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武举高中后能做什么官职 武举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古代武举高中后能做什么官职 武举内容是什么-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84 更新时间:2023/12/21 8:00:17

武举能当什么官?录取名额比科举还少的武乡试,都考什么内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将我国古代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描绘得一清二楚,在当时那个等级森严,交通和信息相对比较闭塞的环境之中,要想走出去,就只能选择通过层层选拔入朝为官,这就不得不提到科举制。

到了隋朝的时候,当时的皇帝认识到,在地方上存在一些寒门学子由于各种现实情况无法来到中央为官,当时隋朝的皇帝不忍心看到人才如此流失,就决定采用全国性的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这就是最早期的科举制。

唐朝取代隋朝之后,将这种考试制度沿用和改善,并且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了一种新的形式“武举”,通过对武艺的考察选拔出一批武学人才,武举究竟会当什么官?录取名额比文试还要少,都考哪些科目呢?

武举的产生与发展

首先,武举产生于武则天时期,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在一个男权为社会主流的时代下执政,总有许多潜在的困难,这种种不利因素,最终汇集形成了武举产生的背景,所以第一点,就是武则天掌权之后引起了一众朝臣的不满。

此后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上都产生了一系列的敌对势力,对于武则天来说,为了稳固自己目前的统治,只能选择用强硬的手腕将这些超朝内外敌对势力铲除。

由于当时中央起兵对峙的多为武官,所以造成了唐朝在武将方面的缺失。此后,武则天处理态度的坚决造成了朝内的人人自危,为求自保不得不陷害他人,落井下石。

武则天借此进一步削除了朝中的部分势力,武官再度减少,此时武则天的皇位坐稳了,但是女帝登基引起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注意。唐朝边疆地区的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趁此时骚扰,这种袭扰引起了边疆战争和少数将领的叛乱。

由于武则天对朝中武将的处理,导致唐朝在这次边疆冲突之中吃了大亏,所以在这次事件之后,武则天开始注重军权,培养武将。

武则天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在原有的科举制基础上加以改革,设立武举,并且在选拔上更加严格,对于武则天来说,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战争,将领都是非重要的,所以在选拔上精益求精,科目增加的同时减少了录取率。

武举入仕方法与考试科目

首先,武举从资格上就严格限制了人群,它并不像文学那般只要有学识的人人都可以参加,有武举参加资格的人主要有两种,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所谓生徒,是指国家所创立的学校中的学生,当然也不是所有学生,而是经过选拔之后成绩合格的学生,才有资格去中央参加武举,乡贡则是指那些不在这些学校考试但是成绩依旧非常优秀的学生,也是经过考试合格之后。

如此的模式,已经具有了我们如今学校的雏形,生徒就是我们今天的高校下辖附属学校的内部考试直升,乡贡就相当于高校分配到地方吸收尖端人才的保送资格。

当然,这些种种都需要考核,在资格方面尚且经过层层选拔,也难怪录取人数较少。在武举资格审查和分配完毕之后,就开始准备整个流程和科目了。

第一个科目刚才已经提到过,就是地方上的考核和推送,主要考核内容为谋略和武艺,武艺方面主要考察长垛、马枪、翘关等全方面的能力,谋略方面并没有太重视。

这场初步选拔通过之后,会被派遣去参加由兵部组织举办的每年一次的省试,由兵部侍郎作为主考官,在考试内容方面也更丰富,但和初选之时也存在一定的重叠,类似我们现在初高中的考点重复。

第一个科目就是“平射”,这个科目的意思就是考核一定距离之内的射箭能力弓重一石,根据不同距离的准确度划定最终成绩。

第二个科目是“骑射”,顾名思义,考验的是其在移动中的准确度,一般为骑马射鹿皮,评定方式与平射相同,根据距离和射中目标次数来确定最终成绩。

第三个科目是“步射”指在行进中对放置在地上的草人射箭,第四个乃是考验身体素质的“举重”,当然,武举也并非指注重武学,比如在这些考试通过之后,会进行样貌,言谈举止的考核,长相主要是指身高。

而言谈举止的精彩与否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之后的职位,类似于如今的面试,也是在所有考试的最后进行。

武举主要任职

在武举通过之后,一般过段时间就会让你去兵部报道,称作“告身”,也就是去获得做官的资格,随后会根据当时在武举考试中的表现分别授相应的官职。

第一名称武状元,一般会被授予正三品的侍卫,榜眼和探花乃是第二第三名,会被授予仅次于武状元的正四品侍卫,其后的十人以此类推,被守卫正五品侍卫,顺次下去的会面十六人被授予正六品的蓝翎侍卫,其人被留作备用。

