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魏文帝曹丕是怎么死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历史上魏文帝曹丕是怎么死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83 更新时间:2023/12/14 4:39:02

魏文帝曹丕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时魏国黄初七年(226)五月,迫使汉献帝禅位、建立曹氏魏国的魏文帝曹丕崩殂,年仅四十岁。曹丕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十月底即位改元做皇帝,至此尚不足六载,那么,是何原因让这位胸怀大志的皇帝如此匆匆地英年早逝了呢?

一、预判成真?

汉魏时期,所谓的专门给人看相的相术家多如牛毛,但是相术灵验的却不多。而其中,也有几个另类,据说相术很是了得,且应验不少,朱建平就是一位佼佼者。

朱建平曾经为魏武帝曹操的同族夏侯威相面,言说夏侯威四十九岁那年可以做州牧,但会有个危险,若是能躲过这个危险,不但可以增寿二十一载,能活到七十岁,而且还可以做相国。

后来,身为兖州刺史的夏侯威,在四十九岁那年的腊月得了重病,突然间想起了朱建平当年的预言,自认为必死无疑,就赶紧安排后事。

可是,等到腊月下旬,眼看着这一年就要过完了,夏侯威的病情竟然好转了,他自以为没事了,因为只要这几天不死,等到过年,以后就能活到七十岁。

他高兴极了,就在大年三十大摆宴席,准备等到天亮过新年,自己就五十岁了,且还能再活二十年。可是,这边酒席才散,他又发病,不久便死去了,还是活了四十九岁。

朱建平还为曹操的儿子曹彪相过面,预言说他五十七岁那年据守藩国时会被敌兵包围,有危险,若能度过此难,当能终老。

后来,果然在嘉平三年(公元251年),曹彪五十七岁那年,因为牵涉到王凌叛乱,被司马懿派军队围城。

因为之前兖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预谋拥立曹彪为帝,准备在许昌建都、另立朝廷,与司马懿控制的傀儡皇帝曹芳分庭抗礼,所以曹彪深知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也走投无路。为了保全自己家族的人,曹彪自杀而死。

朱建平预言成真的例子很多,似乎曹丕之死,也因为他的预言。他对曹丕的预言是:曹丕能活到八十岁,但是中间的四十岁那年会有个小小的危险,若能度过此难,便能长寿至八十高龄。黄初七年五月,曹丕病重,自知大去之期不远矣,想起了朱建平对自己生命的预判,幡然醒悟:“朱建平说我能活到八十岁,是昼夜加起来计算的呀!看来,我命不久矣。”果真不久便死去了。

那么,曹丕之死,真是朱建平算得准、预判成真吗?

二、死因探秘

史书上记载,黄初七年(226)正月,刚刚经历攻伐吴国惨败的曹丕在撤军回师途中经过许昌城,想进去休整一下,可是,才走到城门口,正要进城呢,冷不防南城门坍塌砸下来了,堵住了去路。这是干什么呀?这不仅是不想让自己进城,还是想要自己的命啊!

一年之计在于春。才过了年,还没出正月,曹丕就摊上了这么个事,又是被敌人战败之余,败军之将曹丕的心情之糟糕可想而知了。于是,他下令不进城了,直接回京城洛阳。

后人认为,许昌城门坍塌,是上天示警,预示着曹丕将要死去。

其实不然,相术之言、天人感应,不过都是后世穿凿附会罢了,不足为据,曹丕之死并不值得稀奇和同情,因为他是自掘坟墓。

根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曹丕病重之时,他的母亲卞太后前去探视,发现皇帝寝宫里值班侍奉的都是当年曹操生前宠爱过的女人,就质问她们:“你们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她们回答道:“正在招魂时就来了。”原来,曹操那边刚死,尚未出殡下葬,曹丕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将父亲生前宠幸的美人继承了。

卞太后听此,十分恼怒,对着儿子恨铁不成钢地叹息道:“老鼠和狗都不会吃你余下的东西,你死,活该啊!”说完,卞太后扭头就走,直至儿子曹丕崩殂,她也不去哭灵。

由此可见,卞太后对儿子曹丕的不争气是十二分的愤恨呀!这也恰好澄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曹丕之死并非是朱建平预判成真,而是曹丕自己荒淫无度掏空了身子、自掘坟墓,怨不得别人。

