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宇文护当初连杀三个皇帝 宇文护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趣历史网

宇文护当初连杀三个皇帝 宇文护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72 更新时间:2023/12/25 6:04:40

宇文护连杀三个皇帝,为何却不篡位自己当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拿起每一个朝代相关的史书,我们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造反的人,这些人大多都是朝中或者宗室中比较重要的人物,甚至有些人还很受皇帝的喜爱,但这些也不能满足造反者的心,他们希望自己手中的权势可以更多,所以才会选择造反。

再翻史书,我们还能发现有许多大臣的存在就像摄政王一样,虽然表面上他们看起来只是一位大臣,但实际上他们手中的权利比皇帝还要多,甚至一些比较霸道的权臣会直接不将皇帝放在眼中,这对于皇帝来说就是一种挑衅。

而且,在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中,皇权至上,任何不把皇权放在眼中的人都是对皇权对皇帝的挑衅,除了少部分自身能力差比较懦弱的皇帝之外,任何皇帝都不可能容忍有人踩在自己的头上。

就像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随自己叔父一路征战,在叔父死后连杀了三位皇帝巩固自己的势力,但最终还是被周武帝杀死,可见一味的把握朝堂掌控势力也不一定能够善始善终。

那么便有人要问,既然宇文护有能力连杀三个皇帝,为何却不篡位自己当皇帝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中缘由。

宇文护其人

宇文护出生于北魏时期,他的家乡是如今的内蒙古地区,其家族是当时朝中十分有名的宇文家族,他的父亲是邵惠公宇文颢,叔父是北魏能臣宇文泰

出身于名门望族使得宇文护很小时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又因为家风优良,宇文护年幼时便展现出了端庄大方的气质,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很有想法,如此优秀又可爱的宇文护便受到祖父的喜爱。

在古代的大家族中,通常是以长辈为尊,如果家中长辈尚在,那么凡事都要经过长辈同意,宇文护家中也是如此,他的祖父也是十分优秀的人物,只是在年老后因为身体问题退居家中颐养天年,顺便教导家中子弟。

在宇文护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优秀的品质后,其祖父也对其寄予了厚望。

但优秀的宇文护却是不幸的,在他十二岁时父亲就去世,之后就只能跟着两位叔父到军中历练,幸运的是宇文护的叔父对他都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其中他的四叔父于文涛和宇文护年龄相差很小,两人有时就像兄弟一样相处。

在宇文护十九岁时,彻底投靠了叔父宇文泰,当时宇文泰依旧在外打仗,但是自己的几个儿子都还十分年幼。

所以便想要摆脱宇文护照顾,事实上宇文护也将宇文泰的几个儿子照顾的十分好,而且在管理整个家时将整个家都打理的井然有序。

这让宇文泰十分放心,还因此夸赞他各方面都与自己十分相像,要知道当时宇文泰就已经是朝堂中响当当的人物了,可见宇文泰对其的称赞十分高。

在宇文护三十六岁之前,一直都在跟着叔父南征北战,并且在军中的职务一路升为了大将军。之后,宇文护在征战江陵之战中又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他的儿子宇文会也因此被封为了江陵公。

但在此战之后的第二年,宇文护十分敬重的叔父宇文泰就在一次巡视中染病,等见到宇文护时就已经病危。

宇文泰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便将宇文护叫到自己的床前交代,希望宇文护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儿子们,也希望宇文护可以继承自己的志愿将国家大事完成好。

宇文护三杀皇帝

宇文泰死后,宇文护在朝堂上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劝说当时的皇帝西魏恭帝退位,很多人感到奇怪,为什么宇文护敢光明正大的逼皇帝让位,这是因为宇文护的叔父宇文泰死前掌握在手中的权势便已经很大,而在他死后这些权势又被把控在了宇文护手中,因此宇文护才敢光明正大的逼皇帝退位。

公元557年,也就是宇文护四十四岁这一年,西魏恭帝迫于宇文护的强权将皇位让给了宇文泰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孝闵帝,而宇文护自己则做起了大司马,依旧把控着朝中大权,还被封为了晋国公。西魏恭帝也就成了在宇文护手中第一个被清除的皇帝。

同年,大将军赵贵独孤信等与宇文泰同辈,也就是称得上宇文护长辈的几个大臣对宇文护专权十分不满,便想要设计谋害宇文护,这很快就被宇文护察觉了,所以他们不仅没能杀得了宇文护,还被宇文护反杀了。

没过多久,便又有几个大臣因为担心自己的权势在宇文护执政时受到影响便想要说服孝闵帝除掉宇文护。

他们劝说孝闵帝宇文护虽然说自己要效仿周公,但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随着宇文护在朝中掌权的时间越来越长,宇文护手中的权势也越来越多,而且他丝毫没有想要放权的征兆,所以在七年后宇文护归权于皇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这几位大臣的极力劝说下,本对宇文护没有任何意见的孝闵帝觉得宇文护越来越可怕,便想着与他们联手除掉宇文护。

但宇文护既然在朝中有着极大的势力,那么他的眼线也是遍布许多地方的,他们的这一打算很快就被宇文护知道了,宇文护当即痛哭流涕的对孝闵帝说自己的位置在朝堂中以到最高还能有什么奢望呢。

