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孙权大女儿孙鲁班真的和堂侄私通?(孙权最疼爱的女儿孙鲁班)

孙权大女儿孙鲁班真的和堂侄私通?(孙权最疼爱的女儿孙鲁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43 更新时间:2023/12/30 11:22:36

孙权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孙鲁班,小女儿孙鲁豫。虽然史书上关于这两个女人的记载并不多,虽然都是孙权的女儿,但她们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但是,据说孙鲁豫最终被自己的亲姐姐杀死,而孙鲁班又和自己的表妹有染,然后她杀了孙鲁豫。这是怎么发生的?孙鲁班

为什么要杀孙鲁豫?

孙俊杀死诸葛恪后,被提升为丞相兼大将军,掌管国内外军事。取代诸葛恪成为一把手后,最尴尬的是滕胤

滕胤幸运地救了他一命。

滕胤的父亲和叔叔跟随孙权征服天下,是东吴老革命,却英年早逝。滕胤属于烈士后代,孙权给他取名杜。滕胤帅气,优雅,风度翩翩。他是标准的男神,同性的人见到他都会关注他。

孙权曾问诸葛恪:你和滕胤相比如何?

诸葛恪答:在场上,我在仪态、风度方面都不如滕胤。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滕胤不如我。

一句话:他是偶像,我是绝对实力。

滕胤成年后迎娶公主(孙权叔父孙敬的孙女),先后任吴郡、会稽太守。孙权死时也是掌管生活的五大臣之一。他就是任太常,掌管祠堂礼仪的官员,在古代地位相当高。

他和诸葛恪有着特殊的关系,那就是儿女公婆,滕胤的女儿嫁给了诸葛恪的儿子诸葛清。诸葛恪上前线,滕胤在后方当管家。诸葛恪被杀,滕胤的话很关键,把公婆送进了地狱。

里里外外真的不是一个人。

好在大臣们成了他的坚强后盾,因为大家都被独裁吓到了,都不希望孙俊成为诸葛恪第二。大臣们推荐为太尉,滕胤为司徒雷登,希望分散权力。然而,滕胤在这个关键时刻无法站稳脚跟,认为自己不是孙俊的对手,于是向朝廷递交了辞呈。

孙俊看出这是一个软蛋。既然可以随便揉,那就不用担心了。况且也没必要事事亲为,敌人太多了。孙俊假装大公无私,一再挽留他,甚至封他为高密侯,没有实权。后来的日子里,虽然勾心斗角,但面子上过得去,滕胤平安着陆。

孙俊杀了废太子孙鹤。

但是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在他任职期间,孙俊杀了两个名人,他们也是他的亲戚。杀这两个人和一个女人有关,就是孙权的长女孙鲁班。

孙鲁班实际上比孙俊大一辈,她是孙俊的表妹,孙俊是她的表妹。孙俊也很帅。有一种说法是,孙权病重的时候,勾搭了宫里很多妃子,对孙权一个人躲着,一片叶子都没碰过。孙鲁班的第二任丈夫权宗也在此时去世。她才四十多岁,而孙俊已经三十多岁了,他是浪漫爱情领域的老手。看到姨妈的孤独,我更在意了,我爱上了她。现在,他是一个情人,孙俊当然想擦他的大脑在她身上。

第一个杀的是废太子孙贺。孙鲁班曾经全力反对孙鹤立为太子。虽然孙贺被废了,但只要他活着,孙鲁班每天晚上都失眠做噩梦。孙俊掌权,自然要和他的情人一起清除这个隐患。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孙鹤和诸葛恪的关系不一般。诸葛恪是孙和他的妃子张的叔叔。南阳王孙和住在长沙。诸葛恪上台,有一次,张飞派部下陈到建业迎接诸葛恪。诸葛恪对他说,你替我告诉张飞,我一定让她超越别人。

不知道这句话是怎么传出去的。谁不喜欢看八卦?大家都很乐意传播谣言,还要加上自己的笔记,所以越传越奇怪。最后演变成:诸葛恪要迁都,派人在武昌修宫,想迎娶孙子做皇帝,让张飞做皇后。

诸葛恪被杀的时候,孙俊想到孙贺可能有复辟的一天,不如灭草,就派使者给他自杀。孙临死前含泪送别他的妃子张。张果断地说,无论好坏,我都跟着你。

孙鹤自杀了,然后她自杀了。左右皆泣,东吴举国为之哀悼。

孙权的小女儿也被杀了。

另一个杀了孙权的小女儿,孙鲁班的亲妹妹孙鲁豫。他们有同一个母亲,卜太太。

孙鲁豫是朱菊将军的妻子,她在朱菊死后改嫁。孙鲁豫的人就像卜夫人。她们规规矩矩,远没有姐姐们那么狡猾刻薄。但别人越是赞美孙鲁豫的德行,孙鲁班就越是嫉妒。

在孙鲁班密谋废掉太子孙鹤的时候,孙鲁班也希望妹妹站在自己这边。孙鲁豫不仅不同意,还劝妹妹不要涉足政治,这不是女人的事。孙鲁班恨她旧,恨她新。

孙俊上台后,反对者此起彼伏。其中,已故王子孙登的儿子孙英和孙俊的叔叔孙毅对孙俊的放荡和残忍不满。他们试图在法庭上发动政变,但失败了,所有人都被判处死刑。

此事与孙鲁豫无关,但孙鲁班抓住机会,纠缠孙俊,说孙鲁豫是其中之一。谋反总是不明不白,证据多是莫须有。孙俊抵挡不住情人枕头上的强风,毫不留情地杀死了孙鲁豫。我姐姐死在了她亲姐姐的手里。

