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曲的衬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趣历史网

元曲的衬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33 更新时间:2024/1/2 1:43:50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那么元曲的衬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其实衬字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也有称为垫字。

曲可加衬字,是它与词或诗的主要区别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小令所用的衬字较少,套曲则比较多。

在曲谱中,衬字往往用小字书写,以区别于正字。衬字一般不占用乐曲的节拍、音调,往往是唱时快速而有节奏地一口带过。

就意义上说,衬字往往是些无关重要的字。就音韵上说,衬字不能用于重音。

所谓“衬字”,是曲牌所规定的格式之外另加的字。衬字概念是随着曲的格律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般认为是北曲声腔化后多出腔调的字(声)。

曲可加衬字,是它与词或诗的主要区别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小令所用的衬字较少,套曲则比较多。

在曲谱中,衬字往往用小字书写,以区别于正宇。衬字一般不占用乐曲的节拍、音调,往往是唱时快速而有节奏地一口带过。此外,杂剧使用衬字比较普遍,而南戏则比较少用。

句首的衬字可以用实词(如名词、动词等),也可用虚词(如连词、助词以及代词、副词等)。如尚仲贤《魁负桂英》:“殿阶前空立着正直牌”,“前”和“着”是衬字有时,衬字是一个句子,如白朴《梧桐雨》“寡人亲捧一盏儿玉露春寒”,“玉”字前的句子是村字。

衬字有时可多至十多二十个字。如关汉卿的南吕《黄钟尾》“我正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炒不爆锤不碎打不破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响”字前的部分即为衬字。

衬字是在不更动原谱的基础上增加字数的,这表明曲的句法相当自由和富于变化。衬字用得恰当,可使句法灵活多样,增强了曲文的口语化和形象化特点。

散曲可以加衬字,这给作者了很大的自由。由于衬字不受格律的限制,不讲平仄,不拘字数。既可以补充语义,也可以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因而作者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以表达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因此衬字的作用就是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之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或生动,或者使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衬字用得恰当,可使句法灵活多样,能增强曲文的口语化和形象化特点。

加衬字一般应遵照正衬可别、衬不占主的原则。最常见的衬字多是不能独立成文的虚词,如语气词、连词、助词、副词等。常见也有实词中使用代词、形容词做衬,但应尽量避免行动性很强的动词和实物名词单独做衬,一定不能避免时最好要与虚词结合共同成衬。

衬字是为正字服务的,依赖性强于独立性。由于曲牌文辞格式已经设定了表达文意的词句主体结构,所衬字词要成为有意义的表达,则必须依附在这个主体结构上,剥离衬字后的正字组成的语句仍能够通解,反之脱离了正字的衬字则无法成文。

衬字带有明显的口语性特征,这一点使得衬字可以调剂曲子的严肃品味和风格。曲牌正字形成的典雅文辞,一般都像正襟危坐的夫子,因而在正字体中能做到“本色”“当行”难度极大,这也是制曲者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

在演出场上,衬字的处理都有赖于歌者。

正由于此,衬字从演出场上之唱,到格律之定规,再到文人对衬字的再规定后走舞台,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时间,直至曲被格律化(或者声腔化)之后才产生了真正概念上的衬字,这一过程已走过元明清。

延至今日衬字一说仍在文人学者中继续争鸣、深化与扩充,并逐渐发展。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散曲为什么会盛行于元代?详解其原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散曲是什么?为什么会盛行于元代?其实散曲是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剧本中使用的曲,粘连着科白、情节。元代除了诗词依然处于“正宗”的位置外,诗坛上又

  • 刘姥姥在被王熙凤当场捉弄后,为何还对她夸赞有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阻止七国之乱?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没错,汉景帝就算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等七国的叛乱,也不会停下脚步。这一点,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了,可他依然还是杀了晁错,而且用“腰斩”这样一种残酷的刑法来杀晁错。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

  • 祢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祢衡“少有才辩”,因“好矫时慢物(喜欢指摘时事、轻视他人)”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毒舌”。建安初年,“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年方弱冠的祢衡闻讯赶往许都,途中精心设计并制作出一张张扬个性的名片。在许都呆了一段时间后

  • 历史上沈万三破产与朱元璋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沈万三,拥有聚宝盆的江南第一豪富。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明人董谷在他所著的《碧里杂存》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朱元璋给了沈万三一文钱,结果沈万三因此破了产。那么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呢?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富商,他本来叫沈富,但由于财倾天下,因此得名万三秀,以作巨富之别号。沈万三的钱

  • 明朝时期常遇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做出了哪些贡献?-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常遇春和徐达一样,都是出生于农家,祖祖辈辈种地为生。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常遇春是明朝名将,为朱元璋一统江南,推翻元朝立下巨大功劳,是仅次于徐达的大明第二名将。那为何常遇春不到四十岁就英年早逝了呢一,投靠朱元璋常遇春身材高大,擅长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因此早年做了强盗。至正十五年(1

  • 被围凤鸣山时,赵云是如何脱困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请求当先锋,先行破敌,赵云老当益壮,率军力斩魏军大将韩德等五人,后来,赵云因为轻敌,被夏侯楙用计困于凤鸣山。赵云左冲右突,不能突围,赵云感叹,我不服老,死

  • 长孙顺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作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长孙顺德是唐朝开国名将、外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李渊起兵夺取关中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还是李世民的堂叔岳,可以说是功高位尊。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都深受李世民的信任与宠信,那为何他们的堂叔长孙顺德屡遭李世民贬斥呢一,出身名门长孙顺德是北魏皇族后裔,为北周

  •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汤和是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文武功臣,首批受封的,共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侯爵和两个伯爵。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为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次封赏中,令人惊讶的是,跟朱元璋极其亲近,且军中资历最老的大

  •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会,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