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瑜和孙权之间有哪些故事?为什么有人说周瑜是被孙权拖累至死的?-趣历史网

周瑜和孙权之间有哪些故事?为什么有人说周瑜是被孙权拖累至死的?-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89 更新时间:2023/12/31 0:26:27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会发现,古人对于富有才干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别样之感。

就像李白所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像王勃所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像白居易所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那么我们今天便来说一说,关于周瑜与孙权之间的故事,看看大家都了解多少呢?

战火出英雄

周瑜出生在东汉时期,令人出色的是,他同样也是东汉末年时期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也更是东吴有名的将领。他出身于庐江周氏,也是当时洛阳令周异的长子。

由于周瑜身材魁梧高大,面容英俊清秀,同时也很擅长音律,因此在当时民间也有传出“曲有误周郎顾”这样相似的言论。

众所周知,东汉时期是处于一个诸侯割据,动荡不堪,互相攻伐兼并的战火纷争的一个时代。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更加尖锐,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剧深化。

地主豪强之间也招兵买马,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兵马,再加上当时的朝廷政治腐败黑暗,外戚宦官不顾朝纲,擅自干预政事,朝廷之间勾心斗角的同时,也无力管辖地方势力的扩张。

也因此造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或许是历史潮流的眷顾,在这个正值时代需要之际,也因而涌现出了许多有才能骨干的贤士,周瑜便是其中之一。

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周瑜的出现也明显的使局面反转了过来。周瑜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他不仅在外貌方面很是出众,而且在谋略方面也是更胜一筹。

他不仅在赤壁之战中以大胜曹操而名声大噪,也更是用军事谋略获得了大批将士的拥护和百姓们的爱戴。

他在此次战役中,采用以少胜多,以退为进,终于在火攻这一举措下大败曹操军队于赤壁之下,这也更是奠定了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基础。

所以周瑜也被世人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不仅如此,他在后世中也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地位。

并且在唐代时就被列入要追封的古代名将的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奠,这其中就包括了“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

并且在北宋年间成书的这本《十七史百将传》中,周瑜也同样位列其中。由此可见,周瑜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同时他也谋略过人,不仅为孙氏一族铲平了仇人,也为其复兴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并且周瑜的才能谋略也足以同诸葛亮相媲美。这也就是“既生瑜,何生亮”这一千古名句的来历。

世人都传,周瑜之死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有人说是阴谋论。但不管怎样,周瑜的一生都是仗义,忠心之人,他的一生都光明磊落,也用一生去让后世敬仰。

故人初相识

谈起周瑜与孙权之间是如何认识的,这就得从他的哥哥孙策这儿来说起。

孙策,同样也是东汉人,他17岁就独自闯荡天下、26岁开始就称霸江东,在东汉时期也可谓是人中豪杰。

他不仅是破虏将军孙坚的长子,同样也是孙权的兄长,这也就是周瑜为何会同孙权认识的缘故。

并且在当时孙策是东汉末年占据江东时有名的军阀,因此也成功跻身于汉末群雄之榜,同样也是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因此也被世人尊称为“小霸王”。

由于孙策的父亲在北方参与了平定黄巾、董卓之乱等的军事活动。为了保险起见,年少的孙策不得不携家人迁居舒。

正是这一举措,为后来周瑜与孙策的相识埋下了种子。由于孙策年少便在寿春中结交认识相关的名士,因此他的名声大噪,也被周瑜所闻。

因为周瑜惜才,因此便慕名前来,专程拜访孙策,由于两人年纪相仿,并且是同岁,也都是怀有志向、有抱负的人,两人都杰出通达,因而于寿春一见如故,于是便开始坦诚相待。

至此,两人的关系也愈发得深厚,彼此协同作战,经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也就使得两人的关系愈加的浓厚,这不仅是因为两人是生死之交,也因为两人的志向和抱负相同。

但是这种关系还未持续多久,就遭遇到了意外。在孙策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的同年四月份,当他准备发动士兵北上的时候,不幸遇刺身亡,年仅二十六岁的英豪在此长眠。

这才由他的弟弟孙权接掌其所积攒下来的势力,在孙权顺利称帝后,便追封他的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

那么孙权又是如何称帝的呢?这又与周瑜有何关联呢?

