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袁绍为何不提前杀光宦官,从而保住何进的命呢?

袁绍为何不提前杀光宦官,从而保住何进的命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06 更新时间:2024/1/4 20:04:02

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中平六年(189),何进被中常侍张让等人所杀,袁绍在这之后杀尽宦官,那么袁绍为什么不提前下手,从而保住何进的性命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袁绍并不是不想直接杀光宦官,不是非得要让何进先去探路送死,关键是袁绍手头没有军队。按照当时士族与宦官的巨大矛盾,袁绍何尝不想直接把宦官变成肉酱?苦于当时袁绍尚未具有军事实力,只能鼓动何进这个头脑简单的屠夫杀掉宦官。

本来袁绍觉得,以当时何进的优势,怎么着也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未曾想自己和何进小觑了宦官的胆量,造成宦官狗急跳墙何进被杀的结果。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袁绍的背景,袁绍所在的袁家是东汉末年非常出名的大家族。在袁氏家族四辈人当中,都曾有人担任过三公。三公在东汉的官场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三公具体包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袁绍的父亲叫做袁逢,担任了司空的官职。袁逢的兄弟叫做袁成,袁成担任了左中郎将,但是袁成死得比较早,加之袁绍是庶子,不是大老婆所生,所以后来袁逢就将袁绍过继给了袁成,以防止袁成一脉断了香火。

袁绍虽然是读书和当官人,但是袁绍长得却不弱小,而是体形魁梧,长得还比较英俊。因此,袁绍得到了父亲和叔父袁槐的喜爱。因此,凭借着家族的优势,在20岁的时候,袁绍就已经当上了县官的职位。

进入官场之后,袁绍很快就发挥出了祖上遗传的当官天赋。在上任期间,袁绍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收买了人心,获得了好的名声。过几年后,袁绍的母亲与父亲双双去世,因此袁绍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

这时朝中的宦官势力正在如日中天,宦官一旦有了权力就会为所欲为,将和他们唱反调的士族势力视为最大的敌人。因此,士族在宦官的打击之下日子过得并不好。袁绍作为典型的士族家庭,其本人对宦官也是非常的痛恨,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导致了袁绍日后在宫中见到没胡子的人就杀。

袁绍表面上是闲置在家不做官,但是私底下绝对不消停。袁绍非常喜欢结交一些能打的侠士,并且与具有相同目标和观点的士族,进行频繁的交流,密谋着如何才能推翻宦官的势力。例如,张邈、何颙与许攸等人,都是袁绍府上的座上宾,每年这群士族的人都会聚在袁绍的府上,讨论如何重新夺回朝廷的权力,除掉宦官。而且袁绍无论是在金钱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竭尽全力地帮助这群人,资助他们经费,帮助他们避难。

像日后和袁绍为敌的许攸与曹操,在此时与袁绍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以他们几个人为核心秘密建立了一个反对宦官的集团。但是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他们的活动引起了十常侍的注意,其中中常侍赵忠就对此非常不满,他觉得袁氏家族应该是书香门第,为朝廷为皇帝效命,不应该与那些党人和侠士交往。并且还拿话敲打袁绍,但是袁绍还是没有停止这些活动。

在公元184年的时候,东汉发生了农民大起义,史称黄巾起义。正是由于黄巾起义导致朝廷解除了党人的禁令,因此袁绍等士族获得了解放。此时,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大将军何进找到了袁绍,希望袁绍能够报效朝廷。袁绍等得就是这种机会,趁此机会,袁绍等士族势力重新回到朝廷来争夺权力。

袁绍在与何进的交往过程中,发现何进此人并没有什么韬略,虽然身为大将军,但是并没有具有和这个官位相匹配的政治头脑,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鼓动。因此,何进就成为袁绍下手的第一个目标。首先,袁绍在何进的手下办事非常得力,成功地获得了何进的信任,此后何进许多差事都交给袁绍放手去干。

但是以目前的力量,想要彻底剿灭宦官势力还是有些困难,直到后来汉灵帝驾崩才改变了朝廷的局面。在汉灵帝死之前,设立了八校尉掌管京城禁军,其中就包括袁绍与曹操。但是何进并不能直接领导八校尉,八校尉中官职最大的是宦官蹇硕。

因此,蹇硕就成为了何进的眼中钉肉中刺。何进的外甥刘辩被立为太子,因此,蹇硕知道如果再不动手的话,以后就没有动手的机会了。在蹇硕谋划政变的时候,有两个太监决定将此事告诉何进的妹妹何太后,何太后听闻此事,将何进召进宫来,商量先一步除掉蹇硕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蹇硕在汉灵帝病重的时候,打算先把何进调出宫去,于是上书皇帝请大将军外出平定叛乱,但是何进就采用一个拖字诀,说什么都不走。直到汉灵帝驾崩,自己的外甥成功地当上了皇帝。在刘辩当上皇帝后,何太后成为实际的掌权者,袁绍兄弟与叔父由于和何进的关系,得以重新回到朝廷担任重要的职务,袁绍被任命为司隶校尉。

