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韩信为何擅自发兵袭齐?他不怕汉使郦食其因此而死吗?-趣历史网

韩信为何擅自发兵袭齐?他不怕汉使郦食其因此而死吗?-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583 更新时间:2023/12/16 0:45:32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汉四年,面对迟迟未能结束的楚汉相争,郦食其自告奋勇,愿出使齐国,使齐国在他的游说之下做汉的“臣妾”,也就是臣国或者说附属国。

郦食其说到做到,到齐国不久,郦食其就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齐国向汉称臣,为了表达称臣的诚意,齐国撤下了齐国北方边境的兵卒,那里的兵卒,原本是防备汉相国韩信进兵的。齐国君臣、郦食其都很开心,大家一起开心地纵酒,想象着干翻项羽的美好未来。

正在齐国君臣和郦食其纵酒的时候,韩信擅自发兵,偷袭了齐国,打了齐国一个措手不及,兵败如山倒,齐国君臣在愤恨中,将郦食其烹杀。

韩信为何要擅自发兵袭齐,韩信就不怕汉使郦食其会因此而死吗?韩信就不怕汉王刘邦会因此而背上言而无信的骂名吗?韩信就不怕刘邦因郦食其的死和刘邦背负的骂名而迁怒于韩信,最终收拾他韩信吗?

答案是,韩信根本就不害怕这些事情,在韩信眼里,除了胜利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可以忽略的。

韩信之所以会发兵袭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谋士蒯通的提醒。得知汉使郦食其已经成功说服齐国做汉的附属国,韩信原本打算班师回荥阳,和刘邦一同对抗项羽的。正在韩信打算撤兵的时候,蒯通提醒了韩信。

蒯通跟韩信说,你韩信在项王给兵、给将、给粮的情况下,还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平定赵地五十余座城池,他郦食其仅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花了几天的功夫,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齐地七十余座城池,两相对比,你韩信的功劳,还算功劳吗?

韩信一拍大腿,蒯通说得对啊,绝不能让郦食其抢了头功,于是,韩信擅自发兵袭齐,韩信发兵时,齐国上下毫无准备,韩信就像进入无人之境一样,很快就干翻了齐国,齐国无力抵抗韩信,只好拿郦食其出气,跟郦食其说,如果你能让韩信退出齐国,齐国就留你一命,如果你不能让韩信退出齐国,齐国就烹杀了你郦食其。

郦食其是何等聪明人啊?

面对韩信的擅自发兵,郦食其清楚地知道,木已成舟,就算是他出面,韩信也不会听他的,就算韩信听他的,退出了齐国,齐国也不会再相信汉,也不会再做汉的附属国了,他郦食其的功劳,也就没了。

正因为考虑到种种的现实,郦食其知道自己已经回天乏力,所以甘愿一死,郦食其没有去劝韩信,反而骂齐国君臣不是做大事的人,自称老子,说他郦食其绝不会为齐国君臣去求韩信的,郦食其把齐国对他的威胁直接说成了齐国的恐惧和无计可施,让齐国君臣下不来台,既然齐国君臣已经被架上去了,就只好兑现当初的诺言,烹杀了郦食其。

烹杀郦食其也是于事无补,韩信照样打齐国,齐国照样打不过韩信,于是,齐国君臣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找项羽借兵去了,项羽派了二十万楚军来救,却被韩信所率领的汉军一举歼灭,齐国从此到了韩信的手里,楚国也元气大伤。

拿下齐国之后,韩信朝刘邦要“假齐王”,史书上并没有说韩信要“假齐王”的心理动机,只提到了韩信要“假齐王”的理由,韩信给出的理由是齐国反复多变,如果不立个假齐王来震慑齐国百姓,齐国未必会为汉所有,韩信给出的理由,其实可以从另一方向上去解读,即韩信其实是在跟刘邦解释,他为什么要擅自发兵袭齐,因为在他看来,齐国并不可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时是偷袭齐国的大好时机,所以他来不及上奏,就果断出击了,为了汉的利益,他韩信只好牺牲郦食其。

参考资料:《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冒顿单于杀父代立的计谋,是否高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冒顿单于(?~前174年),挛鞮氏,匈奴族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军事统帅,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而自立。他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末,群雄逐鹿中原,后来是项羽和刘邦两大势力对垒,刘邦最终在垓下击败项羽,登上帝位,开创

  • 韩信攻下齐地后向刘邦请封假齐王,他为什么这么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四年,韩信擅自发兵袭齐,把齐国君臣逼得跑到楚国去借兵。秦末群雄逐鹿中原时,齐、楚二国有仇,项羽自号西楚霸王之

  • 秦朝灭亡的种子,早在秦始皇时就已经被李斯种下-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大秦帝国亡在赵高和胡亥之手,如果没

  • 周勃、陈平等人,为何在吕雉死后才敢讨伐诸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史书又称为“前汉”,初期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的正妻吕后前脚刚死,刘邦的长孙刘襄后脚发难。刘襄发推,啊不,是发书告诸侯王,说,“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

  • 古代打仗真的有几十万军队吗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打仗,真的能号令几十万大军吗?还是史官在吹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看《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时常能看见动辄几十万、百万大军之间争锋,但是我们也知道,古代的人口和生产条件是没法和现代比拟的,因此真实的历史中,号令几十万大军有可能吗?首先来说,春秋战国时期乃

  • 红楼梦中秦可卿在临终前说了些什么话?-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秦可卿在临终前说了些什么话?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我们都知道,秦可卿是红楼梦里谜一样的人物,她去世之时,曾托梦王熙凤交代后事。也正因此,脂砚斋后来命曹雪芹删去了关于秦可卿的“更衣,遗簪诸文”。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看得出秦可卿为贾府将来所做的打算,所费的苦心,然

  • 红楼梦中麝月为何会陪宝玉到最后?-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麝月不如袭人贤不如晴雯俏,为何会陪宝玉到最后?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大观园可谓是女儿国。女儿们风姿绰约,仪态万方,黛玉仙,探春敏,湘云憨,惜春冷……小姐们风采逼人,丫鬟们也毫不逊色,袭人贤,平儿俏,晴雯勇,紫鹃慧……这一个个美丽的女儿,让大观园流光

  • 红楼梦中巧姐与贾母在书中有过几次交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巧姐与贾母在书中有过几次交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巧姐原名大姐儿是王熙凤和贾琏的女儿,贾母的重孙女,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给取的。巧姐位列金陵十二钗,前80回里,巧姐在贾母面前出现过两次。第29回,大家去清虚观打醮,有这样一句话“奶子抱着大姐儿另在一车”。到了清虚观,张道士给宝玉

  • 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为何与贾府宝钗的结局有关?-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雪下抽柴的故事为何与贾府宝钗的结局有关?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后要见一见。她虽是个农妇,到底有一些世故经验。为了陪贾母说话逗趣,她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雪下抽柴”“神佛送子”和“茗玉小姐”。其中“雪下抽柴”最关键,讲出薛宝钗的一生以及贾家抄家的

  • 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贾琏之间的关系一切都是注定好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王熙凤与贾琏之间的关系一切都是注定好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贾琏和凤姐,更像是宝黛的婚配版,当然,黛玉没有娘家做靠山,没有凤姐那样嚣张,可能,夫妻的关系,不会有太大的矛盾,不过,黛玉比宝玉也精明强干,从智商上,也是女强男弱。(一)当年的真情真意如果放到年少时,他们也是琏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