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康熙时期发生三藩之乱 对清朝造成了什么影响-趣历史网

康熙时期发生三藩之乱 对清朝造成了什么影响-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54 更新时间:2023/12/24 0:25:48

对清朝时期的“三藩之乱”,在当时造成了什么影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作为皇帝,都希望加强中央集权,让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康熙皇帝在位时,也做出了不少的举措,最为著名的就是平定三藩。那么这“三藩之乱”是怎么来的呢?又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明朝末年,宦官把控了朝中大权,朝廷内部腐败不堪,加紧了对百姓的剥削,让百姓的处境十分艰难。后来清军入关,消灭了明朝,建立了清朝。

但是那时的清朝才刚建立不久,实力也一般,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实在无暇顾及南方,所以他们想到了重用清朝降将的策略。把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封为藩王。由他们三个代为管理南方。

藩王的权力很大,清政府很明白利用这三个藩王镇守南方并不是长久之法。如果他们一心向着朝廷还好,但是面对那么大的权力诱惑,恐怕他们并不会那么想,所以如果一旦他们实力膨胀,对清政府来说就是弊大于利了,那势必是要铲除的。不过眼下他们也只能暂且依靠着三个藩王。

皇太极驾崩后,顺治帝登基为帝,管理朝中大事,顺治帝也清楚如果清朝的实力下降,那么三个藩王一定会趁此机会夺取政权,所以在清朝根基不稳的情况下,他只能不断地发展清朝,让清朝不断地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清朝以后才会不必依靠三藩王镇守南方,也不必惧怕三藩王会起兵造反。

后来在顺治帝的一系列措施下,清朝也确实获得了发展。顺治帝之后,就是康熙皇帝了,但是他登基之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鳌拜,权力都在他的手中,康熙做什么都很受限制,所以康熙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擒了鳌拜,这才得以亲政。

亲政后的康熙也意识到了三藩的问题。他们的实力在不断壮大,但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吴三桂,简直就是一方霸主。朝廷派过去的官员不少,但是到了吴三桂那里之后就会被完全架空权力,派不上用场。而且吴三桂还私自铸钱。这可真是胆大妄为!要知道掌握了铸钱,也就意味着掌握了当地的钱财大权,只要他想要,什么时候铸都行,想铸多少就铸多少,这样的行为可一点都没有把朝廷放在眼中。

当然,吴三桂他们也不是傻子,自然也能明白自己这样的举动肯定会引起皇帝的不满,总有一天他们会面临康熙皇帝的削藩,所以他们加紧步伐,扩大自己的势力,搜刮百姓的钱财,而百姓们也因此过上了更加清贫且艰难的生活。对于三个藩王也十分不满。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想要回辽东养老,所以便上书康熙皇帝,说让他的儿子尚之信镇守广东。康熙皇帝正愁没机会削藩呢,谁知道尚可喜就自己送上门来了,于是康熙皇帝趁机赶紧下令撤藩。而且三藩要撤到的新地方就是关外,那里可都是满人,对于朝廷来说,只要三藩到了关外,一切都尽在掌控之中。

之后,吴三桂和耿仲明的孙子耿精忠也陆续上书康熙皇帝,表达了想要请求皇帝执行撤藩的想法,但其实这不过是他们的试探,但没想到康熙皇帝直接就答应了。等到撤藩已成事实之后,吴三桂直接跳了出来,积极反清。

吴三桂起兵的第二年,耿精忠就杀害了福建总督范承谟,表明了他想要反清的想法。但是尚可喜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因为他感念皇太极是自己的恩人,所以他不愿意与朝廷为敌,反而是积极和耿精忠的部队战斗了起来。

但是到了康熙十五年,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居然软禁了自己的父亲尚可喜,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尚之信也开始反清了,当时整个南方都受到了三藩之乱的影响。

虽然看起来三藩都和清朝为敌,但是他们各自为政已经成为习惯,谁也不愿意依附于谁,所以这三藩没有联合起来,实力也就没有那么强,况且他们之间也没有那么团结。康熙十七年,吴三桂自立为帝,三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嫌隙也越来越大。也因此康熙皇帝找到了他们的弱点。

