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秦可卿是五品宜人,为何灵幡上写四品恭人?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五品宜人,为何灵幡上写四品恭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62 更新时间:2024/1/15 13:17:24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其中秦可卿是五品宜人,她的灵幡上却写四品恭人,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我们的印象中官员的妻子都叫诰命夫人。其实不是这样。明清时期,一至五品官员的祖母、母亲和妻子授以诰命,六至九品官员的祖母、母亲和妻子授以敕命。诰命、敕命跟其孙子、儿子和丈夫的官职有关。有俸禄,无实权。

明朝,一品二品官员的正妻叫作“夫人”,嫡母叫作“太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无品,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是娘子。

秦可卿是五品宜人,灵幡上却写四品恭人。

秦可卿死后,“贾珍因想着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为了丧礼风光些,贾珍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给贾蓉捐了五品龙禁尉,他的妻子秦可卿的诰命就是五品宜人。

可是,秦可卿灵牌疏上都写“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榜文上大书“世袭宁国公冢孙媳妇、防护内庭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秦可卿出灵的时候,【铭旌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

秦可卿明明是五品诰命“宜人”,出殡时的“铭旌”上为什么却大书“恭人”?是不是僭越了?

死者为大,仙逝享年为“天增一岁,地长一岁”。

根据传统习俗,享寿旧时均以虚岁计算,“出生落地”即为“一岁”,称为“地长一岁”,“闰年闰月”为“一岁”,称为“天增一岁”,故仙逝享年为“天增一岁,地长一岁”。

死者为大,死后职位虚抬一级,不属于僭越。

《周礼·春官·司常》曰:“大丧,共铭旌。”意思是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

古人讲求死者为大,朝廷官员死后,一般都会加赠抬升一二品续衔,为死者哀荣,丧礼体面好看。秦可卿是五品诰命宜人,死后在生前的实际身份上“虚”抬一品,是当时的“丧葬习俗”,因此秦可卿的灵幡都写“恭人”。

古代皇帝都会做人,大臣死后,一般都会下旨加封一级,或者给个谥号。

贾敬辞官修道,是白衣,没有官职。可是他死后,皇帝额外恩旨曰:“贾敬虽白衣,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功,追赐五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归籍外,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吊。钦此。”

秦可卿死后,光禄寺也会按例赐祭。并且令其虚写一个“恭人”。因此秦可卿灵幡上写“恭人”没有僭越。

秦可卿的丧礼仪仗没有僭越。

秦可卿的灵幡虽然写着“恭人”,但是执事仪仗都是按照五品宜人的规矩来的。书中写道:“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

秦可卿出灵的时候,“一应执事陈设,皆系现赶着新做出来的,一色光艳夺目,各色执事都应该按照五品宜人的规矩来。仪仗没有僭越。

虽然秦可卿的仪仗、诰命没有僭越,但是丧礼规模逾制了。请看明天的文章,秦可卿丧礼,在哪些方面逾制了。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贾雨村将妾扶正,为何没有影响仕途,反而官运亨通你?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红楼梦中,为什么说袭人可以同富贵不能共患难?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其中袭人是一个可以共富贵,不可以共患难的人,为什么这么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君临天下,袭人是贤内助。如果袭人嫁给一个有地位,有钱财的丈夫,她一定是一个好妻子。1、袭人美丽温柔,

  • 红楼梦中袭人与晴雯,宝玉更喜欢晴雯是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晴雯与袭人都是《红楼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贾宝玉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丫头。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宝玉和袭人云雨过后,为什么会疏远袭人亲近晴雯?是不是喜新厌旧了?答案是:否!贾宝玉并没有对袭人喜新厌旧,更没有始乱终弃。但他确实与晴雯感情更亲近。袭人和晴雯都是贾母派给贾宝玉的。不同之

  • 古代打仗场面如此混乱 古人是如何分清敌我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打仗敌我问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古代两军征战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吞并,朝代的更替,都离不开征战。我们平时也在影视剧和历史资料中看到很多战争画面,两军大战乱作一团,有时候更是杀红了眼。那么

  • 古代打仗士兵为什么战死都不躺下装死 其实道理很简单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不装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开过这样一个脑洞,就是古代战场那么可怕,士兵们为啥明知道上战场会死,会受伤,为啥还要努力作战?古代士兵们难道不能在战场上靠装死保住一条性命吗?从客观上来讲,在战场上装死保命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可操作性

  •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为什么会选择主动投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对东吴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纵观我国历史,三国历史最引人注目,因为三国是个乱世,却群英辈出,其中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和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之间的明争暗斗,可谓非常激烈了。孙权带领的东吴则更多避免战乱,蜀汉灭亡后,东吴选择了主动投降,为何东吴主动投降呢?虽然孙权手下人

  • 古代打仗士兵抢着往前站 古人就不怕死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士兵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争一直都是人类历史上不能缺少的一项历史活动,而站长往往伴随着的,就是无尽的鲜血和汗水,现在的现代武器战争自不用说,一个导弹下去,一个小国家都能彻底消失,而古时候就更不用说,那时候拼的都是真刀真枪,是一枪一枪打出来的,危

  • 古代打仗动辄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 真实人数有那么多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打仗作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之所以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主要是因为当时战争能力比较落后。对于古人来说,士兵的数量以及军队的规模,往往就意味着战争的胜利。既然兵力多的一方,更容易获胜,那大家自然都玩了命地扩大军队的规模。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随着生

  • 红楼梦中夏守忠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来贾府?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夏守忠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六宫都太监,曾数次到贾府降旨传谕。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贾元春不得宠说了很多次,对于她晋升贤德妃的观点,既不是美貌,也不是贤淑,更没有皇帝恩宠,而是政治权谋的妥协。曹雪芹借一个太监的两个反常反应揭示出来。也是这个太监在贾元春人生最后时刻扮演了极不

  • 红楼梦中史湘云醉眠芍药裀,有何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其中有四幅绝美图画;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眠芍药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大家赏析史湘云醉眠芍药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看看湘云醉眠芍药裀的原文:果见湘云卧于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一身,满头脸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