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感情如何?-趣历史网

历史上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感情如何?-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81 更新时间:2023/12/24 0:21:36

蔡文姬,是与曹操同时代的著名才女,出身名门。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的一生,诠释了东汉末年佳人的悲惨命运。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就曾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异禀。她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才女,自然也是很多青年才俊的梦中情人。

与蔡文姬同时期的三国枭雄——曹操,也是才华横溢,文学造诣很深,更巧的是,两个人竟然是一对师兄妹。

史书记载,曹操在洛阳为官时,与蔡邕有“管鲍之好”,两人彼此引为知己。比蔡邕小22岁的曹操,敬慕蔡邕的才学和信义,蔡邕则推崇曹操的文韬武略,两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过从甚密。成为蔡家座上客的曹操,自然对蔡文姬渐渐熟悉了。

因为二人青梅竹马,作为学长的曹操,非常欣赏蔡文姬的为人,为她的深明大义感到动容。后来由于曹操四处征战,不得不离开蔡家。与此同时,蔡文姬接下来的坎坷遭遇,也让她在自己的三段婚姻上“颠沛流离”。

正史记载,曹操始终对这位师妹充满柔情和同情,在他有机会迎娶蔡文姬的时候,他始终没有这样做,是他变心了吗,还是另有隐情呢?

这还得从蔡文姬的三段婚姻说起。

一、蔡文姬遭遇不幸婚姻

蔡文姬待字闺中时,早已名声在外,求亲者络绎不绝。然而,这位才女却与曹操无缘。在蔡文姬待嫁之时,曹操一直在外征战,生死悬于一线。蔡文姬16岁时,由父亲蔡邕做主,嫁给了大学子卫仲道。

出嫁后,夫妇二人彼此敬重,谈论诗词、时政,恩爱有加。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人又嫌蔡文姬克死了丈夫,逼得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了娘家。

回到娘家以后,本可以过着恬淡寡居生活的蔡文姬,再一次遭遇变故。董卓掌权后,听说蔡邕名气大,便极力笼络,非让他出来做官,甚至以灭族相威胁。无奈之下,蔡邕只好走入仕途。一日之内,竟连升三级,最后获封高阳侯。后来董卓被杀,蔡邕被殃及,蔡邕作为董卓一党,最终死在狱中。

时逢天下大乱,又何以为家?关中地区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蔡文姬只能随着难民到处流亡。期间,不幸遇到了匈奴人,后蔡文姬被劫掠到了南匈奴。匈奴左贤王在难民堆中挑出了蔡文姬。蔡文姬于是变成了匈奴左贤王的妻子,这一年蔡文姬23岁。此后,蔡文姬开始了长达12年的胡帮草原生活,期间,她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

12年里,蔡文姬学会了当地的语言,还学会了吹奏当地的乐器“胡笳”,但即便如此,她仍然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故土。她创作的《胡笳十八拍》,表达的就是对家乡浓浓的牵挂之情,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故乡。

此时的曹操正在逐鹿中原,基本扫平了北方群雄,不仅当上了宰相,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了许昌,后来又迁都洛阳。

天下初定的曹操,得以喘息的间歇,他突然想起了死去的忘年交蔡邕,想到了蔡家唯一的后代蔡文姬,她一个孤身女子,如今流落何方呢?经多方打听,但无果而终。

公元208年初,曹操大军平定了乌桓。这次北伐的胜利,极大地震慑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权,包括南匈奴。他们派出代表团赶到中原,请求继续修好。就在接待南匈奴代表团的过程中,曹操得知,南匈奴左贤王的王妃是中原人,而且得知她就是蔡琰

二、一段有缘无分的情义,曹操还是做了减法

经再三确认,匈奴左贤王王妃正是蔡文姬。曹操大为惊喜,立即派周近作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前往南匈奴,要把蔡文姬赎回来。左贤王当然舍不得放走蔡文姬,但却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此时,面对曹操的使者,让蔡文姬陷入了母子情与故土情。最后,蔡文姬选择了归汉。这就是“文姬归汉”的千古美谈。此时的蔡文姬已经35岁。

能回到日夜思念的中原故土,蔡文姬十分高兴,在泪别两个孩子之后,她终于踏上了回陈留郡的路。可是,经过多年的战乱,故乡早已面目全非,哪里还有栖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第三次出嫁了。

有人不禁要疑问,曹操很难得再次见到蔡文姬,而且他对蔡文姬始终充满柔情、念念不忘,为何此时非要将师妹另嫁他人呢?因为此时的曹操,已绝非当年的曹阿瞒了。

三、曹操为何“斩断”这段“貌合神离”的念想

曹操和蔡文姬,一个是当时男人中的豪杰,一个是女人中的翘楚,都是人中龙凤。

蔡文姬难得再次归来,曹操为何要拒人千里之外,这与他一贯的作风格格不入,这背后隐藏了什么?