但孝闵帝的疑心没有因此被打消,之后更加抓紧要将宇文护除掉,还制定了完整的计划,可惜这一计划再次被宇文护得知了。宇文护立即将朝中其他几个重要的大臣召集在一起告诉了他们这件事,这几位大臣都赞同将孝闵帝废除。

之后,宇文护便将孝闵帝幽禁,将几个同谋的大臣处死,而孝闵帝也在不久之后就在幽禁中被杀了。

在孝闵帝之后,宇文护又立宇文毓为皇帝,但宇文毓在位两年展现出许多才能,这让宇文护感到十分恐慌,便想办法在宇文毓的事物中下了毒。

至此,宇文护一共除掉了三位皇帝,之后宇文护将皇位交给宇文邕,宇文邕上位后将自己的才能全都收敛起来,一直忍受了宇文护十二年才将宇文护除掉。

是德不配位吗?

宇文护虽然把握了强权一生,但最终却死在了自己的侄子手中,可以想象身为皇帝的侄子对宇文护的恨意有多么的深,而这一切也随着宇文护的死而终结了。

要说起宇文护,应当是十分有才能的一个人,更何况他一生杀了三个皇帝,按照常理来说,登上皇位最合适的就是他自己,但他却始终没有自己迈上那个位置,这是为什么呢?

从宇文护前半生的经历来看,他一直在受到叔父宇文泰的照顾,就连他手中的权利也大部分都是从宇文泰手中继承而来的,而且宇文泰在临终之前还特意交代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几个儿子。

可能在宇文护看来,照顾好叔父的几个儿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推上皇位,而自己帮他们守住着江山就好,但不知不觉中她自己手中把握的权利越来越多,这就难免让身为皇帝的侄子心中不安,所以才造成宇文护三杀皇帝的结果。

所以说,宇文护一生的目标就是完成叔父的心愿,同时为他守好自己的几个侄子,但不得不说其方式方法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在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时,宇文护对权势的渴望也越来越深。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朱祐杬:生平经历普通,死后却被儿子追尊为皇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到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明朝传承了十六帝,共计276年。其实除了这十六位皇帝外,明朝还有两位非常特殊的皇帝,一位是明兴宗,另一位是明睿宗,他们都是死后被封为皇帝的。明兴宗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他原本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深受朱元璋器重并对他予以厚望,可惜英年早逝,走在

  •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对明朝的影响有多大-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对朱元璋对明朝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的出生和成长就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首传奇。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是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和智慧。他努力学习,在困难中成长。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才华成为了一名将军,带领军队打下了一个国家。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 汉武帝也期待长生不老吗?详解武帝和李少君的故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帝王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自然个个都期待长生不老,但是长生不老终究只是黄粱一梦,今天趣历史小编就来给各位详细说说汉武帝和李少君的故事。早在战国时期,各地的方士势力已经形成。到了嬴政在位期间,这些势力遭到严重的打压。在这期间,方士的学说,也变得比较羸弱。但是,到了汉武帝事情,由于武帝的热爱和信仰

  • 卫子夫是如何失势的?卫家为何被灭族?-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卫子夫,即卫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身世寒微,原为平阳侯家歌者,有同母弟三人,即卫青、卫步、卫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说起汉朝,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汉武帝了,汉武帝作为我们熟知的一任皇帝,在位期间,开拓疆域无数,流传下去的故事也很多。其中,他的第一任妻子陈阿娇,是他从小就立志要

  • 孝陵卫是怎样的一支部队?为何如此神秘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孝陵这个地名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地名的来历,其实这个地方曾经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孝陵的所在地。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则是一支罕为人知的军队,这支军队就是曾经负责守卫这个地方的孝陵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卫”是明朝军事编制的一种,明朝各省均分为数个防区

  • 秦始皇为什么一直没有立后?和赵姬有关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嬴政,即秦始皇,秦昭襄王与赵姬之子,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司马懿为什么不让士兵穿魏明帝送来的冬衣?背后有何隐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提起三国时期最强悍的谋士,诸葛亮一定是绝大多数人共同的选择。可要说三国时期最能忍的谋士,司马懿称第二,绝没有人敢称第一。不

  • 晋朝名医王叔和,探索其生平事迹-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王叔和,名熙,以字行,高平人,晋代医学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叔和对于中国古代的医学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但是世人其实对他并不了解,为此,笔者想对他的生平事迹,做微浅的探讨。王叔和的籍贯,传说纷纭,但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山东说

  • 长孙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发展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长孙姓是中国多民族、多源流的复姓群体,不管在过去或现代,都是相当罕见的中国姓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孙氏最旺盛,最有名的时代,就是唐初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以及凌烟阁首席长孙无忌。在《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中,提到了这支长孙氏的出处。“其先出自后魏献文帝第三兄。

  • 在宋明两朝灭亡时,士大夫阶层都是什么样的态度?-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在宋明两朝灭亡时,士大夫阶层都是什么样的态度?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这两个时期,一直是历史爱好者们比较惋惜的时期,再往前追溯,能和这两个时期相比的,大概只有两晋引发的五胡乱华时期,以及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但五胡乱华和靖康之耻毕竟没有完全打垮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