虽然都是侍卫,看起来有点类似于保镖,但是官阶越高,机会就越大,比如正三品或者更高级别的侍卫,与皇帝接触的机会就更多,能够更好的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提升的机会就更多,有朝一日被封为御前侍卫也不是没有可能。

排名相对靠后的人也并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虽然进不去中央,但是依旧有机会直接留在军营之中,在这里虽然是山高皇帝远,但是有完整的晋升制度。

如果这些成绩靠后的武举人在军营之中表现良好或是立功明显,在三个月的考核之后就可以直接根据军工授予官职后直接调回中央当官,虽然职位并不高。

总结

所以说,由于选拔的严格性,导致了武举能够真正考到最后的人很少,由于要求的全面性,导致武举考试科目也多出不少,总体看起来像极了当今的考试,不过武举要更复杂,但是相应的官职却更加具有选择性。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操七个女儿个个都貌美如花 曹操为什么都嫁给同一个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对曹操有七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为何全都嫁给了一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的儿子很多,有名的也不在少数。曹丕建立了魏国,结束了汉朝的统治;曹植才思敏捷,有七步之才之称,作有《洛神赋》;曹冲天资聪颖,人称“神童”,曹冲称象的故事广为流传;等等。曹操的儿子多,按理说他的

  • 刘备当初只是落魄的贵族 关羽和张飞为何对他如此忠心-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对关羽和张飞为何对刘备如此忠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飞和关羽都是三国名将,为何会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空有皇族血统,穷困潦倒,关羽和张飞为何对刘备如此忠心?桃园结义流传千古,后世君王无不羡慕刘备有此良将,有可以托付背后的兄弟。其实,在三个人的关系中,刘备才是最关键的

  • 曹操在处死吕布的时候 曹操为何先将人勒死在斩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处死陈宫直接砍头,为什么杀吕布却先勒死,再斩首示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篇,在这里不仅是这部史诗级巨作的开场白,同时也是对那段纷争四起的历史的最好概括,所谓的三国演义,并不单独指三国

  •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为何统治者不去效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为何统治者不去效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来削弱诸侯们的实力?今天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其中原因,给大家一个参考。先说“推恩令”,这个阳谋的基本逻辑是:要求诸侯将诸侯国分成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而不是由长子一个人继承所有封国。这样,一个诸侯国被分割成几个部分,等于各个部分的

  • 古代战争中,将领是如何得知敌方军队数量的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现代由于科技的发展,军事武器的威力也是越来越强,在现在战争中,一支军队的人数对战争的影响已经非常小了,军事武器之间的差距才是决定胜利的关键因素。而在古代战争中,冷兵器一直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即使刚出现火枪火炮的时期,军队士兵的数量也能弥补武器上的差距,可以说在古代战争中,军队士兵的数量是战争胜败的关键

  • 东吴实力并不是很弱 东吴为什么四个月时间就灭亡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东吴雄踞江东六十载,为何短短四个月就灭亡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79年,随着晋武帝司马炎的一声令下,兵分六路攻打东吴,东吴占据东南方向,又有长江这个天险,东吴为什么四个月时间里就灭亡了?说起这个,其实在孙权在位的时候就埋下了祸根,毕竟晚年时期孙权就将

  • 彭城之战战败后,逃往途中刘邦为何数次推儿女下车?-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虽然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但由于其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导致他在历史乃至现代的风评都不算太好,而其身上的污点之一,便是在“彭城

  • 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朝廷与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是如何爆发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七国之乱”作为西汉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的宗室内乱,其诱因虽然是汉景帝采纳《削藩策》大举削藩,但究其源头,却是刘邦所推行的“郡国并行制”。那么,从刘邦分封九大刘姓诸王作为皇室屏障,到中央

  • 探索张良的一生,在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张良,秦末汉初时著名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这样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项羽大军攻入咸阳之后,自然就到了诸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虽然在此之前,楚怀王与诸侯约定,先入

  • 邙山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李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邙山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李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密之所以会败给王世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过于自负,决策不当。再加上失去人心,部下多次叛逃,才导致了最后失败的结果。李密本是一个文才武略,气度不凡的将才,为什么会在一个曾经的手下败将,王世充这里吃了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