

地球历史上有过三次大冰期:晚寒武世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冰期和第四纪冰期。

目前最接近人类的发生"小冰河时代"那是15世纪初,600多年前,这个小冰期持续了100年左右。15世纪初,人类进入了全球气候明显变冷的时期,这"小冰河时代"史书中也有记载。比如中国明清的史料就把这个"小冰河时代"称之为"明清小冰期"由于冰河时期,世界各地都发生了饥荒,尤其是在中国。明末饥荒引发的农民起义,就是小冰期带来的灾难,小冰期是15-17世纪最冷的时期,也促使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频繁入侵中原,掠夺粮食,包括后来称霸中原的清朝女真族。

自上一次小冰期以来,数百年过去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很有可能进入下一个"未来十年。小冰河时代"期间,原因首先是近年来人类观测到的太阳黑子活动明显减少,这是衡量太阳辐射水平的重要依据。如果太阳黑子活动减少,就意味着太阳辐射会大大减少,到达地球的热量也会减少,从而导致地球温度降低。NASA从对地球大气层的探测数据中发现,近年来地球大气层接收到的来自太阳的太阳辐射减少了10倍以上,这说明地球的温度正在逐渐降低。

其次,从地球的冰期循环规律来看,从15世纪发生的小冰期开始,人类会在几百年内——1000年内进入下一个小冰期,现在距离上一个小冰期已经过去了600多年,人类所处的21世纪现在处于"明清小冰期"去年年底,距离下一个小冰期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全球气温在上升,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伪命题。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没有人谈论全球变暖,因为地球不是变暖而是变冷了。经过人类的观测,北极地区的冰川在最近十年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00多万平方公里,这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下一个小冰期"它正在接近。据科学家估计,下一个小冰期将持续20-30年。

纵观地球进化史,每一次大灭绝或物种进化都伴随着这种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例如,晚寒武世、石炭纪-二叠纪第四纪冰川都导致了地球上的大规模灭绝。明清小冰期"它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变迁,现在又影响了地球"小冰河时代"随着的到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过去,人类可能只能等死,但以现在的人类科技,人类有很多方法可以度过下一个小冰河期,比如建造大型地下生活区,利用科技储存足够燃烧取暖的物品。科学家预测下一个小冰期将在10-20年后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标签: 小冰期明朝一个

更多文章

  • 唐穆宗为什么英年早逝(唐穆宗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穆宗,唐穆,宪宗

    唐穆宗·恒力死时不到29岁。古代皇帝基本都是衣食无忧,各方面条件和待遇都是最好的。为什么唐穆宗英年早逝?这与唐穆宗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在他执政的四年中,唐穆宗没有做出什么伟大的贡献,相反,他整天享受盛宴,浪费时间。因此,纵观唐代历史,唐穆宗的存在感并不是很高。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唐穆宗的生平和他最终的死

  • 贾诩和郭嘉谁更厉害?曹操为什么更看重郭嘉?(三国志贾诩曹操郭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嘉,曹操,谋士

    我们都知道郭嘉是曹操早期最看重的军事家,但是郭嘉和贾诩的差距有多大呢?也许从不同的角度看,贾诩的能力更胜一筹,但他就是得不到曹操的重用。其实曹操是三国里最好的用人之一。基本上他可以对不同的人软硬兼施,不怕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反正也逃不过他的眼睛。至少在曹操眼里,郭嘉确实更胜一筹。汉末三国是一部非常精彩

  • 李广利为什么投降匈奴李广利怎么死的(李广利为什么会叛变)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广利,汉武帝,匈奴

    李广利是西汉中期将军李夫人的哥哥,汉武帝的妃子,所以李广利是外戚之一。当时李广利多次带兵攻打大宛,战绩平平。后来李广利参加了征伐匈奴的战役,但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失败了。最后李广利因战败投降匈奴,被魏法所杀。可能很多朋友对李广利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看看李广利的人生是什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刘邦要杀樊哙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周波,樊哙

    说起刘邦和樊哙,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两个人其实有着一生的交情。其实是樊哙救了刘邦一命,但谁都知道刘邦临死前其实想杀了樊哙。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内涵?让我们跟随边肖来揭开这个秘密吧!刘邦想杀樊哙,是因为樊哙侵犯了刘邦的利益。樊哙能逃过这一劫,一方面有樊哙的人在,另一方面刘邦的运气也耗尽了。楚汉争霸的时

  • 孙膑到底是被砍掉了双脚还是挖掉了膝盖骨?(庞涓砍孙膑膝盖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膝盖骨,砍掉,奴隶主

    很多人都知道,孙膑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军事家。他的故事也可以说是广为流传。孙膑和庞涓两个徒弟,师从鬼谷子,孙膑被庞涓灭了。幸好逃到了齐国,侥幸捡回一条命的孙膑与庞涓的弟子成了仇人。最终,庞涓死在孙膑手里。其实孙膑的本名并不是孙膑,只是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真实姓名,而是因为被鞭笞,才被称为孙膑。

  • 模仿背影写亲情的作文字怎么写(模仿背影和秋天的怀念写一篇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妈妈,背影,作文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如果允许我们描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写亲情,应该怎么写才能写好?妈妈的背影映在心里,映在脑海里。多少次我默默地回头看她的背影,它久久回荡在我的心里,久久无法抹去。也许是所谓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在作祟,让我最近几天很容易发脾气。发完脾气,我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皎洁的月光

  • 北宋灭亡后北方百姓在金人统治下生活如何?(北宋被金灭亡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金人,大金,南宋

    在宋代历史上,靖康之耻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耻辱的历史事件。金人俘虏了皇帝和的官员,朝廷不得不南迁,建立南宋朝廷。而且原来住在北方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搬到了南方,但是很多人还是留在了北方。那么北方的这些宋人在金人的统治下是如何生活的呢?晋人是怎么对待他们的,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今天就让边肖带你去看看

  • 欧阳修真有给他外甥女写情诗吗?(欧阳修情诗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欧阳修,首诗,江南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那就是"偷侄子"核心内容是欧阳修给侄女写了一首情诗,很多人也问过,这是真的吗?这个说法是真的吗?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看看是怎么回事。首先,历史上欧阳修的"偷侄子"事件确实发生了,但欧阳修是否对侄女有其他想法,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当时的皇帝并没有说欧阳修是因为这首诗被定罪

  • 东汉开国功臣马援为什么不是云台二十八将(东汉开国功臣马援为什么不是云台二十八将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援,刘秀,汉明帝

    公元60年,汉明帝在洛阳南宫的云台阁为28位将军画像。这28位将军都和一起为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刘得以兴国。这28位将军功不可没。但在这28个人中,没有马援。马援是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一生功绩卓著。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1.东汉开国功臣王莽建立新王朝后,马援逐渐崛起。他先是投靠陇右

  • 唐朝名将高仙芝为何被唐玄宗处死(唐朝 高仙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仙芝,潼关,唐玄宗

    众所周知,唐朝时期,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处决了两个名将,其中一个就是高仙芝。当时发生的事情是因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动乱爆发后,唐玄宗直接处决了高仙芝,所以他最后死得很冤。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在唐朝,高仙芝是一位著名的武士。他曾经带领士兵在国外作战,他的勇敢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