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氏篡魏时,曹家、夏侯家的人为什么不站出来反对?-趣历史网

司马氏篡魏时,曹家、夏侯家的人为什么不站出来反对?-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96 更新时间:2024/1/17 11:22:51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司马家篡魏时,曾经人才辈出的曹魏宗室,曹家夏侯家的人去哪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事实上,司马家篡魏时,曾经人才辈出的曹魏宗室,曹家、夏侯家的人之所以不站出来反对,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司马家篡魏,始于高平陵之变!曹睿去世时,由于太子年纪还小,没办法亲政,于是他选择了两个托孤大臣,一个是四朝老臣司马懿,一个则是曹家后人曹爽!在曹睿看来,只要这两人通力合作,互相牵制,那么皇帝的权力就会非常稳固,结果后续的事态发展,出乎了众人意料。

一开始的时候,曹爽对司马懿非常尊敬,毕竟司马懿是四朝老臣,也是曹爽的长辈,所以曹爽事事请示司马懿,给了司马懿极大的尊重。然而当曹爽的实权越来越大时,他对司马懿的态度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甚至想要将司马懿踢出局。司马懿纵横天下一辈子,哪里甘心被一个小辈侮辱,于是他表面上称病告假,暗地里却在积蓄实力,准备对曹爽发动致命一击!

时间到了正始十年(公元249年),这年正月,曹爽带着小皇帝外出祭拜先帝,结果他们前脚刚走,司马懿后脚就举兵占领了洛阳。与此同时,司马懿还从太后那里取得了一份诏书,将曹爽定义为了反贼,希望曹爽就此投降,司马懿还可以保住曹爽一世荣华。

按照常理来说,曹爽乃是曹魏大将军,掌控天下兵权,且天子曹芳就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合法性比司马懿强多了,怎么看他也是处于上风的。但不知曹爽怎么想的,在关键时刻,他竟然认怂了,直接选择了投降司马懿。而曹爽投降司马懿的结果,便是自己以及党羽的三族遭到夷灭,令天下震惊!

在高平陵之变这件事情中,曹爽的愚蠢令不少人叹息,但与此同时,大家也非常疑惑,当时的曹家宗室之人都去哪里了?曹操、曹丕时期,纵横天下的曹家人、夏侯家人都去哪里了?为啥他们不站出来支援曹爽?为啥他们会坐看司马家篡魏?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曹家宗室坐视不理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曹魏宗室人才凋零

曹操曹丕时期,曹魏宗室人才辈出,曹真、曹休曹仁夏侯渊夏侯惇等猛将,闪耀华夏。这一时期的曹家人、夏侯家人,确实非常厉害,然而到了曹睿时期,曹家宗室的有才之人,就已经开始凋零了。这里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曹丕时期开始和士族和解,不少宗室有才之人遭到了压制,另一方面则是曹家势力已成,许多曹家的后人开始沉迷于纸醉金迷之中,失去了进取之心。

在这双重原因的影响下,曹家后代中的有才之人,逐渐凋零,以至于曹睿托孤时,竟然在宗室之中找不出一个全能之辈,最终只能选择曹爽来托孤。而曹爽相比于司马懿,能力就差多了,最终在占据全面优势的情况下,他竟然会选择投降,令人叹息……

二、曹魏宗室的人还没反应过来

高平陵之变的故事,虽然可以讲解非常多,但整体来看,其实整件事情发生的时间算不上有多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许多曹魏宗室的人都还没反应过来,曹爽就投降了,大势就已经去到了司马懿一边。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曹爽刚刚离开洛阳,司马懿就带着三千死士起兵了。随后在太后等人的支持下,司马懿很快掌控了洛阳。不久之后,司马懿就派蒋济前去劝降曹爽,而曹爽看到太后和众朝臣都站在了司马懿一边,也很快的选择了投降,令众人大跌眼镜!

事实上,当时的不少人都正在观望局势,只要曹爽能够挺下去,不少人还是愿意站在他这一边的,哪知道曹爽投降的太快了,让大家都没来得及反应!当时的曹魏,和末期的曹魏有很大的不同,当时还有不少人是真正的忠心于曹家,所以一旦他们得到了曹家的命令,让他们起兵对付司马懿,他们必定会听从命令。曹爽兄弟在洛阳经营多年,洛阳禁军就是他们的属下,在高平陵之变中,这些禁军始终没有发声,原因就是曹爽兄弟没有给他们下命令,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该干啥!

典型的例子还有夏侯玄,当时的夏侯玄领兵在外,手中掌控不少兵马,只要曹爽下令,他必定会前来增援。结果等他收到高平陵之变的消息时,想要出兵增援曹爽时,曹爽已经投降了,这种速度,让人始料未及,大家都还来不及反应,曹爽就直接宣布了投降,这让大家怎么办?曹爽这个主心骨都投降了,其余人还怎么反抗?

说实话,在本文看来,只要当时的曹爽多坚持一段时间,司马懿必败!一方面,司马懿没有合法性,虽然他有太后的诏书,但曹爽可是有天子在手的,太后再大,能大过天子?而且从司马懿给曹芳的书信来看,其实他对曹芳也是非常尊敬的,也就是说,司马懿也是认同曹芳的,否则他与反贼无异!这就非常好玩了,只要曹爽以曹芳的名义下一道诏书,宣布司马懿乃是反贼,那么谁还会和司马懿站在一块?要知道,当时的曹芳,才是曹魏正统,他具有最大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司马懿手中的军事力量压根儿不足!别看司马懿有三千死士,这些人说白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三千死士,要想不被朝廷提前发现,只能隐藏于市井中,不可能聚在一起训练,这样的话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就比不上正规军,在和曹魏军队交手的过程中,他们必败无疑。另外,司马懿根本没有掌控洛阳禁军,曹爽的弟弟乃是洛阳禁军的头领。只要曹爽下令起兵围剿司马懿,那么司马懿必败无疑!虽然司马懿军事能力很强,但他手中能够动用的军事能力太少了!

