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大户人家妻、媵、妾的区别

古代大户人家妻、媵、妾的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43 更新时间:2024/1/6 7:39:53

在古代,家庭是统治者实现社会管理的最小单位,夫妇就成为了伦的本原,婚姻也就成了万事之基点。

所以要对于配偶人数和范围加以限制,小则是一个家庭和谐必不可少的因素,大则是整个社会和平稳定的基础支点。

古代各朝都对配偶人数和范围的法律十分重视,以至于现在各国也都将这一问题当做是婚姻家庭法律的重要方面。

婚姻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两性的结合,反映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要求和社会化的特点。

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嫁,谓女适夫家。娶,谓男往娶女。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合好之际,谓之婚姻。

这是中国古人对婚姻的理解,受儒家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古代中国形成了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思想为主要原则的婚姻制度。

周朝创立宗法制,重视家族组织,通过婚姻这种形式,双方的家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从《礼记·昬义》中所云的“昬礼者,将合二姓之好”即可知婚姻为两姓之事。

这种好合之事,看似是一个新的家庭的成立,实际上则为旧家族的扩大和延续,无论是对夫家还是对妇家:“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先是男女之间缔结婚姻,结婚后方可生子,一变而成为继承本族血统,繁衍一家子孙的结果。

一:古代关于配偶的人数的硬性规定

关于配偶的人数,也要合乎于“礼”。

配偶人数的确定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而逐步成型的。

原始社会时,“乱婚”现象严重。

当时,男女双方都没有固定数量的配偶,更不能提固定的配偶,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多夫多妻”制度。

周朝兴盛以后,礼制兴起,开始重视起宗法制度,律法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度。

但是实际上为了繁衍子嗣,男子是可以多娶的,只是嫡庶和尊卑要有所区别,不能“多妻”,但可以“多妾”。

所谓的嫡妻,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正室,依照礼制的原则,只允许有一个,不允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以阴阳之分比喻夫妇之间的关系的,以日月之明表示皇帝和皇后的地位(天曰皇天,地曰后土)。

古代典籍中也以“伉俪”等词语来表示男女婚配关系。

我们还要知道“妻者齐也”,正妻的地位与夫君的地位是绝对平等的。

所以,虽然多娶并未被礼法所否定,但是“妻”与“妾”之间的地位一定是要严格划分的。

类似“并后匹嫡”(将妾与后并列,拟同于王后,庶子地位与嫡子相同)的事情都被看作是“乱之本也”。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就是“毋以妾为妻”。

由此例,足见嫡妻以妾之间严格区分在古代婚姻之中的地位,以及古代社会发展与统治之间的重要性。

婚姻礼在制度上推重一夫一妻制,所以媵妾制度作为男性实现“多娶”的一种方式就有了其存在的意义。

从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都可以让同姓的女子随嫁,只不过根据地位的不同,所随嫁的女子数量不同罢了。

置于庶人只能有一妻,不可以“媵制”。

这种制度兴盛于春秋时期,到了战国时期渐渐衰落(芈月传中,芈月的母亲氏是楚王的宠妾苣姬的随嫁女,后来芈月也是以随嫁女的身份随姐姐芈姝嫁至秦国)。

从地位上来说“媵”是属于“贵妾”,在“媵”之外还有“贱妾”。

这种身份的女子除了没有经过三书六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作主张照婆家的“奔者”之外,还有由于犯罪被惩罚而成为贱妾的。

也有由于被买卖而成为贱妾的,这种身份的女子与后期的婢女地位相差无几。

在总结了这么多关于配偶数量的情况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在宗法社会中,一方面为了胤嗣之续,传宗接代可以“多娶”。

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嫡庶之分。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恰恰是婚姻的目的和古代社会宗法制所导致的。

主要是为了达到“繁衍子孙”的目的,而认可“媵”“妾”制度,允许广纳姬妾。

又为了维护宗法制的地位,所以严格区分嫡和庶,使“礼”之“亲亲尊尊”不受到破坏。

而这也完全符合千百年来统治者和人民的需求,被统治者所接受,人民所信服。

所以这套制度才能够稳定实行千百年,而不受社会和民众抵制。

二:古代男女嫁娶的范围规定

先就男女双方之间的族系关系而言,还是从周朝开始说起。

周在部族时代采取外婚制,在礼制上表现为以代表昔时部落的姓用以“别婚姻”(这里的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同姓代表着有着同一女性祖先),“使同姓不得相娶”。