瑜、权的那些事

自从其兄孙策去世以后,自己便顺势接掌了余下的势力,这也包括了周瑜这一得力干将。

由于周瑜曾多次跟随孙策征伐战场,也因此帮助其奠定了地方势力的基础,同时也为开拓疆域建立吴国立下了汗血功劳。

所以也获得了孙母的肯定,因此在孙权得势后,他的母亲便嘱托孙权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尊重和对待周瑜。孙权也在周瑜的帮助下,顺利成为了三国时期孙吴的开国皇帝。

在称帝前,孙权对周瑜那可谓是非常的信任,但凡涉及军事相关的事情,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都会寻找周瑜进行商量、探讨,再决定如何去做,对周瑜那也是非常的依赖。

周瑜为人忠心耿耿、立场坚定,曹操曾多次派遣说客,对其进行游说,都失望而归,因为周瑜对此无动于衷,一直为孙权出谋划策。

并与此同时,也为孙权举荐了许多有谋略、有才能的士大夫,这其中就包括鲁豫。并且帮助其夺取荆州也扫清了道路。

可不幸的是,由于周瑜多次叮嘱孙权小心防范刘备,劝其将刘备软禁看管,可孙权并未按其行事。迫不得已,周瑜只好实行另一计划,这才有了周瑜在整装取蜀的途中在巴丘病逝。

许是天妒英才,让年仅三十六岁的英杰就此陨落。许多历史材料都有相关记载周瑜在去世前,曾留下遗书。

内容也大致是希望孙权能够明事理、纳贤士,叮嘱孙权在以后的军事上应该如何去做。由此可见,周瑜对孙氏一族的忠心。

因此在孙权称帝后,曾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孙权在位期间也曾设农官,注重农业。

但其在晚年继承人的问题上,始终反复无常,也引来了群下党争不断,因此也造成了朝局不稳的局面。

小结

好的伙伴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同时一个好的君主也应当多多采纳贤士的建议。

作为君主也应当在培养继承人方面多下功夫,在处理一些军事相关的事情上也应当断则断。

不管是君主也好,或是领导者也好,都要明白,只有多实施顺应民众的行动,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讲述的或许就是这一道理。

或许是由于孙权的一生都太过平坦,有兄长留下的势力,也有周瑜的帮助,才导致他没有那么多的担忧,与其说是没有进取心,不如说其一生都太过平静。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孟昶是个勤政爱民的明君,为何却成了亡国之君?-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五代十国是个混乱的时代,这个时期政权更迭十分频繁,而很多君主不是凶残嗜杀、贪财好色,要么就是沉迷享乐,然而在这些皇帝中却有一个另类,他就是后蜀皇帝孟昶。孟昶不仅爱民如子,还勤于国政、任用贤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明君,下场却非常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 审食其为什么能当上丞相?他与吕雉之间是什么关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在西汉初年的诸位丞相中,审食其是个特殊的存在,他虽为左丞相,但不管理政务,而是像郎中令一样在宫殿内监视,官僚奏事通过他的决裁。审食其之所以如此特殊,全都因为他与吕雉之间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审食其之所以能与吕雉关系如此密切,刘邦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刘邦亲手促成了二人的密切关系。审食其与

  • 历史上真实的吴起变法是什么样的?对楚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历史上真实的吴起变法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381年,已经步入战国时代的楚国,发生了一件楚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大事。这一年,楚国的第33位楚王,楚悼王,因病去世。楚悼王去世之后,楚国高层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替这位楚王送行。但是,就在葬礼刚刚开始后不久

  • 刘备是汉室后裔建立蜀汉 该政权为什么不属于汉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建立的蜀汉,为什么不属于汉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较强盛的时代之一。对于

  •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 究竟是谁造成这乱世局面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底是谁引起了这长达一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十分严重,百姓居无定所,民不聊生。在这个复杂的乱世,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获得更高的权势以及地位,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凡事

  • 明朝时期,为何很多宗室王爷的名字都是少见的生僻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侯君集多次宣称自己要谋反,为何唐太宗却手下留情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君集公开说自己要谋反,唐太宗为什么没有做

  • 在魏延和杨仪的内斗中,为何蜀汉朝臣一致支持杨仪?-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当魏延和杨仪公开冲突时,蜀汉朝臣为什么会一致反对魏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兴十二年(234年),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薨逝于五丈原。诸葛

  • 在周襄王落难时,秦穆公为何将“勤王”机会送给晋文公?-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秦穆公为什么把“勤王称霸”的天赐良机拱手送给了晋文公的

  • 项羽在分封诸侯王时,为何要把汉中地区封给刘邦?-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大陆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在起义过程中各地纷纷响应,其中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刘邦最终攻破咸阳推翻秦王朝。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项羽为什么会把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巴蜀汉中地区封给刘邦的详细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