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酷刑之腰斩的历史由来

中国古代酷刑之腰斩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87 更新时间:2024/1/16 2:57:47

什么是腰斩?腰斩是用重斧从腰部将犯人砍作两截。这种刑罚周代已经出现,直到雍正年间方被废除。股票下跌至一半的价格时,也被称作腰斩。

殷商时代的死刑,保留了不少原始部落享受人肉大餐的习俗,烧、烤、蒸、煮,无不围着口腹之欲打转。如“醢”是把人剁成肉酱,“脯”是把人做成肉干,“炮”是把人绑在大火炉的金属外壳上烤成熟肉,而“镬烹”则干脆把人扔到饭锅里煮成肉羹。

到了周代,“砍斫”逐渐取代“烹饪”,成为死刑的主流。周代的死刑有车裂、斩杀三种。其中的“斩”就是腰斩,而“杀”才是后世所谓的斩首。腰斩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历史的进步”。

最初腰斩行刑时用斧或钺,因为青铜毕竟要软些,不够锋利,必须做成斧钺,砍下去才有力度。待铁器普及后,刀渐渐在斩刑中唱起了主角。不过刀虽然锋利,却容易磨损,用起来更要求技巧,得像庖丁解牛一样,谙熟腰椎骨空隙,否则,一刀下去不能砍断,场面自然尴尬,会遭围观的人群嘲笑其手艺不精,有损刽子手的“职业操守”。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腰斩开始用更顺手的铡刀,不仅刃利背厚,不易磨损,而且对杀人技术要求比较低。包龙图那著名的三口铡刀,其实并非电视上演的那种用途:把人头塞进去,刀起头落,仿佛中国式的断头台,而是腰斩时用的,把人截成两段,“手足异处”。

腰斩在行刑时,犯人必须脱光身上的衣服,使腰部裸露出来,伏在铡床或木、铁的砧板上,正是刀俎之间“我为鱼肉”的架势。

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从腰部砍作两截后,还会神志清醒,过好长一段时间才断气。犯人的家属往往会打点一下刽子手,让他行刑时从上面一点的部位动刀,可以使犯人死快点;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点罪,就贿赂刽子手从下面一点的部位动刀,甚至将被腰斩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块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续两三个时辰不死,真是残忍至极。

腰斩这一刑法有人认为是在雍正朝被废,当时雍正皇帝对俞鸿图实行腰斩的刑罚,俞鸿图被腰斩后在地上用自己的血连写七个“惨”字方自气绝身亡,雍正听说之后便觉残忍,命令废除这一刑罚。但是根据《清史稿·世宗本纪》及《清史编年》等史籍记载,俞鸿图因纳贿营私被诛杀,时判斩立决而并非腰斩。而且也没有关于雍正皇帝废除腰斩的记载。关于俞鸿图腰斩的说法,有现代人林涛的历史通俗读物《正说清朝三百年》。书中声称,俞鸿图是中国最后一位处以腰斩的政府官员,由于行刑时形状甚为凄惨,雍正帝亦恻然不忍,遂宣布废除腰斩刑。但此事并无正史佐证。

标签: 腰斩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烹杀”刑法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烹杀

    什么是烹杀?宰杀烹煮。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庖宰烹杀胎卵,煎炙齐和,穷极五味,则鱼肉不足食也。”烹杀,是一种酷刑。施刑者先将犯人的衣服脱光,并将犯人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锅,放在柴火上烹煮。犯人大多数都因灼伤而死,有些甚至全身烧焦。著名神魔小说《封神榜》中,

  • 中国古代“剥皮”刑法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剥皮

    什么是剥皮?剥皮,其残酷程度并不亚于凌迟。这种刑罚不在官方规定的死刑处死方式之列。但在历史上确实被多次使用过,并见诸史籍记载。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样的撕开来,最难的是胖子,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油,不好分开。但在历史上确实被多次使用过,

  • 中国古代“宫刑”刑法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宫刑

    什么是宫刑?在古代中国,阉割术的渊源是相当久远的。有证据表明,至迟在殷商时代就有了阉割男性生殖器的意识与行为。当时的阉割术可能是将阴茎与睾丸一并割除的,秦汉时期的阉割技术已较为完备,并已经注意到阉割手术后的防风、保暖、静养等护理措施。当时施行阉割的场所称为"蚕室",《汉书*张安世传》颜师古注曰:"凡

  • 中国古代“刖刑”刑法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刖刑

    刖刑是什么?刖刑,中国古代刑法之一,又称剕刑,中国古代一种酷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刖刑在夏朝称膑,周朝称刖,秦朝称斩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盖骨(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说法。刖刑乃隋朝以前的五刑之一,属肉刑;亦有指它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刖刑不同于膑刑。膑刑,指挖去膝盖骨。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 中国历代皇帝中谁的老婆最多?三宫六院说法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帝

    中国皇帝自古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之说。但盘点史料,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个,创此“中国纪录”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少者不过2人……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

  • 什么是八抬大轿?古代什么级别官员能坐八抬大轿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八抬大轿

    八抬大轿,指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旧时的结婚讲究明媒正娶,由夫家用轿迎娶是其主要内容。现在多用来指请的态度诚恳,仪式隆重;摆架子,多含讽刺意味。那么古代的八抬大轿只有新人能坐吗?除此之外,还有人什么能坐呢?什么级别的官员能坐八抬大轿呢?古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或类型,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

  • 南京是哪六朝古都?六朝古都南京安葬了多少君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南京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文化古都之一。这里龙盘虎踞,地势险要,诸葛亮曾称此地为帝王之宅。那些曾经主宰过繁华古都的帝王们又有多少是长眠于此地的呢?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依山傍水,钟山龙蟠,山川秀美,名胜古迹尤为众多。南京自古就是长江下游地

  • 紫禁城的由来 故宫为什么俗称叫做紫禁城?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紫禁城

    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公元1402年,朱棣继承了皇帝之位后,下诏在北京城营建紫禁城。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包括宫殿楼在内的建筑共786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

  • 如何称呼皇帝?古代皇帝的称呼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

    皇帝是“九五至尊”,是上天选中,“君临天下”的骄子。所以,称呼皇帝当然不能像称呼一般人那样随意。皇帝的称谓要包含所有的威严和气魄,所有的德性和智慧,要体现出君王所独有的存在感。那么,究竟要如何称呼皇帝呢?称呼一般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类,顾名思义,就是指自己

  • 昆仑山在什么地方? 历史上昆仑山的由来和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昆仑山

    昆仑山的由来传说: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一座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曾是一座非常著名的神山。比如《山海经》、《禹贡》、《水经注》对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描述往往带有极为神奇的色彩。它是“天帝的下都”,诸神的乐园;它方圆数百里,高插云表,雄峻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