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摊丁入亩是什么?为什么能让士绅们集体跳脚?-趣历史网

摊丁入亩是什么?为什么能让士绅们集体跳脚?-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60 更新时间:2023/12/24 0:22:36

众所周知清朝的雍正帝为康乾盛世作出了非大的贡献,其中摊丁入亩是很重要的一项国策,那么这项政策具体是什么呢?为什么能让士绅们集体跳脚?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为什么要摊丁入亩

说到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就不得不提到明朝了,历史上明朝统治者为了拉拢士绅(在职或已退休的官员、取得功名但尚未做官的读书人都在此列),对其多加拉拢,给予其各种特权,进行税收优免,后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时,士绅们更是通过种种手段达到了“不当差、不纳粮”的程度,这些义务税赋全由百姓们承担。

另外,除了各种杂项外,百姓们还要缴纳“丁银”也就是人头税,这就进一步造成了贫富日益分化,灾荒年月一来,贫民要么贱卖土地,要么借高利贷,最终的结果都是土地兼并。

而因为举人、官员,极其家人们,包括他们的奴仆都是不用纳税不用服徭役的,因此许多百姓为了避税纷纷将自己的土地投献给士绅们,或是干脆卖掉土地,甘心给士绅们当佃户,还有的则干脆逃荒,找地方当起了隐户,以此躲过政府的监管。研究者们认为,在明朝人口巅峰时期,起码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遗漏于政府记录之外,无法收上赋税。

这就导致了国家陷入恶性循环,不加税吧?政府没钱,加税吧?会加剧土地兼并问题,造成大量农民破产,躲起来不交税,国家财政结构进一步破坏,想进行改革吧?又是层层阻力,最终明朝廷却也只能饮鸩止渴。在这种情况下,士绅变得非常肥硕,但很多农民却沦为佃户、奴仆,或成为流民、饥民,并最终埋葬了明朝。

摊丁入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清承明制,一直以来清政府收税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还是像明朝那样对百姓征收田赋和丁税(人头税),收人头税的时候,你家里有多少人,就按每个人多少钱乘以人数来交丁税,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缴纳一样的丁银,这看起来公平,但却有很大的弊端。

富人和穷人缴纳一样的丁银,广大的贫民们明显负担更重,而富人却不会有什么感觉,小户人家,家财不丰,又因为人多地少,会逐渐付不起丁税,也就甘愿卖了土地去给地主当佃户,甚至被逼得卖田卖身、溺死婴童。

士绅们不用纳税,又有钱财,自然拼命买地,富人由此兼并土地,到康熙年间时,清朝主要的土地都逐渐集中在了官僚手中,土地兼并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土地年年兼并,贫富日益不均,农民人口增长,但手中却没有土地,“一邑之中,有田者十一,无田者十九。”

农民承担着繁重的税赋,但因为没有土地,不能生产,所以无力负担,这导致流民增加。封建地主垄断土地却不交税,不断扩大田庄还上瞒报,要缴税的土地逐年减少,清朝廷能够收到的税赋自然也是年年减少,当国家在遇到什么财政难题需要大量款项时,又只能再向贫民加税,这又会导致贫民不堪重负,并爆发新一轮的农民起义。

一些百姓为了避税,开始更大规模的投献、逃荒,或是藏为隐户,让国家彻底收不上税,官僚们为了完成赋税任务,就不断巧立名目,将这部分的丁赋转嫁到其他农民头上,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朝廷财政持续下降。并且,地方官员为了中饱私囊,还会对下征收重税,对上却少报人口,造成吏治腐败,朝廷收入再次锐减。

当年发生在明帝国身上的事情就要在清帝国身上重演了,为了避免这个可怕的现实再次发生,雍正帝开始动手改革了。

为了解决财政困境,雍正帝开始了“摊丁入亩”的改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不过摊丁入亩并不是雍正帝的创造,而是完全照搬了明朝中后期条鞭性的摊丁入亩,只是明朝没有坚持下来而已,清人庆云说:

“明嘉靖后行一条鞭法,均摇、里甲与两税为一,丁随地起(摊丁入亩)非权舆于(开始于)今日。”

雍正帝一改往日按人头收税的旧法,改为按地收税,进行大规模检地运动,核田归税,将历代相沿的田赋、差役和丁银等项逐步合一,形成一切出于田赋,实现了真正的一条鞭法,并宣布“永不加赋”,这样就等于将流行中国两千多年的人头税(春秋时代就有了,秦汉时期称之为“口赋”、“算赋”、“口算”)废除了。

雍正帝依照“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原则,废除了士绅们的许多特权,与普通百姓一样承担国家的徭役赋税(不过后来官绅一体当差政策并没有推行下去)。把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徭役银(也称丁银)作为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额——335万两白银,平均摊入各地方的田赋银中,一体统一征收。由于各省各地的情况不同、赋役比例不同,因此分摊比数也各自有别。其中,直隶省每田税银一两平均摊入丁银0.207两;山东省为0.115两;河南省为0.117~0.207两;陕西省为0.153两;江西省为0.105两;福建省为0.527~0.312两,这就成了后来所谓的清代划一的地丁制度。