说白了,在整个高平陵之变中,曹魏宗室之人之所以会眼睁睁的看着司马家篡魏,就是因为曹爽投降太快了,没有给他们充足的反应时间,只要曹爽多坚持一会,司马懿必败!

三、曹魏宗室不喜欢曹爽

除了曹魏宗室人才凋零,一部分曹魏宗室之人没来得及反应,曹家人之所以没有站出来发声,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部分曹魏宗室之人,也看不惯曹爽,他们一点也不喜欢曹爽!

曹爽当权前期,表现得还比较好,所以大家都喜欢这个年轻后辈。但随着曹爽的权力越来越大,他这人就变味了,不仅大肆欺压同僚,安插自己的心腹,而且还侮辱宗室!曹爽欺压同僚,令不少的士族对他非常反感,但曹家人和士族之间,本身就有点矛盾,所以曹爽的这种做法,在曹家人看来并没什么大问题。但重点是,曹爽连曹家自己人都欺负!

正始八年(247年),曹爽听从手下谗言,直接把皇帝曹芳的母亲郭太后迁到了永宁宫,令众人大跌眼镜!郭太后作为皇帝的母亲,也算是曹家人,曹爽如此不尊重她,岂不就是在打曹家众人的脸?而后,曹爽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他甚至开始欺负起皇帝来了,他竟然直接抢夺了皇帝的妃子,这种行为更是让曹家众人脸上无光,于是乎,曹家众人对曹爽观感一降再降,都开始厌恶起曹爽了。

高平陵之变中,不少曹魏宗室之人都在洛阳,只要他们愿意帮助曹爽,还是能办成不少事的。然而这些人都不愿意看着曹爽渡过危机,他们都选择了站在司马懿一边,在他们看来,司马懿乃是四朝老臣,且同为曹爽的欺凌对象,他才是代表曹家利益之人,所以他们都支持司马懿,反对曹爽。只不过大家都低估了司马懿,司马懿不仅仅想要击败曹爽,抢夺大权,更想要诛杀曹爽,篡夺曹魏!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下宫之难是如何发生的?罪魁祸首是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左传》和《史记》中的时间线如此混乱,也难怪下宫之难会成为历史上的一大谜题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下宫之难根本就不存在,赵氏没有被灭过族,因为一般认为,公元前588年的时候,赵括、赵同和赵旃还做过十二卿,就像我前面写得那样。然而,事实到底如何呢?历史讲究的是准确、公正,而我特别喜欢主观臆断,可能有人会

  • 下宫之难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结果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下宫之难,又称下宫之役、原屏之难、庄姬之乱、孟姬之乱,据《左传》、《史记·晋世家》是指前583年晋国赵氏家族原屏两支被灭,赵武一系夺回宗主的历史事件。此事对赵氏打击不小,直到晋悼公时期赵武才让家族复兴。《史记·赵世家》《史记·韩世家》误记其事发生在前597年,虚构出"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不过赵武复

  • 大一统的秦朝,为何在古代被称为反面教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又是华夏族(汉族前身)自己建立的朝代。按理说,秦朝的正统性毋庸争议。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秦朝一度作为历史上的反面教材,其正统性也遭受过后世的否定。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论正闰》。“闰”,即是“伪”。其中就言道:天生烝民,其势不能自治,必相与戴君以治之...

  • 关羽刮骨疗毒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小说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当时没有麻药,武圣关羽就硬抗疼痛,那么这件事到底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小说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关羽带领军队攻打樊城,不小心被对方的毒箭打中了左肩膀,但是关羽一定坚持留下来继续作战,而他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正在这个时候,华佗出现了,而且要把关羽绑

  • 明朝建立之后,为何没能恢复元朝的全部疆域-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建立之后,为何没能恢复元朝的全部疆域?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元朝灭亡之后,明朝其实也想过恢复元朝的全部疆域。但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明朝先后发生了靖难之役,以及后面的土木堡事变,直接让明朝错失了这个机会。说到底,明朝没能完成这个宏伟目标,全都怪老朱的子孙后代,

  • 如果曹操接受了华佗的开颅治疗,结果会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华佗是有名的神医,那么如果曹操接受了华佗的开颅治疗,结果会怎么样?答案是呼之欲出的,就算是神医,在那个没办法提供无菌环境的年代里把人脑袋打开,肯定是必死无疑的啊!扁鹊给蔡桓公看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起初扁鹊见他时称“病在胰理,不治将深”,但是蔡桓公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对于扁鹊随后一系列的警告

  • 吴芮作为汉初异姓王之一,为何能善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吴芮(约公元前241~公元前201年),秦汉之际馀汗县人,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吴芮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以民为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汉初异姓王,吴芮最后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主要

  • 商鞅变法的起点是什么时候?商鞅初到秦国是是何光景?-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362年,秦国来了一个很特殊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是卫国公族的一个远方偏支子孙。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大家

  • 越王勾践称霸时,其他几个大国是怎么情况?-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春秋时期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越国作为春秋后期新崛

  • 诸咎已是太子,为何还要发动政变?越国是如何衰落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越王诸咎,战国时期越国第40任君主(前375年),越王翳的儿子。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375年七月,已经进入了战国时期的越国,忽然发生了一场特殊的政变。当时越国的太子姒诸咎,因为担心自己被废,所以趁机发动了叛乱。在这场叛乱当中,姒诸咎直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