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二世胡亥杀光兄弟姐妹后为何留下子婴 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趣历史网

秦二世胡亥杀光兄弟姐妹后为何留下子婴 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81 更新时间:2023/12/5 3:31:08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二世可以杀光兄弟,为何独独留下子婴,子婴真实身世大起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秦二世,一个心狠手辣的角色,在赵高的拥立下逼死始皇嫡长子扶苏,自己称帝。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登基第一件事,就将自己三十多个兄弟姐妹都给杀掉,只有身世不明的子婴逃过一场杀戮。

子婴,在历史记载上是没有出生年份的,对于他的身世之谜大侄有三个猜测。

一是胡亥的侄子。

秦始皇本纪》:“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将胡亥的哥哥扶苏的儿子为秦王,所以这句话就印证子婴应该是胡亥的侄子。

二是秦二世胡亥的哥哥。

这一派认为“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

三是秦始皇的弟弟。胡亥得管子婴叫叔。

在《李斯列传》:“乃召始皇弟,授之玺。”这里始皇弟就是指子婴。

个人认为这第三个说法是比较准确的。在说法一和二中,子婴是属于胡亥的平辈和小辈,属于潜在的对手,都很有可能被胡亥杀掉。因为死人才没有威胁。

显然,第三种子婴是胡亥的叔叔,才是子婴得以存活的首因。

如果按年龄来推算,子婴也不应该是胡亥的兄弟,因为秦始皇嬴政在去世的时候是50岁左右,那么长子扶苏也应该在三十五岁以下,那么子婴按照常理来讲就是超不过20岁。

虽然在史书上没有记载子婴的生年,但是却记载了他将赵高杀掉,是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同完成的,如此一来,子婴的儿子只能是长大成人了,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自己的父亲完成计划。

按照历史记载,在当时扶苏是没有已经成年的孙子的,那子婴就不是胡亥的兄弟,没有潜在威胁,所以就没有杀的必要了。

况且赵高这个心思缜密的老狐狸,如果他将身为皇室长辈的子婴也杀掉,那么类似子婴这种身份的秦氏皇族还有很多,有什么理由都杀掉?胡亥也不允许他这样做。

所以只能说明子婴是一个地位较高且与皇位没有瓜葛的人。

在胡亥死后,赵高本想夺取政权,但是由于许多的大臣都不同意,就将子婴作为秦三世来登基管理朝政。然而赵高野心颇大妄想自己当皇帝,这就激怒了子婴。

子婴跟随胡亥多年,对从政经验有深入的了解,加之他本身聪慧有头脑,对付赵高就是易如反掌。

之后他就和自己的两个儿子商量计策,最终在自己的府邸将其杀掉,为了杜绝后患,将赵高的三族也全部都杀掉。

子婴在杀掉赵高后,立马起兵去应对刘邦的进攻。那个时候刘邦已经攻打到关中的武关了,子婴因为作战十分匆忙,没有来得及着手准备,确实被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子婴对于刘邦的攻打也是积极应对,只是当时慌忙处理完赵高没来得及整顿军队,就带兵迎战。

刘邦成功拿下武关,一举进攻到蓝田。蓝田可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秦朝的主要重要兵力集合点,但是蓝田有一个缺点,就是兵力过少,对抗刘邦的大军是完全不足以应对的。如果蓝田的兵力和大将都在的话,对付刘邦根本不在话下。

偏偏事与愿违,因为章邯要组建刑徒军就把蓝田大营的许多基层军官都抽调走了。没了将领这些小兵也失了信心,没了盼头,自然迎敌是不行的。

况且因为赵高的各种倒行逆施行为,许多士兵都没有斗志,整天都是无精打采,这场蓝田大战只能是刘邦胜利的结局。

秦三世子婴在蓝田大战后损失的兵力严重,他只有两个路可走,一个是投降,两一个则是逃往陇西或巴蜀,但是最后他可能考虑到自己损失严重已经难以东山再起,就选择了投降。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孙权为何容不下陆逊-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自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之后,奋斗数年,与曹操刘备斗智斗法,虽然最后成功建立了吴国,但个中辛酸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明白。由于早年间经历的苦难,孙权年老之后开始多疑多思,陆逊之死就跟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

  • 都说刘禅昏庸无能 诸葛亮死后皇位为何无人抢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去世后,为何没人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誓“继之以死”来效忠“汉天子”。我们无须去论证刘禅昏不昏庸,只须去查看辅佐他的几位蜀汉重臣,就可以明白,弱如刘阿斗这般的皇帝,在位四十余年,却无人想

  • 朱棣篡位后建文帝下落成谜 建文帝到底去了什么地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朱棣推翻建文帝,朱棣篡位下落成谜,是削发为僧?还是逃亡出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明朝历史上,一个最大的悬案就是所谓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靖难之役,四年苦战,朱棣终于冲入了南京城,夺取了原本属于侄儿的皇位。当时南京城一片混乱,火光冲天,喊杀声不断,当

  •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 建文帝是不是死在大火之中-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是死是活?朱棣为何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文帝下落之谜,堪称是明史第一谜案了。时至今日,研究者也未能弄清事件真相,依旧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不过,对于获胜者明成祖朱棣来说,心中很可能已经存有答案了。按照我个人的

  • 金朝灭亡十倍于靖康之耻 当时场面到底有多惨-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对金国灭亡后有多惨?比靖康之耻还惨10倍,真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写出了太多南宋人的心声。“靖康之耻”,也成了南宋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何日能挥军北上,直捣黄龙,更是南宋将领最关心的话题。南

  • 秦始皇既然想要传位给扶苏 秦始皇为什么平时还不待见扶苏-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既然想传位给扶苏,为何平时又不待见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秦朝建立大一统,为后世千年开创了封建统治的典范。然而秦王朝的二世而亡,始终都是后人谈论的热点。秦始皇被后世称作千古一帝,在位所做出的很多决策虽然“罪在当时”,却都是“功在千秋”的,然

  • 楚汉之争真的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对为何说“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21年。秦国经过十年的统一战争终于一扫六合,统一天下。然而秦始皇却没有将六国贵族斩草除根,留下了隐患。秦始皇驾崩后李斯和赵高篡改遗诏,拥立皇十八子胡亥为帝,并赐死了贤良的扶苏。秦二世胡

  • 古代将军战斗力如何 古人真的能够以一敌百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真实的古代将军实力如何,与普通士兵对抗,是否真的能以一敌百?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之将军,或领兵十万,或带甲百万,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将军的稀有度,显然要比士兵高出很多,自古以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多是从战阵之中磨炼而来,才能冲杀阵前

  • 清朝奖赏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朝廷真的能够做到赏罚分明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对清代奖赏制度翻新,能否做到真正赏罚分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传统通常伴随着变革与发展,奖惩制度则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根本,赏罚分明的制度可以促进社会的能动性。国家可以通过奖赏制度招贤纳士、笼络人心,借此来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历朝历代的奖励制度都存在着一定的社会缺陷

  • 狄仁杰身为唐朝宰相却只是正三品 正一二品的人都有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对狄仁杰位居宰相,为何只是正三品的官职?正一品二品都有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唐代,三品官职已经是权力很高的官职,一品二品多是虚设的,主要是留给皇亲国戚或者有特殊功勋的人,位高而权不重。再有就是去世后的追封,就是个荣誉称号,听着好听,没啥用处。正常情况下,一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