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20 更新时间:2024/2/1 21:33:18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万世师表。但是,孔子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的收人尊崇的,甚至在孔子的思想影响巨大之时还遭受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是因为孔子的思想不适合那时候的国情。当然,现在小编要说不是这事,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是谁呢?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是中国的第三位皇帝,汉高祖刘邦

刘邦,原名刘季,沛郡丰邑人(今江苏丰县),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是中国历史上西汉的开国之君,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

刘邦在位的12年间,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巩固统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他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公元前195年11月,大高祖刘邦经过鲁地曲阜(今山东曲阜),用太牢(太牢,即牛、羊、猪)祭祀孔子,并封孔子九世孙世袭为奉祀君,成为中国历史上帝王拜祭孔子的第一人,孔子的地位由此被官方正式肯定。

据《史记》记载:“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孔子。”《汉书》也说:“汉十二年十一月,刘邦行自淮南还。过鲁,以大牢祠孔子。”(大牢,即太牢,如上,在当时,这是一种最高规格的祭品。)

自从汉高祖刘邦开了祭祀孔子的先河之后,“祭孔”活动不但在全国引起轰动,而且后世帝王也竟相效仿,成为了他们的招牌动作。

那么,刘邦为何要祭祀孔子呢?

从政治原因出发,刘邦祭祀孔子的原因有三。

其一,刘邦之所以隆重祭祀孔子,这是他的政治手段和作秀。目的是让天下人看到他是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内涵的君主。

其二,刘邦祭祀孔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推行儒学,用儒家比较温和的思想驾驭民众,便于统治。

其三,刘邦好酒色,性格粗野,率真豁直、大大咧咧、行为放荡。作为一个皇帝来说,刘邦如此形象示人肯定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脸面和声威。他之所以以大牢祠孔子,其目的是向文化靠近,向儒学靠近,以实际行动改变自身形象,获得认可。

不管刘邦祭祀空的原因为何,也不管刘邦祭祀孔子是出于几分真心的,儒家思想到真真是那个时候比较符合的。甚至是至今儒家的思想也是影响巨大的。怪不得人总说,每一个政治家都是最好的演员。

标签: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皇帝孔子子姓孔氏

更多文章

  • 老生常谈的主人公是谁?老生常谈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老生,常谈的,谈的,主人公,老生常谈,什么,历史,典故,成语

    成语老生常谈的意思什么?成语老生常谈的意思是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那么,成语老生常谈的主人公是谁?成语老生常谈出自何处?老生常谈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老生常谈的主人公是管辂 管辂,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

  • 因地制宜的主人公是谁?因地制宜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因地制宜,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因地制宜,意思,是

    成语因地制宜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那么,成语因地制宜的意思主人公是谁?成语因地制宜出自何处?因地制宜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因地制宜的主人公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

  • 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以什么作战形式为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时期,战争,要是,以什么,作战,形式,为主,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阶段。其具有动态性、过渡性以及多样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经历着剧烈而深刻的嬗变过程,这在军事领域也不曾例外。那么,你知道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以什么作战方式为主的呢?其战争观念又是什么?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揭: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什么作战形式为

  • 如火燎原的主人公是谁?如火燎原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如火燎原,主人公,如火,原有,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如火燎

    成语如火燎原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如火燎原的意思是指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那么,成语如火燎原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如火燎原出自何处?如火燎原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如火燎原的主人公是盘庚 盘庚,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

  • 胡服骑射的主人公是谁?胡服骑射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胡服骑射,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胡服骑射,意思,是

    成语胡服骑射的意思是什么?成语胡服骑射的意思是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那么,成语胡服骑射的主人公是谁?成语胡服骑射出自何处?胡服骑射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胡服骑射的主人公是赵武灵王赵雍。 赵武灵王赵雍,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

  • 得过且过的主人公是谁?得过且过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得过且过,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得过且过,意思,是

    成语得过且过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得过且过的意思是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那么,成语得过且过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得过且过出自何处?得过且过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得过且过出自何处 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

  • 汉朝文字是什么字体?汉朝文字汉代隶书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汉朝,文字,是什么,字体,汉代,隶书,介绍,书法,发展,经历

    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起初,汉承秦制,初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并在东汉进入鼎盛时期;草书(章草)在汉代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一种字体;楷书和行书也开始萌芽。东汉,尤其是东汉晚期,隶书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由于东汉实行厚葬,为歌功颂德而大兴碑刻,成为官方正体的隶书在石刻

  • 问鼎中原的故事:问鼎中原涉及到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问鼎中原,故事,及到,历史人物,都有,问鼎中原,中的,大禹治

    问鼎中原中的鼎是大禹治水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的,它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从来都是奉若神明,不容许任何人过问的。 问鼎中原讲述了春秋时期楚庄王试图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的决心,那么,你知道问鼎中原的故事中

  • 笑比河清的主人公是谁?笑比河清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笑比河清,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笑比河清,意思,是

    成语笑比河清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笑比河清的意思是指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那么,成语笑比河清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笑比河清出自何处?笑比河清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笑比河清的主人公是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

  • 问鼎中原:问鼎中原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问鼎中原,讲述,谁的,故事,问鼎,原是,春秋,时期,一个,故

    问鼎中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鼎指的是周王朝有九鼎,象征着天子的尊贵与权威。问鼎中原是讲述了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企图夺取天下的故事,那么,你知道问鼎中原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谁的故事吗?其故事内容是什么? 问鼎中原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谁的故事? 问鼎中原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