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邦当初都能善待很多功臣 刘邦为什么还对韩信下手-趣历史网

刘邦当初都能善待很多功臣 刘邦为什么还对韩信下手-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20 更新时间:2024/1/14 1:30:03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称帝后,厚待了那么多功臣,为何偏偏要处死大功臣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刘邦为何要诛杀功臣韩信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兔死狗烹”这个词,意思是兔子死了,抓住兔子的猎狗便被煮来吃了,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统治阶级效力的人,最后反被原先主公所杀。

历史上刘邦和项羽就给我们上演了一场兔死狗烹的戏码,刘邦最初的力量非常薄弱,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他就如同小兔子一般,无法逃脱项羽的手掌心。

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后,刘邦和他的十万大军被困在巴蜀出不来,倘若没有韩信领兵杀出,刘邦苦心计划的霸业将会就此止步。

韩信带领着刘邦的军队一路披荆斩棘,将项羽的人马杀得最后只剩下一个车夫,不得不说,刘邦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韩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片:刘邦的人马困在巴蜀剧照

项羽死后,刘邦成为天下唯一的统治者,不过他却十分忌惮韩信,他将韩信的“齐王”头衔换成“楚王”,让韩信和他之前带领的士兵渐渐疏远,最后,萧何与吕后合伙设下陷阱将韩信杀死。

纵观事情发展的经过,大多数人一定觉得刘邦是一个刻薄寡恩、忘恩负义的人,因为如果没有韩信的帮助,刘邦根本没办法登上皇帝的宝座。照这样看来,刘邦是愧对于韩信的,那么事实的真相真是这样吗?

如果只看最后的结果就直接全盘否定刘邦,是不公平的,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都要全面地观察和对待,跟随刘邦打拼的将士不止韩信一人,为何刘邦厚待其他人,偏偏要杀死韩信一干人等呢?这和韩信的所作所为有关。

在刘邦和项羽的战事焦灼时期,韩信占据了齐国,并趁机要挟刘邦,想要在齐国称王,单单这一件事就足以治韩信死罪,只是当时刘邦还在与项羽周旋,没有办法来处理韩信,不过他已经在心里给韩信判了死刑。

想当初韩信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将领赏识的无名小辈,是刘邦不嫌弃他,给了让他施展抱负的平台和机会,但他却妄想取刘邦而代之。

就好比一个公司的大老板,给了一个员工最好的资源和机会,让他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拥有很高的职位和薪酬,但这个员工却远远不满足,私下和其他员工串通,意图将老板的公司据为己有,这不仅是违背了法制,也无视了道德。

图片:刘邦给韩信施展抱负的平台和机会剧照

等到刘邦除掉项羽后,开始清除自己身边的势力时,他曾多次警告韩信,还将他抓了起来,就是没有杀掉他,其实就是为了给韩信机会,如果他不再搞独立搞反抗,就能保住一条命。

而韩信非但不领情,还一次次口出狂言,骂刘邦不如自己,败坏刘邦的名声,最后还密谋着造反。总之,韩信的结局是很惨的,但是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不难理解为何刘邦要诛杀这位功臣了。

二、彭城之战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特别的战役——彭城之战,来看看为何韩信会被刘邦剥夺指挥权?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图片:刘邦的汉军进彭城剧照

1:刘邦过于狂妄自信,小看了敌军的实力

刘邦出了关中后,马上就和很多诸侯结盟,联结他们的力量一起来对抗项羽,项羽在刚开始分封时,让其他诸侯王觉得不公平,导致这些王更加同心协力,一致反抗项羽。

当时,刘邦手中握着六十万大军,他认为打倒项羽是绰绰有余的事,且对自己非常有信心,而在这场战役中,韩信的指挥权被剥夺,他没有办法指挥这场战役,这是为什么呢?

假设韩信认为这场战役一定能够获胜,那么他必然会去争取指挥权,而他这次无动于衷,这就说明韩信断定这场战役一定会失败。

因为这些大小王虽然都站在项羽的对立面,但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只为自己打算,不听从上级的命令,也不好控制,对大局没有多大的帮助,他们不仅不能促成战事的胜利,还很有可能会坏事。

图片:刘邦与诸侯王们剧照

韩信之所以觉得这场战役得不到成功,很大原因在于他看清了汉楚两军之间的实力悬殊,他清楚地明白,以目前汉军的实力还远远不是楚军的对手。

因此,这次他选择默默地在背后,慢慢观望战事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他先让这些诸侯王去消耗楚军的实力,也顺便看看这些王的真正实力和水平。

韩信早早做了严密的作战计划,他也设想好如何挖坑,以及如何让项羽掉到他的坑里去,这些王其实就跟炮灰差不多,现在被利用对抗项羽,以后迟早要被灭掉。

刘邦带领这些王将彭城占领之后,就开始沾沾自喜起来,甚至在彭城过上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完全没把项羽放在眼里。