掌握权力的何进杀掉蹇硕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蹇硕被何进杀死后,许多宦官都非常害怕被杀。此时袁绍却劝何进进一步铲除所有的宦官势力,起初何进还是非常犹豫,他觉得把为首的几个人杀掉就可以了,但是在袁绍再三地劝说下,还是决定对宦官动手。

考虑到何太后的存在,何进不敢强来,于是袁绍鼓动何进引入外部势力,逼迫何太后同意处死宦官。何进头脑一热就听了袁绍的话,于是在外界势力的干扰下,何进成功杀死了一批宦官。

袁绍假冒何进的意思对宦官赶尽杀绝,但是这种行为逼急了宦官。于是,在何进进宫见太后的时候,以段珪为首的太监们设下了埋伏杀掉了何进,将何进的脑袋扔了出来。袁绍看到此处,便与何进手下的军官冲进宫中杀掉了所有的宦官。之后董卓的到来,夺取了尚未拥有兵权的袁绍的胜利果实,因此袁绍慌忙逃回老家,拉起了队伍开了讨伐董卓的序幕。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定都南京而不是西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南京定都而不是西安,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其实还真考虑过定都西安,只不过后来因为太子朱标身死,朱元璋年迈,再加上西安当时有好几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所以最终,这个构想被放弃了。要想说清楚这事儿,还得从西安的历史说起。在漫长的中

  • 蜀汉经历的几次大败,其中最为致命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在蜀汉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大败,例如大意失荆州、夷陵之败、马谡失街亭,其中最为致命的是什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夷陵之战的失败,应该是最为致命的。因为这一战的失败,彻底打光了蜀汉的家底,导致蜀国人才出现了断档,后继乏力。而且这一战的失败,导致蜀国彻底丢掉了荆州的全

  • 历史上的吕布是怎么死的?与演义中有何差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吕布是东汉末年名将、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他的真实死因其实和《三国演义》当中记载的并无太大差别,只是是死的过程更为复杂。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武将之一,吕布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而历史上真实的吕布,一生也是无比传奇。吕布出生于并州九原县,也就

  • 李元景的一生是怎样的?最后为何被李治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李元景是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六子,母为贵嫔莫丽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到唐高祖李渊的儿子,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这几个名字。如果是对唐史了解稍多一些的朋友,可能会想到李渊其实一共有二十二个儿子。但对于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李

  • 历史上有没有凭借丹书铁券免死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就是帝王为了感激一些功臣的功劳,用朱砂在铁板上写下的凭证。功臣可以凭借丹书铁券,享受一定的优待,甚至是免除一次死罪。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最早的丹书铁券,是由汉高祖刘邦开创的。当时汉朝刚刚建立,刘邦为了笼络

  • 李世民年纪轻轻就已经取得诸多战功?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李世民只有十八岁,他如此年轻却已经深谙战争之道,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这主要是和他的早年经历有关。早在几年之前,李世民就已经开始带兵去北边砍突厥了。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于陕西省武功县。当时正是隋文帝在位期间,隋朝正处于最

  • 滕王李元婴的一生过得如何?他对古代绘画史做出一定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李元婴是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在贞观十三年被封为滕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提到这句话,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那篇《滕王阁序》。在中国文学史上,《滕王阁序》堪称是中国古代骈文的一个顶点,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峰。尤其是这句‘落

  • 明朝国姓和猪同音 古人是怎么避免这个问题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明朝国姓和猪肉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古代,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他所用的东西、称呼都是特定的,如果犯了忌讳,在古代那样礼教森严的时代,是要被处以刑罚的。就比如在唐朝你不能随意姓李,因为李那是国姓,能够姓李在唐朝是一种殊荣。在宋朝,为了避免犯了皇帝的某

  • 李世民当初敢反抗李渊 朱棣为何不敢反抗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对朱棣不敢反抗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了解,总有一些人喜欢将唐朝和明朝进行对比分析。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著名的盛唐和大明王朝,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比如说,唐朝和明朝都有着嫡长子被宣告继承,最后被嫡次子抢夺“大统”的历史事件。但是虽然是类似

  • 红楼梦中晴雯留着指甲到底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晴雯是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虽是丫鬟,但在宝玉房里过得千金小姐的生活。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红楼梦》里的晴雯最被人诟病的缺点有两样,一样是口无遮拦;一样是留了两只修剪得漂漂亮亮的大红指甲。我们看清宫剧的时候,经常看到后宫妃子们带着长长的指甲套,保护自己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