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周制度:揭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的关系

西周制度:揭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的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12 更新时间:2023/12/9 0:11:51

西周是夏商西周之后的最后一个朝代,西周建立后,在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即古书中所说的“封建”,而分封制的基础则是宗法。是“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在礼乐上,规定了典章制度和礼仪制度。那么,你知道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的关系吗?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这三者之间有关系?揭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三者的关系。

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三者间的关系

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定。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嫡长制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并且,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因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可以在自己领地里进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和征派赋税,同时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对周天子定期进行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因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也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两者缺一不可。

礼乐制:是西化的主构架,周礼强调要尊崇上天和先祖,同时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上下的尊卑关系,不得有所逾越,周礼有吉礼(祭祀礼)、凶礼(丧葬礼)、宾礼(交际礼)、军礼(征战礼)、嘉礼(吉庆礼)。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人事到祭祀,从日生活到政治活动,都有与其身份相合适的礼仪规范。乐是辅从于礼的,乐以音乐节奏的艺术美,让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了征服人心的感染力。西周礼乐制作为一种通过礼仪和艺术表现出来的外在文化,本身就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

本质上说,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礼记》中的所谓“礼不下庶人”,《荀子》中的所谓“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就指出了礼乐制在维系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

总之,这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进行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使得周王确立了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疆域,同时也密切了周王室和诸侯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使周迅速发展成为幅员广阔,对周边民族影响比较大的国家。

礼乐制度是宗法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都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的工具。

标签: 西周制度法制分封礼乐关系西周夏商后的最后

更多文章

  • 盲人瞎马的主人公是谁?盲人瞎马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盲人瞎马,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盲人瞎马,意思,是

    成语盲人瞎马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盲人瞎马的意思是指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那么,成语盲人瞎马的主人公是谁呢?成语盲人瞎马出自何处?盲人瞎马又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盲人瞎马的主人公是殷仲堪 殷仲堪,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太常殷融之孙,晋陵太守殷师之子。 东晋末年重要将领、大臣

  • 论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论述,西周,分封,法制,主要,内容,特点,西周,公元前,10

    西周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攻克殷都后又分兵四出,基本上控制了商王朝统治的主要地区。同年四月,便胜利班师,回到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 西周是主要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国家,是周公还“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那么,你知道西周分封制和宗法

  • 作威作福的主人公是谁?作威作福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作威作福,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作壁上观,意思,是

    成语作壁上观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作壁上观的意思是指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观:旁观。那么,你知道成语作壁上观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作壁上观出自何处?作壁上观又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作壁上观的主人公是项羽 项羽,芈姓,项氏,名

  • 瓮中捉鳖的主人公是谁?瓮中捉鳖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瓮中捉鳖,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瓮中捉鳖,意思,是

    成语瓮中捉鳖的意思是什么?成语瓮中捉鳖的意思是指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那么,成语瓮中捉鳖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瓮中捉鳖出自何处?瓮中捉鳖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瓮中捉鳖的主人公是李逵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ldqu

  • 西周是什么时期?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周,是什么,时期,政治制度,西周,是什么,时期,是在,公元

    西周是什么时期?西周是在公元前1046年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一直到公元前771年,西周的最后一任君主周幽王被杀,此后,周平王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即古书中

  • 东周历史揭秘:东周为什么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周,历史,揭秘,为什么,分为,春秋,战国,东周,是指,公元

    东周,是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的历史阶段。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为春秋时期;而,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三十五年后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元年为战国时期。那么,东周为什么又分为春秋

  • “姓氏”的传说:揭秘中国“姓氏”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姓氏,传说,揭秘,中国,中国,姓氏,源流,据说,起源于,太古

    中国的姓氏渊源流长,据说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会,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但是,你知道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姓氏是从伏羲氏开始的,其实,关于姓氏还有一个传说。 “姓氏”的传说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远古时三皇之首的伏羲,手下有个大

  • 东周是怎么灭亡的?东周是被谁所灭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周,怎么,灭亡,谁所,东周,公元,771年,西周,最后,一

    东周自公元771年西周的最后一任君主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这时,周幽王之子在诸侯的拥立下继承王位,东周建立,即位第二年,见镐京被战火破坏,又受到犬戎侵扰,便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那么,东周是怎么灭亡的呢?东周是被谁所灭? 东周是怎么灭亡的

  • 义不容辞的主人公是谁?义不容辞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义不容辞,主人公,什么,历史,典故,成语,义不容辞,意思,是

    成语义不容辞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义不容辞的意思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容:允许;辞:推托。那么,你知道成语义不容辞的主人公是谁吗?成语义不容辞出自何处?义不容辞又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义不容辞的主人公是谁刘备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

  • 春秋时期由那几国家组成?春秋的版图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时期,国家,组成,版图,怎样,东周,时期,又称,春秋

    东周时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