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丕篡汉汉献帝失去皇位后 汉献帝为何不去找刘备-趣历史网

曹丕篡汉汉献帝失去皇位后 汉献帝为何不去找刘备-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72 更新时间:2024/1/13 20:59:28

还不知道:曹丕篡汉,汉献帝为何不借机投靠刘备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事实上,曹丕篡汉后,汉献帝之所以不借机投靠刘备,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其中第三个原因被大多数人所忽视!

曹丕篡汉

在大众的印象中,曹丕篡汉似乎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然而事实上,曹家代汉,并非一帆风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几乎人尽皆知,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曹操此举行为的背后,也给自己埋下了巨大的风险。经过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原本以为王允可以力挽狂澜,哪知道王允不是李傕郭汜的对手,汉献帝再次沦为别人手中的傀儡。幸运的是,李傕郭汜等人的军事能力虽强,但没有处理朝政的能力,所以在这一时期,汉献帝也算是勉强掌权了。不过李傕郭汜等人的理政能力实在太差,最终汉献帝只能冒险离开长安,返回洛阳。

汉献帝离开长安后,曾命令汉朝旧属前来依附,然而根本没人理汉献帝,最终还是曹操率军前来洛阳,给了汉献帝一顿饱饭。在汉献帝眼中,曹操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证明了其对大汉的忠诚,于是他开始和曹操合作,给予了曹操极大的声望,希望曹操能够帮助他匡扶汉室!

然而曹操乃是一代枭雄,他又怎么甘心把权力让渡给汉献帝呢?于是双方最终爆发了冲突。当时汉室的规矩是,外臣觐见皇帝,必须取下武器,而当曹操取下武器去面见汉献帝时,汉献帝直接对曹操动武了。他让手下用斧钺架着曹操,威胁曹操要好好的为自己效力,早日匡扶汉室,否则两人就直接分道扬镳!

事实上,汉献帝的这番行为,就是让曹操表忠心!而通过汉献帝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汉献帝,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军事实力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能威胁到曹操的生死,而自此事件以后,曹操虽然表面忠诚于汉献帝,但再也不敢单独去面见汉献帝了。汉献帝见曹操如此作态,心知曹操是铁了心不匡扶汉室了,于是在他的授意下,发生了好几次谋刺曹操的事件。甚至于说,当曹操身死以后,许都仍然发生了叛乱,可见汉献帝从始至终都不甘心成为一个傀儡,他仍然想要匡扶汉室,夺回大权!

总的来说,大众都低估了汉献帝的实力!不少人都认为汉献帝乃是一个没啥话语权的傀儡,但从史料的记载来看,汉献帝其实是有一定的军事实力的,只不过他的实力比曹操弱多了,最终失败了。而从汉献帝屡次授意手下拨乱反正,行刺曹操的行为来看,汉献帝也是一个颇有血性之人,他并不是一个懦夫!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汉献帝不满曹家且颇有血性,为何曹丕篡汉后,汉献帝不借机逃亡蜀中,投奔刘备呢?刘备好歹也是汉室后裔啊?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不合理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曹丕在软禁汉献帝,不允许他离开

表面上来看,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没啥实力,但事实上,汉献帝的作用,超乎众人想象!

汉献帝乃是真正的汉家天子,而当时的汉朝已经存在了四百多年,这四百年下来,众人对汉室的忠心,早已根深蒂固,没有人敢于真正的站出来反抗汉朝!典型的例子便是官渡之战中,袁绍在和曹操交战前,直接在檄文中说自己是奉诏讨贼,自己是以奉了汉朝天子的命令进攻曹操,自己占据了大义,这可把曹操给气惨了,因为大家都是体面人,不论背后的阴谋诡计有多少,在明面上,大家仍然是以汉室为尊的!

另外,曹操之所以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快速提升自己的实力,就是依靠了汉献帝的声望,汉献帝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根本无人敢于正面对抗!当初的袁术,想要脱离汉朝,建立新的朝廷,直接遭到了众人的围攻,最终殒命,就是因为天下人的心中,还是以汉室为尊!