后来南方多地被清政府攻占,吴三桂更是气得不行,没多久就病逝了,而叛军也乱了阵脚,康熙趁这个机会,大举进攻,让叛军们受到了重创,又过了两年,康熙皇帝才终于结束了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让很多百姓受到了无尽的磨难,为了躲避战火,四处奔波。但这之后,南北方也终于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此外,国家的政权也终于掌握在了康熙的手中,局势终于稳定了下来,国家也可以一心一意地谋发展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邦明明能除掉韩信,为何偏让吕后出手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是汉朝开国功臣,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然而下场却凄惨无比。刘邦杀韩信的心思早就已经有了,不过最终是吕后与萧何共同杀死了韩信。刘邦明明能除掉韩信,为何偏偏让吕雉出手?学者:他不敢亲自出手。韩信被杀韩信当年在攻下齐国之后,向刘邦讨要齐王的封号,这让刘邦十分愤怒,认为韩信可能有不臣之心。其实当时韩信的手

  • 高顺身为一员猛将,为何曹操没有招降他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高顺是三国时期吕布手下的一员猛将,当时吕布的手下人才济济,但却跟了一个草莽武夫,高顺就是其中之一,有关高顺的记载很少,我们也只能从这寥寥数语中体会高顺的勇猛和能征善战了。吕布失败后被绞杀,陈宫被斩首,吕布手下的主要将领张辽、侯成、宋宪、魏续都投降了曹操,随吕布、陈宫一同赴死的只有高顺,他和吕布一样都

  • 夏侯惇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为何如此之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大势力,手下人才众多。谋臣先后有郭嘉、荀彧、司马懿等人,武将有五子良将,夏侯兄弟等。在武将当中,很多人认为五子良将是最强战力,其实不然,夏侯惇才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典韦许褚不值一提,若他不死诸葛亮不敢北上。夏侯惇才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夏侯惇是曹操的堂弟,当年曹操回家招募兵马的时候,

  • 魏延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到底有没有造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诸葛亮逝世之前,看出了魏延有“反骨”。他在的时分,还能压制住魏延,假如他一旦死了,手握兵权的魏延很必将谋反。于是,诸葛亮给马岱留下了一个锦囊,一旦魏延造反,就让马岱除去魏延。那么疑问来了,诸葛亮之所以要除去魏延,是由于他真的有反骨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尽管诸葛亮能掐会

  • 清朝时期有人冒充皇上,他的下场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古时候是一个封建迷信的社会,老百姓长期生活在封建的思想下,所以有很多的原理他们解释不清楚,因此认为是神的旨意。那个时候的老百姓都非常相信神学,所以江湖上总有一些道士冒充自己是神仙下凡,骗取老百姓的钱,还有一些江湖郎中自称自己有长生不老药,在社会上招摇撞骗,然而就是这种非常小的把戏,把老百姓骗的团团转

  • 历朝历代有哪些描述美人的成语?背后有何典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那么还有哪些与美人相关的成语故事和典故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倾国倾城

  • 白露: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北京时间9月7日23时32分,我们将迎来白露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俗话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这一时节昼夜温差最大,清晨草木凝露,秋风凉意渐显,自此,孟秋结束,仲秋开始。时至白露,清晨时分能在草木花瓣上看见许多晶莹剔透

  • 秦腔《八义图》具体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八义图》是中国古代著名四大悲剧之一,那么秦腔《八义图》具体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由来春秋时,晋灵公被弑,景公嗣位,向朝臣问起灵公被刺之事,史官董狐称当时赵盾为上卿,走而未出国境,归来未能诛贼,应由赵盾负责。

  • 山东梆子剧《玉虎坠》的主要剧情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想知道山东梆子剧《玉虎坠》的主要剧情是什么吗?该剧以东汉初年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了冯王两家恩恩怨怨、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的故事,剧情曲折,矛盾复杂,情感丰富,展示了山东梆子的剧目特色。马武占据太行山,下山访贤,路遇卖卜人王滕,同至酒肆饮酒,与冯昭之子冯彦口角相争。马武不敌,爱慕冯彦武艺,拟请其上山聚义

  • 红楼梦中的贾府都是如何乘凉祛暑的?有哪些办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夏日炎炎似火烧,贾宝玉就出生在炎夏永昼的日子里。在没有空调的古代,《红楼梦》中的贵族们是通过什么方式纳凉的呢?我们从衣食住行上来分析。夏季衣着。贾府的主子们在夏天都穿着纱衫。清虚观打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