孙俊无恶不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很快就去世了。他的死特别离奇,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标签: 孙俊鲁班孙权

更多文章

  • 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的儿子?(乾隆福康安陈家洛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安,乾隆,嘉庆

    说起这个傅康安,大家都知道,还挺有意思的。你能感觉到这个人好像是某个乾隆的儿子,但是没有推理的证据。所以有人要问了,这傅康安是乾隆的儿子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虽然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持否定观点。但我坚持自己的判断,傅康安很可能是乾隆的私生子。我不是在胡说八道,而是有相当的事实依据和推理。清朝刚入

  • 满清入关时在满洲留了多少兵力(满清入关时有多少兵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满洲,八旗,所以

    清朝入关前,实际上很难统计出满洲留守的军队数量,因为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当时满族人是蛮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也出现了所谓的满语。然后就没办法计算了,因为明朝其实根本没有统治这片土地,努尔哈赤统一各部的时候也没有统计,大部分都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所以只能推测一个大概的数据。按当时可用的7-8万兵

  • 徐霞客四处旅行他是怎么活下来的?(徐霞客一生周游考察了十六个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徐霞客,一个,旅行

    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想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房间里。他们总想四处看看,去旅游,但又因为生计不得不妥协。这时候我就会羡慕那些有能力的,或者工作与旅游相关的人。其实在古代,就有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游客"明朝的徐霞客几乎一生都在环游世界。有人不禁纳闷,他没有工作挣钱。是什么支持了他的行为?1607年3月

  • 蒋门神到梁山可以排前三十吗?(蒋门神被谁所伤)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门神,张勇,梁山

    说起蒋门神,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在梁山还是很有名的。当然,名气归名气。如果我们做一个排名,蒋门神能排进前30名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蒋门神只是一个不吉利的暴徒的象形文字,他只追求利益和享受,与江湖人不同!甚至蒋门神的名字也没有被提及太多!就用门将来形容他凶狠的样子吧!门神最早是申屠和雷宇,

  • 桃溪之战,姜维是如何打败曹魏的?这场战役对蜀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桃溪,滴道,姜维

    当姜维得知司马师已死,他觉得这是攻打曹魏的最佳时机,于是在夏天姜维率领一万人攻打曹魏。后来姜维在桃溪大败魏军,魏军损失惨重,死伤数万。后来永州刺史王靖投降了滴道。这一战可以说是蜀国面对魏国难得的胜利。姜维是怎么注意打败魏军的?桃溪战役的胜利,也提高了姜维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他再次坚定了姜维北上探险的

  • 白起之死和范睢有关系吗?范睢最后是怎么死的?(白起之死和范睢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王,白起,长平

    说起白起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白起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当然,白起在军事上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不过也有人说白起有时候很像屠夫。总之,对田雷的评价将是褒贬不一的。边肖也看到很多人问边肖,田雷的死和范睢有什么关系?范睢最后是怎么死的?具体的小编也已经整理好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说到田雷,估计大家都知道。这

  • 李玄霸为什么改名李元霸?是为了避讳吗?(为什么把李玄霸改成李元霸)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元,宇文,隋唐

    李元霸还是李玄八?受小说影响,很多人一直以为历史上真的有李元霸,后来才知道根本没有李元霸,李元霸的真名是李玄八,于是以为历史上的人物就是李玄八。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李元霸,也没有李玄八,这本身就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但是,既然是虚构的人,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他的名字是李元霸还是李玄八?《隋唐演义》里有这么

  • 朱高煦真的被朱瞻基做成烤肉了吗?(朱瞻基用火烤朱高煦)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迪,皇帝,朱瞻基

    后人传说朱是他的侄子所造"烧烤",也有人说"瓦罐焖鸡"但不管是什么,听起来都不是个好死法。朱一定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朱瞻基不是那种会随便漠视人命的皇帝。他这样对待朱一定有原因。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朱呢?历史上的朱是被烧烤的吗?他是怎么死的?1.朱自杀了。朱性格粗犷,不学无术,待人接物也毫不客气,但却

  • 故宫铺的地砖竟也价值连城?最贵的一块拍出万价格(故宫最值钱的地砖)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故宫,方砖,烧制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自然是非常尊贵的。皇帝最怕的就是浪费和麻烦,所以故宫的建造一定要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工艺,连铺地用的地砖都是无价之宝。可能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几年前一块地砖卖80多万。想想故宫里的古人天天踩着钱走。其实故宫的地砖是有口皆碑的,烧制工艺极其复杂精美,非常费时。下面给大家说说故宫地

  • 中国古代的唐太宗退位后是如何度过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乾隆,太上皇

    太上皇,在中国古代是比皇帝更高的地位,古代很多皇帝都拿这个"职业"到死都没有结束,但也有很多退位后成为皇帝,把事情留给皇帝去做。看起来,太上皇似乎很开心。毕竟地位高贵,但实际上,皇帝的父亲是怎么生活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的皇帝是如何度过晚年的。中国历史上有几百个皇帝,但只有十几个皇帝,而且这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