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喊出的口号仍然是匡扶汉室,可见当时众人心中,对于汉室仍然是有一定的归属感的。当年王朗和诸葛亮对骂,惨遭诸葛亮气死,令众人叫好,然而细细分析起来,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之所以会赢,完全是因为他转移了话题,率先对王朗发动了人身攻击,真的讲道理的话,王朗其实是占据了上风的,因为汉献帝禅位于曹丕,确实就是汉家天命转向了曹家。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曹丕不限制汉献帝的自由,任由汉献帝去投靠刘备,那么当王朗和诸葛亮对阵时,当王朗宣称曹丕占据天命时,汉献帝站了出来,直接宣布曹丕的罪状,将曹丕定义为乱臣贼子,那么王朗还能怎么说?汉献帝可是最正宗的皇帝啊!

所以说啊,汉献帝的实力其实被众人严重低估了,表面上看汉献帝就是一个傀儡,但是其背负的声望,其实可以逆转乾坤!曹魏之所以能够立国,就是因为汉献帝把皇位给禅让了出来,一旦汉献帝投靠了刘备,宣布曹丕是乱臣贼子,那么曹魏就失去了合法性,刘备的蜀汉将会成为天下最正宗最合法的汉朝!人心向背,到时候曹魏将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不再是蜀汉的对手!

二、去了刘备那里后,汉献帝仍然会是一个傀儡

汉献帝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以傀儡的形势存在,即便他从曹丕手中逃脱,到了刘备那里,仍然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刘备不可能把大权让渡给汉献帝!

当然了,刘备也不可能会诛杀汉献帝,毕竟汉献帝这个金字招牌,可以很好的笼络人心,所以当汉献帝投靠刘备以后,刘备肯定会把汉献帝给供起来,但也仅此而已,汉献帝的处境不会比在曹魏那里好多少,因为刘备新建的汉室,继承人必须是刘备的血脉!

当时的刘封,能力是多么的强,结果最终却被刘备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这其实就是刘备对蜀汉皇位的态度!很多人以为,刘备之所以杀刘封,是因为刘封不救关羽,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刘备之所以会诛杀刘封,乃是因为诸葛亮说了这句话。

《三国志》:申仪叛封,封破走还成都。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仔细揣摩诸葛亮的说法,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刘备之所以诛杀刘封,乃是担心自己死后,没人能够控制得了刘封!刘封乃是刘备的养子,这个养子的身份和义子的身份不同,养子是需要改姓的,也是拥有继承权,也就是说,一旦刘封有非分之想,他完全可以和刘禅角逐皇位!而这,也是刘备诛杀刘封的理由!

说白了,刘备的皇位,乃是给自己的子孙留着的,任何敢于染指皇位之人,必将遭到刘备的无情打击!汉献帝虽然是原来的汉朝天子,但蜀汉乃是刘备所创,为了匡扶汉室的大业,刘备可以允许汉献帝做蜀汉的傀儡皇帝,但不可能允许汉献帝成为实际的掌权人!也就是说,汉献帝即便投靠了刘备,最终也会成为一个傀儡!

三、汉献帝心灰意冷了

年少的汉献帝,也曾志气高昂,想要扫灭权臣、匡扶汉室,为此他不惜对曹操进行死亡威胁,希望曹操回心转意,重新帮助自己匡扶汉室。然而多年的竞争之后,汉献帝发现自己的实力越来遇弱,曹家的实力越来越强,于是心里渐渐的产生了疲惫感,毕竟年纪大了,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了,不愿意和曹家鱼死网破了,于是他最终选择了禅让,保住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事实上,当时的汉献帝远远没有走上绝路,只要他愿意,曹丕就根本不可以篡夺汉室!只要汉献帝拿出自己的血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是不愿意把皇位让给曹丕,那么曹丕也拿他没有办法。要是汉献帝还有魏帝曹髦的那种血性和手段,牺牲自己的性命,阻断曹丕的称帝之路,那么曹丕就只能悲伤弑君的狼狈名声,一辈子也不可能篡夺汉室天下!