在法律上即所谓的“同姓不婚”制度,这一制度对于西周乃至后世的婚姻缔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到了战国之后,“氏”开始出现,“姓”与“氏”不分。

又有赐姓、改姓、义子袭义父之姓,还有胡族开始从汉姓等情况的发生。

“姓”之间发生混乱,仅仅依靠“姓”的异同已经不能准确的辨认血统关系了。

所以将“同姓不婚”加以完善,以“同姓同宗不婚”为原则,这是在族系之间缔结婚姻的认识与规定的一大进步。

《易·序卦》云: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也就是说天地为万物之本,夫妇为人伦之始,由此才会产生父子之亲,君臣之分,上下之义,从而构成整个社会国家。

还是回到古代社会的统治方式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国家或者君主不能够直接的实现对于个人的统治。

所以他们要找到一个可以最大限度统治人民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家庭。

所以他们通过礼制、法律来约束家庭,从而实现统治个人或整个上层统治阶层的目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石敢当”的由来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石敢当

    民俗刻石有“石敢当”三字,砌在墙角边,用以镇邪、压灾。宋庆历中,有张纬为福建莆田宰,在县衙得到石头一块,上有文云“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共二十一个字,有唐大历五年,县令郑某的押字。据此可知,用石刻字压邪祈福早在唐代中期

  • 古代升堂时“惊堂木”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惊堂木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被赋予意义的物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升堂时,“惊堂木”有什么作用?想不到一块小小的惊堂木中还有这样的学问!惊堂木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因其一响之下,满堂皆惊,具有严肃法堂、壮官威、震慑受审者的作用,故而得名。除此之外,又有醒木、气拍,或界方、抚

  • 古代“失仪”后果究竟有多严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失仪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礼仪文化,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失仪”后果究竟有多严重?轻则鞭笞,重则死罪!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可谓头上悬

  • 中国古代“江南”具体指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江南

    江南,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我国历史上,江南拥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很多朝代在末期都会退守江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江南的位置一直在变化。江南地区的开发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春秋末期,吴越争霸,两国对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交流起到促进作用。此后,中国的历代统一政权都为当地的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外,

  • 古代同性恋为何男子称断袖 女性叫磨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磨镜

    “断袖”来源于西汉,主人公为汉哀帝与御史董恭之子董贤。西汉建平二年,一日,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时曾当过太子舍人。

  • 东汉末讨伐董卓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

    这十八路诸侯都有谁呢?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但是在

  • 中国古代十大最美古桥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桥

    桥,是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之一,也是人们感情的纽带。纵观中国古桥,我深深地为它着迷。古桥的美,是一代代人智慧的象征和标志,更是璀璨星空下的光芒。现在让我带着大家去看看中国古代十大最美古桥吧!中国古代十大最美古桥:卢沟桥、广济桥、赵州桥、安平桥、五亭桥、洛阳桥、二十四桥、十七孔桥、五音桥、风雨桥1、卢沟

  • 中国十大爱情地标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爱情

    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早在远古的时代就已经产生了,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许仙白娘子的西湖相遇,这么多的古代爱情故事里多多少少都提及了一些地方的名称,所以使得现在很多的地方慢慢的变成了爱情与浪漫的象征,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十大爱情地标排行榜的情况。中国十大爱情地标排行榜:鼓浪屿、丽江古城、大理、

  •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奸臣

    我国从秦国建立开始,历经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在这期间,许多能人异士为自己所供奉的朝廷献血献力,但各个时期也有许多奸臣在阻碍着国家的发展,接下来,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十大奸臣。1、赵高赵高是秦朝时期的大奸臣,而且他也做了当时所有人不敢做的事情,就是秘密修改皇帝遗诏,害死公子扶苏,如果

  • 中国十大传世古画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画

    在艺术方面,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且艺术也是分地域性的,在画画上,从古到今,西方的油画就是非常的著名的,而我们中国,那就当数我们的国画了,我们的国画有着深远的意境,注重“意”的表达,接下来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中国引以为傲的中国十大传世古画。1、洛神赋图洛神赋被称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