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爱吃瓜子吗?吃瓜子的历史是怎样的?

古人爱吃瓜子吗?吃瓜子的历史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34 更新时间:2023/12/26 12:18:57

只有中国人有吃瓜子的习惯。当然,这种说法准确不准确不得而知,但大多数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技巧是非常熟练的。其实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尝试吃瓜子了,这可以从宋代说起。我们平时吃的瓜子,大多是葵花籽、西瓜籽、南瓜子。古代最早出现西瓜籽,也是因为西瓜

不是本地水果,而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如果中国一早就有西瓜,吃瓜子这件事可能会往前推几百年。

众所周知,中国人善吃,喜欢吃瓜子,无论是西瓜子、南瓜子还是葵花子。炸完了,让人欲罢不能。

瓜子有壳,手工去皮费时费力。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人有自己的一套。他们拿起一颗瓜子,放在牙缝里,轻轻一敲,受压的瓜皮就会从中裂开。然后,他们用舌尖轻轻的探进壳里,瓜子就会很方便的进入嘴里。嚼几下,他们的口气就香了,一套下来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吃瓜子是无数人的好主意。中国人那么爱吃瓜子,可以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除了胃口。瓜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吃瓜子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活跃起来。瓜子的香味刺激舌头上的味蕾,味蕾将这种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进而作用于唾液腺等消化器官,使含有各种消化酶的唾液和胃液分泌相对旺盛。可以说,不管是饭前还是饭后,吃瓜子总是有益无害的。

这样看来,瓜子被视为国民零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世纪30年代末,丰子恺先生写了一篇关于中国人爱吃瓜子的文章,他写道:

中国人有三种博士资格:筷子博士、吹纸博士、嗑瓜子博士……但我觉得这三种技术中最先进最发达的还是吃瓜子……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大天才!

说起吃瓜子,也不是近代才兴起的。中国人和瓜子的缘分还得从几百年前说起。据史料记载,吃瓜子的习俗流行于明代,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愈演愈烈,清末以前,还有今天的葵花籽"掌权"不一样,当时说的什么"瓜子"主要是西瓜籽,南瓜子从清末开始流行,民国时期葵花籽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最终决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仅仅是在吃瓜子,而是一个宏伟的"史诗"!

北宋:历史悠久,西瓜籽首次亮相。

如前所述,明清以前没有葵花籽和南瓜子。向日葵和南瓜都是美国的农作物。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它们传入中国,最早是在明末嘉靖年间。

相比之下,西瓜历史悠久。

西瓜在中国的起源从明朝就开始争论了。有人主张西瓜传入中国五代,也有人主张西瓜原产于中国。

《新五代史》中记载的欧阳修和五代后期胡焦的《困陆记》:

自从我去了JD.COM...我走进平川,那里有许多植物和树木,我开始吃西瓜。云起丹破回鹘,得此种。这里种了牛粪,盖了棚子。它像中国冬瓜一样大,很甜。

据此推测,西瓜是公元940年后由中亚的维吾尔人传入新疆,后在中国盛兴出土,并于1991年由考古学家在Xi东郊田家湾唐墓中发现"唐代三色西瓜"有力地证明了西瓜是在唐代传入大陆的。

另一种观点主要看古代文献的解读,比如"凉瓜""五色瓜"等等。都是西瓜的别称。

当然,不管是哪种说法,都可以看出西瓜最迟在五代以后才逐渐传到南方,而西瓜的种植在南宋初期也逐渐在中原和长江流域传播开来。到南宋中后期,西瓜已在江南广泛种植,经过长期的栽培和传播,西瓜的品种逐渐增多,地方志中记载的品种达50多个。

中国人不仅培育出了我们今天主要吃果肉的西瓜,还培育出了主要吃瓜子的西瓜,叫做籽瓜,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吃的瓜子。

《太平宇宙》,写于北宋初年,记载"瓜子"当时在幽州,有一个产品叫"瓜子"土特产。

后来,吴越广为流传的年度歌曲记录了"吃瓜子"海关:

正月吃瓜子,二月放风筝,三月种地下苗,四月上坟烧纺锤...