此外,魏晋时期人们寿命普遍不长,比如周瑜才活了三十六岁,鲁肃活了四十六岁,吕蒙活了四十二岁,曹丕的弟弟曹植活了四十一岁。所以,曹丕活了四十岁而死,在当时也属于正常情况,不足为奇。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作为皇帝,曹丕若是近女色不太过,能有所节制,身体状况肯定会好一些,相应的能多活几年。这一点,曹丕比起自己的老爹曹操来,还是差远了。可是,曹丕作为皇帝,高高在上,能支配国内的一切资源,面对着那么多年轻俏丽的后宫粉黛,又岂能容易把控住自己的情和欲?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也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舒县人。他在年少时就十分喜欢读书,之后在担任郡县官吏时受到提拔,汉景帝时期他担任蜀郡守,成为了蜀地的“最高长官”,而他自

  •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 耿恭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永不叙用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耿恭东汉大臣、名将,上谷太守耿况的孙子,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耿恭坚守西域,宁死不屈,最终率领仅剩的13个将士回到玉门关。可以说,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是最能体现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气与精神的一次行动。然而,当耿恭于76年回到洛阳,两年后

  •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朝开国著名功臣。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文忠是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封的六位公爵中(死后追封的不计),除常遇春之子常茂外最年轻的。不过,常茂是凭借父萌,以及姐妹常氏将要嫁给皇太子朱标的原因成为国公,李文忠是实打实的凭借战功入选。当然,李文忠的另两重身份也起

  • 韩信就不想做皇帝 韩信为何没有三分天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对韩信为什么不想“三分天下”?他不想做皇帝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为什么不想“三分天下”:公元前203年,韩信逼迫刘邦封自己做了齐王,项羽听说了这个事情,派遣说客武涉游说韩信。武涉对韩信说:“现在楚王和汉王争夺天下,胜负都掌握在您的手里。如果您支持汉王,汉王就

  • 项羽死后被五个人分尸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项羽死后还被分尸,得到他残躯的五人下场怎样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本以为乌江自刎,英勇赴死就是西楚霸王的悲壮结局,却不曾想,赴死之后的遭遇,更是让人唏嘘不已,首先跟大家说一下这五个人分别是谁:王翦取其头,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 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后,是如何处置董卓尸骸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东汉末年,“活阎罗”董卓带给了人间地狱酷刑与兵燹之祸。董卓最终被王允与吕布合力铲除。据《三国志》与《后汉书》等史籍的记载,董卓死后被老百姓点了天灯,而被董卓迫害的袁氏门生故吏又将其挫骨扬灰。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后将董卓剩余的骨骸收敛下葬(笔者按:如果《后汉书》记载属实,则董卓骸骨几乎无存,董卓墓葬或为

  • 古代通缉令那么抽象 古人真的能够抓到犯人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对在古代,按照画像上的通缉令,真的可以找到罪犯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通缉令那么抽象,按照通缉令上的画像来寻找罪犯,真的可以抓到犯人吗?“通缉令”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是捉拿犯人的最要证据,根据画像上图画,可以更好地来识别罪犯的形貌特征。在古代,如果有人犯了罪,

  • 古代社会有有"士农工商"的说法 古代商人地位为何那么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士农工商:古代商人的地位为什么很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古代读书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其实古代这话并没有错,因为读书人可以获得学问,跟着进入仕途,也就是入朝为官,古代人给各个不同行业的人进行了排列,有"士农工商"的说法

  • 古代读书人为什么喜欢做官 光宗耀祖只是其中之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人为何都那么喜欢做官?除了光耀门楣,还有其他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十年寒窗苦读,数十年如一日的拼搏坚持,只为一个未知的结果,这样值得吗?春闱秋闱来考试的学子,占满了所有客栈的房间,甚至为了能参加考试,不惜住在破庙之中,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样是值得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