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二十等爵制”制度中,秦国爵位的含金量如何?

在“二十等爵制”制度中,秦国爵位的含金量如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83 更新时间:2023/12/26 10:09:25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行了名为“二十等爵制”的军功制度。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这套制度当中,秦国的爵位含金量,其实还是很高的。每提升一级,都会增加相应的土地和俸禄。只要在战场上足够英勇,得到足够的军功,房子、田地、仆人……所有的这些,国家都能给你配齐了。

正是因为如此丰厚的奖励制度,秦国人才会踊跃参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秦国也因此才能组建起一支数量庞大的精锐军队,最后统一了天下。

战国初期,随着生产力逐渐进步,旧有的井田制逐渐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开始纷纷进行变法维新,而后逐渐强大起来。

就在各国开始先后进行变法的同时,地处中原西部的秦国,也开始眼热起来。秦国也是老牌强国,但在这场变法热潮当中,秦国却落后了。这主要是因为,秦国地理位置比较偏,和中原诸国的联系相对少一些。再加上秦国内部,保守派实力强大,所以才没能及时变法。等到其他国家先后进行过变法之后,此时的秦国,已经落后很多了。

眼见这种局面,当时在位的秦孝公,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变法。但是,秦孝公也很清楚,秦国内部的保守派到底有多么强大。想要马上进行变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变法愿望,秦孝公一边在国内收紧权力,为接下来的变法做准备。另一边颁布《求贤令》,希望找到能够帮助他变法的人才。不久之后,魏国人公孙鞅来到秦国,向秦孝公畅谈变法革新的理念,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因为后来公孙鞅被秦孝公封在了商地,所以后世往往称其为商鞅。

为了说服国内的保守派,同时更是为了表明变法的必要性。秦孝公决定,让双方进行一场辩论。这场辩论十分激烈,虽然辩论之后,保守派依然固执己见,但这次辩论,也让当时秦国的舆论风向,开始产生了变化。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命令商鞅,在秦国推行《垦草令》,拉开了秦国变法的序幕。变法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保守派的反对,变法其实收效甚微。但是在秦孝公和商鞅的努力之下,《垦草令》还是被逐渐推行开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便发生了著名的‘商鞅南门立木’事件。

四年之后,随着《垦草令》在秦国逐渐推行开来,秦国人开始逐渐接受变法的理念。于是,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全权负责变法事宜。

此后,商鞅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建立二十等军功制度、制定明确的秦律。

在这其中,二十等军功制,不光是对秦国军事制度的一次改革,更是彻底改变了秦国的政治体系。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遵循传统的世禄世卿制度。所谓世禄世卿,就是指贵族世袭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贵族能够做官,平民永远没有上升的通道。

没有上升的阶梯,平民永远都是平民。就算国家对外打仗胜利,平民也捞不着半点好处,自然没人愿意打仗。如此一来,当时秦军的战斗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商鞅进行改革之后,一切就变得截然不同了。

按照商鞅改革后的这套制度,秦国的爵位分为二十个等级,分别为: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这其中,一级公士最低,二十级的彻侯最高。而商鞅当时的爵位,便是左庶长,位列第九等。距离二十等的彻侯,还差了十一个等级。然而,身为一个左庶长的商鞅,就已经能够全权负责制定秦国变法的一系列章程,秦国的爵位含金量,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最高等的彻侯,则是更为位高权重,可以获得一块实际封地,建立一个国中之国。商鞅直到晚年的时候,才有幸得到了这个爵位。而在秦国历史上,从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秦朝灭亡,有记载的彻侯,仅仅只有七人,分别是商鞅、魏冉范睢吕不韦嫪毐王翦王贲

这七个人,每一个都是大名鼎鼎,在秦国的历史上,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那么,如何获得这些爵位呢?

很简单,唯一的方法,就是上战场杀敌,获得更多的军功,然后凭军功升迁。按照商鞅设置的规则,秦国士兵只要在战场上斩杀一名‘甲士’,便能从平民晋升为一级公士,同时获得田地一顷、宅院一座、仆人一个。

当然,想要在战场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算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艰难。这里所说的‘甲士’其实并不是普通的敌方士兵。因为在战国时期,有资格被称之为甲士的,要么是最精锐军团的先锋士兵,在敌国内部肯定也是贵族,要么干脆就是一个底层军官。而一般的士兵,是没资格称之为甲士的。也就是说,想要完成这个目标,秦国人需要在战场上,独立干掉一个敌军的底层军官,才能晋升为公士,这显然难度极大。

而且,秦国的这套军功制度,也不是说每杀一个‘甲士’,就能晋升一级。要真是这样的话,如果有人能够连杀二十个甲士的话,直接就能成为最高等级了彻侯了,这显然不可能。商鞅设计的这套制度,可以当成现代游戏里的升级制度,而猎杀的‘甲士’数量,以及在战争当中立下的功劳,就是经验。

