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赵云一生都斩杀过哪些大将?

赵云一生都斩杀过哪些大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4/1/18 15:21:56

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在正史《三国志》中,和名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共同列为一传,在演义中,赵云是常胜将军,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一生征战,战场上未曾败过。赵云除了枪挑一流上将高览之外,还挑了哪位知名上将?

赵云救刘备的时候,在危急时刻赶到,三十合打跑张郃,随后,一枪把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刺于马下,高览一个回合都没走上,要知道,高览和张郃齐名,曾和许褚战平。

除了杀死高览这位上将,赵云还杀死了一位重量级的上将,到底是谁呢?

《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零陵太守刘度,闻玄德军马到来,乃与其子刘贤商议。贤曰:“父亲放心。他虽有张飞、赵云之勇,我本州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可以抵对。”

刘备取零陵,零陵太守刘度和他的儿子刘贤商议,刘贤说,我有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可以抵挡张飞和赵云。

也就说,刘贤认为,邢道荣可以打过张飞和赵云,力敌万人,这是什么概念?比超一流上将还厉害。

刘贤说的邢道荣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呢?随后,邢道荣和张飞、赵云战场上相见了。

《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忽地中央分开,不见四轮车,只见一将挺矛跃马,大喝一声,直取道荣,乃张翼德也。道荣轮大斧来迎,战不数合,气力不加,拨马便走。翼德随后赶来,喊声大震,两下伏兵齐出。道荣舍死冲过,前面一员大将,拦住去路,大叫:“认得常山赵子龙否!”道荣料敌不过,又无处奔走,只得下马请降。子龙缚来寨中见玄德、孔明。

邢道荣和张飞战了数合,力气跟不上了,想撤退,注意,邢道荣只是气力不加,并没有说输给张飞,可能是邢道荣的斧头太重了,太吃力。

要知道,张飞是很猛的,纪灵那么厉害,也只坚持了十余合就被张飞刺于马下。而邢道荣没有死在张飞之手,可见武力高于纪灵。

就在张飞追赶邢道荣的时候,赵云挡住了他,邢道荣见到赵云,知道打不过赵云,干脆下马投降了,不想交手,太麻烦了。

邢道荣后来诈降,被放回去了,邢道荣企图和刘贤将计就计,想活捉诸葛亮,但被识破诡计。

《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当夜二更,果然有一彪军到寨口,每人各带草把,一齐放火。刘贤、道荣两下杀来,放火军便退。刘贤、道荣两军乘势追赶,赶了十余里,军皆不见。刘贤、道荣大惊,急回本寨,只见火光未灭,寨中突出一将,乃张翼德也。刘贤叫道荣:“不可入寨,却去劫孔明寨便了。”于是复回军。走不十里,赵云引一军刺斜里杀出,一枪刺道荣于马下。刘贤急拨马奔走,背后张飞赶来,活捉过马,绑缚见孔明。

这一次,邢道荣没那么幸运了,躲过了张飞,却没躲过赵云,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和高览一样,一个回合都没走上。

邢道荣大战张飞数合,全身而退,比纪灵厉害,但是,却和高览一样,一合之内就死在赵云枪下,赵云一合之内杀此两员上将,实属罕见。

标签: 赵云

更多文章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古人剩下的两个不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不孝,无后为大,古人,剩下,两个,是什么,中国,人的,思想

    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传宗接代是人生中一件重大的事,哪户人家不想把自己的家族发展壮大呢,就像一个国家,自然是发展得越兴旺越好,哪个国家愿走向覆灭呢?这个概念放到个人家庭上来看也是一样的,人的寿命有限,生命需要代代繁衍传承,生育后代是人的本能与责任。01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如果一个人无后,生病或

  • 柔然可汗列表 柔然历代可汗简介及在位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柔然

    柔然历代皇帝列表柔然是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柔然共有18个可汗,其中病死的7个可汗,被突厥斩杀的2个可汗,自杀1个可汗,忧愤而死的1个可汗,其余被杀的7个可汗。丘豆伐可汗,名郁久闾社仑(公元?-410年),木骨闾六世孙,后自称可汗。在位9年,为北魏战败,病死于败退途中,葬处不明。

  • 客家人的由来及世界各国分布 客家名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客家人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又称为客家民系,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客家因从北方中原地区南下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尽管所处环境位于偏僻的山区,但是勤劳的客家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 什么是三眼花翎?什么官员才能佩戴三眼花翎?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眼花翎

    在清朝入关之后,满族人很快由少数民族政权,通过学习中原王朝制度,很快完成了向中原王朝体系的转化。在构建官僚体系的时候,清朝着重学习与借鉴了中原王朝对官僚体系的管理机制,使得内部等级严格分开,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为清朝能够在中原的统治,打下了基础。清朝也是外来民族中,对中原文化

  • 华清池名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清池

    这里作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和游览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以资游幸。冬天利用温泉水在墙内循环制成暖气,每当雪花飘舞时,到了这里便落雪为霜,故名飞霜殿。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离宫。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

  • 唐朝兴庆宫名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兴庆宫

    兴庆宫,位于唐代长安城 东门春明门内,属于长安外郭城 的兴庆坊(隆庆坊),原系唐玄宗 登基前的藩邸。沿革李隆基 作为藩王时,与其兄宋王等同住在长安繁华地带东市附近并有园林景胜的隆庆坊,号称“五王子宅”。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 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唐玄宗 (唐明皇

  • 唐朝大明宫名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隋朝皇宫大兴宫(唐称太极宫)之东北,始建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唐太宗建造初衷是为给太上皇李渊居住,以尽孝道。但大明宫未建成,李渊就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的修建于是停止。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大明宫成为了大唐帝国新的政治中心。 大明宫是唐

  • 谁是黄袍加身的第一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黄袍

    按"五德终始说",唐尧属于"土德",李渊有意效仿尧帝,便推当时的五行为"土德",服色尚黄,戴黄冕,着黄袍。提起"黄袍加身",很多人都会想到宋太祖赵匡胤,会想到发生在公元960年的那次著名的"陈桥兵变"。一件象征皇权的黄袍,一次精心策划的政变,使赵匡胤从后周节度使、殿前都点检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大宋王

  • 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为什么被废?太子李贤为何自杀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贤

    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今已佚失。永徽五年十二月(655年1月),李贤出生于父母祭拜昭陵途中,不久封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初唐四杰&

  • 三国东吴四大都督谁的能力更强?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都督

    说到三国里的猛将,似乎魏、蜀、吴中就要数东吴最为缺乏,但平心而论,大慧认为东吴将领的平均水平都很高,或者说是文武双全的居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从历史上看,被正式任命为大都督一职的只有陆逊一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四个人都是东吴不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