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被骗千年!详解孙子兵法的十个误区

被骗千年!详解孙子兵法的十个误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735 更新时间:2023/12/22 13:51:03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后世对它的解读多如牛,流传比较广的是曹操杜牧等11个版本。

但是,你真的了解孙子兵法了吗?近日,一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在小圈子中流传很快,这本书援引了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经典战例,来讲解孙子兵法,尤其针对人们对《孙子兵法》的普遍误读、误解,作了鞭辟入里的详解分析。

在书中,作者华杉还原了众多《孙子兵法》的本来意思,勘误多达53处现代人普遍误解的《孙子兵法》原意。《孙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个字都艰深玄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会发现处处豁然开朗、字字明明白白。这回彻底读懂《孙子兵法》!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逐字逐句讲透兵法原意。请看2000多年来,被误解最多的兵法原意!

一、“以正合,以奇胜”应该念“以正合,以奇(jī)胜”。这是由于多音字导致的最大误会。奇(jī),兵法原意指的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与敌人交战的时候,永远要预备一支多出来的兵力,就是奇(jī)兵。奇兵能出其不意,在战斗中突然打乱敌人的部署,是致胜的关键。所以这句话的“奇”不是奇(qí)谋诡计,而是“分战法”的基本法则。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比“知彼”更重要兵法原意强调“知己”,并把“知己”放到了“知彼”的前面,把自我审查看得比打探敌情更加重要。而人们总是想当然地忽略了“知己”的重要性,把自己的优势看得过大或者过小,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危险,一味地在对手身上找获胜的机会。

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不是诡计。《孙子兵法》的第一个字就是“计”。“计”不是谋,不是出主意、想奇招;而是全面准确地计算敌我双方实力的差异。孙子从五事七算的角度,把战争之前需要计算的事项一一列出,从实力计算中判断战争胜负的可能性,由此算出这仗能不能打,不能打就要躲起来,不能有侥幸心理。

四、“兵者,诡道也。”这句话误了很多人。《孙子兵法》里这句话,误了好多人,以为《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就是诡诈取胜。诡诈归诡诈,但人家不上套,你再诡诈也没用。诡诈在兵法里,不是主要部分。现在好多出版社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合成一本书,似乎兵法就是奇谋巧计,这是误区。

五、其实孙子反对“百战百胜”。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百战百胜意味着一百场战争的胜利都未能彻底解决敌人,徒徒消耗了敌我双方的人命和资源。而兵法原意不仅要保全己方的人命与资源,也要尽量保全敌人的资源(因为那是战后的胜利果实),从而追求一战而定。即通过一场全面胜利的决战,来彻底地解决战争。在这场决战机会到来之前,最好的策略是备战和等待。

六、以弱胜强是赌博,《孙子兵法》讲以强胜弱。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不是奇谋巧计,是计算的计,是现代的SWOT分析(优劣势分析法):优势、劣势、威胁、机会。庙算,就是在决定是否开战之前,在家里衡量计算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五事七计”,从五个方面,七个科目,进行打分。分多的胜,分少的败。打完分,就能知胜,叫“多算胜,少算不胜”。知胜,算下来能赢,而后可以兴师动众,打。算下来自己分数没别人高,就不要战。所以孙子是不相信以弱胜强,那是小概率事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不会拿国家民族的命运,去赌小概率事件。

更多文章

  • 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孟子,名言,哪些,核心,思想,是什么,我们,生活,有很,多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名言警句,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许就是这些名言警句让你跨过困难,跨过苦难,激励着你前行。人活得就是一个心气,一个目标,一个梦想,从很多的名言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那么,孟子作为中国千年文化中的一个圣人,有哪些名言在激励着我们呢?孟子的名言有哪些?万事两难全,“

  • 科举制度有什么意义 科举制度分几个等级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科举,制度,什么,意义,几个,等级,科举,制度,我国,早期

    科举制度是我国早期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这种制度的出现使原来很多的政治腐败现象逐渐消失,所以科举制的意义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大的,同时当时的一些传教士从遥远的地区来到中国,发现中国的科举制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拔制度,于是将这一种制度传到自己的国家为自己国家的政治体制服务,从这一方面来讲科举制不仅对中国发展有

  •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演义,作者,讲述,是什么,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许看过三国演义原著的人不多,但是小编相信看过三国演义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应是不少,拜现在的网络科技影响,三国演义这部著作成为了中国不能说是人尽皆知,但也差不多的文学作品,那么,你可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吗?还有,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什么呢?带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揭晓。

  • 科举制度发展演变史: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述,历程,科举,制度,中国,古代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建立,为了能够加强

  • 宦官是什么意思 宦官与太监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宦官,是什么,意思,太监,有何,区别,宦官,是什么,意思,太

    宦官是什么意思 宦官与太监有何区别看到宦官两字,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什么,没错,是太监,可是,亲们可知,早在宦官出现的时候宦官指的并不是太监,那么,宦官的具体意思什么呢?还有宦官与太监有何区别?带着疑问,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宦官是什么意思宦官,也称太监、公公、寺人、阉人、内官、内侍、中官、中涓、

  • 科举制的利弊: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科举制,利弊,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我国,每

    在我国,每一个朝代的建立相应的都会有一套这个朝代额统治机构,但是科举制度不一样,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一直到清朝灭亡,科举制度在我朝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年,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而一套制度的起源到结局自有它的利弊,那么科举制度的利弊是什么呢?如何看待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关

  • 科举制有何历史地位 简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科举制,有何,历史,地位,简述,在历史上,作用,我国,有一个

    在我国有一个选人才的方法,延续了将近长达1300多年。这项选拔制度为中国选拔了将近三十到四十万人才,这些人才分别出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门弟,这项制度的名字就叫做科举制。而科举制度的产生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

  •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标志,是什么,科举,制度,古代,为了

    科举制度是古代为了选拔官员而特地成了的以种制度,从隋朝时期开始,一直到清朝的灭亡,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盛行了一千多年,那么,知道科举制度死何时创建的吗?科举制度的创立标志又是什么?带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揭晓。科举制度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

  • 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 涮羊肉的来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来历,是什么,对于,在的,人们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在天气冷的时候来一桌涮羊肉火锅那真是在好不过的事了,但是,对于涮羊肉的起源想必知道的人应该不是很多,据悉,涮羊肉已有几百多年的历史,康熙、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都曾出现过涮羊肉这道食物,那么,想知道涮羊肉起是源于哪个朝代吗?涮羊肉的来历是什

  • 秦长城的遗址是现在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长城,长城,遗址,在的,哪里,秦长城,长城,修筑,于秦朝

    秦长城修筑于秦朝,距今已跨越了二十多个世纪了,千年岁月的风霜足以摧毁地面的一切痕迹,即使是坚固的城墙也不例外。那么,秦长城还在吗?据考证,秦长城至今还有能见到,只不过由于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如今残存的秦长城已经不多了。秦长城遗址除了临洮秦长城外,在包头也有一段保存尚可的秦长城。包头秦长城自宁夏而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