前期升级需要的经验比较少,但是越往后,需要的经验就越多。到了后期,已经不是单纯靠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就能晋升的了。而是必须成为将军,率领军队打胜仗,或者像商鞅那样,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才能晋升。

不过,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当时详细的晋升制度,并没有流传下来。今天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杀一个甲士能够晋升为一级公士。杀两个甲士,如果这个军士的父母是囚犯,可以马上被释放。他的妻子如果是奴隶,可以马上转为平民。每多杀一个甲士,可以多获得一户奴隶。如果是军官,打赢一场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

对于底层士兵来说,想要靠在战场上杀敌成为彻侯,显然不现实。但能够多拥有一些田地、住宅以及仆人,也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了。最关键的是,靠着军功可以得到爵位,可以脱离平民成为贵族。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只要士兵本人足够努力,就等于是给家里攒下了一份丰厚的家产,而且还能给后人搞一个铁饭碗,这可就太具有诱惑力了。

正是因为秦国的二十级军功制度,如此具有诱惑力,所以秦国人后来才会争相去当兵,组建出一支强大的虎狼之师,最后横扫天下。不过,这种制度,显然对那些旧贵族很不利,损害了那些旧贵族的利益。所以最后,当秦孝公死后,设计这套制度的商鞅,也被施以车裂之刑而死。但商鞅设计的这套制度,却成了秦国强大的根本。在商鞅被处死后,后来的秦国君主,依然选择继承了这套制度,最后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之后,终于统一了天下。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袁绍为何不提前杀光宦官,从而保住何进的命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中平六年(189),何进被中常侍张让等人所杀,袁绍在这之后杀尽宦官,那么袁绍为什么不提前下手,从而保住何进的性命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袁绍并不是不想直接杀光宦官,不是非得要让何进先去探路送死,关键是袁绍手头没有军队。按照当时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定都南京而不是西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南京定都而不是西安,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其实还真考虑过定都西安,只不过后来因为太子朱标身死,朱元璋年迈,再加上西安当时有好几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所以最终,这个构想被放弃了。要想说清楚这事儿,还得从西安的历史说起。在漫长的中

  • 蜀汉经历的几次大败,其中最为致命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在蜀汉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大败,例如大意失荆州、夷陵之败、马谡失街亭,其中最为致命的是什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夷陵之战的失败,应该是最为致命的。因为这一战的失败,彻底打光了蜀汉的家底,导致蜀国人才出现了断档,后继乏力。而且这一战的失败,导致蜀国彻底丢掉了荆州的全

  • 历史上的吕布是怎么死的?与演义中有何差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吕布是东汉末年名将、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他的真实死因其实和《三国演义》当中记载的并无太大差别,只是是死的过程更为复杂。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武将之一,吕布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而历史上真实的吕布,一生也是无比传奇。吕布出生于并州九原县,也就

  • 李元景的一生是怎样的?最后为何被李治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李元景是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六子,母为贵嫔莫丽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到唐高祖李渊的儿子,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这几个名字。如果是对唐史了解稍多一些的朋友,可能会想到李渊其实一共有二十二个儿子。但对于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李

  • 历史上有没有凭借丹书铁券免死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就是帝王为了感激一些功臣的功劳,用朱砂在铁板上写下的凭证。功臣可以凭借丹书铁券,享受一定的优待,甚至是免除一次死罪。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最早的丹书铁券,是由汉高祖刘邦开创的。当时汉朝刚刚建立,刘邦为了笼络

  • 李世民年纪轻轻就已经取得诸多战功?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李世民只有十八岁,他如此年轻却已经深谙战争之道,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这主要是和他的早年经历有关。早在几年之前,李世民就已经开始带兵去北边砍突厥了。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于陕西省武功县。当时正是隋文帝在位期间,隋朝正处于最

  • 滕王李元婴的一生过得如何?他对古代绘画史做出一定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李元婴是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在贞观十三年被封为滕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提到这句话,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那篇《滕王阁序》。在中国文学史上,《滕王阁序》堪称是中国古代骈文的一个顶点,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峰。尤其是这句‘落

  • 明朝国姓和猪同音 古人是怎么避免这个问题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明朝国姓和猪肉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古代,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他所用的东西、称呼都是特定的,如果犯了忌讳,在古代那样礼教森严的时代,是要被处以刑罚的。就比如在唐朝你不能随意姓李,因为李那是国姓,能够姓李在唐朝是一种殊荣。在宋朝,为了避免犯了皇帝的某

  • 李世民当初敢反抗李渊 朱棣为何不敢反抗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对朱棣不敢反抗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了解,总有一些人喜欢将唐朝和明朝进行对比分析。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著名的盛唐和大明王朝,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比如说,唐朝和明朝都有着嫡长子被宣告继承,最后被嫡次子抢夺“大统”的历史事件。但是虽然是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