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周为何会灭亡?揭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西周为何会灭亡?揭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72 更新时间:2024/1/24 11:35:45

西周,是周武克商后所建立的朝代,同时也是夏商西周世袭的奴隶社会王朝中的最后一个朝代,那么,西周是怎么灭亡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现在,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西周是怎么灭亡的,其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吧

西周为什么会灭亡?

公元前781年,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繁,周朝统治内外交困。

引致西周灭亡的导火线是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公元前771年,西周覆亡。

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西周的灭亡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西周时期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矛盾

周朝建立之初,采取了联合政策,对殷商的一部分贵族加以抚慰和笼络,并适当的分封了几个殷商贵族以及古代帝王后裔为诸侯,这样的怀柔政策也对周朝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产生了影响,各地的少数民族对强大的周朝纷纷示好,上供纳税,表示了臣服之心。随着时间的延续,周朝和少数民族之间渐渐的产生了一些矛盾,这原本也很正常,只要能继续执行西周初期恩威并施的政策相信结果会好的多,但此时已经达到强盛极点的西周政权却逐渐的失去了耐心和宽容,从周康王晚期就开始和少数异姓诸侯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纷争不断,最终爆发了战争。

在西周时期各少数民族中,对周朝威胁最大的主要有两个少数民族,一个就是位于现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东夷。西周初期由于采用了宽容怀柔的政策,和东夷的关系还颇为融洽,但后来在产生矛盾时西周政权一味的使用武力手段,在周康王晚期最终导致了与东夷的全面战争。对东夷中的一支---淮夷作战竟长达200余年,从周康王开始,到周宣王时期战争才基本结束,而且最后还是采取了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策略,早知现在又何必当初呢?和东夷的作战因为时间和规模都是空前的,因此消耗了周朝大量的财力物力。

另一个就是犬戎,在王时代本来已经降伏了犬戎的大部,其中的一支犬戎部落更是直接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最后因功得到了封侯的待遇,就是后来的申国。成为了周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典范。申国与另一个诸侯国秦国一起守卫着周朝的西北方向,抵御并多次打击了其他犬戎部落的侵犯,在西周的西边形成一道坚强的屏障。但在周穆王时期因为与犬戎的矛盾放弃了军政并施的政策,对犬戎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虽然最后以周朝的胜利而告终,但从此与犬戎各部结下了深仇,(这种结果不但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死敌,还导致了西周政权面临和东夷、犬戎长时期两线作战的窘境。)以后犬戎各部不时的侵犯周朝边境,直至与原本同族的申国联合攻下了镐京。

其二,各诸侯国与西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

由于大多数诸侯国最初是由与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宗亲和亲密的异姓功臣分封的,因此对于周朝天子忠心耿耿,尽职尽则。除了按时交纳各种赋税之外,还积极的安抚边远地区的荒蛮部落,为西周政权的稳固立下汗马功劳。在西周初期基本上各诸侯国之间都相安无事,但后来因为时间久远,经过六、七代人以后,当初亲密无间的血缘亲情以及血统关系开始慢慢疏远。各诸侯国之间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勾心斗角,一些诸侯开始在自己的封地内停止继续往下分封,将权力慢慢收回集中。对王朝的赋税和纳供越来越少,这样就从经济上极大的制约了西周国力、财力的发展和巩固。在一些诸侯国实力开始加强的同时,还寻找各种借口讨伐、吞并那些实力弱小的诸侯国,诸侯国的数量在减少,而剩下的诸侯们则势力越来越强盛。并逐渐的有了更进一步的不臣之心,这些情况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为西周灭亡提供了客观条件。(到了东周时期,诸侯们的野心则开始迅速膨胀,相互之间的吞并战争愈演愈烈,形成了诸侯争霸局面,中国历史也因此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

标签: 西周为何灭亡主要原因西周周武王克建立朝代

更多文章

  • 西周宗法制:揭西周宗法制的内容、作用以及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周,法制,内容,作用,以及,影响,西周,法制,指是,通过

    西周的宗法制是指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嫡长制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并且,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因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 西周分封制:论述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西周,分封,论述,实行,目的,意义,西周,分封,是指,周天子

    西周的分封制是指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可以在自己领地里进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和征派赋税,同时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对周天子定期进行朝贡,并提

  • 周武王,西周的创建者:揭周武王是如何建立西周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武王,西周,创建者,如何,建立,周武,王姬,西周,建立者

    周武王姬发,是西周的建立者,大约公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去世,周武王继位,周武王继位后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是西周的建立者。那么,你知道周武王是如何建立的西周吗?周武王是如何建立的西周。 周

  • 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关系:揭周文王和周武王有啥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文,周武王,关系,有啥,周文,商末周,首领,姓姬名,季历

    周文王,商末“周族”首领。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侯,故亦称“伯昌”。任用“太颠”、“散宜生”等能人,施行裕民政策,国力日盛,却为纣所忌,囚之于羑里,后献&ldqu

  • 成语郢书燕说的啥意思?郢书燕说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郢书,说的,意思,郢书燕说,什么,历史故事,成语,郢书

    成语郢书燕说的意思是什么?成语郢书燕说的意思是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那么,你知大成语郢书燕说出自何处?郢书燕说又有什么历史故事。成语郢书燕说出自何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

  • 西周制度:揭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周,制度,法制,分封,礼乐,关系,西周,夏商,后的,最后

    西周是夏商西周之后的最后一个朝代,西周建立后,在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即古书中所说的“封建”,而分封制的基础则是宗法。是“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在礼乐上,规定了典章制度和礼仪制度。那么,你知道西周宗法

  • 盲人瞎马的主人公是谁?盲人瞎马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盲人瞎马,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盲人瞎马,意思,是

    成语盲人瞎马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盲人瞎马的意思是指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那么,成语盲人瞎马的主人公是谁呢?成语盲人瞎马出自何处?盲人瞎马又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盲人瞎马的主人公是殷仲堪 殷仲堪,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太常殷融之孙,晋陵太守殷师之子。 东晋末年重要将领、大臣

  • 论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论述,西周,分封,法制,主要,内容,特点,西周,公元前,10

    西周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攻克殷都后又分兵四出,基本上控制了商王朝统治的主要地区。同年四月,便胜利班师,回到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 西周是主要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国家,是周公还“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那么,你知道西周分封制和宗法

  • 作威作福的主人公是谁?作威作福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作威作福,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作壁上观,意思,是

    成语作壁上观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作壁上观的意思是指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观:旁观。那么,你知道成语作壁上观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作壁上观出自何处?作壁上观又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作壁上观的主人公是项羽 项羽,芈姓,项氏,名

  • 瓮中捉鳖的主人公是谁?瓮中捉鳖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瓮中捉鳖,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瓮中捉鳖,意思,是

    成语瓮中捉鳖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瓮中捉鳖的意思是指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那么,成语瓮中捉鳖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瓮中捉鳖出自何处?瓮中捉鳖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瓮中捉鳖的主人公是李逵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