说白了,汉献帝乃是众人认可的大汉天子,虽然他已经没有多少实力了,但是他仍然占据这大义,只要他宁死不屈,终曹丕一世也不可能篡夺汉室,他最多就成为另一个司马昭!遗憾的是,汉献帝心灰意冷了,没有雄心壮志了,他没有选择鱼死网破,也没有选择投奔刘备,而是和曹丕达成了合作,换取了自己的一世荣华,令人感慨……

结语

总的来说,曹丕篡汉以后,汉献帝之所以不选择投奔刘备,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曹丕对汉献帝的管控非常严格,二、汉献帝去了刘备那里也会是一个傀儡,三、汉献帝已经心灰意冷了,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其中第三个原因常常被人忽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三国演义》)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司马氏篡魏时,曹家、夏侯家的人为什么不站出来反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司马家篡魏时,曾经人才辈出的曹魏宗室,曹家夏侯家的人去哪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实上,司马家篡魏时,曾经人才辈出的曹魏宗室,曹家、夏

  • 下宫之难是如何发生的?罪魁祸首是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左传》和《史记》中的时间线如此混乱,也难怪下宫之难会成为历史上的一大谜题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下宫之难根本就不存在,赵氏没有被灭过族,因为一般认为,公元前588年的时候,赵括、赵同和赵旃还做过十二卿,就像我前面写得那样。然而,事实到底如何呢?历史讲究的是准确、公正,而我特别喜欢主观臆断,可能有人会

  • 下宫之难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结果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下宫之难,又称下宫之役、原屏之难、庄姬之乱、孟姬之乱,据《左传》、《史记·晋世家》是指前583年晋国赵氏家族原屏两支被灭,赵武一系夺回宗主的历史事件。此事对赵氏打击不小,直到晋悼公时期赵武才让家族复兴。《史记·赵世家》《史记·韩世家》误记其事发生在前597年,虚构出"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不过赵武复

  • 大一统的秦朝,为何在古代被称为反面教材?-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又是华夏族(汉族前身)自己建立的朝代。按理说,秦朝的正统性毋庸争议。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秦朝一度作为历史上的反面教材,其正统性也遭受过后世的否定。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论正闰》。“闰”,即是“伪”。其中就言道:天生烝民,其势不能自治,必相与戴君以治之...

  • 关羽刮骨疗毒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小说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当时没有麻药,武圣关羽就硬抗疼痛,那么这件事到底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小说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关羽带领军队攻打樊城,不小心被对方的毒箭打中了左肩膀,但是关羽一定坚持留下来继续作战,而他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正在这个时候,华佗出现了,而且要把关羽绑

  • 明朝建立之后,为何没能恢复元朝的全部疆域-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建立之后,为何没能恢复元朝的全部疆域?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元朝灭亡之后,明朝其实也想过恢复元朝的全部疆域。但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明朝先后发生了靖难之役,以及后面的土木堡事变,直接让明朝错失了这个机会。说到底,明朝没能完成这个宏伟目标,全都怪老朱的子孙后代,

  • 如果曹操接受了华佗的开颅治疗,结果会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华佗是有名的神医,那么如果曹操接受了华佗的开颅治疗,结果会怎么样?答案是呼之欲出的,就算是神医,在那个没办法提供无菌环境的年代里把人脑袋打开,肯定是必死无疑的啊!扁鹊给蔡桓公看诊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起初扁鹊见他时称“病在胰理,不治将深”,但是蔡桓公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对于扁鹊随后一系列的警告

  • 吴芮作为汉初异姓王之一,为何能善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吴芮(约公元前241~公元前201年),秦汉之际馀汗县人,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吴芮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以民为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汉初异姓王,吴芮最后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主要

  • 商鞅变法的起点是什么时候?商鞅初到秦国是是何光景?-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362年,秦国来了一个很特殊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是卫国公族的一个远方偏支子孙。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大家

  • 越王勾践称霸时,其他几个大国是怎么情况?-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春秋时期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越国作为春秋后期新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