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墨法称作“用墨之法”,宋代姜夔《续书谱·用墨》有何记载?

墨法称作“用墨之法”,宋代姜夔《续书谱·用墨》有何记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827 更新时间:2023/12/7 18:26:02

墨法,又曰“用墨之法”。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精华也。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

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下》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用墨作风,一方面往往因时因人而异。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刘墉喜用浓墨,梦楼专尚淡墨。另一方面,又因书体风格、纸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二曰:磨墨之法。宋苏易简《房四谱·墨谱》云:“研墨如病,盖重其调匀而不泥也。”研墨要凉,凉则生光。墨不宜热,热则生沫。盖忌其研急而墨热。又阳冰曰:“用者旋研,无今停久,久时尘埃相污,胶力隳亡。如此泥钝不任下笔矣。”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运行近折。”“凡磨墨不得用砚池水,令墨滞笔沍,须以水滴汲新水临时斟酌之”,“凡书不得自磨墨,令手颤、筋骨大强,是大忌也。”

谈墨法离不开水,即水墨,以墨为体,以水为用。从传统复杂的制墨工艺就可一窥墨法的精奥。传说中“墨分五彩”,或9种墨法,如浓墨,淡墨,湿墨,干墨,涨墨,宿墨,冲墨,渴墨;虽然墨法不同,但黑浓淡转,墨的神韵确实中国画之独有。

破墨法:

破墨法中分为浓破淡、淡破浓两种表现形式。破墨法是以不同水量、不同墨色,分先后相重叠而产生一种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必须趋湿进行,达到互破的目的。破墨法的特点是渗化处笔痕时隐时现,相互渗透,纯为自然流动而无雕琢之气,有一种丰富、华滋、自然的美感。

水润墨涨法:

水润墨涨是我现代著名画家邱汉桥先生创造的国画山水技法。水润墨涨就是水墨的高度概括。水与墨本无形,但它确又承载着有形的使命、精神内涵,这种内涵又传导着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它可让无形变有形,即“无”中生“妙有”之玄。邱汉桥的每幅作品都有水的灵动、水的滋润、水的气运、水的晕光,从而使他的作品磅礴、宁静、幽远,具天成之美

积墨法:

是一种由淡到浓,反复交错,层层相叠的方法。积墨可湿积也可干积。湿积易显墨韵,干积易见墨骨。能做到积染千层,仍然元气淋漓为佳。

焦墨法:

焦者枯干也。用笔枯干滞涩凝重,极富表现力。焦墨运行中速度缓慢,故而老辣苍茫,但焦墨不宜多用,与湿笔对比使用方显焦墨的意韵。

宿墨法:

顾名思义即时隔一日或数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纸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脱胶墨韵用墨法。宿墨法在现代人物写生常常使用,宿墨在宣纸上的渗化比新墨渗化多了一种笔墨意味,具有空灵、简淡的美感。

冲墨法:

当第一遍所绘之墨尚未干透时,用清水冲洗,使之产生墨块中间淡化,用笔边缘明确的效果。偶尔用此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标签: 墨法宋代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当曹操得知儿子曹冲去世的消息时,哭着说了哪八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曹冲,文史百科

    三国时期,不仅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还是一个神童辈出的年代,当时三国有三位神童,最出名的神童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另外两个神童分别是周不疑和夏侯荣,天妒英才,他们皆都不得善终,但他们三人中,只有曹冲的死因最为奇怪,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当时曹操得知爱子去世的消息,哭着说了八个字,当时曹丕吓坏了,出

  • 在明朝朱元璋之前,每个朝代的圣旨又是怎么开头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圣旨,文史百科

    说起圣旨,很多会想起这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并不是圣旨的唯一开头,而且很多人都误读了这句话的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这句话,那就必须提到他的发明者明太祖朱元璋。他定都南京后,首先将南京改为“应天府”,将他商议朝政的地方改为“奉天殿”,还在自己

  • 张飞在当阳桥拦截曹操时,曹军为何无人出来与之一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飞,曹操,文史百科

    曹操进兵荆州后,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惧怕曹操的进攻,认为荆州难以守卫,于是带着荆州的士卒百姓十万余人向江陵退去。曹操看出刘备的意图,害怕刘备首先占领江陵掌握荆南地区,以后难以攻伐。于是派遣曹纯率领五千虎豹骑先行追击刘备,自己率领主力随后赶到。曹纯率领精锐骑兵在长坂坡追上刘备,出其不意,大破刘备军,俘

  • 朱棣并不是开国皇帝,为何却被后世的子孙称之为“祖”?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祖,文史百科

    明朝以前,大部分的皇帝是以庙号来称呼的,例如李世民,人们就多叫他唐太宗,而很少有叫“贞观皇帝”的。从朱元璋开始,皇帝的年号逐渐开始代替庙号,例如“嘉靖”、“雍正”等。那庙号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庙号一般都是皇帝去世之后,后人追加的,一般开国皇帝会被称为“祖”,比较典

  • 俗话说“成王败寇”,后人为什么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曹操,文史百科

    人们常说的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其实并不是说势均力敌,其中曹操统一了北方大片的土地,占据了中原腹地,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而刘备仅有的不过是四川及周边的少数地区,刘备在政治上是远远比不上曹操的,俗话说“成王败寇”那为什么后人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呢?甚至后人唾骂曹操为窃国贼,奸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史官是什么时候设置的?在《吕氏春秋·先识篇》中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史官,《吕氏春秋·先识篇》,文史百科

    史官,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

  • 对于武则天来说,长孙无忌与她有着怎样的敌对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长孙无忌,文史百科

    丁耀亢:无忌以内戚佐太宗有天下,称元勋焉。死于阴人之手,不亦枉乎?至其诬恪一事,足以感动天帝,而后知古来英雄之死,别有阴报,不必为之扼腕也。故曰:大舆多尘,君子有以慎其终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夫之:①长孙无忌曰:“太子仁恕,实守文之德。”此佞者之辩也。太宗不能折之,遽立

  • 杜袭为何能获得荀彧的推荐,被曹操任命为丞相军祭酒?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杜袭,曹操,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曹操手下可谓人才济济。就武将来说,既有于禁、徐晃、张郃、张辽、乐进这五子良将,以及夏侯渊、夏侯惇、曹真、曹仁、曹休等曹魏宗室武将。就文臣谋士来说,则有司马懿、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陈群等人。其中,在曹操的谋士之中,杜袭明明劳苦功高,却没有相对应的名气,也即经常被人们所忽略。杜袭(生

  • “十户一菜刀”的说法究竟是怎么的?元朝对此说法有记载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十户一菜刀,元朝,文史百科

    有一个关于元朝“十户一菜刀”的说法:蒙古人建立元朝后,因为汉人太多,为了防止他们叛乱,元朝皇帝给各地官府下了命令,收缴汉人家中的菜刀,只允许每十户人家,留一把做饭使用,并且严禁私人铸造,朝廷会定期勘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说法乍一看,有点荒唐,但细想之后,又在情理之中,

  • 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放大以后,出现了哪些有趣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清明上河图》,文史百科

    《清明上河图》如果你不好好静下心来细看的话,你可能都不知道这幅画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在《清明上河图》中藏有很多细节,而且都是能直接反应出当时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当然,你如果没有时间去细看的话,这次我们就帮大家把《清明上河图》给放大了,没想到放大以后竟然有这么多有趣的地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