此时的项羽正在和齐军交战,听说刘邦占领了自己的地盘,还听说心爱的姬已经危在旦夕,就留下大部分军马与齐军作战,自己则率领一些将领赶回彭城与刘邦交战。

图片:项羽率军赶往彭城剧照

2:项羽自负又清高,寡不敌众又不愿低头

项羽是霸王,他从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尤其是经过巨鹿之战后,他更是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厉害的主儿,没有什么难事是他克服不了的。

因此,纵使刘邦手上有五、六十万兵力,自己只率领了三万精兵,他也丝毫不觉得低人一等。不过,项羽千算万算还是不能算得面面俱到。

项羽本人是当时举世无双的大英雄,他的身体素质以及武功都是极强的,如果要单人pk,估计没人是他的对手。不过,他手下的将领远远赶不上他,他们只是普通人,而项羽却是人中龙凤。

由于项羽此人清高自傲,总认为手下都和自己一样厉害,所以在历史上,他终究是刘邦的手下败将。不过,在彭城之战中,项羽本人对那些大小王还是有威慑力的,虽然项羽只有三万兵马,但光是项羽一人,就抵得上汉军的几十万兵马。

这就使得那些王被吓得纷纷投降,而项羽在心里也越发瞧不起刘邦,彭城之战的结果是项羽赢了,但他也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太过于轻视敌人的人,往往不容易获得最终的成功。

图片:彭城之战刘邦败逃剧照

3:韩信得意,我只是捡了一个便宜

楚汉两军交战结束后,韩信就开始捡漏,打败了项羽的追兵,在所有诸侯王的军队中,汉军是最强的,虽然人数在所有军队中不占优势,但只要指挥妥当,就能像项羽的三万精兵一样创造奇迹。

就这样,韩信靠着汉军剩下的败军也打赢了楚军,项羽如果能在这件事后打起精神来,估计最后也不会落得自刎的下场,可项羽依旧没把韩信放眼里,如此轻敌,这仿佛是项羽自己挖了个坑让自己跳下去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过年有春运一说吗 古人回家一趟需要花费多少钱-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过年放不放假,有没有春运,回一趟家的费用又是多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我国历史上,春节古来有之,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了过年之说,那么,在周朝之前,有没有春节呢?其实也有,只是叫法不同,比如,夏朝之前一年被称为一载,而夏朝的时候一年被称为一会

  • 古代女婿为什么会称为东床快婿 女婿是怎么和东床联系在一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为什么要把女婿称为东床快婿,东床快婿又是怎么出现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古代,女儿都被叫作掌上明珠,而女婿则被叫作东床快婿,对于掌上明珠,我们都知道它形容女儿的父亲心里,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跟最珍贵的珍宝一样,但是对于将女婿叫作东床

  • 古人生活条件那么艰难 古人读书又是怎么做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人读书有多困难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现代,人们都知道只有刻苦读书,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读书还可以让人见识到更宽广的世界。古代人亦是如此,因为古代有很多贫寒的人家,只有通过读书考取功名,这样才能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那么古代人是怎样刻苦读书的呢?在

  •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是什么样的 速度到底有多快-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想要购买东西可以直接在网上下单,中国庞大的交通运输网络能够让货物在三四天时间内送达买家的手中。这就使得很多人想

  • 诸葛亮和黄月英相貌相差甚大 诸葛亮为什么娶丑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高大英俊,为何要娶丑女黄月英为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诸葛亮这个大帅哥,之所以会娶黄月英这个丑女为妻,原因很现实,就是因为黄月英的母亲,背景很深!对此,水镜先生也是完全知晓的,所以他曾用一句话道破玄机!诸葛亮众所周知,诸葛亮这个人非常

  • 诸葛亮临死前黄月英在做什么 妻子为何不去照顾-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对诸葛亮病危将死,妻子黄月英为何不去照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当中很多的人说道三国的事情很多的人都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物,而且在很多的时候人们都看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而且在很多的时候都是让人看到了很多的大人物,三国当中也是人才辈出的年代,这样的事情在很多的时候都是让

  • 都说曹真不死,便无司马 曹真有那么厉害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曹真不死,便无司马,曹真到底有多厉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真不死,便无司马,这主要是因为无论从权利地位还是军事能力上来说,曹真都要比司马懿厉害一大截,如果曹真活着,司马懿大概率是被按在地下摩擦的,根本不可能篡夺曹魏大权,所以才会有曹真不死,司

  • 《商君书》·更法篇原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

  • 《商君书》·垦令篇都记载了哪些内容呢? -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上壹,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民平,则慎;慎,则难变。上信而官不敢为邪,民慎而难变,则下不非上,中不苦官。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则壮民疾农不变。壮民疾农不变,则

  • 《商君书》·农战篇原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官无爵。国去言,则民朴;民朴,则不淫。民见上利之从壹空出也,则作壹;作壹,则民不偷营;民不偷营,则多力;多力,则国强。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