到了明代,人们自上而下地吃,西瓜子越来越受欢迎。

瓜子虽然最早出现在宋代,但真正盛行于元末明初。最早记载西瓜种子的是元代王镇的农书:

(西瓜)用推荐的茶很容易搞定。

“膳食指南”还包含:

吃完瓜(西瓜)再吃儿子,就不会生瓜的气了。

宫廷里吃西瓜子的情况,可以参考明末宦官刘若愚《前朝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录"新鲜的西瓜籽可以用一点盐烤"。故宫饭菜的制作方法影响了上流社会对瓜子的偏爱。

世上有好东西,来世就有繁荣。瓜子在民间特别受欢迎,万历年间民间兴起的曲子《瓜子壳》,有一首《给瓜子》:

瓜仁不是什么奇怪的商品,但它是用汗巾包着寄给我哥哥的。一个接一个地在我的舌尖上。礼轻人意重,好事不多。多关注我自己的弟弟,也别忘了我。

总之,无论是皇帝还是将军,文人还是普通百姓,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瓜子。在明朝,吃瓜子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习俗。

清朝:品种增多,西瓜籽稳坐首位。

如前所述,明末嘉靖年间,向日葵和南瓜传入中国,一种新作物从引种到推广,从观赏到食用,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一个作物引种的成功也可能是多次引种的结果。然后这种作物的价值被学者注意到并记录下来,应该在社会上流传了一段时间。所以南瓜子和葵花籽成为主流零食之一,肯定是清朝以后的事了。

清代中前期,西瓜种子保持稳定"零食热单"首先,朝廷内外,从皇室官员到普通百姓,都喜欢吃西瓜子。

清初,它在孔的《同风录·序》中,"炒西瓜子用袖子包着,一路上嚼。康熙年间,赵文写过一首诗《夏娃》,记录了西瓜子沿街叫卖的情形:

边上春寒淡如水,红光满院。

走漏的车马回家,沿街卖了一夜瓜子。

清末黄君载在《金壶七墨》中有统计,"算上上海内外的茶馆、酒楼、妓馆的烟灯,每天消耗的西瓜籽大概有30石左右,这是意想不到的","每年海口、锦州的税情主要是瓜子方面的,运往江浙闽一带销售,税额大概在一万两或一万两,甚至两万两",清末,"一年一万五千斤左右的瓜子,除了河口、汉口本地人营销,没有散装的"可见,瓜子的消费不容小觑。

19世纪中叶前后,法国传教士古伯查曾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生活过。他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直接而细致的调查。他描述了很多西瓜籽,中国人对西瓜籽的喜爱更让他惊讶。在他的书中,他夸张地将中国比作"啮齿动物王国"。

法国传教士古博查(1813-1860)于1839年来到中国,并于1844年开始了他穿越中华帝国的旅程。上图是他的书《中华帝国之旅》。

相对来说,葵花籽和南瓜子在清朝显得有点落寞。葵花籽食用的最早记录是康熙的《桃源乡志》:

葵花又名葵花,紫黄相间,其子老,可食用;

在清代,向日葵主要用作观赏植物,其消费和销售只是偶尔有记载。后来,直到民国时期,《黑龙江呼兰县志》才有向日葵大规模种植的记载。

再看南瓜。南瓜子比葵花籽更受欢迎。自清末以来,南瓜子的食用记录很多,远远超过葵花籽。咸丰《形意赋志》等更早的记载:

这个县出产最多的南瓜,尤其是最大的。县里的人用瓜当菜,收儿子炒菜,不用西瓜籽。

南瓜(南瓜)籽在城里炒干作食物,一年四季都在茶馆和酒店出售,人们争相购买。

南瓜子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但毕竟是西瓜子的替代品。虽然食用人群广泛,但还是略逊于西瓜籽。

中华民国:三"儿子"鼎立,葵花籽遍地开花

到了清末民初,南瓜籽和葵花籽开始流行,瓜子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老字号"西瓜籽的光环渐渐褪去,突然冒出了两个新品种,尤其是葵花籽。这叫做"甜瓜子"我们的小吃很快就受到了中国人的喜爱。

民国是一个优雅的时代,吃瓜子的一系列动作显然不是那么"优雅"而这根本挡不住国人的热情,于是瓜子钳应运而生。

黄铜制成,轻巧小巧,形似剪刀,两边有两三个大小不一的半月形槽口,以便夹开大小不一的瓜子,而"八块螃蟹"同样,这个小玩意给吃瓜子赋予了更多的仪式感。

当然这只是针对有钱人,其他人没那么重视。他们仍然喜欢吃瓜子。

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寸步不离手的资深粉丝。别人一杯红酒配一部电影,鲁迅一根烟配瓜子。气质这么准!

不仅鲁迅疯狂爱吃瓜子,林语堂也把吃瓜子列为人生一大乐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吃瓜子的喜悦,用牙咬瓜子和吃瓜子平分秋色。

更夸张的是国学大师黄侃!他在暨南大学上课的时候,疯狂向学生安利瓜子,说耳朵里没有吃瓜子的声音。就算你有趣地听完了这堂课,我参加也没意思。

由此可见吃瓜子的神奇之处。

直到现代,瓜子在中国人心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休闲的首选,也是茶余饭后的最佳伴侣。

小小的瓜子,千百年来,总是难以忘怀。或许,我们渴望的不仅仅是瓜子的香味,而是被瓜子默默惊艳过的时光,最简单,最随意,最轻松的平凡。

标签: 瓜子西瓜籽西瓜

更多文章

  • 一夜变闰土是什么意思(别人说我像闰土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闰土,双十,这个