曹操一生有两大“谜团”。一是他不称帝,二是他没有娶蔡文姬。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个“人妻控”。但曹操也不是任何人的妻子都想霸占。曹操看重的人妻首先要有才华,其次必须要有相貌。蔡文姬的才华自不必说,最大的可能就是蔡文姬的相貌。没错,蔡文姬可能不是一个美女。

史书《后汉书·蔡邕传》中曾记录,蔡邕受到董卓重用,可蔡邕仍然不愿意久侍董卓,多次考虑东奔兖州。由于蔡邕长相特殊,容易被辨认,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蔡文姬长相也应该很一般,而且此时的蔡文姬已经是饱经风霜、三十多岁的女人了。所以这可能是遭曹操“排斥”的主要原因,还有,曹操和蔡邕本来就是知己,他没有必要打老朋友女儿主意的。

四、三嫁他人,一代才女的凄惶命运,却诠释了什么叫“逆袭”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琰再次嫁人。这是蔡文姬的第三次婚姻。

蔡文姬的新任丈夫是田校尉董祀。董祀刚刚20出头,正当青春年少,面对三十多岁的蔡文姬,董祀一开始自然有些不满,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勉为其难地接纳了这个妻子。

就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法当诛。蔡文姬再一次面临失去丈夫、流离失所的可怕命运。但是谁能救她的丈夫呢?而且,此时要命的是丈夫的判决文书已经下发。蔡文姬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他只能去求曹操。

正值数九寒天,当蔡文姬走进丞相府时,曹操正在举行宴会,朝廷里的很多公卿大臣、名流学士都聚集在这里。当时,大家都惊呆了。

“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

蔡文姬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丈夫请罪。她的声音清脆,言辞悲伤。宾客中有一些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这个样子,心里都十分酸楚。原本是家学渊博的千金大小姐,饱读诗书,礼仪周到,但是现在却这幅凄惨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蔡文姬何等聪明,她既维护了曹操的法纪,也博得了曹操的怜悯,因为他知道曹操对自己的旧情。

果不其然,看到昔日的心上人如此堪怜,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倘若处死董祀,蔡文姬势难自存。曹操犹豫了一下,还是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在一次闲谈中,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有吗?”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几经战乱,已经全部遗失。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大喜,忙说:“我想派十个官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来,你看怎样?”

蔡文姬婉言谢绝,曹操于是让人给她送去纸笔,以便默写文章。蔡文姬只凭记忆,默写出四百多篇文章,文无遗误。曹操看了,十分惊叹。而这400余篇文章,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董祀获救后,感念妻子的恩德,带着妻子隐居山林,并生下了一子一女,其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若干年后,曹操狩猎经过那里,还曾前去探望。晚年,曹操一直资助他们,并让他们衣食无忧。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汉中之战的走向,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最终以刘备的全胜而结束。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力斩夏侯渊,给曹操致命一击。那么,作为曹魏名将,作为曹操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为何会被黄忠所杀?夏侯渊之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能避免吗?其

  • 朱文正是什么人?朱元璋将他幽禁至死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朱元璋的亲侄儿,。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有人说,想把事情看彻底,就应该多读历史,想让自己更优秀,还是要多读史书。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做法,其实不自觉地都在效法古人。历史上有多少帝王将相,他们的一生都在你我的指尖划过,

  • 年羹尧想造反是没有机会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为何年羹尧想造反都没有机会?你看雍正的驭人之术有多强多周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虽然没有起兵造反,但他的大逆罪就高达五条。年羹尧或许有造反的勇气,但雍正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因为雍正治人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犹如温水煮青蛙。雍正的驭人之术雍正上台时,九子

  • 面对贪官胡惟庸的挑衅,朱元璋只说了五个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穷苦出身,童年过得极其痛苦,常常饱一顿饥一顿的,这种悲惨经历直接导致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他坐上帝位之后,面对贪官,可以说是铁腕铁拳铁石心肠,曾经有一位贪官挑衅他,朱元璋只说了5个字,就震慑了所有人。那么,朱元璋是如何治理官员腐败的呢?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思想有些局限。

  •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凭什么固守江东52年,又为何迟迟不称帝,看孙策遗言就知道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剧照人们对三国的认知,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在小说里,作者给孙权集团的评语是占了“地利”的便宜。这句评语的确不假,但东吴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一种不健康

  • 白波军的建立者是谁?这支军队是如何崛起的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东汉末年出现了一支著名的叛军:白波军。不过,很多人对白波军的起源及崛起的过程并不是很了解,今天趣历史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白波军由于起源于西河的白波谷而得名,因此这批人也被很多史料称为“西河白波贼”。白波军的建立与黄巾起义密不可。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郭太作为黄巾军的一员

  • 古代游牧民族都吃什么 顿顿吃肉连青菜都吃不起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的游牧民族日常都吃些什么,是不是吃根青菜都非常奢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北方草原地区的美食,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有想到奶制品与牛羊肉,在乳畜业繁荣的草原,肉和乳制品,自然就是草原民族的主要食物。在现代的生活当中,肉类与乳制品在其食谱当中,还是占据了主要部分。

  • 孙策明明有自己的儿子孙策为何还传位给弟弟孙权-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孙策临终前为何传位于弟弟孙权而非儿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孙权对待哥哥孙策的后人就只能用四个字成语来形容,那就是断子绝孙,没错,孙策的后人在最后确实断子绝孙了。孙策临死时坚持让弟弟孙权继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东吴大帝孙权的基业其实是承袭于他的哥哥

  • 孙权明明有七个儿子 孙权最后为何选择七岁的孙亮做太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对公元250年,有7个儿子的孙权,为何选择年仅7岁的孙亮当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皇位的继承人问题上,孙权犯的错误是极其严重的。明明有7个儿子,最终却选择最小的儿子孙亮,来继承他的皇位。孙亮7岁成为太子,10岁登基为帝。因为过于年少,无法处理军国事务,所以东吴

  • 如果北伐的人是庞统,结果会如何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如果是庞统北伐,北伐不但不能成功,还极有可能葬送蜀汉仅有的有生力量。司马徽、鲁肃等名士都认为庞统很有能力,大力宣传。凤雏庞统因此与卧龙诸葛亮齐名。但是庞统一生还没建什么功业,就战死了。所以他的能力也就成了传说,所谓“奇”也仅仅是传说。庞统一生中最有名的就两件事:第一,在荆州时,庞统力劝刘备取益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