此后清朝人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地少得少交,地多得多交,没有土地的就不交,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贫民的负担,家中人口数增加不再是增加纳税负担了,少地或无地的民众压力骤减。

并且人口好隐藏变动很大,按人口征税计算很难,在古代的情况下很难确定一块地方到底有多少人,而土地则不好隐藏相对是不变的,因此只对土地征税是很容易的,税率、税额也都很容易确定,核算起来也更加方便,而且由于土地都集中在官僚和富人手中,他们也有承担赋税的能力,有利于政府收税(相对来说)和保持社会稳定,浙江《嘉兴府志》上评价说:

“田亩起丁(摊丁入亩),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无田的乡民、佃户和市民因不再缴纳众多的税赋,使人民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因负担沉重而逃亡了,这在客观上安定了百姓的生活。但对于地主富人们来说,摊丁入亩则是割在他们的肉,在雍正帝改革之后他们要承担的赋税远远多于之前,因此摊丁入亩的推行阻力很大。

从民间富户到官员士大夫们都愿意执行此项改革,进行各种推脱,甚至是抗争,最后雍正帝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该政策推行到了一些地方,却也被士大夫群体所仇视,因此遭到了既得利益者们的一致抹黑和栽赃,导致雍正帝的名声非常不好。

而摊丁入亩政策实行之后,很快就展现出了威力,极大地增加了清朝国库收入,从雍正初年到末年,其财政增长了近10倍。在雍正登皇帝位之初,为以往各种积弊所累,国库存银只有800万两,然而,至雍正统治末期,仅在十余年间,基于包括摊丁入亩制度在内的善政实施,国库存银已达6000万两,社会人口则从1661年的1913万,增加到了1790年的3亿之多。

摊丁入亩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稍微缓和了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活动,因为土地负担有所加重,他们购置田产的热情也就不那么高了(可惜到后来,地主通过转嫁负担于佃户,而继续兼并田产),中国人口得以迅速增长,为清朝的统治注入了强心剂。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如果蜀汉的五虎上将围攻吕布,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国五虎上将合力能否打败吕布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吕布已经败了。如果让蜀国的五虎上将围攻吕布,吕布也只能是落败的份

  • 孙权如果从荆州发动攻击,他面临哪些方面的困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拿下荆州后,为何不从荆州北伐,而是执着于攻取合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权打仗虽然不咋地,但是把合淝作为主攻是正确的也很无奈的一个

  • 孙尚香是怎么死的 跳河自尽是不是真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对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历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孙尚香与刘备的爱情故事吧。很多人对孙尚香的死感到惋惜。下面,就来讲述一下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吧。孙尚香是自己跳入河中而去世的。孙尚香跳河是为了刘备,当时,孙尚香已经是刘备的夫人了,孙尚

  •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00年5月,“小霸王”孙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对张昭说:“公等善相吾弟!”然后将将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孙权不仅在江东站稳脚跟,而且还占领了荆州地区

  •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4个儿子,为何偏要传位给刘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的一生中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把皇位传给刘禅呢?提起刘禅,一定能想到“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既然刘禅这么不求上进,难道刘备当初是选错储君了吗?蜀汉在夷陵之战战败后

  • 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孙权为什么非要击杀关羽?你看看周瑜临死前都说了什么,关羽不冤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一个巨大的喜讯从前线传来,东吴的主将吕蒙在吴蜀战场上大获全胜,不仅收回了被蜀汉霸占多年的荆州,还擒获了蜀汉的大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这让东吴上下一片欢腾,仿

  • 历史上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感情如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蔡文姬,是与曹操同时代的著名才女,出身名门。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的一生,诠释了东汉末年佳人的悲惨命运。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就曾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异禀。她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是方圆百里出

  •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汉中之战的走向,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最终以刘备的全胜而结束。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力斩夏侯渊,给曹操致命一击。那么,作为曹魏名将,作为曹操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为何会被黄忠所杀?夏侯渊之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能避免吗?其

  • 朱文正是什么人?朱元璋将他幽禁至死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朱元璋的亲侄儿,。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有人说,想把事情看彻底,就应该多读历史,想让自己更优秀,还是要多读史书。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做法,其实不自觉地都在效法古人。历史上有多少帝王将相,他们的一生都在你我的指尖划过,

  •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为何年羹尧想造反都没有机会?你看雍正的驭人之术有多强多周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虽然没有起兵造反,但他的大逆罪就高达五条。年羹尧或许有造反的勇气,但雍正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因为雍正治人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犹如温水煮青蛙。雍正的驭人之术雍正上台时,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