    说到闰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边肖目前最大的印象是拿叉子叉东西,但最近这种说法有所改变。很多人都在说自己一夜之间变成了闰土。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一个晚上,我变穷了两次,吃的是土的二次方。今年双十一活动有两波,我要吃两波土的节奏,所以简称闰土。那么有人要问了,为什么这个闰土和吃

  • 张三丰究竟活了多少岁?他是哪个朝代的人?(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三,三丰,武功

    武侠迷当然不会对张三丰感到陌生。张三丰的武功已经基本达到了人类的极限。张三丰也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传奇人物,无论是真人真事还是只是杜撰。历史上没有关于张三丰去世的确切时间,所以有张三丰百岁甚至跨越几个朝代的传说。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张三丰生于南宋,是吴唐门的创始人。关于他的故事数不胜数,明成祖也找

  • 张艳为什么被称为花神女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艳,刘英,皇后

    历史上有个皇后叫花神皇后,所以很多人要问,这个花神皇后是谁?她为什么被称为花神女王?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跟随边肖的脚步来揭示它。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下面就来快速分析揭示一下吧。花神皇后是汉惠帝刘英的皇后"张艳"。张艳为什么被称为花中皇后?因为她死的时候被发现是纯洁无瑕的

  • 历史上史弥远到底是忠诚还是奸臣(史弥远杀韩侂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忠臣,汉奸

    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石是南宋的宰相。而且是南宋四大势力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秦桧、韩倜州、贾似道。可想而知,这个石也不是个好官。对于他的评价,很多人认为他是大汉奸。但偏偏在一些历史记载中,成了伟大的忠臣!这是怎么回事?说到这石的一生,可以说他完全是一个名门望族,而进入官场的旅程也是比较顺利的。但他入朝

  • 父亲节英语作文句子五年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父亲节,华盛顿,子来

    五年级父亲节英语作文5句华盛顿的约翰·B·多德夫人于1909年首次提出了设立“父亲节”的想法。杜德夫人希望有一个特殊的日子来纪念她的父亲威廉,他的妻子在生他们的第六个孩子时去世了。1910年6月19日,人们在华盛顿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林登·约翰逊总统于1966年正式宣布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父亲节

  • 项羽为何不过乌江?为何一定要自刎?(为什么垓下之围要写项羽自刎乌江)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江东,乌江

    秦末天下大乱,各路农民起义。秦灭后,楚汉之争随即展开。楚霸王项羽在与刘备的战斗中战败,自刎乌江。至此,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汉朝。西楚霸王项羽在吴江自杀,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件。这时,项羽一路跑到了吴江,遇到了吴江馆馆长,他说项羽回到江东后可以东山再起。但项羽却以无脸见江东父老为由,把自己的坐骑送给了亭长

  • 秦始皇与中国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嬴政,秦王,华阳

    历史上对秦始皇亲属的记载并不完整,只知道他的父母和兄弟,不知道后妃和他们的子女大多是谁。不过这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创作空,可以虚构几个人物与嬴政对话。所以在《大福琴》中,大家都很好奇的米华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嬴政对糜花一见钟情,很快答应娶她。如果婚姻顺利,那么糜花应该怀上了秦始皇的长子伏羲,这样糜花的身份

  • 为什么王翦认为一定需要万军队才能消灭楚国?(王翦为什么要地要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楚国,王建,秦国

    在秦国统一的过程中,攻灭楚国可以说是妙不可言。楚国实力很强,更有项羽有机会争夺和统一天下的人物,其他也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为了消灭这样一个对手,秦国也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而在老将王建看来,没有六十万大军是拿不下楚国的,那么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呢?秦朝灭楚之战最大的亮点是李信与王坚之战。相信很多朋友对此都

  • 英语六级作文(英语六级作文题目)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学位,作文,以及

    2022英语六级作文亲爱的方:我明白你现在进退两难。尽管如此多的毕业生渴望踏上他们的工作生活之路,但仍有一些人宁愿在获得另一个学位后开始新的生活,为进入社会做更好的准备。在我看来,后者更令人钦佩。这些年你的所有课程都很好,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在校园里再呆两三年,你应该坚持下去。在当今社会,你能获得的成就

  • 东汉时期的隐士严尊是一个怎样的人?阎尊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个,严尊,老庄

    西汉末年,有这样一位著名的隐士。他和刘秀是同班同学,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后来,刘秀打败了王莽,建立了东汉王朝。东汉光武帝多次招募他,希望一起共事,但他一再拒绝,最后选择隐退。这个人就是阎尊。也许大部分朋友对严尊并不熟悉,但在古代信息传播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严尊的退役仍能被世人铭记,这其中必定有他的过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